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的新闻实践

2013-07-24 16:55:00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陈彦蓉 王晨子  
视频加载中...

1941年上海沦陷之时,鲍威尔被日军逮捕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中国土匪,不喜欢日本流氓!”正是在这次劫案中,鲍威尔与土匪的接触让他看到,中国土匪只是在战乱中追求饱食的底层大众,本质并不坏。这些都让鲍威尔更加理解中国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

创建中国平台的“密苏里帮”先驱。一是鲍威尔与“密苏里新闻帮”。“密苏里新闻帮”是美国新闻史专家对上世纪初一批在远东出没、具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记者的称谓,尤指那些密苏里大学出身的新闻学子。[7]而提到鲍威尔,就不能不提他作为“密苏里新闻帮”先驱的重要作用。

20世纪初,远东活动着大约50名密大新闻学院出身的记者,其中超过半数在中国。密勒请来了鲍威尔,几年后,鲍威尔又聘用了斯诺。《密勒氏评论报》成了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基地,“密苏里新闻帮”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密勒、鲍威尔、斯诺夫妇,还有后来虽非密大背景、但出自密苏里州的史沫特莱和项美丽,他们都是“密苏里新闻帮”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大都是密报的撰稿人。

从1900年开始,这些人就从美国络绎不绝地开赴中国,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而鲍威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密报是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基地,也是“密苏里新闻帮”不断通往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是鲍威尔与斯诺。1928年,斯诺来到上海会见鲍威尔,鲍威尔看过威廉院长的介绍信后聘用斯诺担任助理编辑。斯诺曾接受鲍威尔的委派,坐火车沿沪宁、沪杭、津浦等铁路干线进行采访,他的见闻陆续在《密勒氏评论报》上亮相,如《中国五大怪》《救救25万生灵》等。1933年,斯诺应聘为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并相继担任多家外报的特派记者。虽然事务繁忙,但他仍不忘抽空为《密勒氏评论报》撰写文章。

1936年,斯诺辗转来到陕北红区,并在密报上陆续发表《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等30余篇文章,同时配发了斯诺所摄的毛泽东头戴红军八角帽的大幅照片。斯诺在中国一待就是十多年,在这期间,他长时间与《密勒氏评论报》保持较密切的关系,并运用该报热忱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

密报为斯诺提供了建立功业的最初平台,而在同情中国革命方面,或许斯诺比鲍威尔他们走得更远,也更为中国人所熟知。由于《红星照耀中国》的特殊地位,它成为“密苏里新闻帮”在中国新闻实践的里程碑,斯诺也由此成为“密苏里新闻帮”的集大成者,他的名气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位前辈,无论是密勒还是鲍威尔。

然而,密勒、鲍威尔等“密苏里新闻帮”的先驱们对斯诺这些后来人的影响也显而易见,这影响既包括他们身上的新闻精神,也包括对待中国事务和问题的报道立场等。斯诺曾表示,密报的反殖民反帝、主张民族的平等和独立等思想对自己影响很大。在中国很多人都了解斯诺对中国的贡献,然而与斯诺相比,鲍威尔这些来华的外国记者先驱则往往被人忽视,但我们应该看到鲍威尔这些人的奠基作用,如果没有他们,应该不会有后来记者的辉煌。

记录抗日战争的美国报人。在《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政策宣言中,鲍威尔曾指出:“本报历来主张中国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不为西欧或东瀛之附属品。”1931年后,他曾撰写大量宣传抗日和揭露日军罪行的文章,使这一时期的密报蜚声海内外。1938年,密大新闻学院的几个学生给鲍威尔写信说:“密报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广泛地援引,这充分说明你在建立有关远东问题的权威杂志方面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研究鲍威尔的新闻活动,这一阶段的历史活动不能忽视。

一是用报纸反映现实——《密勒氏评论报》。密报初期曾支持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九一八事变后,鲍威尔意识到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也看到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现实,于是转变立场开始积极宣传抗日,包括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和报道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正如海伦?斯诺所说:“从1932年日本军队侵略中国开始,斯诺、鲍威尔和我就用笔和纸向日本宣战。”[8]

1937年7月,鲍威尔对天津“神秘尸首”案背后黑幕的报道,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不惜进行鸦片贸易,从经济和身体两方面侵略和摧残中国的真相。还有1937年8月14日,“黑色星期六”的悲剧(淞沪会战)发生后,鲍威尔在上海一幢大楼的地下室秘密出版了8月21日这期的《密勒氏评论报》,其中一篇文章真实记录了上海被日军炸死、炸伤的人数以及逃难中的上海人的惨状。

一二·九运动爆发,鲍威尔曾亲赴北平采访,在密报上开辟了“北平学生运动前线”的专栏跟踪报道。从1935年12月16日到1936年6月27日,共刊登了有关学生运动的文章26篇,此外还有很多短讯和照片,都反映了中国学生、社会活动家对抗日战争的努力。

二是用书籍记录历史——《中国的抗战——日本侵华大事记》。除了在《密勒氏评论报》上对抗日进行舆论宣传外,鲍威尔还在1938年出版了《中国的抗战——日本侵华大事记》(上、下)。他选择用书籍记录历史的方式,想“为这划时代的大战,逐日记下一些重要的事实”。[9]

从鲍威尔为此书写的序言中可看到,他深切同情中国人民,并对中国的抗战充满了信心。他说:“中国目下正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这一次的战争,正给予中华民族一个博取自由的良机……这是一个解放的战争,无论从国内的民众,或国际上的地位看来。”[9]此外,这套书还刊登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其中包括反映日军侵略中国、残暴杀害无辜平民以及展示中国人民抗战活动的照片等等,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方方面面。

同时,“密勒氏评论报”出版的这部《中国的抗战——日本侵华大事记》在记录日本侵华的史实方面也比较客观,尊重事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正如编辑白水在“编辑后记”中所说:“这二册中国的抗战……其间材料,多半是根据中外报章杂志的记载以及战地记者的情报。我们相信,我们是用比较客观的立场,分析各种事件,以及种种得失的。在文献方面,我们也很注意,所有比较重要的,也都能穿插在里面,以备将来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