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电台电视台,通常认为主持人和编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种。编导们栉风沐雨,负责新闻的调查、采集和编辑撰稿,主持人端坐演播室,是媒介的门脸和传声筒。两个工种各司其职,分别归属前期采访和后期加工。 近年来,随着深度报道的加强和节目互动意识的增加,主持人对事件的评论大大增多,其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新闻报道的灵魂,而事件本身成了评论的由头。基于此,对主持人的职业素质衡量,早已不仅是相貌端正和语音标准,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节目的灵魂塑造。这要求主持人对事件的过程有更详实的了解,对事件的症结有更细微的洞察,对事件的评论有更准确的拿捏,这,就是编导意识。 从央视到地方台,对主持人的编导意识修正都已经有所体现:一批非主持人专业的编导走上了主持人岗位,其中不乏颇有建树的人才,为受众带来了意外惊喜,也给节目附加了新的内涵。 但是,就主持人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述与新闻时下的发展,存在形式上的“脱臼”和内涵上的“肌无力”,这种现状不能简单归咎于主持人个体的疲软,而应看作是行业机制代谢滞后所产生的主持人“贫血症”。 一、主持人应当具有编导意识 作为节目的主创者,编导具有很强的职业敏感,善于从职业角度出发,对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并从中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题材,抓取鲜活的事件、现象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有益于自己的创作。主持人往往缺少这样的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存在的一些现象缺乏关注度和敏感度,或只停留在表面的“知道”而已,习惯于拿到稿件做表面文字的处理,而不去做深入的调查了解,满足于浅尝辄止,最终在主持过程中造成尴尬,甚至闹出笑话。 例如:一位主持人在主持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时,导语中有这么一段话:大熊猫茜茜是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动物明星,由于卧龙熊猫基地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地震发生后,茜茜一度下落不明,今天从卧龙熊猫基地传来好消息,茜茜找到了。这段简单的导语对主持人来说,不存在任何表述上的障碍。然而,问题却出现了,主持人评述时语言干巴且不生动,背景联系更显单薄,甚至将茜茜念成QianQian ,而短片配音则念的是XiXi。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观众一头雾水,以为说的是两头熊猫。 之所以出现读音差异这样的低级错误,是因为前期采访编导和后期播报主持人衔接的脱臼。这反映出主持人在准备环节上的缺失——没有参与前期策划,没有阅读过相关资料,对一些关键词如人名、地名、专业术语以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主持人如果只满足于演播室备稿,而对新闻发生前的背景、发生时的进展、发生后的影响不能了然于心,又如何能准确点评、适度把握呢? 编导意识还包括责任意识和思想主题的准确把握。如果主持人没有同步跟上编导的意识,来共同担当节目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感,只以自己的兴趣偏好、浅薄的认识来贯穿节目宗旨,就会在主持环节上出现各种偏差。 例如:在一次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晚会上,当台湾演员高凌峰演唱完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赈灾歌曲之后,主持人上场竟然夸高凌峰的演唱属于哪一派风格以及唱得如何如何好等,这显然与晚会的内容和主题氛围格格不入。幸亏高凌峰没有接主持人的话,而是自己说了一段鼓舞灾区人民士气的话,才把主题又拉了回来。由于主持人认识上的浅薄,不仅没有为晚会主题增色,反而削弱了主题思想。恰恰就是这些关键点,最能看出主持人的功底。 二、如何培养和加强主持人的编导意识 主持人编导意识的缺失有体制上的问题,编导负责采编制作,主持人负责播音主持,基本不涉及采编。长期的分轨制,造成主持人采编能力的匮乏和编导意识的淡薄。 央视现在推行的“编委会制度”值得提倡,让主持人直接参与到编委会当中,介入节目的策划,选题的论证和制定,甚至有决策权。这样,主持人站在节目的高度,讨论规划选题,有了编导意识,增强了责任感,在主持当中就能游刃有余。 南京十八频道《听我韶韶》节目主持人吴晓平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听我韶韶》是一档用地方方言主持的新闻话题类脱口秀节目,完全是为吴晓平度身定制,并由他来主导。吴晓平做过报社的副主编,不仅具有长期的记者从业经历,丰富的生活底蕴,更具有很强的编导意识,如同做主编审稿子一样,以他的经验做得得心应手。 例如:他说到《南京晨报》上一条关于重庆出租车事件的消息时,肯定了这条新闻中的观点,认为公司多收的份子钱该降,起步价几十年不变太低了;政府协调此事增强了透明度,使人们看到对话比对抗好,具有积极意义。一般主持人也许就此打住话题了。但吴晓平想到了另一层面的问题,于是进而说道:“我还想为这条新闻再加上一条,就是我们的工会在哪里?每次遇到这类事件,我们都看不到工会的影子。我们说,工会是我们工人自己的组织,应该站出来为工人做一点事,反映工人的意愿,如果事件发生之前,了解到职工的意愿和想法,及时反映到公司领导层面,积极加以沟通协调,那么很多事情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编导意识,在其主持节目当中起到了一定的酵母作用。吴晓平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懂得尺度的把握,才有了发挥的空间。在主持的过程中,他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来,不但没有削弱主题,反而深化了问题的层面,引发受众更深的思考。他并没有把矛头直指工会,而是善意地提出建议,很好地把握了政策性和分寸感,拿捏得当。 相较之下,很多主持人在评述某一社会现象和问题时,往往知识储备不够,缺乏经验,底气不足,不太敢于发挥,怕把握不住,怕滑边,所以或浅尝辄止,或蜻蜓点水,缺乏个性,缺乏深度。 主持人与记者型主持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记者”两字上。越来越多的播音员主持人已经不满足于做花瓶式或标签式的主持人了,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在遇到突发、重大事件时,不再局限于演播室,而是变被动为主动,走出去到第一线做现场连线或采访,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广播电视发展到今天,更强调综合复合型人才,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面相对较窄,难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如果能将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或者刚刚选聘来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先放到采访一线当编辑记者,而不是急于让他们出镜,再进一步打造锻炼,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采编能力以及对新闻的感性认识,编导意识自然就会植根于其头脑当中,成为其职业精神的一部分。 管理部门要给主持人更大的话语空间,强化主持人在栏目中的主体地位。主持人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和了解时事政治,积极主动地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变被动拿来稿子播报为积极主动参与,包括前期策划、选题论证、一线采访、编辑制作,做到亲力亲为。对新闻背后的新闻,也就是事件背后的故事,它是如何发生、发展,以及未来走势怎样,都要尽可能多的去思考和研究,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报道的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卫视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