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经营堂 > 正文

巴菲特为什么投资报纸?

2013-07-09 17:45:37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陈凯 刘柏煊  
视频加载中...

交易价格低廉

“该出手时就出手”,巴菲特一生的投资经历充满了彼时大家眼里的奇招、怪招,不过后来很多都被证明是先见之举,这也正是“神”的高人之处。

美国的报业收购大部分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报纸数量越来越少,至90年代后期,价格达到最高点,当时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现金流的12到20倍,后来互联网面世,经济不景气等接二连三的负面因素让价格跳水,现在和最高峰相比至少下降了一半,如果把通胀因素考虑在内,确如巴菲特所说:是“非常非常低的价格”。所以他的收购并不准备划上句号,合适的时候还将继续买进更多小型报纸,

新闻的社会角色不可或缺

新闻不是慈善,但新闻却是别样的生意,除了经济因素,巴菲特对购买报纸的另一个解释是:新闻不可唯利是图,我相信这些报纸作为社区机构存在的价值:民主需要沟通。

美国有一种说法:所有政治都是当地的。各地分治的特点决定了从读者角度,国际甚至国内新闻都是有距离的新闻,权当消遣,当地政府的相关决定才事关切身利益,值得关注。

社区报搭建了一个讨论公共议题的虚拟平台,保证公民知情权,帮助他们投出理性的选票,监督当地政府和官员的权力运作等等不一而足。

近年来新闻界发生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令人担忧,这是“报业将死”说法出炉的行业背景,尽管这其实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谶语。

溯源的话,这个说法来自《消失的报纸》所宣示:2043年最后一份报纸将寿终正寝。其实如有时间通读全书的话,作者分析的对象是疯狂逐利上市的商业大报,在华尔街重压之下,上市公司报纸被不断推高的赢利预期抽得像个陀螺不停地转,杀鸡取卵,置公共利益于不顾,不断削减成本,比如内容注水,缩减出版周期,这也许可以改善报纸的短期盈利情况——但长期而言肯定会降低报纸与居民联系的紧密性,最终被明眼的读者抛弃。

如果从业者认定这是一个很快走向死亡的行业,看不到它对社会的意义,你必然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尽快把这个枯萎的身躯榨干,然后抽身而退;如果知晓它的社会责任和意义,而且相信付出会有回报,目前的困难只是行业周期性发展中的合理阶段,那么你才会坚守,为重新起飞做好准备。

拿惯了快钱的报业太贪婪,其实即使在今天出版报纸依然有不错的回报率,一般超市利润在1%-2%,零售产品利润在6%-7%,如巴菲特所言,报纸税后回报率至少10%的话,这样的行业也足够令其他行业艳羡不已。

相对而言,家族拥有的社区报会更好地平衡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后来很多都被大的上市报团并购,难以抵挡这股风气,对很多社区产生了负面影响。

新闻业把社会责任抛在脑后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跛脚鸭,最终整个行业及社会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有社会责任感,而且钱袋又深的巴菲特重归老行当,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让报纸回归服务社会的本质。最近巴菲特有关出版社区报之道的论述被戏称为“达芬奇密码”,包括:

1.应该在那些社区归属感强烈的地方出版社区报,不关心社区的居民也不会关心社区报,这是报纸扎根的基石;

2.坚守小阵地,不要贪大。报纸发行量在3万份左右时赢利模式最理想,远超全美前50位的大市场;

3.网络已让传统纸媒在国际、国内新闻,体育报道,股票交易价格,就职信息方面失去优势,不要管它,社区报的任务是牢牢把持报道当地新闻的头把交椅地位;

4.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让我们的报纸登满读者感兴趣的内容”意味着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现在不是靠通讯社新闻打天下的年代了,当地记者双腿跑出来的只此一家的新闻才能让那些认为我们的信息有用的人适当掏钱,不管他们看的是纸质版还是网络版。

带感情的投资才美好

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最后幽默地说:我们就好这一口。充满了算计的理性交易冰冷而隔阂,不问出处的非理性决定则还原了股神充满七情六欲的感性一面。

巴菲特曾被誉为“超级报童”,那是他童年最快乐的经历。始于大萧条时代的报童传统曾是美国大大小小社区的一道流动风景线,放学后,十几岁的小男孩秀车技,送报纸,挣外快,好不快活,他们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推销报纸,征收上来的订报费直接和收入挂钩。

巴菲特的经商天才在那个时候就初露端倪,他仔细规划送报路线,总能比别人多送报,锲而不舍上门催要订报费,谁能拒绝孩子渴盼的眼神呢?况且也没几个钱,很多家庭会非常主动地配合这些几乎天天打照面的孩子。报童对稳固美国报纸的读者起到了很大作用。

至今他还记得一个月拿到200美金的滋味,比学校老师挣得还多,着实弥补了他在学业上的失落,他把钱锁在抽屉里,不让任何人靠近,在当时的他看来,这就是他日后投资的原始资本。

到了巴菲特的年龄,难免会“怀念过去的好时光”,前工业时代的社区生活无以再现,但他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纪念它。(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