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笔者认为,要把经济新闻写“活”,就要在采写中努力做到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语言上下“软”功夫,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增强实用性和服务性。 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 受众对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经济问题自然不感兴趣,但如果报道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入手,就有可能使受众在一种情景化、形象化的状态中跟随报道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从理智到情感的过渡与交流。 宁波晚报2011年4月23日刊登的《余姚榨菜在近10年收成最好的年份里却卖了个尴尬的价》一文,就是以“赵志招夫妇”作为为事件的主体进行报道的。 “昨天,刚收割完最后一块榨菜地的余姚小曹娥镇南新庵村的赵志招夫妇为今年的榨菜收成算了一笔账,结果有些让他们失望,‘今年榨菜产量要比去年高不少,但是收入却没有去年高。’” 开篇通过对赵志招夫妇的心理、语言描写,向读者抛出了一个榨菜收入为何不高的疑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今年的榨菜一开始,收购厂的价格就只有0.48元/公斤,后来下降到了0.44元/公斤,最低时只有0.4元/公斤了,整个收购过程,从没有爬上过0.6元/公斤的。” 再通过赵大妈列举的一连串价格,道出了收入低的最主要原因为收购价太低,然后通过她给记者算的一笔账“土地承包费每亩450元,加上种榨菜前每亩70元的耕地费、平时的农药化肥,再加上目前收割榨菜150元左右一天的小工费,纯利润越来越少”,来说明现在的榨菜种植利润越来越少的现状。 人物丰富的语言和行为凸显了主体,使人物变得丰满,文章也因此显得真实可信。榨菜价格走低是一则产经新闻,因为人物的加入,从“人”的角度进行报道,使文章有了情节和细节,颇具可读性。 在语言上下“软”工夫 要让相对专业的经济新闻“活”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新闻语言“软”下来,语言“软”了,老百姓就容易看明白。而这,就需要在写作中下工夫,注意语言、字句的写法,用通俗轻快的语言来描写生硬的物体,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等语言艺术可以极大地增加新闻的吸引力。 宁波晚报2011年9月26日刊登的《“机器人”会“吃”书上细菌》一文,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身高1.3米,体重80公斤,洁白的‘肌肤’……乍一看,还以为是台小冰箱,其实是台会‘吃’书上细菌的‘机器人’。” 在宁波举行的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推出了很多高新技术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由于科技含量高,一般老百姓都很难理解,而“身高”、“体重”、“肌肤”、“吃”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人读起来颇有感觉,使一条干巴枯燥的新闻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 做经济新闻,要在报道中寻找新闻事实与读者在心理、时间、地点、利益上的接近点,越接近就越能吸引读者。 2011年7月,记者去宁波一家企业采访他们研制生产的新型材料——环保无铅易切削黄铜。这种新材料改变了以往含铅黄铜的污染性,这个技术在国内外都是非常先进的。但是,这种环保材料与普通读者又有什么关系呢? 记者采访发现,这种材料已经被用到了市民十分喜爱的iphone手机里,于是,记者采写了《苹果手机里有宁波企业研制的新型环保材料》一文,尽管报道的主题是宁波企业研制新型环保材料,但因为苹果手机里也用上了这种材料,读者会觉得很贴近又有人情味。这种寻找与市民接近性的写法,能在严肃的新闻里轻快一笔,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吸引读者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