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电视新闻评论的三要素浅析

2013-06-04 17:50:28  来源: 新闻实践  作者: 茅 莹  
视频加载中...

二、识别度,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

与平面媒体的评论相比,识别度,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强大优势。电视丰富的音画手段,可以有效地增强新闻评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在栏目化运作的当下,要让节目从纷杂的收视中脱颖而出,必须创造出一种鲜明的叙述模式,并且辅之以可识别的影像模式,才能在新闻评论中真正发挥电视的识别度优势。

首先,就是要塑造评论节目的个性化电视语言。浙江经视的老牌电视评论《舒口水》,一句“洗洗睡了”说了四年,成为识别度很高的标签。《相对论》开播不久,特约评论员章丰先生在每个话题后的“一句话”总结,也一直被观众津津乐道。相比之下,更典型的当属央视当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那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既清晰地传达了栏目的价值观,又因为王刚在三弦配乐下极具识别度的配音,成为承载节目品牌的经典之作。提炼和传播评论节目的个性化电视语言,强化评论的识别系统,无论是《相对论》还是《新闻周报》,都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其次是要优化评论节目的结构化段落。电视是流媒体,属于典型的线性传播,相比报刊评论的平面阅读,信息到达有其劣势,这就需要精心设计评论节目的结构和段落。

电视通常一个段落只能传递一个信息,如果传递两个以上的信息,观众可能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这就是密度,或者说是节奏。在电视评论的推进过程中,要有一种判断,有一种控制力,要研究观众听完这个段落后,是不是很累了,他能不能把前面得到的信息在这里完全消化,需不需要帮助他梳理一下,归纳一下,然后再往前走。为此,除了设计话题的个数、详略,除了运用合理的提要、VCR、连线之外,《新闻周报》还采用了话题“标签”的做法,一方面引导观众掌握评论话题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有利于铺展和收敛评论语言。国内的新闻评论节目,如央视的《新闻周刊》,往往还会运用“人物”、“声音”、“事件”等板块来结构布局。《新闻周报》考虑到节目只有半小时的时长,强化了开场板块的结构化设计,用2分钟左右的一段“这一周……”综述,干净利落、情绪鲜明对节目进行了导入;而如何设计结构化的收尾段落,是《新闻周报》下一步的研发任务。

三、“主持人”,是电视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背后,是一个团队,这是给“主持人”加上引号的理由。一个对节目价值观和识别系统有着高度自觉和共识的团队,是节目的灵魂。因此,以下对“主持人“的描述,也是对节目生产团队的分析。

电视新闻评论对“主持人”的最大挑战,是从“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跨越。因为说新闻的时候,“主持人”就有了一个“我”的内涵:我怎么看待这条新闻,我知道什么,我会告诉你什么,我认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本质上体现出一种新闻个性化的态度,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对于新闻事件有态度、有观点、有判断、有好奇心的这样一个角色。如果这种感觉找不到,只是在那里花拳绣腿地比划,这个节目,也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评论节目。

现在,去掉“主持人“的引号,还原到镜头前的那个主持人,她仍然承载了新闻评论节目最集中的诉求。由于新闻评论节目总体偏于静态,30分钟,一两张面孔,一两个声音,节目的成败尤其依赖于主持人的表现力。表现力的背后,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播音技巧,更多的是对主持人“内心戏”的考验。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既是最重要的节目识别符号,更是节目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要真正学会“说新闻”,我以为播音技巧的调整在其次,关键是知识结构和思维个性的养成。业界公认:优秀的主持人与平庸的主持人,最大的差异是思维的个性,是他是否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反应。而这种对新闻的态度,实质上是个人价值观的外化。这需要人生阅历、历史眼光和理论工具的支撑,需要从大量的阅读、访问、思考和写作中得来,其它,便再无抵达的捷径。(作者:浙江广电集团浙江经视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