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4期
www.fjsen.com 2013-05-14 15:02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4期部分作品摘登:

□ 卷首

“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书

□ 特别报道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中国记协“记者社会责任”讨论会侧记

网络“微”力量汇聚救援新能量

□ 改文风瞭望台

福建日报改版初印象——新风润版满眼春 /肖辉家

福建日报改版初印象——短实新活读者喜 /方汉生

□ 福建新闻奖

报纸一组点评 /黄毓斌

报纸二组点评 /梁建平

广播一组点评 /沈文锋

广播二组点评 /彭曙光

电视一组点评 /丛春华

电视二组点评 /岳 淼

综合一组点评 /黄志宏

综合二组点评 /曹立新

□ 实现中国梦 新闻人的责任

争当出色的“梦之队”一员

——“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践行活动在我省新闻战线开展

用正能量燃亮新闻信仰灯火 /林 蔚

“妙笔著文章”前莫忘“铁肩担道义”/郑芬

在行动中践行责任 /吴毓健 郑璜 方炜杭

□ 品牌推荐

《政风行风热线》:

电波架起连心桥 热线涌动正能量/游玫洁

《守望》:关注生态建设 共建美丽福建

□ 地方传真

多媒体互动 全方位造势

——泉州市浓墨重彩开展“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宣传报道活动

多彩视听连接海内外 乡音乡情架起连心桥

——泉州广播电视台探索对台对外宣传新途径/吴建生

□ 业务园地

定力与活力

——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与新闻改革创新 /李泉佃

如何把记者“赶”下基层

——关于推动采编人员“走转改”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 /陈惠贞

对“沙县小吃肉瘤门”网络舆情事件的几点思考 /邱泽忠

找准“三把钥匙” 开启“新闻富矿” /黄名旺 薛少娟

城市台如何做好财经访谈节目 /潘馨颖

从板蓝根抢购看记者疫情报道技能培养 /张立峰

□ 业界书讯

做学习型的党员干部

——读陈逸清《自忖集》有感 /王仲莘

□ 传媒资讯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荣获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

缅怀报界先驱林白水

“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书

(2013年4月)

担负起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社会责任,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时代重托,是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追求,是中华民族同心构筑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履行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此,我们倡议:

一、唱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要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壮大主流舆论场。大力宣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二、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真正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时代发展的记录者、推动者的职责,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

三、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日常工作准则,把维护媒体公信力视为职业追求。坚持实地采访、现场采访、直接采访,对新闻事实反复求证、多方核实。规范新闻信息来源,不凭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采写新闻,不为追求轰动效应、发行数量和收听收视率,故意扭曲新闻事实,编造虚假新闻,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四、严肃认真地追求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抵制有偿新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要注重提高新闻报道的品位和格调,注重对人的关心和尊重,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同发起倡议单位(26家):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中国记协“记者社会责任”讨论会侧记

4月16日上午,中国记协和全国三项学习教育办公室在京举行“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记者社会责任”主题讨论会,会议在中国记协网同步设置相关主题论坛,短短两个多小时内点击量超过1.1万次、跟帖数超过400条。

为何再提媒体社会责任

“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社会责任,对媒体人而言并不陌生。那么,当前为什么需要重提甚至疾呼呢?

对此,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记协主席文成国认为,首先,在市场压力下,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职业精神有所滑坡,出现了市场化媒体倒逼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倒逼传统媒体之势,有些媒体被动地迎合媚俗之风,甚至沦为网络信息的采信者、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其次,社会多元化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挑战,一些新闻工作者角色意识出位,认为记者掌握着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正面引导漫不经心、对负面报道一拥而上,甚至以旁观者的身份做新闻报道;再次,受偏激社会舆论影响,一些年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存在较大偏差,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和粗浅的思考为视角进行报道,一味地放大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无法传递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文成国的观点得到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蓉的认同。她直言,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几乎所有从业者在入职时都会思考的问题,今天之所以需要疾呼就在于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导致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等都成为悬在媒体头上的一把剑,媒体业种种动作变形。

曾给《湖北日报》写信,从而引起湖北新闻界对于“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的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许万全认为,目前新闻队伍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少数新闻媒体格调不高,有猎奇、媚俗、娱乐化倾向,有些媒体习惯追逐负面新闻,还有少数媒体喜欢从互联网下载稿件。尽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客观上有西方的新闻观、价值观以及市场经济给媒体带来经济压力的影响,但从主观上看,是因为部分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基不牢。

用李蓉的话说,今天对新闻工作者承担的使命和责任的倡导,其实就是对新闻的回归,或者说是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

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面对这个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京华时报》社区部副主任张武像很多记者一样,最先想到的也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此,张武有着自己的理解:“著文章”是每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技能,而“担道义”才是这份职业的灵魂所在。

张武说,“所谓‘道义’,就是行人间正道,义无反顾;就是积极推崇道德,敢于匡扶正义。用当下最贴切的话来诠释,就是传递正能量。”这一职业鞭策也得到了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视点副主任陈芳的认同,她认为“铁肩担道义”就是让客观公正成为我们的准绳,让播种希望成为我们的担当。在陈芳看来,当今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我们更应思考,新闻人应该坚守什么。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表示,在市场压力下站稳脚跟就要通过准确的报道,推敲新闻背后的真相。网上的海量信息需要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去选择、核准、分析和解读,这是媒体的机遇,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陈芳则表示,面对事实,不断追问真相;面对社会,勇于担当道义;面对人民,彰显赤子情怀——这是新闻的力量与价值体现,也是新闻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所在。张武认为,“揭秘”“批评”固然有趣,但不应是媒体追逐的目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不仅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重大事件的记录者,更是时代进步的观察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新闻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中的一员,绝不是局外人。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更须跟进,如果连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操守都把持不住,那便成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挖坑、添堵,还何谈我们是建设者。”张武这样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记者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可笼统可具象。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在日常的采编工作中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制片人吴闯看来,一名新闻记者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离不开两个字:“想”和“能”。“首先是想承担,其次是能承担。这实际上就是一根扁担的两头,一边挑着责任意识,一边挑着责任能力。”

吴闯解释说,首先,记者责任意识的根本是遵守这个行业的行规,从行业标准出发,责任意识的起点一定是职业意识。只有守住行规中的求实底线,才能谈承担社会责任。职业意识应该是记者工作中的下意识,而不是需要掏出守则来查字典一样对照,职业意识淡漠不可能承担起这个职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以效果意识为目标考量,关注一个社会选题,要看它有怎样的新闻价值,传播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带来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光明网副总编辑吴小京认为,社会责任的承担对新媒体从业者而言同样重要。现在很多新兴媒体都具备信息传播的功能,吴小京表示,“要加强新闻的把关意识,克服从众、低俗、冲动、自我的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否则就不要在新闻媒体从事采编工作。”这是光明网对编辑、记者的要求,应该说,也是诸多媒体从业人员所应当共同遵守的。

《南方日报》年轻记者曹斯引用了微博上很流行的话:“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她说,新闻媒体是社会现象的放大镜,是社会舆论的扩音机,做记者是份神圣的工作,我们应有虔敬之心、客观谨慎的态度,科学对待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共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摘自4月17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作者:赵新乐 晋雅芬)

网络“微”力量汇聚救援新能量

4月20日8时02分,里氏7.0级地震突袭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不到1分钟的时间,整个县城面貌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人民再次面对灾难的考验。灾难发生后,众多网络媒体第一时间推出专题报道全面关注抗灾救援资讯,网友在微博、论坛、SNS、即时通讯等网络平台纷纷传递救援、提醒等信息,网络“微”力量正在不断传递着救援新能量。

网络平台成地震“信息中心”

20日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微博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消息。有媒体统计,这条在地震发生后53秒发布的信息成为此次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数量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地震灾情。网络平台强大的扩散能力极大地便利了救援信息的传播。“请尽量使用网络或短信报平安,不要拨打四川电话,把资源留给救援!”“请民用车辆勿前往成雅高速,把生命通道留给最需要的人!”这是20日微博、SNS、论坛、即时通讯等网络平台上被广为传播扩散的两条信息。黄金救援72小时内,移动通信资源、高速公路,一虚一实,是连接灾区与外界的两条关键通道。网友们纷纷通过网络平台接力传播,最大限度为两条“生命通道”的畅通清除障碍,为救援赢得时间、赢得资源。除了迅速扩散救援信息,网民的监督也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4月20日上午9时30分,有网友发微博呼吁成雅高速免费:“救命通道,高速请停止收费!”这条微博在短短不到1个小时内被转发数万次,并得到众多知名媒体官微的转发。71分钟后,10时41分,成雅高速沿线收费站全部取消收费,直接抬杆放行,同时免费的还有成温邛、雅西高速公路。“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新周刊》主编封新城精辟地总结了四川雅安地震中,网络成为最有力的信息传播媒体。

让我们一起搭建新的救援生命线

“#雅安寻人#本人大学同学范艺,20多岁,女,身高1.60米,家住宝兴县较场街48号一单元10号,那里地势险峻,微博上说雅安宝兴县、天全县伤亡严重,道路中断,通信阻断,其同学老师非常担心。如好心人有她消息请立即联系1588×××××,或者告知本微博,信息绝对真实。”4月20日14时57分,网友“德源张展”在微博上发出一条寻找其大学同学的消息,一天内被网友转载1393次。21日15时47分,“德源张展”发微博称其大学同学经多方辗转已成功与家人取得联系。

截至21日19时50分,百度搜索引擎上关于雅安地震的信息有2,940,000条,与“雅安地震”相关的新浪微博达6,228,304条,“雅安寻人”的搜索结果为66,689条,微话题#爱心在行动# 热议记录显示22,698,229条,“雅安地震寻亲”、“雅安求助”、“雅安寻人”、“成雅高速”等持续加热中。其中转发量最大的是“救援与捐助”信息、“普及地震相关救助知识”、“辟谣与网络监督”三个方面的信息。地震发生后,各类网络平台及公益基金、民间组织纷纷为雅安灾区发起救助公益项目,募集爱心捐款。与官方组织行动相比,网友们正通过汇聚更为细微的民间力量,形成地震慈善救助中的一股合力。网络“微”力量汇集了抗灾救援新能量,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 (东南网记者 阮丽云)

新风润版满眼春

肖辉家

去年年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倡导切实改进文风。新闻战线闻风而动,锐意改革,一股股清新的文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

4月1日,福建日报决定即日起实施新一轮改版。在当天刊发的《改变,与您同行——本报改版致读者》一文中,编辑部郑重承诺,党报改文风责任重大,“我们希望呈现给您的,是党报端庄、平实、亲切的新面容”;同时表示,“我们从要闻版率先改革,写短文,讲实话,多报道基层,多关注民生”;“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拥有几十万读者的福建日报,承载着党的重托,承载着百姓的期望。新一轮改版呈现给读者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新面容”?刚刚过去半个月,全面评价尚须时日,但从要闻版这段时间的运作来看,一些可喜的变化还是初露端倪。

多了一些基层视角,多了一些百姓情怀

“走转改”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线索、选定题材、挖掘新闻,让群众感到新闻离他们很贴近、很真实、很亲切。福建日报头版专栏《美丽福建我添彩的故事》,讲的都是些凡人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发生在基层百姓身边的事情,读起来可亲、可信,人物朴实感人,报道令人耳目一新。不管是《从一个人的原始雨林》中坚守大山的护林员,还是《花小钱,美乡村》中的民间老艺人、《包装带编菜篮》中的门卫张大爷都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还有,《从水上人家到岸线人家》、《立体种养》等稿件,都是拿基层说事,反映百姓的生活变迁,捕捉新时代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追求,报道朴实无华,语言轻松活泼,人们爱看,也的确耐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都是在《美丽福建进行时大型主题报道》的栏目下刊登的。放在以往,如此“小稿件”恐怕难以登上这样的“大雅之堂”。

头版上还辟有一个专栏,叫《美丽福建八闽行锐新闻》。刊登的稿件,大多是反映各地生态建设的新鲜经验。这类报道,过去往往弄成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总结,内容枯燥,语言乏味,记者不爱写,读者不爱看。如今,从福建日报已发表的几篇“锐新闻”看,变化在悄然进行中。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记者将视角移到了基层,用百姓的眼光来审视他们身边发生的事。像《尤溪县一农民投2000万元 将老矿山建成生态山庄》、《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龙海县程溪镇下叶村瞄准旧房做文章 拆危房种树木,旧村绘出新图景》、《垃圾分类回收,目前在大城市还未完全做到,可在长泰县枋洋镇径仑村,却做到井井有条——建美丽乡村,从垃圾分类开始》等稿件,都是讲的农村基层的事,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事,新时代的农民建设“美丽福建”的事,真实可信,感人至深。这些报道,把围绕大局的新闻宣传,与百姓关注的点点滴滴交融在一起,少了许多说教的味道,多了一份真挚的情感。这样的新闻,相信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短、实、新的新闻多了,长而空的东西难得一见

笔者对福建日报新一轮改版后头半个月的要闻版约略作了个统计,发现稿件普遍“瘦身”,篇幅大多不长,信息量明显增加。头版平均每个版有新闻10条左右,第2版更是多达10条以上。头版专栏《美丽福建我添彩的故事》刊登的文章,篇篇短小精悍,清新活泼,均未超过千字。最短的《包装带编菜篮》一文仅300字,就把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区门卫张大爷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印象深刻。头版上《今日论坛》的文章也大多不长,比如《店名如衣冠,不可俗也》就只有600字出头一点,《三问“一出一进”》仅460字。要在以往,这类评论文章没有千把字是打不住的。4月10日头版头条刊登报道《根据各乡镇特色,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 “指挥棒”一换,永泰奔向“绿富美”》,讲的是永泰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经验做法,全文不到1000字,“编后”只有225字。像这样介绍典型的稿件,过去常常是大块头,至少也得有个两三千字,否则是“拿不出手”的。这些文章虽短,但是有内容,很实在,少了水分和官腔,读者反而爱看,效果好了许多。新闻报道,就应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意尽言止。须知,那种动不动就摆开架势、装腔作势、洋洋洒洒、黑压压一大片的长文,是很不得人心的,理所当然应当被识时务的记者编辑们所摒弃。

中宣部在关于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要求新闻单位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福建日报还需要作更多的努力,实现更多的改变,探索更多的突破。目前在要闻版上,“应景”的文章仍偶有所见,“一般化的工作报道”远未绝迹,少数“要闻”内容不“要”,个别稿件文字略显冗长,清新明快、生动活泼的报道仍然偏少……所有这些,相信报社的同仁们会在今后的改版实践中,引起重视,逐步解决,不断呈现出“新面容”。

期待福建日报更多的改变,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短新实活读者喜

方汉生

《福建日报》自4月1日起开始新一轮改版,我看了1—12日的报纸,谈谈自己的印象。

在要闻版上,长文少了,会议新闻少了,多了“短实新”的新闻报道,确如改版声明所说,多了些基层视角,多了些百姓情怀。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美丽福建”系列栏目的新闻报道,文短,内容新鲜,图美。一类是来自基层的典型报道,如探索旧村绿化改造模式的龙海下叶村《折危房种树木,旧村绘出新图景》、漳州天宝镇《村庄变公园,村民坐地生财》、连江下屿村人多地少《联合建房,村民住上电梯海景房》、永泰县根据各乡镇特色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发展,《指挥棒一换,永泰奔向“绿富美”》,等等。这些报道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榜样的引导作用。又一类是老百姓的微故事,如《一个人的原始雨林》(乐土雨林护林员故事)、《从水上人家到岸上人家》(4家渔民的生活巨变)、《茶园套树》(省人大代表刘起城在大田县茶园套种名贵草木,建设生态茶园)、《立体种养》(云霄农家农场创“猪沼林”立体种养模式)、《尤溪县农民(企业家)投资2000万元将老矿山建成生态山庄》……这一个个微故事,既有反映百姓生活巨变,又有反映百姓的创业精神,令人感到在人民之中蕴藏的创造力。《走进母亲河》的“美丽福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于11日启动,我们期待着记者深入我省“五江一溪”沿江各地采写的富有生活气息、百姓情怀的新闻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视线引着读者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其中令人瞩目的报道有关注“水资源困局”:《青苗棵棵叫渴,抗旱声声令急》(全国抗旱形势扫描),并引出深层话题:《城镇化应量水而行》、《“水镜子”照出城镇化误区》。时值清明节,墓葬问题是百姓关心的大事。墓地价格高涨,一批豪华墓地、占地面积大的墓地出现,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如“做了房奴,还要做墓奴”的感叹,墓葬改革的呼声渐高。对此《福建日报》作了系列而深入的报道。2日推出“今日关注,生态墓葬”:《墓园之变:超越土地的纪念》、《墓地危机呼唤绿色墓葬》,配时评《殡葬改革要多一些主动服务》。3日推出“今日聚焦,关注清明”:《生态葬如何走出遇冷尴尬》、记者手记《生态葬推广重在理念推广》、直言录《切勿薄养而厚葬》。4日推出两个典型:《一个山区县的惠民殡葬政策效应》、《漳浦田中央村九成村民选择花葬》。还配发记者手记《让基本殡葬服务回归公益》。5日《生命不朽》报道厦门海沧文圃山恩泽园内的百名遗体器官捐献者墓碑,记者手记《让生命因爱延续》。这关于清明的系统列报道很成功,主题明确:呼唤殡葬改革,更着力于殡葬理念的更新,又及时推出一县一村的典型。报道海沧百名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墓碑,使这系列报道主题在思想上进一步升华。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当前福建新政的新闻主题。《福建日报》推出“先行先试开新局系列评述”和“产业提升在福建系列报道”,刊发了一系列重要报道:《“转”出一片天》(泉州纺织服装业面对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如何突围)、《泉州金改:让资本“暗流”变“暖流”》、《一根铜丝串起高效清洁产业》(一个围绕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项目所形成的循环经济园区)、《莆田:城乡一体化迈大步》、《闽清陶瓷:传统产业的现代追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永春样本》,等等。这些报道每篇文字不长,内容扎实,都反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验、新突破。

从以上的初步印象,我觉得《福建日报》的改版,确实是在努力践行“新闻立报”、“内容强报”,在改进文风,力求“短实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编者按:第十九届(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会于4月8日-12日举行。本届福建新闻奖评选会共收到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期刊、新闻网站等新闻单位和省人大等单位推荐的有效参评作品709件。福建新闻奖作为全省性常设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覆盖面广、权威性高、影响力大,是对我省新闻实践的检阅,是总结工作经验、探讨新闻规律、促进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推动队伍建设的主要手段。本刊特约请部分评委点评参评作品,与各位新闻人共品精品佳作,共享新闻成果。

报纸一组点评

○黄毓斌

今年报纸一组评消息、评论及理论作品、系列报道、副刊等四个项目。全体评委认真评议,按照评选办法、程序、规则,评出各级奖次的稿件或候选稿件。

本届福建新闻奖送评作品主题广泛,有喜迎党的十八大、福建建设、海峡两岸交流、民生发展、文明道德创建、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舆论监督等重点题材。《2011年福建省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均超12%》展现了福建科学发展的新成就。《首条海峡两岸直达光缆开通》反映了福建在两岸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走转改”有可喜的成果,一方面报送作品有一定数量,另一方面其他稿件中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贴近基层、作风转变的特点。文风清新,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新闻性的作品也有不少。同时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能量、最美系列比较突出,在社会上树立正气,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追思“最美司机”,赞誉“最美乘客”》、《如果能够挽回他的生命,我们情愿一切新闻归零》,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舆论监督的稿件也多是通过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促进工作的推进和问题的解决。

从不同类型来看,消息方面总体水平仅达到中上,让人眼前一亮的稿件较少。系列报道质量不错,体现了各报新闻策划水平。评论敢于触及问题,敢讲真话讲实话,如《说出真相,天不会塌》。值得一提的是有两篇评论是非新闻工作者和专业评论员的评论,一篇是中学生所写的《放手,不是口头说说的事情》,一篇是医务工作者所写的《“非暴力沟通”在医患交流中的应用》,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报纸某些理论作品较沉闷,观点不新,缺乏理论思考特别是一线实践总结。副刊作品强弱分明,体裁方面报告文学比较突出,我省传统优势散文反而缺乏亮点。

评委也发现送评作品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作品仍然存在硬伤。有的作品错别字错得非常低级,一篇消息中“四肢”错为“四技”,“喜极而泣”,错成“喜及而泣”,建议各单位在送评时先把把关。二是不同文体的格式不规范。极个别稿件存在消息的特征和结构问题,事件本身叙述不清。三是与新闻宣传事业密切相关,反映十七届六中全会成果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稿件缺乏。

报纸二组点评

○ 梁建平

通讯是目前版面上用的最多的新闻体裁。很多记者对消息的采写或不懂,或不愿,或不屑,习惯于大笔一挥,洋洋洒洒。于是就出现了版面上消息少而通讯多的情况,不少通讯因此也有灌水之嫌,真正质量高的通讯被淹没了。此次送评95篇入围通讯,有些质量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多,很难让人眼睛一亮,有的还粗糙得可以,如题材一般化,题目大而全,文章没细节没故事,个别人物通讯,还有抄通稿的痕迹,等等,感觉得出来我们新闻人的浮躁之气。

点评还是正面宣传为主,说几句好话。一些好的通讯,靠的还是以深取胜。因为在新的传播格局中,纸媒的竞争力要靠深度来加强。这里以一等奖的几篇稿件为例说明。

深,首先是题材。新闻性的题材如鼓岭通讯,报道的是习近平同志访美引发的一段鼓岭版中美交流佳话,自然影响重大;工作性的通讯如现代石化城探析,反映的是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背景下的大项目建设,自然气势恢弘。

深,重要是思想。要有记者独立的观察,认真的思考,能够给人启迪。如环保风暴,说的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何解决,总结的是共赢的经验,既可增强信心,又可提供借鉴;又如市委书记发火,敢于提出问题,寻找症结,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推动力和指导性,自然引起关注,引发共鸣。

深,需要有好的作风,必须有新闻责任,有深入作风。太平间收费乱象调查,是记者从一个受害儿童的线索中发现并深入现场,穷追不舍;又如《35万个馒头,100万次致敬》,是记者进行长达一年的关注与跟踪,积累下的素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做为纸媒的记者,积极运用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进行报道,扩大传播,发酵新闻,体现了很好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深的另一个重要含义 ——创新。在现代传播的新形势下,媒体需要变革,观念需要转变,包括新闻评奖工作,其实也面临如何创新适应的重大命题。几十年一惯制的新闻评选标准和办法,是有点不适应了。当然,这就说来话长,不说也罢。

广播一组点评

○ 沈文锋

广播一组负责广播消息、系列报道、新闻直播和节目编排四个项目的评审推荐工作,其中消息33件、系列13件、直播3件、编排5件,共计54件作品。经过小组评委认真听、评,共评出各类作品三等奖19件,并推荐一、二等奖作品15件,反映了新闻系统2012年度开展“走转改”活动取得的新成效。

首先,重大题材报道及时,覆盖了世遗、医改、钓鱼岛事件和两岸关系等重大题材。例如消息《世遗大满贯》、《海峡两岸首条直达光缆——厦金海缆建成》、《全国第一个涉台派出法庭在海沧揭牌》、《三明试点推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谢必震教授说:钓鱼岛最早是由福建人命名的》等。

其次,传递正能量的作品突出。这些作品关注公共利益,向社会传递了提倡社会公德、弘扬公益精神的正能量,例如现场直播《从东南到西南——904交通之声特别行动“爱心川藏行”》和系列报道《最美司机 最美乘客》等。

第三,关注民生问题的作品居多。许多作品关注了不少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关注到了农民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如《连城建成全省首个无线信息化卫生专网》、《莆田发出全国首份留守儿童“人身保护令”》、《农民工“幸福密码”》、消息《漳州100多平方公里“黄金地块”不搞开发还绿于民》、《龙岩市首创的三农保险“龙岩模式”已经成为民生品牌向全国推广》、《福建省首例恶意欠薪案在武平宣判》等。

第四,领导人报道把握较好。送评的作品涉及到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有好几件,从国家领导人到市委书记,能够把领导人作为“人”来报道,没有随意拔高,而是抓住现场音响来体现领导人的人格魅力,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一曲闽乡情 满堂赤子心》和《市委书记网友见面会:希望多拍砖少打酱油》等。

第五,体现了网络改变生活的时代特点。这部分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网络时代对政治生态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如《市委书记网友见面会:希望多拍砖少打酱油》、《连城建成全省首个无线信息化卫生专网》和《海峡两岸首条直达光缆——厦金海缆建成》等。

不过,在评选作品中仍有几个问题还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送评作品中标题中出现了许多诸如“首创、首份、首例、首条、率先、第一”这样的字眼。虽然可以提高作品的新闻性,然而对于该新闻事件是不是第一的认定不好求证。

二、对于送评“编排”的作品,《评选办法》对其完整性没有作明确要求,这样可能导致在只送评作品片段时难以准确把握;此外是不是要有提要、广告是否剔除、时长的规定等在《评选办法》也都没有提及,因此有必要对《评选办法》进行完善,对作品的完整性及规范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三、对于送评“直播”的作品,《评选办法》在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的间断直播要求只选取1个完整片段参评,这样的话可能导致对整个事件的反映不完整、有局限性,难以体现作品的全貌,甚至体现不了作品的概貌,因此《评选办法》须就此问题进行补充完善。

四、由于参评“直播”和“编排”的作品数量少,因此把两者合起来评选一等奖的办法是否科学值得商榷,本届这个项目在大组投票时造成一等奖空缺是个遗憾。客观地说,现场直播的难度要大于节目编排,所需要人力物力、技术保障以及配合衔接要更加繁重复杂。

广播二组点评

○彭曙光

经过三天紧张有序的审听和评议,我们广播二组按照本届福建新闻奖评选办制定的新的评审规则,坚持完整、细致地审听参评作品,做到不跳听、漏听,对存在质疑的地方还反复听,力求用足、用好本组负责评选的广播专题、广播访谈、广播评论的获奖建议指标,共同致力于把最能代表2012年度我省新闻宣传水平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经过几天的评审,本组按照规定数量,从30件广播专题类参评作品中,评选出19件入围作品,定评10件三等奖作品,推荐出一等奖、二等奖候选作品9件;鉴于本届广播评论、广播访谈参评作品数量有限,我们将这两类作品,共计15件捆绑在一起评审,从中评选出9件入围作品,定评5件三等奖作品,推荐出一等奖、二等奖候选作品4件。我们还对广播一组推荐出的一、二等候选作品进行交叉审听,并与广播大组全体评委定评广播新闻作品二等奖,推荐出一等奖候选作品。在此,我受广播二组组长的委托,对本组的评选工作做一些说明,由于时间关系,我主要谈问题:

1.本届新闻奖参评作品中新闻专题类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多于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类作品,而且质量也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此类节目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制作难度较大。

2.有些参评作品对节目形态把握得不够准确,存在“乱投胎”的问题。如新闻评论类参评作品《疯狂后的反思》混淆为新闻专题节目;新闻专题类参评作品《“天价嫁妆”的两面》混淆为新闻评论节目,而后者本来是一件很见功夫的新闻评论节目,由于节目形态上出了问题,结果被淘汰,很可惜!本届参评作品中此类问题不在少数。

3.有的参评作品违反新闻纪律和有关规定,如广播专题《活熊取胆,熊痛还是人痛》和《“老福州”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前一个专题以正在谋求上市的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遭遇民间反对浪潮为由头进行深度报道。对于这件事关人类生命、民族利益、中医药产业兴衰,涉及商业文明与社会伦理道德的新闻事件,西方国家热衷炒作,民间也有一些人跟风;后者报道一群普通的福州老人喜欢唱歌,终于圆了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唱歌的梦。其实,如今一度让国人高山仰止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并非像人们所迷信的那样是一座世界音乐的最高殿堂。每年除了几场新年音乐会还保持最高规格的头衔外,一年当中的其他时间它也得靠出租来维持生计,所以,也有人戏称它为“金钱大厅”。对于这两类题材,有关方面早有规定不要报道,这两件参评作品由于违纪均遭淘汰。

4.新闻访谈是主持人与嘉宾围绕公众关注的人物、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的对话。访谈是一个共享情感和意义的互动过程。“对话”是访谈节目的本质特征。评选办法规定:主持人与嘉宾现场交流谈话占整个作品时长不少于三分之二。当然,这不仅仅是个时间问题,而是由此类节目的性质决定的。本届参评访谈作品《党校专家解读十八大》不仅现场交流谈话的时间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而且访谈双方各说各的话,主持人缺乏直接交流的意愿和情态,只是照本宣科提问题,整档节目成了专家自我表达的广播谈话,再加上该节目长达半小时,听起来叫人犯困,达不到宣传效果。相反,有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角色感和表现欲又太强,在节目中装腔作态,华而不实,设计导演痕迹明显,缺少直接交流的真情态,也会影响访谈对象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同样是不可取的。

5.本届参评作品中具有创新亮点的作品不多,但广播新闻专题《乡村信义,珍贵的力量——揭秘永定金沙“无人菜摊”》却是个例外,值得一提。该节目采取记者深入生活体验的方式,以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抓住一个时间点——乡村早市,运用录音机全程记录“无人菜摊”周边的人文生态,以当地居民自行付钱卖菜的“无人菜摊”来展现良知,呼唤诚信。整档节目没有播音员在录音间里的播报,唯有记者在人群中穿梭采访以及周边环境的背景音响,清新自然,真实感人。在节目制作方式上打破常规,具有创新意义。

6.本届参评作品中涉及舆论监督的新闻作品比较少,仅有《的士顶灯之惑》这一件,这是一大遗憾。

7.广播节目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艺术,多数参评作品在《推荐表》中“社会效果”一栏都提到“可听性”的问题,但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一档广播节目连起码的“可听”要求都做不到,那还叫什么广播节目?我认为,广播参评作品不仅要注重内容和节目形态,还应该加入对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评审中我们发现个别播音员连起码的语音语貌都不讲究(方言节目除外),何谈提高可听性?因此,好的广播节目不仅应该“可听”,还要好听、耐听;不仅入耳,还要入脑、入心。

电视一组点评

○丛春华

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体现为协调社会、监测环境和文化传承、愉悦身心,简言之,新闻信息传播要产生洞察社会的力量和直指受众心灵的力量。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也曾有过表述:“电子媒介是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合二为一的共鸣箱。”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电视一组)评审的作品包括:新闻专题类(包括短纪录片)、连续(系列报道)、节目编排等,共计60件作品。无论在内容呈现以及手段运用的效果方面,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特征都确证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将社会与心灵的力量合二为一——既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又具有感染性强的介入效果。

一、选材丰富,导向有力

多元的社会是新闻传播丰富的源泉,2012年的电视媒体,顺势而上,把握时代脉搏,引领舆论导向——

1.传递温暖,抚慰社会。新闻媒体被称为“精神减压阀”、“公共宣泄室”,尤其是专题、连续(系列)等深度报道类节目,因其对社会全面深入的解读和观察,更具释放和安慰的功效。如《爱在足尖上飞舞》,讲述了一位志愿者走进聋哑学校、帮助孩子们排列舞蹈的故事,浓浓的暖意洋溢着社会互助的情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全面关怀,情真意切;《鼓岭上的中国梦》娓娓道来的那份国际情谊,虽然恍如隔世,但却近在眼前,如涓涓溪流,渗入心田;《军门社区幸福密码135》作为一个和谐温暖的社区典型,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现代化社会里,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物理家园,更是我们心神向往的精神家园;《心有阳光》、《天使》等,大大提高了我们对社会感知的幸福指数……

2.探照今天,共建未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那句“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的警句犹言在耳。随着现代化社会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态环境状况也日趋严峻。拥有自觉社会担当意识的媒体人,用艰辛的努力,完成了一个个振聋发聩的作品。如讲述福建人和大自然息息相生相守的大型生态纪录片《守望》,既有生动的记录,也有深刻的反思,更有对生态的敬畏,集新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另一组系列报道《福建海洋调查》,摄制组沿着福建3752公里的海岸线,边行走边记录,海岛渔村的美丽质朴、工厂港口的火热生动,那些人、那些事,如歌般的流淌在画面中解说里;《厦门,故事在岛外》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规划,《敢叫崩岗换新颜》中的家园发展成就,既有对现在的反思,更有未来建设的科学理念。

二、贴近民生,监督有力

民计民生离不开安全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离不开媒体的监测功能。罗尔斯指出:正义是一个良序组织良序社会的首要价值。媒体和传播系统是创造社会正义和人类幸福的一种最好的系统,媒体必须始终保持正义的警惕,并坚韧不拔地维护正义。这次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集合了一定数量的具有振聋发聩效果的监督报道。如《莆田驾考乱象调查》,对莆田市驾照考试中的违规现象进行了犀利的揭露和批评,信息丰富,视野开阔,观点公允;为了完成《疯狂的冬虫夏草》这个揭露性报道,记者奔赴西藏山区高原,采访到在那里采集冬虫夏草的藏民,信源深入、珍贵,话语有分量;《寻找遗失的亲情》为了唤回那份早已不在的亲情,记者多次抵达现场,与当事人交流,最终让亲情回归;《欢腾网吧违规调查》,记者暗访容纳未成年人上网的一家网吧,并锲而不舍地把这家网吧的违规行为据实曝光;《非法砖机厂调查系列》、《电动自行车挂牌黑幕》等披露的违法事实,更是触目惊心,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三、人物饱满,道德有力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此次送评的人物报道,虽然数量不多,但形象生动饱满,而且人物的道德光辉无不具有感染人心的魅力,也因此使人物报道实现了双重功能——弘扬道义,建立价值标杆。如《匹夫温玉泽》讲述的是一位曾经的农民工为异乡打工者的子女争取同等受教育权的故事。他虽是一介匹夫,但却不乏社会责任和改革之志——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异籍高中班,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敲开了异地高考政策的坚冰。他的勇敢执着,他的倔强智慧,让人过目难忘;《老柴叔的烦心事》里那个收养孤寡老人和弃婴的好人,不但爱心满溢,而且头脑灵活,为了让自己的慈善事业有持续的基础,他办起了生态养殖园,自己创业养土鸡。人物性格丰富鲜明,富有感染力;《树痴》中的商人郑国增,放弃收益大来钱快的家具生意,执着于栽种珍贵树种黄花梨等。虽然这些树的成材都在几十年甚至百年后,利不在当代,但在林木发展的可持续及环境水土保养等造福子孙后代等方面,却功在千秋。

四、传承文化,服务有力

文化是一个族群和地域全部的尊严和全部的优异。传承文化既是地方媒体的社会功能,也是除却地方经济外,媒体的另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如《中国木雕工艺杰出的传承人闵国霖》,通过对一个传承人精湛技艺的展示,介绍了福建微雕工艺的深邃文化底蕴,魅力隽永;《千人共舞212米花灯龙》记录了漳浦县漳平村的花灯龙制作过程和表演场景,民俗民风民意都在这花灯龙里浓郁地呈现出来,可观可感,把地方文化的精髓不遗余力地呈现出来,引人入胜……

此外,节目在满足受众视听享受等方面,较之往年,都有诸多精彩。手段的丰富运用,让内容的传达和输送,更有效率和力度。

这些节目凝聚了电视人的艰辛努力和付出,但由于资源、人力、平台、视野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仍尚存不足——

1.选材不广。题材多集中在真善美领域,对于假丑恶的揭露报道,虽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但无论从题材的重要性还是典型性上,都远远不能全面反映出这个社会存在的风险。

2.伦理缺失。一是视觉伦理缺失——如《挂着尿袋去上学的孩子》、《最后的麻风村》、《精神病院的护士》等,表现病患者的身体精神残缺等画面,过于直接和细致,让人产生生理和心理不适感,违背了视觉新闻应该遵循的视觉伦理规则。再者,在呈现这些社会特殊人群窘困而苦难的事实时,应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权利,不应不加选择的全部呈现。

3.叙事肿胀。有些报道不讲究叙事艺术,如流水账,面面俱到,无节点,无亮点,臃肿拖沓,乏味平淡。虽然信息量大,但可记忆点不多,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4.节目编排随意性大。电视新闻节目编辑不是简单的排列布阵,而是遵循观众的视觉接受规律和心理规律。如首题、中题、尾题和提要的安排,软硬新闻的搭配,长短新闻的交错,首题尾题的对应,报道和评论的兼备等,编辑要素要尽量齐全。

电视二组点评

○岳 淼

一、电视消息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即狭义的电视新闻,它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新闻节目中的主体、骨干。消息新闻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本次送评的消息新闻在时效意识、现场意识、受众意识、策划意识、品牌意识、互动意识等方面有比较多的亮点,报道时注意把握了电视新闻的共性规律,如及时、真实、客观、公正,同时,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陆客游览车花莲翻覆 福建网友微博寻亲 东南卫视驻台记者伸援手》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强化了记者在台驻点的工作特色,展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同期声方面、节奏把控方面做得较突出。《服务站被检查 员工紧急“应对”》是一篇舆论监督报道,通过影像和富有冲击力的声音来传达相关信息,折射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经营管理和医疗服务方面的隐患和漏洞。

《被困10天10夜233小时的三名矿工成功获救》在事故救援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特色,现场感强,节奏感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注意强化了报道的兴奋点和传播的人格化。《厦门号回家 环球航行圆满完成》通过大量记者的现场报道,大大增强了动态新闻的直播感,在立体信息传播、现场纪实再现、表现多元素综合方面做出了特色。

消息新闻的报道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注意立体信息的传播,重视同期声、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二是注意形象思维,善于拍摄典型情节、细节,进行蒙太奇思维;三是注意讲故事,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冲突化;四是注意新闻的实践创新,抢抓独家新闻,寻找独特的新闻角度,老题材注意觅新意。

二、电视评论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深入地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电视台的旗帜、灵魂,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迈上新闻更高台阶的关键所在,加强新闻评论的改革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引导和监视器的作用。本次送评的电视评论在选题方面注意服从了党、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于中心工作,同时强调了评论的针对性和社会效果。今年的电视评论中优秀作品较多,如《“熊胆”之争》以2012年度发生在我省的全国性新闻事件为题材,在客观反映争论双方意见和观点的同时,层层深入,充分地用事实说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蓝领”困局》围绕蓝领工人短缺这个现实问题,充分发挥评论的先声作用,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看法。《泉州军团闪耀伦敦奥运的背后》属于经济类评论,节目制作的难度较大,作者站位高,节目的立论集中,视野开阔,思路严谨。《山区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非常清晰,论证比较有力,对推动乡村医疗事业具有正面的借鉴意义。

电视评论应注意深度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加强评论的分量;记者在叙事的同时,应抽象事实,挖掘本质,画龙点睛,提炼观点,注意记者主体认识与客体事实的结合;注意理性思辨与形象纪实的结合,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传播力。

三、新闻直播与访谈

本次送评的直播节目总共三个,量少且主要是常规性直播,缺少突发事件的直播。本次的直播节目在探索未知、过程体验、现场纪实、演播室功能的发挥、全方位构筑立体报道、编排的节奏感、观众全方位参与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谈话节目中优秀作品不多,主要的问题:一是缺乏新闻性;二是选题过于狭窄;三是谈话中真正的互动较为缺乏;四是节目中缺乏刺激点,不能有效吸引观众。

综合一组点评

○黄志宏

负责评审央媒、期刊、网络作品、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品种多,比较“跨界”,受组长卢承圣主任委托,代表我们组七位评委对所负责评审的作品作简要点评。

央媒选送的作品,品种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四类,体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网络专题等。从作品题材上看,对于国家重大政策、生态建设、民生问题等都有体现,视野开阔,对于社会热点能以央媒特有的视角给予关注,对我省重大的经贸活动、重要工作的推进的报道等,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对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比如,新华社关于海西三年的报道,人民日报关于生态省建设的报道,央视关于异地高考的报道,人民网关于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报道等。评委们也发现,由于去年集中精力搞好十八大的报道,央媒的报道总体上中规中矩,特别有冲击力的新闻价值高的消息、短平快的报道偏少,热点引导的思辨性报道力作偏少,深入调查,讲求报道平衡、还原事件真相的报道偏少,希望新的一年,努力提高。

评委们建议,对央媒作品的字数问题不要限制。因为央媒对福建的报道与福建本地媒体有区别,要超长是相当不容易的,除非专版,否则报道长一些某种程度上看是越重视,福建也欢迎。而且,央媒作品不占福建媒体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指标,因此建议,不要设限。

其次是期刊作品。本届选送的作品总体上看,题材不错,对我省去年重要工作、成就、经验和人物都有反映。大家认为,期刊具有比报纸更多的采写时间,在深度报道上要更胜一筹。有的作品社会视角还不够广,在写作上略显粗糙,不够精致,直接影响了题材能量和作用的发挥,有的角度不够讲究,切入没有新意。

本届摄影作品基本达到新闻摄影真实的要求,通过对真实瞬间的把握,传达新闻事实,有的作品通过对人物特写的瞬间抓取,表现作者及媒体的人文关怀。组照也是本届选送作品的一个亮点。对新闻摄影体裁多样化的关注,也传达了目前都市报图片采用的一个趋势。但是,评委们也发现,去年一些重大题材在选送的摄影作品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比如涉台的重大事件,来自重大的突发事件现场具有冲击力的照片少,舆论监督的照片少。

本届新闻漫画作品质量总体偏弱,有的作品过于隐晦,有的作品过于直白,漫画的含蓄讽刺幽默的特点体现不足。

本届网络作品分为专题、访谈、页面设计、网络评论四类,选送作品质量较好,重大题材基本得到体现。十八大大型专题,正能量的体现升华,福州鼓岭的美丽往事,表现形式创新的页面设计得分较高。网络作品也是唯一一次投票通过的,说明评委们意见比较一致。网络专题容量大,互动性和感染力强,访谈嘉宾观点有碰撞,结论有启发,页面设计作品能够配合内容,创新形式,充分体现设计人员的创造性,网络评论针对时事及时发声,网络编辑主动介入新闻事件表达观点,引导舆论,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主动作为。同样,也有一些作品对网络媒体的特点认识不足,手段运用不充分,评论不及时,等等,希望今后进一步改进。

综合二组点评

○曹立新

第19届福建新闻奖(论文)参评作品计48篇,作者涵盖了全省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大部分论文属于总结新闻实践,少数论文则侧重于理论思辩。无论是偏重于探讨理论还是提炼经验,所有文章都较为自觉地努力以理论结合实践、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中,抽象出一些具有较大理论价值的实践模式,也提炼出一些较有解释力和指导性的理论创见,客观地反映了我省新闻工作者的理论追求和专业素养。最后有27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7篇。总体而言,获奖论文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第一,直面当前我国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议题和难点议题,敢于实践,勤于思考,提出了一些颇具理论勇气的新观点。近年来,市场化改革为我国新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部分媒体逐渐滑向利润至上,无视新闻伦理,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何正确处理新闻事业的双重性,既引入市场机制,解放媒体的生产力,又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当前我国媒体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表现在体制和制度安排上,如何处理好经营权与编辑权的关系,成为一个令众多业者困惑的问题。《海峡导报》作为我省第一家试水文化体制改革的媒体,它的引资曾成为200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闻之一。传统都市报如何转型为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引入后对媒体内容生产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海峡导报》的探索众所瞩目。《采编与经营如何分开:以海峡导报试水看都市报文化体制改革》一文全面回顾总结了《海峡导报》近7年来的种种尝试,检讨其改革举措的得失。文章理论性强,资料权威,历史脉络细致深入,发表后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重视。同样,在市场化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办好党报,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既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赢得受众和市场,也日益成为传统报业发展中的关键课题。在这方面,《厦门日报》自本世纪初提出“都市型党报”的理念,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经过近10年的艰难探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该报不仅长期自费订阅率在80%以上,也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最具广告投放价值的城市党报第一名,为我省新闻界赢得了荣誉。《创新理念指导下“都市型党报”实践》全面总结了该报10年来在新闻理念和实践操作层面的探索和演进过程,浓缩了该报成功经验的精华,不仅为全国党报改革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新思路,也为深化新闻基础理论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新思考。

第二,全面展示过去一年中我省新闻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聚集于新闻实践主战场。参评论文除了在新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方面有所突破,对于新闻实践中的热点和焦点也有较为集中深入的讨论。在全部48篇参评论文中,有关“走转改”和新媒体的论文占了21篇。获奖论文中该类作品也占了相当比例。这些论文大都材料新颖,论据翔实,思考鲜活,不是冷冰冰的教条和故弄玄虚的概念游戏,论点能接地气,有灵气。像《走出的独家新闻》一文结合典型案例,从作者自身的感知出发,从本体论的高度对“走转改”中的“走”作了哲学式思考,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新观点。比如:“优秀的新闻重在‘选点’:只有顶着难点走,找着焦点走,盯着节点走”;“就采访而言,基层的外延并非完全限于路程的长短,甚至内涵也并非完全囿于条件的优劣,而主要应由新闻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社会影响来界定”,等等。《以有用的新闻纸应对网媒》、《地方新闻网站怎样在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中主动作为》、《社区小天地,新闻大舞台》、《内参也要打好主动仗》等论文对提高新闻服务性、以新闻推动社区发展等业界热点命题都作出了生动且有说服力的新论述。

第三,难能可贵的是,本届参评论文中涌现了一些立论严谨、论证科学、格式规范,颇有学术水准的作品,显示出我省新闻工作者理论素养有所提升。《虚拟影像与纪录片的边界》一文从纪录片观照客体本质上存在主观性和虚拟性的新角度,为动画纪录片的合法性地位作了有力地辩护,对纪录片的真实观提出了与传统定义不同的看法,拓宽了纪录片的概念内涵。文章立论新颖,论证缜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冲突性谈话节目的嘉宾甄选》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抢新闻“第一论点”的思考,提出了“冲突性谈话类节目”的新概念,并对该类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甄选作为“观点”生产者和“冲突”演绎者的节目嘉宾,作了深入的分析。文章论点新颖,视野开阔,又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对提升谈话类节目的质量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状况及评价——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论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设置——以福建电视新闻频道为例》、《地方台不同新闻栏目采用同一稿件的差异化播出探析》、《试论“少报道领导个人,多报道人民群众”》等论文,都展示了作者可喜的理论视野和较高的理论功力。

编者按:为发动我省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中国记协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5家单位发出的倡议,引导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认清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的重要职责,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社会正能量,壮大主流舆论场,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推动“转正改”,本刊特开辟“实现中国梦 新闻人的责任”专栏,欢迎广大新闻采编播人员围绕“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记者社会责任”这一主题积极提供稿件,结合参与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等新闻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抒写“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

争当出色的“梦之队”一员

“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践行活动在我省新闻战线开展

4月中旬以来,一场以“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主题践行活动在我省新闻战线广泛开展。广大新闻工作者顺势而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身践行活动。

4月16日,中国记协和全国“三教办”在北京召开“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记者社会责任”主题讨论会后,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当即发动全省各媒体就中国记协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5家单位发出的《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书》,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扎实开展学习讨论。4月19日,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响应“以强烈社会责任感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的通知》。要求各级宣传部门、各新闻单位,引导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认清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的重要职责,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社会正能量,壮大主流舆论场,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推动“转正改”。

各新闻媒体、高校新闻院系采取丰富多彩的学习讨论形式,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师生围绕“为什么要重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记者应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等议题,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深入探讨新时期增强新闻工作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必要性,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丰富内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和落实途径。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职业观,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为书写中国梦的福建篇章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各地各新闻单位将学习讨论与改进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结合起来,与深化“走转改”、“转正改”,提高队伍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将大讨论的成果转化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舆论引导技巧的提升,转化为新闻宣传、新闻教学研究改进创新的思路和举措,转化为新闻宣传工作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

为进一步在全省新闻界形成响应倡议活动的深厚氛围,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决定,从5月至年底,在《福建新闻界》、东南网、福建记协网联合开辟“实现中国梦 新闻人的责任”专栏,围绕“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记者社会责任”这一主题,面向全省新闻战线开展征文活动。同时,在今年的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工作中体现“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要求,要求参评者结合自身新闻工作经历,以“我这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题撰写一篇体会文章。

与此同时,省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媒体于5月至年底,同步开设“新闻改变生活”、“新闻改变你我他”等栏目,选择新闻媒体刊发过的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等新闻事件当事人进行新闻案例回访,以各级党委、政府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重要执政资源和执政手段的成功实践来鼓舞人心、坚定信心;以新闻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事实来加深认识、启迪思路;以鲜明对比和社会各界的朴实语言生动展示新闻宣传工作深入阐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大局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为了给响应倡议活动提供交流促进平台,省“三教办”以简报形式及时推广各地各新闻单位、有关高校新闻院系开展学习讨论的做法、经验、成效和参与者的心得体会。通过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吸引受众参与学习讨论,与广大网民积极互动,听取社会各界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期盼和要求,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改进创新新闻宣传的意见建议。

用正能量燃亮新闻信仰灯火

林蔚

4月16日,我在报社的安排下参加了“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谈记者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互动活动,以“然成风”的网名参与“‘新闻人该以何种姿态履职’调查”和留言互动,并认真阅读了了“一个老新闻人的担忧引发的讨论”主题贴,进行跟贴。

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受益良多。

当今中国,正经历这千年未有之变局,信息时代迎面而来更加剧了种种变化对于社会大众的传播影响力。处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新闻人对于社会道德和公义的坚守,成为面对这“变化万千”社会形势时心中“不变”的理想信念。一篇好的新闻稿件,绝不可能是靠猎奇和负面的心理可以成就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摆正心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的姿态采写稿件,使昂扬向上的精神、准确厚实的力量成为每篇稿件的灵魂,才会为人民采写出一篇篇生动的好新闻。

因此,只有心中满怀正能量,才可以燃亮新闻信仰的灯火。

犹记得两年前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我跟随同事参加“记者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除夕夜,我们是在南平顺昌县洪灾安置点楼下老乡点燃的篝火旁度过的。虽然山区黑暗,天气严寒,可热热闹闹聊着的家常话,老乡在毛坯房里点亮的搬家红烛,分给我们的火红甜蜜的桔子,一声又一声不停的“感谢党和政府”,却化为一股股暖流在我心中激荡。春节六天,我们每天坚持发回一篇长篇通讯在一版刊发。这次采访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欣欣向荣的祖国和人民,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只要心中满怀温暖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你就会获得源源不绝的正能量,并在新闻报道中传递出这一正能量。

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记者已从原本旁观的记录者转变成为主动、有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知名央视媒体人柴静有一句话如是说:“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个人认为,媒体虽不需要提供热,但媒体人心中必须有“热”。须知媒体提供的光明正是来自媒体人心中的这股子“热”。而这份“热”,来自于每一个媒体人心中的新闻信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个人体会这份新闻信仰即是对于人民群众、祖国和党的无限热爱。

带着这份热爱,我行走在一个新闻人的前进道路上。跟随草根慈善团队“简单助学”穿行在闽侯廷坪的乡间小路上,跟随福州市工会送农民工返乡的队伍一起走在湖南桃江镇雨雪交加的泥泞小路,爬上50米高的脚手架采访京福高速跨西岭互通特大桥的建设情况,无数次在苍茫夜色中踏上归途遥望城市的万家灯火……大量的新闻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简单助学”的报道登出后,团队领导人郑斌告诉我“简单”受到的关注大大提升,社会方面的援助也增加了。听他这么说,我如释重负地对他说:“这是我和我的同事们最乐意看到的!”

值得感念的瞬间有很多,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深入群众的采访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最有力、最动人的报道源自对人民群众真实心声的准确传达;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党报的信任、感谢与期待,也成为推动新闻工作者不断写出好稿件的正能量源泉。(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

“妙笔著文章”前莫忘“铁肩担道义”

郑芬

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而这个“中国梦”时代是媒体人不会也不应忽视的大主题。从业十余年,作为一名年轻而不再幼稚冲动的新闻工作者,班门弄斧谈一谈自己的入行十年的职业思考。

毋庸讳言,“记录“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应该是媒体人责无旁贷的职责。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尤其是“自媒体”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背景下,各类思想言论充斥着当下,为了抢眼球,丑恶最容易被放大,或者说刻意被放大以博得收视收听,美好反而视而不见,导致的恶果就是整个社会越来越迷失于没有道德没有信仰的世界。“一个没有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的民族是容易湮灭的”,记录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传递正能量,擦亮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真善美道德准则上的浮尘,就像雾霾散去,让更多蓝天再现一样,需要媒体人更多的投入,央视的“感动中国”是如此,新闻中心各档栏目的“身边的感动”版块也是如此。

就像硬币总有正反面,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化到完美无缺的地步,正视问题,积极解决,正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在法治观念还没有透彻深入人心时,“曝光”是很多遭遇问题的百姓第一心理诉求,媒体从业者应该直面这个现实,而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冷静、客观。实事求是挖掘真相,踏踏实实推动解决,不作壁上观也不渲染。在党和政府大刀阔斧整治腐败,优推民生时,媒体作为第三方监督力量,有责任也有义务起到应有的沟通作用。如何审慎的用好“无冕之王”的号召力,正如这次主题讨论会所倡导的: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日常工作准则,把维护媒体公信力视为职业追求。

愿未来,我们都坚持实地采访、现场采访、直接采访,让事实、求证成为职业准则,与同行共勉。(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

在行动中践行责任

吴毓健 郑璜 方炜杭

记者在任何时期都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作为新闻人,责任感应该比普通人更强烈,这种责任感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坚守。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既要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又要替老百姓发出声音,所承担社会责任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关键看新闻工作者是否用心去做,沉下心去做,真正践行“走转改”要求,把责任感体现在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实际行动中。

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保持“生态美”,这是当前“美丽福建”新闻宣传的重点。为此,福建日报时政采访部策划开展了“走进母亲河”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首期“走进母亲河之闽江行”一行3人,4月10日从福州出发。首站,闽江正源,三明市建宁县。

刚到均口镇,就被告知,由于道路塌方,无法乘车前往闽江源头,陪同的当地工作人员劝我们放弃。

其实想去源头看看,并非光为源头处的“闽江源”三字摩崖石刻,更因为那里曾经有一个自然村。而为了保护水源,前些年,镇里对小组进行过整体搬迁。搬下山的村民,如今生活得怎么样,是我们最牵挂的,他们曾经的家园,现在又是什么样?最终,我们决定徒步前往。

从早上九点过出发,再回到镇上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四个小时的山路,体力再好也已经两腿发软,由于出发仓促,路上甚至连口水都没喝。而这段路,村民原来几天就要走一次,肩上还要挑着担子。纵使描述再精彩,对他们的不易,如果没有自己走这段山路,感受绝对没有如今来得深刻。

为到达邵武9个国有林场中唯一一个不砍树的龙湖林场,从邵武城区出发,我们沿着盘山小路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为了解养殖场如何实现达标排放,我们在三十度的高温下,穿上雪白的工作服,戴上帽子,穿上雨鞋,在消毒通道、风淋室停留,经过层层清洁消毒,才得以进入种猪育场;为感受“绿色福利”,建阳卧龙湾绿道,我们跟当地市民一样,骑上免费自行车,穿行于砂石铺成的田间小路上;为了解中小流域治理,我们不仅到了河道施工现场,还坚持到尚未实现达标排放的猪场,氧化池散发出的臭味使人本能得地后退,但为了解排污治理进展,还是坚持仔细采访完养猪户……

上高山,入林区,进企业,看景区,采官员,访百姓,采访的艰辛,无法一一道来。这么做,只为了能更深入基层,贴近百姓,掌握更全面的情况。只有通过踏实的采访,才能传达百姓想说的话。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写稿时,白天采访的那些记忆,连同感动,便一同涌出,疲惫而又充实。

4月11日开始,《福建日报》在头版刊发采访活动启程的消息。第二天,《建宁:闽江正源的绿色路》刊登在头版醒目位置,讲的就是张家山村搬迁的故事,并交代了建宁把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坚决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说“不”的背景。之后的《邵武:为一溪碧水 守两岸青山》关注林场和林场工人一同在转型阵痛中成长;《“钱赚了,但不能毁了家园”》讲述一个养猪大村村民环保意识的觉醒;《治一条河 美一方土》突出尤溪县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中小河流治理快速推进;《碧水穿城 绿色共享》则讲述闽江沿岸城市着力保护好水生态、水资源,想方设法用好水,让一泓碧水扮靓城市,惠及民生;在其后见报的《绿色的能量》通过记者的观察和专家观点,来探讨闽江上游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绿色路径。

报道围绕的都是保护母亲河这一主题,但注重选取不同角度和写法,重点反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子、新亮点,同时也不回避问题,分析探讨了排污治污、生态补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系列报道中的大多数,也被评为社评好稿。

第一篇报道刚见报,当地通讯员就打来电话表示感谢。他说,文章让当地的干部群众都倍感振奋,决心继续努力,守护好闽江正源,多想办法,更好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赢。这也让我们觉得,在建设“美丽福建”的过程中,我们的报道可以激发更多正能量,是及时的、有意义的。

通过走进母亲河之闽江行活动,我们的情绪,也随沿途所见所感,时而振奋,时而低沉,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母亲河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断升华。

从闽江源头的涓涓细河流开始,眼见河道越来越宽,河水却越来越失了清澈,我们从未如此深刻体会到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甚至沿途看到有人往河里倾倒建筑垃圾,都忍不住要上前劝阻。

但一个细节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更多。虽然当地工作人员大谈环境保护,但语气总是平淡的,总让人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而在介绍途经的某个重点工程工地时,他们的眼神里,却有了光。经济社会长期落后于沿海的山区人,虽然有保护生态的自觉,但对发展的期盼,依然是最强烈的。如何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保护母亲河,而不是无奈地被动接受,我们的报道,也许无法帮助他们找到答案,但至少要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一问题。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著文章”是每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技能,而“担道义”才是这份职业的灵魂所在。新闻媒体是社会现象的放大镜,是社会舆论的扩音器。新闻工作者应该不仅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重大事件的记录者,更是时代进步的观察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我们希望,始终怀着虔敬之心、客观谨慎的态度,让自己、也让读者更全面科学对待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共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数天后,时政采访部记者又踏上了晋江流域的采访之旅。(作者单位:福建日报)

编者按:近年来,我省新闻媒体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创办了“屏山时评”、“热线新闻”、“新闻大篷车”、“政风行风热线”等一大批有思想深度、贴近各地实际、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品牌栏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我省新闻媒体品牌栏目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成效,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品牌栏目建设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本刊特推出《品牌推介》栏目,旨在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推动我省新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加强新闻媒体品牌栏目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把握媒体发展规律和栏目运作规程,精心策划,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进一步找准栏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彰显栏目的内涵和特色,强化栏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永葆栏目的生机和活力,努力打造培育一批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优秀媒体品牌栏目;进一步把加强品牌栏目建设与深化“走转改”、推进“转正改”活动结合起来,创新主题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营造更加浓厚的舆论氛围。

《政风行风热线》:电波架起连心桥 热线涌动正能量

 游玫洁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并更深入地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2006年,泉州市纠风办和泉州广播电视台联合行动,将泉州市《政风行风热线》搬到基层、走近群众,联合开展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大型政风行风主题直播活动,这项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泉州市《政风行风热线》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运作上敢于大胆创新,在解决群众问题上下真功夫,其做法特色鲜明,尤其是《政风行风热线》“走基层、办实事”系列节目——走进县(市、区)举办大型政风行风现场对话会直播活动,更是被国务院纠风办原主任刘越(现为新华社纪检组长)誉为“流动的直播间”, 中央纪委监察部副局级纪检监察专员、国务院纠风办机关组副组长白岩凌曾用“成效可喜、做法可鉴”八个字来评价泉州市《政风行风热线》,称其做法有的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敢于大胆开拓创新是《政风行风热线》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关键。栏目开办以来,我们一个阶段就对栏目进行反思,不断创新形式,推出一些有力度的举措,使栏目常变常新。

一是变“被动”接受群众反映问题为“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到县(区)、企业、农村和社区,举办大型现场对话会活动。每年泉州市《政风行风热线》都会主动走进县市区,邀请全市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当地所有参加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部门“一把手”到举办活动的热闹广场中,直接同群众面对面开展对话,泉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数字直播车同步接受群众投诉,并进行现场直播,这样就做到了“热线”市、县、乡三级联动,有效破解了领导怕群众上访、群众向领导反映问题难、解决问题更难的迷局,使节目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较好拓展。

泉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曾举办走进洛江马甲农村、走进南安向阳贫困乡镇、走进丰泽社区服务群众、走进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江工业园区、永春工业园区、惠南工业园区等服务企业活动。每期走进县(市、区)举办外场活动,参与的群众人数都在1000人以上,接到的群众反映问题在200—400件之间,这种大规模的政风行风对话会活动,一方面促进了政府百姓之间的沟通,使大量的问题就地消化解决,促进了当地和谐社会建设,改善了政府与百姓的关系。另一方面,让更多的群众有序地参与到政风行风建设上来,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监督上线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扩大了政风行风建设的影响,打出了《政风行风热线》廉政为民的品牌。

2006年至2012年,我们共举办了“走基层、办实事”大型政风行风现场对话直播活动近30场(附图片),几乎场场爆满、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记者还经常下乡追踪采访报道,尽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013年4月18日,我们将继续发挥栏目“走基层、办实事”特色做法,将今年泉州市即将推出的1368套保障性住房的申购申租准入条件、申请程序、房源户型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走进市区丰泽广场举办大型现场服务群众活动,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接受群众申购申租,并针对如何完善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实行现场直播活动。

二是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和现场办公机制。在“走基层、办实事”系列活动现场,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热点”部门上线期间,除“一把手”坐阵数字直播车外,在场外设立“场外场”,安排联动人员,增设场外主持人,对群众反映问题能马上办的,立即现场派员解决,并把上线单位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情况在节目直播期间通过电话连线方式立即传回直播间,通过节目主持人、上线领导和群众的三方互动,让群众在节目中强烈感受到上线单位抓政风行风的决心和诚意,鼓舞他们参与政风行风建设的信心。如群众反映井盖丢失、占道经营、非法行医等问题,执法部门、卫生部门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处理,情况属实的立即予以解决,并现场连线直播间答复群众。

三是开展上线单位“民意调查”,提升公共意义。节目开播前,由泉州市纠风办聘请的民评代表和《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记者深入到为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开展暗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民意调查”,把群众对拟上线单位当前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典型问题进行采访整理,倾听民声、感受民意,在节目中直接播出给上线单位的“一把手”听,请他们诊治并解决问题,使接访的问题不再仅限于一人一事等个体问题,把事关集体利益的公共问题摆到“一把手”面前,使之更具普遍性和典型性,保证节目可以围绕民生、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个体问题和公共问题等政风行风“热点”问题展开。为了提高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率,栏目组记者还经常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主动回访群众,对问题解决好的给予表扬,解决不好的及时联系上线单位和纠风办,协调解决,从而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四是强化政风行风“双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加入。栏目组通过定期策划会制度、进度反馈制度、把关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规范,栏目组运作日益成熟、丰富,有目的、有重点地在一些特殊领域、热点范畴推进工作。除媒体自身的舆论监督作用外,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代表、民评代表等社会力量对上线单位政风行风的监督作用,大胆进行了民评代表配合栏目记者对上线单位做“前期调查”、定期监听“一把手”上线情况、常规评议与年度评议纳入栏目监督等一系列成功做法,做到媒体、社会“双监督”互为互用,达到监督有渠道、效果有落实。同时,我们还通过栏目组向社会公开聘请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在市直重点纠风部门政风行风举行对话会。由上线单位主要领导直接同群众代表开展对话交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政风行风建设问计于民,实现政府部门与普通群众在政风行风建设上的零距离。

五是根据各上线单位的特性,科学安排上线时间。群众的需求就是第一信号,《政风行风热线》根据每一时期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为主题,组织省市多部门联合上线。群众的参与热情高,现场互动的效果好,多部门现场联合解决问题的力度大。在“热线”走进基层的过程中,政风行风热线不断增加创新元素,增强问政效果,方便更多群众参与,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如:春耕春播时,安排涉农部门到基层举办“服务三农”专场活动,开学前安排教育部门上线,春节前安排劳动和运输部门上线,让群众遇到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解决。为拓展热线为政风行风建设服务的功能,我们还密切结合纠风专项清理,开播专题节目,如“治理教育乱收费”、关注“节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公路和水上“三乱”、治理医生收受红包、年底清理欠薪活动、两节期间整治“红包”等问题专场节目,集中一个时期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重点进行整治,促进问题的解决。

(作者单位:泉州广播电视台889新闻频道)

《守望》:关注生态建设 共建美丽福建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原创摄制的5集生态纪录片《守望》,是一部反映福建人和福建生态故事的大型纪录片。2012年底,《守望》在福建新闻频道首播,2013年4月8日到12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每天四次滚动播出。

对于这部纪录片,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张胜友评价说“《守望》赏心悦目,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堪称国内此类题材中不可多得的纪录片佳作。”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副台长袁正明认为“《守望》以电视人的敏锐,触及了一个时代的大主题,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案例鲜活、生动、质朴、发人深思,充分体现了新闻纪录片这一形式所独具的魅力与力量。”

《守望》是福建新闻频道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践行走转改所拍摄的一部力作,每集一个主题,分别关注海洋、河流、湿地、森林和土壤等5个方面。每集30分钟,收录了7—8个普通人保护生态的故事,通过这些平凡人和平凡故事来反映福建人保护生态所作出的努力。它包含着对生态文明坚守者和守护者的鼓励,以及对环境缺失问题提出的警醒,同时呼吁全社会来一起关注生态环境。

福建新闻频道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电视新闻频道,开播十四年来,始终如一,关注民生。2012年初,频道在规划当年报道主题时,就在研究,作为一个民生的新闻频道,如何营造氛围 迎接十八大召开,并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呢?经过综合考虑,频道决定用民生的定位、民生的切入点,通过走转改体验式的报道,把民生关注的热点与党和政府的决心融合在一块儿,制作一部精品节目。

近年来,福建新闻频道一直关注“生态”这个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这种相关性在福建特别突出,福建是中国地质和气候条件最复杂的省份之一,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在陆地上,又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面积超过80%。福建水系众多,绝大部分发源、流淌在福建境内,属于“自生自饮”,保护得好就能够“自清自净”,受污染被破坏了就将“自作自受”。与此同时,在福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矛盾仍较尖锐,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生态建设是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们所重视的。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12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再次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

在福建,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现在全省GDP保持年均增长12.6%的同时,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成为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均为优的省份。

生态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难题,媒体对此不仅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更要发挥宣传和鼓劲作用,不仅要反映民生难题,更要传播党和政府的理论、政策、方针、路线,以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去担当社会义务。

决定选择“生态”这个主题后,频道迅速组织专门团队,抽调业务骨干,奔赴全省各地,深入基层第一线。纪录片要生动感人,拍摄前,要找许多资料、很多人物,找到人物后还要再挑选,所以前期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完成《守望》摸排工作。

比如说《守望》第一集《海洋的敬畏》从海洋资源枯竭,海洋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海岛保护等切入点来呈现福建的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影响,以及福建人维护海洋生态的坚守和努力。因此,第一个故事,要讲述福建人跟海洋相处的最传统形式,编导从一本旧杂志上,偶然看到一张闽南地区石沪捕鱼的照片,然后,打电话给杂志社和有关部门,当地人都不知道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捕鱼方式。编导只好到沿海一带寻找,最后打听到,照片中的石沪早已不存在,但惊喜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真的找到一个石沪捕鱼人,也是这个村唯一还用石沪捕鱼的老人。

找到合适的人物和故事,只是纪录片成功的的第一步,编导深知“如果你拍的不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纪录片对画面的考究,必须用细节说话,因此,拍摄过程十分艰辛,为了拍摄石沪海水潮涨潮落的画面,摄制组在岸边一等就是十几个小时,成片后呈现在画面上只有几秒钟。

《守望》拍摄的过程,对于编导来说,不仅是纪录,更是学习和震憾。《守望》讲述的所有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他们往往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悲欢离合,所以要讲好他们的故事,编导需要长时间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然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所以在《守望》的片中,没有脸谱化的人物,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和山水对话,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却让人倍感亲切与真实。在安溪,编导们发现一座山,被采石场采的支离破碎。原来,以铁观音茶出名的安溪县,其实是全省的一个重要采石基地,石材业产值曾经达到近亿元,是当地小企业、小家庭的经济支柱,但是2009年,安溪县竟然关闭了全县采石场,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对很多人都产生影响,编导就此采访一位原石材业商人,他家在这座石头山的对面,后来转型做茶具产业,每天他都在看这座石头山的变化,从最初的荒芜到慢慢有绿色出现,再到生机盎然的景象,由此他觉得,政府的这个决定是对的。最后,他说 “我们也该让这个山休息一下,还给它一个青山绿水”这些话,既朴实又温暖,比起硬梆梆的宣传口号,更有力量。

为了保护生态,很多人付出了常人所不知道的汗水和努力,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对大自然和生活的领悟,里面不乏环保理念的传承。比如,长汀有位果农,上世初80年代当兵回来,看到满山荒芜,他动起念头上山种杨梅,一开始,很多人只坚持两三年,就放弃了,最后全村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下来,终于得到收获,在跟编导交流过程中,他感慨的说“只要耐得住寂寞,农村还是大有作为的”。《守望》记录的即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他们或许鲜为人知,但他们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了我们能够拥有这个美好的世界,只有走进他们才能明白其中的艰辛和努力,还有其中的意义。

《守望》对于创作团队来说,其实是一次非常珍贵而难得的走基层扎根式体验。而《守望》得到各界的认可,以及在央视的播出,也是对创作团队的鼓励,接下来,福建新闻频道还将拍摄《守望》的续集,把福建更富有生态资源、富有竞争力的特色拍摄出来,为福建的生态省建设,尽到媒体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多媒体互动 全方位造势

——泉州市浓墨重彩开展“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宣传报道活动

泉州市“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泉州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快速呼应,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有序推进,确保足够的舆论宣传力度、密度和强度,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报道格局,呈现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机互动、市直媒体与埠外媒体有效联动的明显特点,新闻舆论形成了全市上下反响热烈、埠外媒体持续关注、网络言论正面热议的浓厚舆论氛围,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一、市直媒体迅速行动,全面造势。泉州市委宣传部及时制定下发《泉州市“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宣传报道方案》,从指导思想、宣传重点、报道安排、宣传形式、报道要求等六个方面进行统一部署;召开新闻通气会,邀请中央、省级、境外和市直新闻媒体参加,对大讨论活动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周密安排;组织市直媒体制定具体、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通过专栏专题、动态报道、现场报道、新闻评论、人物专访、新闻特写、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浓墨重彩地宣传报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进展情况,形成舆论热点;泉州晚报、泉州广播电视台分别开设了“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新闻专栏,及时跟进报道市四套班子和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并组织对各县(市、区)书记进行专访,邀请专家、学者、领导、民众畅谈大讨论活动的现实意义、积极作用,探索泉州如何通过大讨论活动深化“二次创业”,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举措、意见和建议。泉州晚报还配发评论员文章,六论“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对大讨论活动进行深入诠释和解读,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此外,泉州晚报还开办了“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金点子征集栏目,收到许多具有操作性和建设性的“忧患”建议,并从中择取优秀建议数十条刊登于晚报上;东南早报也相应开通了“我为泉州献锦囊”的专栏,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微博、邮箱、社区论坛等四大渠道,收集市民的“好声音”, 共收到了几百条的意见、建议,并从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中,摘取金玉良言,分期刊发。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晚报及所属媒体已刊发相关新闻300多条次,泉州广播电视台播发相关报道250多条次。

二、埠外媒体及时跟进,扩大影响。泉州市委宣传部主动沟通、协调福建日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等省级主流媒体刊播一批重头稿件。福建日报 头版刊发《成绩面前找差距 新起点上谋跨越——泉州增强忧患意识 积聚新一轮发展正能量》、《为这样的忧患叫好》;福建卫视新闻刊播《泉州:开展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刊发《泉州: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等12个整版报道,并于第一时间联合新浪泉州推出“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泉州走起”开门大讨论特别策划,启动第一阶段“海外视角看泉州”活动,邀请在泉的海外留学生、海归创业人员,就泉州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献计献策,超过68万网友参与了“泉州走起”忧患意识开门大讨论活动,收到意见、建议数千条。

三、网络媒体积极呼应,有效互动。泉州市委宣传部积极联系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易、东南网等国内外知名网站刊载、转载大讨论活动相关报道,扩大宣传效果。中新网刊载《泉州掀起“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人民网《人民电视》刊播《福建泉州:开展“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新浪网刊载《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 比速度比深度》、东南网刊载《泉州掀起“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等;同时注意引导论坛、博客、微博关注“大讨论”活动,形成网上亮点。泉州网推出“增强忧患意识,推进长远发展”专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泉州网“温陵社区”第一时间在城市论坛发布征集令“‘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共设置了6个议题,并引导网友积极跟帖、建言。泉州网“民声有约”也在专栏设置“‘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期待您的好声音”。截至目前,该帖点击量超过13700帖,网友们纷纷发帖对泉州如何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等问题,通过图片、文字、提出意见、建议,并积极为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上登载泉州市“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的相关网页超过154万个。(泉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供稿)

多彩视听连接海内外 乡音乡情架起连心桥

——泉州广播电视台探索对台对外宣传新途径

吴建生

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血缘亲情割舍不断,乡音乡事牵动人心,立足侨台地域背景和闽南经济文化特色,泉州广播电视台先行先试,以“入脑、入心”为目标,积极探索对台对外宣传新途径,打好宣传主动仗。

文化引领服务为旨,深化对台宣传

泉州台在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做好对台宣传上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最大程度上贴近台湾民众的文化取向和欣赏习惯,真正实现对台宣传的有效传播。

1.立足闽南文化,搭建对台宣传平台。台湾“闽南族群”占其人口70%,其祖籍主要来自泉州,闽南文化的认同感较强。作为海峡西岸传媒,泉州广播电视台责无旁贷地站到对台宣传的最前沿。2005年创办闽南语广播频率——刺桐之声,2007年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全部采用闽南方言播出的闽南语电视频道,两个频道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为宗旨,成为对台宣传的主阵地和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对台宣传的探索中走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2.寻求认同感,找准对台宣传的切入口。立足本土资源,彰显泉州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的优势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新闻相拍报》、《咱厝人》、《闽南茶馆》、《刺桐花红》等一批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内容和形式贴近闽南人的文化取向和欣赏习惯,富有文化亲和力和地域亲近感,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如大型文史栏目《唐山过台湾》,反映闽南人与台湾闽南籍同胞的姓氏源流、族谱珍藏、宗祠祖厝、历史名人等,推动两岸以及海外宗族乡亲的寻根认祖,得到台湾业内的一致好评。

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除夕《两岸闽南人春节晚会》,以两岸亲人为百岁老人“老阿嬷”拜年为主线,展现闽南大家族喜庆团圆的热闹情景。晚会汇集两岸艺人,已成为两岸亲人团聚的“年夜饭”,是“央视春晚”之外闽南观众的特色选择,也是地方台抢占被央视垄断的春晚阵地的成功探索。2012年,《闽南人春晚》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奖。

3.借船出海,组织节目入岛宣传。泉州台实现“借船入岛”主要依靠与台湾广电媒体的联办活动,泉台两地同步播出。以联动互动的形式,争取节目入岛宣传,扩大闽南语节目在台湾的影响力。迄今连续多年与台湾华视联手直播“闽台对渡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与澎湖外勤记者协会联合举办《泉州·澎湖电视周》,一批文化经济活动等专题节目在台湾播出,推动两岸交流。今年,我台与台湾传播公司合办的新节目《刺桐花开》已正式开拍,节目将面向台湾观众,展示泉台两地的民俗、文化、宗教、经贸交流。

以活动入岛,增强对台湾青年的影响力。成功举办五届“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星选拔赛”,被国台办列为对台宣传重点项目。其中第三届、第四届总决赛在台湾举办,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特地为赛会活动题写“声和韵永”的匾额。国台办立项批准的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台湾赛区由世新大学负责,报名者涵盖岛内所有高校。该赛事是一项在台湾大学生中影响较大的两岸交流活动,已成为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金”品牌。此外,还组织“欢乐海峡行——走进金门、走进澎湖”、“主持人带你游台湾”和《唱歌拼输赢》金门海选歌手等一系列活动。借外力,创品牌,对台宣传呈现了“多船入岛”的良好局面。

4.发挥民间信仰优势,打活民俗文化牌。作为处于闽南地区的电视媒体,我台借力泉台两地的“五缘”优势,以闽南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活动为纽带,积极主动地策划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进两岸同胞情谊。泉州台全程策划并与台湾华视联手直播“第二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台湾华视通过卫星接受活动实况的直播信号并全程转播,时间长达240分钟。这是台湾电视媒体首次全程转播大陆民间信仰活动,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中秋博状元也是深受两岸民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活动,“中秋博状元电视大赛”连续两年将金门纳入赛区,金门博出的“状元”还到泉州参加总决赛。

5.突破创新、步步为营,提高对台宣传成效。绕开台湾行政当局控管的“防火墙”,寻找薄弱环节和突破口,以经济手段与台湾媒体建立经营合作关系,这一做法是泉州台入岛宣传的一大创新。2006年,刺桐之声向台湾广播媒体购买时段播出《海峡两岸-克林趴趴走》,成功突破岛内的“防火墙”,实现入岛宣传的重大突破,成为大陆首个入岛落地的广播节目。广播节目《安安时间》、《三通俱乐部》相继在台湾成功落地播出。三档节目被国台办列入“全国对台宣传重点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入岛宣传的规模和影响力。去年泉州台与台湾媒体长期签约,通过购买时段在台湾播出电视节目《台湾好滋味》,成为大陆在岛内电视媒体拥有固定播出时段的首家城市台。

节目要入岛,必须步步为营,多管齐下。几年来,从无线覆盖、楼宇电视、网络电视到有线网络,泉州台在实践中探索节目入岛,全方位影响观众,提高宣传成效。登陆网络电视是泉州台闽南语节目利用新媒体入岛的又一个新突破。继节目进入台湾的楼宇电视以及3G手机、移动电视连续播放后,8档闽南语节目通过魅力中国网络电视台进入台湾年代网络入台播出。

对台传播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须采用“润物细无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传播策略方能得到台湾民众的接纳和认可。要以平等的态度、服务的理念,寻求共同的心理趋向和文化价值趋向,并遵循和用好新闻传播规律,把准对台传播的形势、受众特点和传播内容,不拘一格地探索实践,才能使对台宣传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开放视野国际视角,扩大对外宣传

从本土的视角走出来,以全球化视野做节目,敢于走出泉州,走向世界,是泉州台先行先试,拓展外宣新格局的做法。

1.借助外媒平台,向世界传递泉州的声音。泉州台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中央外宣办属下的中国黄河电视台理事会,定期将优秀外宣节目输送给美国斯科拉电视网和长城北美卫视,向海外观众介绍中国泉州的风貌。在斯科拉卫星电视台开办每周一期的《中国泉州》栏目,全年有50多部外宣专题片在海外播出,数量居福建省各设区市电视台之首。与汉雅星空合作,通过其运营的魅力中国网络电视台的50多个频道在海外播出节目,目前已在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东南亚等地落地。除夕原创的《两岸闽南人春节晚会》通过台湾、菲律宾、印尼的电视台以及魅力中国IPTV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播出,进一步增强了全球闽南人的向心力。

2、加强外宣针对性,开办泉州电视周。一般而言,区域性的对外宣传有着更强的针对性和到达率。因此,泉州台积极“走出去”,扩展对外传播的新渠道。和澳门广播电视公司举办两届《泉州电视周》。在菲律宾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泉州电视周》,通过菲律宾电视台播出节目。“电视周”是中国广电媒体首次在菲律宾举办类似的活动,在当地形成了新闻热点。针对东南亚泉州侨亲多,他们对祖籍地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特点,每逢新春佳节,我台精心策划、制作春节特别节目,联系菲律宾等电视台播出,通过他们的媒体平台传达家乡人民的新春祝福。

发挥电视外宣节目的文化软实力,主动介入西方传媒,展现中国话题的魅力,传达真实客观的中国信息。联合斯科拉卫星电视台在美国举办了两届《中国·泉州电视周》,连续7天每天播出30分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与美好。节目中的中国真实、鲜活,让美国观众觉得生动有趣,取得了积极的外宣效果。

3.联合央视等媒体,扩大对外宣传。借助央视等媒体平台宣传福建、宣传泉州。采取独立拍摄制作供片和联合拍摄制作等方式与央视各频道合作,配合央视播出《品读泉州》、《天下端午》、《南海1号》、《华人世界》等大型活动和专题节目,充分展示闽南的魅力与活力。在抗击台风、新春走基层等宣传报道中与央视多场次联合直录播,向央视、中国城市协作网定期传送并播出电视新闻,大量广播新闻已被中央台和国际台采用,发挥了泉州主流舆论积极的对外宣传作用,多角度提升了对外影响力。

4.打造外宣精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在通过相关平台播发优秀外宣节目的同时,我台加强外宣片的创新创优工作,注重外宣节目的国际传播价值。以人文特色、国际视角打造外宣节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中国。如纪录片《润饼老店》以百年老店润饼制作人的坚守为背景,讲述传统技艺的传承,获全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大纪录片奖,并入选澳门纪录片节。以闽南建筑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古大厝》在2012年NHK日本放送人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亚洲旅游影视大奖赛中,捧得国际纪录片类大奖及特别优秀奖两项大奖,为泉州广播电视赢得第一次国际大奖。

《南音人家》、《过年》、《对渡》等一批特色浓郁并为海内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广电节目,成为对外交流的良好媒介。外宣片《过年》被文化部选中,列为中国驻外使馆对外宣传影视片目录,并被译制为英、俄、法、西、德、日等10个国家语言版本,作为中国对外宣传使用的纪录片,进行对外宣传交流。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接受泉州广播电视台台长吴建生《唐山过台湾》栏目总顾问聘书

定力与活力

——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与新闻改革创新

李泉佃

中宣部《宣传工作》今年第3期发表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文章指出,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管媒体,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文章也强调,坚持党管媒体,要鼓励和尊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新创造,办出风格、办出特色。这为我们办好党报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厦门日报是中共厦门市委机关报。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要有定力。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顾大局、听招呼、讲规矩,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在媒体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要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让新闻报道有活力、有感染力。做到这两点,就可以实现“两头满意”,即:党委满意,读者满意。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党报姓党。向人民群众及时准确地传达党的声音,是党报的神圣职责。多年来,厦门日报在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忠实履行党报的职责,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在任何复杂情况下舆论导向正确,不出偏差。

首先,要紧跟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开展新闻宣传,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首要前提。例如,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我们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新闻宣传,在会前、会中、会后策划推出了大量浓墨重彩的报道,在全市形成了喜迎十八大、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主流舆论场。

其次,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保证。厦门日报紧跟市委工作部署,大力宣传我市全面实施跨岛发展战略,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的重大举措和工作进展。同时,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专门针对“就业、就学、医疗、食品、住房、出行”六大民生问题进行的专题调研进行深入报道。从民生角度报道时政新闻,真正做到了“短、实、新”。

第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反映百姓心声,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终极关怀。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党报,就是要深入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心声,反映人民的追求和奋斗。近年来,厦门日报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化“走转改”活动,推出了大量反映基层、反映民生的报道,受到读者高度称赞。

二、面对深刻变化的媒体格局,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资讯的传播速度以分秒计,这对传统平面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承担舆论引导功能的党报,如何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形势下,既当好党的“喉舌”,又为群众所接受,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说:“唱高调、说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

如何让我们的新闻宣传入脑入心,被群众真心接受?在这方面,厦门日报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早在2001年,我们就在全国党报界率先提出了“都市型党报”的办报理念。当年5月8日,我们完成了厦门日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版,实现了由传统党报向“都市型党报”的转变。此后,我们基本上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版面调整优化,力求常变常新。

什么是“都市型党报”?我们的理解是,在办报方向上,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前提下,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办报方法上大胆借鉴都市类报纸及新媒体的元素,在新闻报道的内容、角度以及报纸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让党报的面孔不再呆板,而是生动活泼,让读者喜闻乐见。

现在,人们一打开厦门日报,从标题到内容,从图片到版式,都能感受到它与传统党报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厦门日报的版面上,寻常百姓时常成为新闻的主角,中央领导“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的指示得到真正落实;厦门日报的都市新闻以民生为第一关注点,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真正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厦门日报的“城市副刊”以读者为基本作者群,让百姓自己写,写自己和身边人身边事,犹如亲朋邻里话家常;而厦门日报的版面设计简洁大气,图片图表、字体字号、线条色块的运用和搭配均斟酌考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版面风格,在全国党报系统独树一帜。

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厦门日报的采编人员以“都市型党报”办报理念为指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新闻操作手法,如:硬新闻、软包装,大图片、小文章,浅阅读、深报道,“官话民说”、长话短说、虚话实说,一版封面化、专题杂志化、导读橱窗化等,始终努力做到既忠实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又生动好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几任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表扬厦门日报办得好。于伟国同志曾经指出:厦门日报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解读党委、政府的决策,是有本事的。

令人欣慰的是,厦门日报的探索和创新不仅得到党委的肯定,更受到读者的欢迎。近年来,在没有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红头文件”的情况下,厦门日报的发行量持续稳步增长,自费订阅率达82%,在全国党报中名列前茅。自费订阅率高,说明读者认可度高。事实证明,我们长期致力于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探索是成功的。

(作者系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如何把记者“赶”下基层

——关于推动采编人员“走转改”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

陈惠贞

新闻工作是上情下达的桥梁、下情上达的通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新闻工作者理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好地了解国情、掌握民意,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和福建省就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后,闽南日报社迅速组织落实,先后组织了“寻访革命史迹,重温红色记忆”、“五大战役一线行”、“九龙江畔听民声”等大型采访活动,推出了一批反映基层实际,现场感、贴近性、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1月30日,漳州市委书记陈冬到闽南日报社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报社“走转改”活动成效,并提出将这一好做法延伸到机关干部队伍中。《福建新闻界》连续两期推介本报三项学习教育的做法;报社一批“走转改”新闻摄影作品在全省“走转改”新闻照片展评奖中获奖,“九龙江畔听民声”系列报道获省“走、转、改”好新闻二等奖,中国记协网刊发本报编辑撰写的活动体会。

不仅是2011年,多年来闽南日报社坚持倡导和推动记者下基层,并就推动采编人员走基层常态化做了有益的实践和思考。结合报社的实际,我们认为,把记者“赶”下基层,关键是要在机制上下功夫,做好“四个动”,即项目带动、典型驱动、制度推动、上下联动。

一、项目带动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项目”反映在新闻工作中,就是新闻选题策划,这对于“赶”记者下基层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对新闻单位来说,“项目”是推动记者下基层的一个抓手。新闻选题策划组织到位,记者采访就比较活跃,这些选题如果以基层为主体,就自然形成了记者下基层的“项目”,成为报社“赶”记者下基层的一个抓手和载体。

近年来,闽南日报社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先后策划了“海上看漳州”、“关注企业记者行动”、“进百家台企 话漳州先行”、“项目建设一线行”和“大众热线”进社区、“共和国60周年·漳州记忆”等大型专题采访活动。这些专题采访活动就如同一个个“项目”,让报社“赶”记者下基层有了抓手,推动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在内的所有采编人员到一线采访报道。

如2010年初,为了深入宣传胡锦涛同志在福建、在漳州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报社组织“进百家台企、话漳州先行”大型采访活动,报社领导和各采编部室主任带领新记者组成14个采访小组,先后有100多人次的记者、编辑深入113家台资企业,实地采访报道总书记来漳视察带来的反响和效应。《闽南日报》共刊发17篇调查文章,总字数超过5万字。这些文章尽管角度各异、采访对象不同,但主题集中、突出,从各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地台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报社记者采写的文章刊发后分别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台湾网等20多家媒体网站转载,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由本人撰写的《“这个园区办得好”》、《与海西建设“同频共振”》两篇文章还分别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届海西新闻创新奖二等奖。同时还有一个专题报道版面获得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其次,对记者来说,“项目”是下基层的一个方向、一个着力点。客观地说,记者下基层难,既有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不想下”的原因,也有记者想下去,但下去后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不会下”、“不敢下”的因素。而有了选题策划,新闻采访的主题就更加明确、集中、突出,可以让记者清楚地知道下基层采访的主要目的,知道应该写什么、反映什么。如2011年闽南日报社开展“九龙江畔听民声”、“五大战役一线行”、“寻访革命史迹,重温红色记忆”等大型采访活动,都明确新闻采访主题,让记者“下得去写得来”。

第三,新闻选题策划后的集体采访行动,无形中也给编辑记者压力,“逼”着他们必须真正下基层、找“活鱼”,比学赶超。媒体的新闻选题策划,是为了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突出报道某个新闻事件或由此产生的影响,往往具有多人参与、各自分工、协同配合的特点。闽南日报社近年来相继组织的专题采访报道,都以全报社动员的方式进行,要求采编科室、编辑记者全部参与,推动他们真正做到认真挑选角度、认真蹲点采访、认真写出好文章。如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闽南日报推出“寻访革命史迹,重温红色记忆”大型采访活动,与市委党史办共同研究确定15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为采访点,组织近百位采编人员进行寻访。共推出15个专刊,报道革命史迹背后的动人故事和今天的风貌,激发读者铭记革命传统、建设新漳州的热情。与此同时,报社又与市委党史办联合开展“漳州十大革命遗址”评选活动。采访活动与评选活动互相推动,有机结合。采访报道为评选活动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材料,打下良好基础,评选活动使各采访组之间有了竞争比拼的平台。两项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反响。

二、典型驱动

先进典型是在某一地方或某一领域的旗帜、模范。典型报道则是对这些人和事的强化报道,这对弘扬主旋律、树立清风正气、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典型报道对新闻单位来说,也是“赶”记者下基层的一个有效“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新闻报道的需要。典型自身就是新闻,对记者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典型多出在一线、在基层,记者要报道典型,只有多下基层,多到一线采访。同时,记者要正确有效选择典型,也必须进行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调查必须实地、深入地调查,才能避免偏颇、避免被误导。

二是记者的职责需要。在我国,媒体记者不仅有着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使命,更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责任。正确有效选择典型、做好典型报道,既能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催人奋进,又能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三是写好典型报道的需要。要写好典型,就必须深入采访,写实事、有细节、说实话、诉真情。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才能把舆论引导的效果发挥得更好。

近年来,漳州市在各条战线相继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这些典型集中在一线、在基层。闽南日报社以报道这些典型为契机,“驱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记者到一线、到基层采访。2010年9月、10月间,漳州连续遭受三次强台风正面登陆袭击,漳州市有效组织抗灾,取得三次“零伤亡”的胜利,受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在这几次抗台风中,闽南日报社组织多批次记者冲锋在前,深入一线采访,及时发回相关新闻报道,特别是推出由6名记者采写的《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细节决定成败》、《长治才能久安》等三篇防抗台风系列报道,受到社会好评。一位记者因此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

三、制度推动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也是好记者、名记者的摇篮,下基层,是记者这一角色的使命使然。然而,仅仅依靠记者自身的自觉行为来推动下基层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这个问题,媒体需要相关的制度设计。

为了推动记者下基层,2009年,闽南日报社记者部尝试在内部考核规定上,对记者下基层的时限和完成任务数作出统筹安排:每个月安排1名记者下基层,报社不给予任何派采,由该记者自主采写完成考核任务数。这一做法激发了记者到一线抢抓活鱼、深挖新闻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少新闻精品。记者吴鹏举、张俊毅了解到漳州一些医疗纠纷得到较好的解决,深入走访后写出了《“调”出来的和解良方》这一新闻调查文章。文章登出后,社会反响良好,该文后来被评为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在下基层的方式上,报社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如实行“以上带下”、“以老带新”下基层的作法,坚持报社领导带头、部室主任领衔,骨干记者和新记者合理搭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密切配合,持续不断地推动记者下基层。2011年,在“走、转、改”活动中,本人先后三次带队下基层,入村庄、进工地、到学校采访,闽南日报社实现了“三个百分百”,即报社党组、编委成员100%下基层、采编部室中层干部100%下基层、一线编辑记者100%下基层。

四、上下联动

下基层容易,但是如何下得有针对性、有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闽南日报社坚持实行记者与基层通讯员上下联动的做法,使记者下基层工作取得更大实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你报我采。由县、区通讯员提供选题和报料,报社研究选定之后,再派出记者采访。2011年8月,报社组织“五大战役一线行”采访活动,对典型项目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扫描。报社编辑部先与各地通讯员充分沟通,筛选项目,选定主题,再组织文字和摄影记者实地采访,加以浓墨重彩报道。

定点蹲守。报社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新闻源,派出记者蹲守,写出有温度、有鲜度的新闻。2006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漳祭祖、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2011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漳时,报社都提前派出记者驻扎在连战老家马崎村、南靖书洋镇土楼和阿基诺三世的老家鸿渐村,深入采访村民和游客,发回系列报道,取得较好的反响。

联合采访。这几年,漳州各县(市、区)以节造势、推动经贸发展,节庆活动持续升温。一遇重大节庆活动,报社都与各县报道组合作,派出专题报道小组,全程跟踪,深入采访,采写大量新闻,既充分反映了基层情况,又与基层加深了合作,锻炼了队伍。

带题下访。闽南日报“大众热线”是“福建新闻名专栏”。从2007年开始,“大众热线”先后走进平和县、芗城区和漳浦县多个社区、乡村,采编人员带着感情、带着思路、带着选题、带着问题,与读者面对面,倾听心声,交流感情,征集新闻线索,采集新闻信息,反映基层群众呼声,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作者系闽南日报社总编辑)

对“沙县小吃肉瘤门”网络舆情事件的几点思考

邱泽忠

一、“沙县小吃肉瘤门”网络舆情事件概述

2012年1月28日,网名“广州爆料王”在新浪发贴,称“喜欢吃沙县云吞或者蒸饺的朋友注意嘞!有网民爆料‘亲眼看到’那些专门做云吞馅的人在用猪肉瘤做馅!猪肉瘤是长在猪身上的病变瘤体或淋巴结,病毒非常多不能食用。其实不止沙县,很多包子店都是用猪肉瘤的,因为成本低利益高!黑心钱啊!(难怪现在物价飞涨沙县还那么便宜)”,并配发了4张家庭作坊的实物图片。沙县网管中心发现该信息后,及时介入跟踪(该信息于2011年8月28日由网名“广州爆料王”在新浪微博首发)。其配发4张所谓“亲眼看到”的图片,是利用“温州恒大信息网”、“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网”、江苏“鹤鸣网”上执法部门查处的黑作坊图片拼接而成的(网址分别为:http://t.cn/zOPQ4vB;http://t.cn/zOPHHqm; http://t.cn/zOPQ4vr)。失实的信息出现后,沙县小吃办第一时间进行辟谣,沙县网管中心向新浪、腾讯举报,但网络运营商并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谣言扩散。随后大量网民通过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微博及论坛进行转发和评论,其中,网名“广州爆料王”的帖子被转发2.3万多次、评论近2500条,网名“微博阿伯爆搞特区”(粉丝43万)的近似帖子被转发2.1万多次、评论近3500条,网名“广州八卦小喇叭”(粉丝36万)的近似贴子被转发近4800人次、评论近356条。四川成都CDTV-5频道《成都全接触》栏目还据此制作并播出《网曝沙县小吃肉馅存疑 市民对此反响强烈》节目,该舆情事件不仅影响到民众的消费态度,而且严重伤害到民众对沙县小吃品牌的市场认同。最后,该舆情事件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的大力协调下,“沙县小吃肉瘤门”舆情事件才得以平息。

二、“沙县小吃肉瘤门”网络舆情事件成因分析

1.行业管理的不规范是引发“沙县小吃肉瘤门”舆情事件的内因。沙县小吃主要是以业主各自经营沙县小吃店的形式,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餐饮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由沙县籍人士经营的沙县小吃店2万余家,非沙县籍人士经营的沙县小吃店1万家左右,形成庞大的经营群体。由于业主素质良莠不齐,造成沙县小吃在全国各地真实的经营情况不明,特别是非沙县籍业主对沙县小吃工艺技巧把握不到位,鱼目混珠,给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2005年,广东曾发生非沙县籍业主在“扁肉馅中加入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硼砂”被媒体曝光事件。

2.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是炮制“沙县小吃肉瘤门”舆情事件的主因。网络匿名带给网民更多的阅读与发布信息自由的同时,也为互联网信息来源的确定性留下隐患,再加上“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更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有些网民缺乏道德自律,把互联网作为情绪发泄的场所,发表一些缺乏理性的、情绪化的,或者是以偏盖全的言论,如网名alan在新浪微博发贴说:“该死的沙县小吃 去死”、网名张小燕在腾讯微博发帖说:“奶奶的沙县小吃的东西真难吃。泡面实惠口味也比沙县小吃好”。有的则借助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认定和取证没有明确规定,执法有难度等法律漏洞,发表诸如揭人隐私、抵毁竞争对手信誉,甚至反社会的言论。“沙县小吃肉瘤门”就是在网络交互感染中,以讹传讹地被放大成为舆情事件。

3.食品安全的曝光度是诱发“沙县小吃肉瘤门”舆情事件的外因。2012年全国各地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负面舆情,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塑化剂、毒豆芽、黑心鸭、毒花椒等经报道后,将食品安全舆情热度推高,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数量占比由2011年的第9位跃升至第2位,人们形成一种对食品安全零容忍的舆论氛围,互联网上则表现为吸引数量可观的网民参与讨论和围观。这正是2011年8月28日网名“广州爆料王”在新浪微博首次发表该信息时,网民观注并不高,而2012年1月28日再次发帖却能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当网络黑手打出图文并貌的“亲眼看到”沙县扁肉用猪肉瘤做馅的失实信息时,人们选择让沙县小吃很受伤的一边倒的舆论,而不接受沙县小吃办发出的申明和沙县互联网管理中心指出的该信息错误。

三、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网络舆情治理习惯性思维。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组织功能和网上网下联动的特性,那种不让信息曝光,通过隐瞒真相来防止事态扩散的传统媒介思维已不适应新网络时代的要求。一是要警惕“技术决定论”。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具有交互性而且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先发制人,简单的以屏蔽信息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手段,会留下谣言满天飞的隐患。面对舆情,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引导话题的突破口。如,关于沙县小吃扁肉用猪肉瘤做馅问题,可以引入治理假冒经营议题、沙县小吃分工议题(没有专门从事扁肉馅加工行业)等等。二是要树立从“怕人家知道”转变为“怕人家不是从我这里知道”。网络舆情出现后,第一要务就是事件真相,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一定时候说不如第一时间说。如,发表沙县小吃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的标准化、公司化治理活动,公开小吃集团公司旗下的合法经营企业信息等,让网民对沙县小吃有一个概念性认识。三是要重视网上舆论落地化。要辩证地看待虚拟网络的参与转化为现实行动这把利刃,现实的治理是回复网络疑问的最佳答案,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变被动为主动,让网民的意见、情绪朝着有利于维护秩序、保护合法权益等方向发展。面对网民对沙县小吃的关注度,主动引导开展网民对全国各地沙县小吃店进行真伪辨认,对规范的标准店、示范店进行大力宣传等网上维权、品牌宣传活动,达到利用网络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凝聚市场人气的效果。

2.注重防范,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常态化建设。

正视互联网这个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从队伍和管理入手,筑牢互联网这个思想文化阵地。一是要构建一支熟悉本部门业务、通晓网络语言的网络信息员队伍。做到及时了解网上舆论热点,特别是涉及本部门本单位的网络舆情,认真研判信息来源,了解所涉事件的性质、主要观点和诉求,以及它可能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沙县小吃肉瘤门”网络舆情事件从发现、跟帖、再到处置平息,网络信息员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要完善信息员队伍管理制度,除了制定针对信息员工作情况的奖惩制度外,还要把信息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体系,列入部门、单位工作实绩,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培养网络意见领军人,打造公信力、掌握话语权。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互动性强,这就要求网络信息员不仅要在网络上了解本部门本单位的网络舆情信息,而且要积极参与网络活动,特别是要做好发帖、回帖、跟帖工作,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要建立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渠道,必要时可通过与他们的协调来赢得话语权。

3.完善治理,提高网络舆情治理科学化水平。

完善网络失实信息的治理,需要政府监管、网络运营商以及全体网民合力推动,从道德约束和法治化入手,完善网络信息管理,让虚假信息无所遁形。一是要完善网络规则。政府要出台政策措施,引导相关网络组织制定具体的网站新闻规则、网站论坛规则、博客微博规则,作为约束包括网络意见领袖在内的全体网民的网络道德规范和标准。对网民以危言耸听获取关注度的发表信息行为决不能进行积分等的奖励,对意见领袖(粉丝达到一定数量为准)要作出更严格的信息发布责任,营造文明、和谐、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二是要完善网络立法。通过制定单行法,对网络信息的发布、转发和评论进行规范;明确网络运营商为其网络平台监管的身份,并根据失实信息传播量多少以及传播面大小为依据,制定更为严格但有区别的监管责任;对网络失实信息在规定行政处罚或刑事外罚的同时,对于难以收集证据的损害则通过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失实信息网曝光度责任等方式,提高民事损害赔偿力度,让受到网络失实信息损害的公民个人和企业得到更有效的法律保护。三是要积极查处网络失实信息案件,对肆意在网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要从快从严查处,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谣言制造者在法律的天秤中进行价值判断、约束自身的行为尺度。

(作者单位:沙县县委宣传部互联网管理中心)

找准“三把钥匙” 开启“新闻富矿”

黄名旺 薛少娟

“新闻”天天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关键看新闻工作者怎么去挖掘这个“富矿”。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只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敏感性,态度上的主动性,思路上的创造性,特别是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就能找到新闻创作的源泉,打开“新闻富矿”大门的钥匙。

第一把钥匙:“保鲜”政治素质,抢得发稿先机

“春江水暖鸭先知”,历史前进的步伐、时代精神的气息、新生事物的萌芽、社会热点的萌发,无一不是来自现实生活的第一线,这就为在县市级从事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只要经常保持有新闻敏感性,那么,就能及时采写反映、总结干部群众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稿子,做到对重点工作的报道闻风而动,先声夺人。

比如近年来,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区新闻部门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全国上下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因此,新闻部门加大对延平区经营集镇宣传,先后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新闻报道《延平试水“经营集镇”风光无限》,在《闽北日报》头版发表《小城镇建设迈向新天地》和《延平:着力推进中心镇建设》、6版发表大篇幅报道《延平“经营集镇”破解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等。省、市作出“打好五大战役”决策部署之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的成为新闻焦点,科室组织新闻单位记者深入乡镇、企业进行联合采访,先后在中国县域经济报、福建日报、闽北日报推出《山垄里绽放着绿色产业》、《产业链上“衍生”出的附加值》、《延平打造生态好环境,碧水丹山引来大项目》、《延平百合迈向发展新天地》新闻报道。这些稿子无疑是最“中心工作”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被省市报纸采用这么多篇并都以显著版面位置发表,有的还被评为好稿,就是因为迎合了时势,抢到了发稿先机。由此可见,政治上的敏感性决定捕捉“中心工作”新闻的能力。有人把它称为新闻工作者的“第六感觉”,需要平常持之以恒地修炼,“保鲜”政治素质,保持与时俱进的新闻敏感性。

第二把钥匙:顺“藤”摸“瓜”,掌握鲜活素材

好新闻在基层。新闻工作也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走基层、接地气。在农村基层,不仅新事物、新成绩、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蕴藏着大量的生动、形象、鲜活的典型事例。近年来我区新闻部门撰写的新闻报道,六成以上是“土文章”,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报道稿子。这些“土文章”好像一个个地瓜一样几乎结在两根藤条上:一根是“农村干部抓工作的新方法”;另一根是“农民发展生产的新方式”。深入农村基层采访顺着上面两根“藤”,就可以挖出“新鲜”的“大地瓜”,找准了新闻眼,写出了好稿,不少稿子得到省、市党报的青睐。

如我区合福高铁南平站和延平新城的开发建设,夏道镇涉及的征迁任务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夏道镇党政领导把征迁工作与市委、区委号召开展的“我与百姓拉家常“活动紧密结合,争取征迁户主动支持配合,和谐征迁有力促进了整体征迁进度。《“我愿意”》这篇报道夏道镇征迁现场新闻先后发表在《福建日报》要闻版、《闽北日报》头版,被省、市党报评为好新闻。去年以来,我区组织新闻单位开展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写了一大批反映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鲜活报道,把“走、转、改”活动引向深入。如,洋后镇这个偏远乡镇,农业人口12000余人,但有2000多人外出从事旅店业,在全国各地创办旅店、宾馆、酒店400多家,旅店业成为当地农民特色的增收之路。为此,区委报道组采写了系列新闻报道,《从做旅人到开旅店》在中国县域经济报8版发表、《外出办旅店 掘金大城市》在福建日报9版整版刊载、《洋后农民激情演绎“旅店经济”》在闽北日报经济大观整版刊登。

第三把钥匙:放养“小鱼”捞“大鱼”,酿造重稿力作

从寻找新闻线索到新闻稿件的完成,有一个写作的过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有“大手笔”的意识,敢于“挑重担”,站在一定的高度和角度,发掘出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深层次的东西,通过认真采写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那些刚刚“露出尖尖角”或“浮出水面一点点”的新事物、新现象,既要有敏锐的发现、捕捉能力还要有深刻的洞察能力,因为新事物、新现象往往有一个探索、成熟的过程,如果写早了,写的可能只是捕风捉影的皮毛,分量也就轻了。在采访过程中“瞄”到了新事物、新现象,要冷静地对其细细地打量一番,是成熟的“瓜”就割,是还在探索、不成熟的东西就不写,留着察看,就像把它当作“鱼儿”养在水里,等养“肥大”了再“打捞”。当然,这其间,要像恋人一般时不时顾盼“她”一两眼,对她的“长相”做到了如指掌,以便“该出手时就出手”,避免“她”成了昨日“黄花”,失去宣传报道的意义。

如区委报道组记者詹国兵采写的新闻《“寄托”贷款,借窝生蛋生出“金蛋”》,从扑捉新闻点到写出文章,前后历时半年多之久。延平溪洋村村两委把幸福工程项目无息贷款资金通过“四份协议、三重担保”把贷款由计生户“借”给企业,直接帮扶企业来安置计生贫困母亲就业,这是个好做法,也是“新生事物”。只不过刚刚开始尝试、探索,尚未“初见成效”。于是决定继续跟踪。半年多后,“新生事物”已产生了“多赢”效应:企业发展壮大了,越来越多的计生贫困母亲进厂打工,区计生部门决定再借给该村计生贫困户幸福工程项目无息贷款资金……。由于事先养精蓄锐,《“寄托”贷款》一文写起来得心应手。稿子发表在福建日报4版头条,见报后被评为好稿并引起反响,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栏目见到后派出记者到南平,录制了《“寄托”借款,借窝“生蛋”》专题节目播出。

“妙手著文章”。作为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只要有敏锐的目光,不难发掘身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宣部关于改进文风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实践证明:新闻记者带着问题、带上思考去采访挖掘,才能挖到大矿富矿。

(作者单位:延平区委宣传部宣传科)

城市台如何做好财经访谈节目

潘馨颖

财经界成功人士的创业传奇、经营谋略、成功素质和人格魅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近年来各级电视台纷纷推出财经人物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有《对话》,京、津、沪电视台则有《财智人物》、《时代智商》和《财经人物》。而作为品牌之都的泉州,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富有泉州特色的财经访谈节目《品牌泉州》,十年的时间,栏目访谈了近600位财经人物。下面我就结合本人多年做《品牌泉州》编导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做好地方城市台财经访谈节目的个人见解。

一、精心策划

电视传播具有接近性、地域性的特征。本土受众十分关注本土发生的事情。做好谈话节目首先需要我们精心的策划,策划是谈话节目的关键。首先是精心挑选话题,好的选题就意味着节目成功了一半。在选题策划环节准备得越充分、考虑得越仔细、设计得越周全,节目的成功率就越高。选题如何更好的为拓展话语空间,首先是应该选择近期观众比较关注的话题,也就是要让你的选题具有新闻性。大众对你的选题发生兴趣、集中关注,他自身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想一吐心中的内容为快意。比如《品牌泉州》经常会根据一些经济热点进行策划,如企业的二次创业论坛,金融如何助力企业发展,如何坚守实体经济等等话题。

二、选择嘉宾

访谈节目首先在于嘉宾的选择,作为地方台,在选择访谈节目嘉宾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没有全国的资源,嘉宾的知名度也有限,所以通常以正在发生的经济新闻热点或者嘉宾所从事的行业具备一定的新闻热点作为选择嘉宾的第一要素,以新闻热点放大嘉宾的个性,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访谈嘉宾不局限在一位,可以是和这个新闻点相关的几位嘉宾,共同来探讨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热点。因此《品牌泉州》比较常用的访谈方式就是采用论坛的形式,比如在访谈节目的现场邀请五位异地泉籍商会的会长,运用异地泉商的视角观察2012年,实体经济如何强势回归,让嘉宾们谈出各自泉商的特质,各自创业的经验,从而找共性和个性,整个访谈节目不仅增强了可看性,信息量也比较大,节奏感也相比于一位访谈嘉宾来得强。在选择访谈嘉宾的时候也可以从行业入手寻找有关联性的嘉宾,比如几位嘉宾是从事同一行业,比如同样是从事纺织服装行业或者鞋业或者高新技术行业等等,共同来探讨整个行业的二次创业以及各个嘉宾所从事企业的创业经历,这样的节目对于观众来说针对性强,启发性较强。作为企业家不管他的企业规模有多大,都有他可以借鉴的创业经验,因此在选择嘉宾的时候主要还是靠编导如何去挖掘这个企业家思想上的亮点。

三、节目的可视性

如果说嘉宾选择是如何吸引观众的问题,那么,节目的制作取向则是怎样留住观众的问题,即节目的可视性问题。目前的财经人物节目的主流样式都是谈话节目,或是一对一访谈,或是演播室对话,然后结合少部分外景拍摄,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出现冗长、枯燥的毛病。

首先,应该寻求主持方式的个性化。作为城市台财经人物访谈节目,应该根据本地的文化、风俗、城市特征,结合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自身的教育背景、性格、气质,来确立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个性特征,并用这种个性贯穿节目始终,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主持人就不是一个观念、情感单一、个性模糊的提问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甚至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让本地观众有亲切感、认同感。《品牌泉州》的主持人的特点则在于他的幽默感和现场的把控能力,他能让紧张的嘉宾放松下来,偶尔还能调侃一下,活跃访谈的气氛,这对于地方节目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本土企业家不善于表达,通过主持人幽默性地提问,能让他们畅所欲言。

其次,注重叙述方式的故事性。财经人物既有传奇性,其谈话又多具有思辨性,比如,以小说的笔法讲述嘉宾带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即使是经营谋略的阐述、经济话题的剖析也要寓于故事、寓于细节当中,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开头以及节目渐次演进的每一个段落开端都尽量设置悬念或冲突,然后节目遵循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终如何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使观众在好奇和急于知晓答案的期待中,不知不觉看完全片,即节目整体大结构相对松散,小结构严谨、独立成章,这样,看完全片的观众不会感觉疲劳,中途进来或者流失的观众也会获知一段完整的信息。《品牌泉州》一般会分为三个段落,三个段落层层递进,每个段落谈一个重点,把这个重点剖析清晰,挖掘嘉宾最有价值的亮点。整个访谈还是遵循逻辑原则,在嘉宾的思辨性上多做文章,因为每个嘉宾在他创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几次艰难的抉择,而这往往就是他们事业的转折点,访谈的重点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很多人说选择大于努力,所以在节目的编导过程中还是会抓住嘉宾转折点时的思想碰撞。

四、短片、道具和音乐

短片、道具和音乐是我们谈话节目经常借助的手段。短片基本上是任何谈话节目必须使用,也是将来还要使用的拓展话语空间的一种工具。从头到尾都是侃侃而谈,再优秀的主持人和再优秀的嘉宾结合,没有短片穿插都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短片的巧妙穿插既可以避开话语空间的冷场,还可以以这样一种委婉的方式冲破嘉宾的心理防线,让他说出观众想知道的核心内容,同时可以把嘉宾不想说的通过短片来表述,避免话语空间的冷场。短片在拓展话语空间上不仅可以交代访谈嘉宾的背景,还可以将嘉宾意想不到的内容带到谈话节目现场。作为《品牌泉州》,是一档录播的节目,加之很多的先进的技术跟不上,短片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现场道具的使用对拓展话语空间也有意想不到之功效。

五、观众互动

谈话节目,一般都是主持人与嘉宾在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传递信息给我们的观众。但是,这样的形式现在很难吸引观众,尤其是在我们地方电视台,节目资源的限制,有时主持人、嘉宾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更是难以吸引观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观众认为,自己没有参与,不能代表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观众的互动,这样给他们一个平台,从普通的现场观众中所谈的内容更能够引起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共鸣,这样就可以吸引一部分观众。在这些方面,《品牌泉州》做了很多的尝试,如邀请观察员、行业专家、政府官员等等,让现场的观众适时地参与谈话,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其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共鸣。也使得节目活泼了许多,气氛也活跃了许多。除了现场的观众互动之外,当然还可以进行场外观众的互动,这样就更加使节目接近观众,更能够引起共鸣,也有效地拓宽了谈话的空间,对打造精品谈话节目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地方电视台只要注重节目的科学定位,突出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意识,坚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去策划节目,努力寻找每期节目的亮点,地方访谈节目就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长盛不衰。

(作者单位:泉州广播电视台)

从板蓝根抢购看记者疫情报道技能培养

张立峰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通报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此后几天,全国各地关于H7N9禽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增加。上海、南京、广州、合肥、武汉等地,都出现民众抢购药店板蓝根的风潮。新浪调查显示,在81750名网友当中,有47.2%,也就是38583名网友表示,很担心禽流感疫情,需要购买一些板蓝根以备不时之需。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国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有力,国外媒体也认为这次禽流感疫情出现以后,中国卫生部门信息公开的速度跑在谣言前面,应该是吸取了十年前SARS危机时的教训,但是从民众抢购板蓝根的结果来看,这次防控禽流感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依据大众传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由于这次禽流感有高致死率、高治疗费用的负面信息,民众在看到板蓝根可以预防禽流感的消息以后,判断其他多数人可能会采取行动,为了不落人后陷入被动,自己便也会加入抢购的行列。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的戴维森认为,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直接由信息本身的传递引起的,而是由接触的受众,根据自身特征与需求做出反应之后产生的结果”

虽然民众抢购板蓝根的行为,不仅仅是受到大众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理论仅仅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受众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但是“第三人效果”理论提醒我们,我们目前处于高风险时代,各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频繁发生,风险信息和危机信息的传播有日常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在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时,很难从事实出发,他们在认知上太懒惰,在维护既有观点时太顽固,在情感的鼓动、个体的经验、价值观的博弈面前,理智的分析似乎只是一个无力的下下之策。媒体希望提供给受众准确、客观的禽流感防控信息,帮助他们理性地决策,然而完全理性的公民,只存在于学者乌托邦的幻想之中。

当前随着网络、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受众信息来源的渠道越来越多样,有时候会出现真假难辨的信息。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和记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以往单一的传播途径和方法已经难以奏效,必须要有创新和变革。

首先,有关禽流感新闻报道,记者要更加注重时效性。

在疫情初期,政府会加强权威信息的传播,政府权威性信息的公布,有助于制止各种谣言,防止公众对危机的理解出现偏差。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9年防控“甲型流感”的经验来看,美国疾控中心当时在亚特兰大总部设有一间“作战室”,每天举行记者会,记者还能从疾控中心网站、Twitter上获得即时信息。政府主动公布这些信息的意义在于,面对新型病毒,公众对于这种病毒的知晓率基本处于零的状态,如果政府没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或者是信息发布得比较模糊,都会刺激民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政府如果希望传达“对新型病毒不必恐慌”的观点,会在短时间内与媒体密切联系,准确、快捷地发布信息,使防控信息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避免民众有限的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变形和扭曲,导致谣言膨胀和传播。因此,记者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责,就是全面、快速、系统地报道疫情,记者有必要对疫情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把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否则,公众有可能对某些有用的信息失去最佳的利用时机。

其次,媒体要培养一批医学报道的专业记者。

在防控H7N9禽流感的报道中,有些新闻报道出现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当这些表达过于专业化的时候,媒体应当进行解读,或者通过具体而详细的案例,引导民众进行判断。

国外知名的媒体,一般都有医学报道的专业记者,他们长期跟踪医学进展,写出来的报道深入浅出,观点严谨准确,对受众有明显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国内媒体应借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做法,培养一批医学报道的记者,通过他们成为信息传播的“拐点人”,有关禽流感的专业术语可以在这些“拐点人”的解读之下,转化为受众可以接受的语言,有关禽流感的谣言就可能减少很多。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报道专业记者,至少应当掌握以下三点技能:

1)要懂得判断医学类信息的新闻价值。

专门报道医学类题材的记者,应该要能判断事件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和思考,包括质疑信息或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并以开阔的、学术的眼光,做出最佳的新闻选择。

2)要对医学领域的信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只有对各类医学信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记者才能向事件的参与者提出深思熟虑的问题,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专家,才能不被一些非专业的因素影响。尽管医学专业记者不必像专家那样掌握大量专业知识,但至少要对医学这个领域的学科基本框架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3)要有掌控传递信息的能力。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呈现网状式。医学专业记者必须掌握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观众读者传递信息的能力。在传播疫情类信息的时候,记者还应当了解这些信息可能对读者和观众造成的影响。比如,如果记者了解到公众对禽流感的恐惧心理,就有可能要减少“扎堆报道”的冲动。如果记者更多地进行受众研究,那么他们就能一方面最大化读者观众对新闻的关注,另一方面最大化受众的认知过程。

最后,记者应更加遵循职业伦理和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

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手机拍一张照片就能把内部文件曝光,给传染病防控、信息保密带来新难题,也给患者的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新闻记者也常常要面对“报道真相”和“隐私保护”的两难选择,尤其是在网络、微博已经曝出一定信息的时候,记者是否应当把这些信息写入稿件,以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常常困扰着一线记者。

根据2004年生效的《传染病防控法》,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资料,违反规定的将予以警告、撤职、开除等处分。如果泄露信息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依据“第三人效果”理论,记者也应当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处理疫情信息,防止由于炒作式报道、不实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新闻舆论虽然不是一种强制性力量,但是新闻传播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能对人们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坚守新闻的伦理道德,应成为记者在发稿前不能突破的底线。

综上所述,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既有知识、成长经历、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他们筛选、解读媒体中信息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媒体记者在报道禽流感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如何更好地报道禽流感,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应当履行他本应承担的社会角色,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开展新闻报道,不能被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牵着鼻子走。

(作者单位: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

做学习型的党员干部———读陈逸清《自忖集》有感

◎王仲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对于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也作了明确的界定。至于什么是学习型党员,什么是学习型的领导干部,文件中没有说。近读陈逸清同志《自忖集》,我觉得这本书对我们了解什么是学习型党员干部,特别是怎样做一个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很有启发。

“学习型”重在学习。学习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学习才能自立,学习才能生存,学习才能发展,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自忖集》的“忖”字,按照词典释意,其一是“思量”,思量就是学习,因此,《自忖集》也可以说是自学集。比如第一辑“学习和思考”,内容涉及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奋斗目标问题、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与科学理论的关系问题、新时期党报功能的定位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陈逸清同志通过认真学习原著,联系实际反复思考,深入探讨,写成论文。他的文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说理透彻,富有新意。其中,有的被收入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学习读本”,如《向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迈进》、《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等;有的被中央主流媒体转载,如《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理论的基础性作用》等。据我了解,陈逸清同志因工作离不开始终未能进过党校,没有机会脱产专门学过理论,那么他的这些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呢?都是靠在工作中锻炼,靠业余自学写出来的。

学习,包括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两方面。陈逸清同志对这两方面的学习都很重视。向实践学习,最好的办法是做调查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陈逸清参与和主持了意识形态领域多次重大课题的调研工作,其中包括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关心下一代工作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本书第二辑收入的七篇文章看,这几次调研不仅是学习上的收获,也是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推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陈逸清同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他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以地方实际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1996年,陈逸清被中央宣传部抽调参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起草工作。会后他结合学习《决议》写了一篇题为《向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迈进》的体会文章,刊发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文化建设,一向被认为是虚的,提出的目标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而这次全会决议,不仅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绘成了蓝图,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扎扎实实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逸清同志代表福建参加决议起草工作,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搞好顶层设计发挥了作用。

二是为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干部群众思想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底应该怎样做?陈逸清同志经过调查研究,写了不少探讨性的文章。比如:《对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闽东农村阵地建设札记》、《发掘本地资源 构建民心工程 弘扬时代精神》、《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创新》等等。这些文章,对于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做好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为搞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介先进典型。比如《创建文明城市之路》一文,介绍了厦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走近文登 感受文明》一文,介绍了山东省文登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厦门市通过加强城市的现代化管理,走出了一条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得到了中宣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文登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为农民服务,让农民唱主角、得实惠;各级领导不仅是倡导者、组织者,而且是带头实践者。阅读《走近文登 感受文明》一文时,我的眼前一下子浮现出30年前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图景。心想,文登走的路与当年三明走的路何其相似!文登不属于福建,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陈逸清利用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的机会,深入采访这个典型,写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通讯,来介绍这个经验,可谓用心良苦!

学习型的党员干部有一个优势,就是知识面比较宽,适应能力比较强,适应新工作、新环境比较快。陈逸清同志2001年从省委宣传部调到福建日报社,担任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新闻工作与宣传工作虽然同属意识形态部门,但是新闻工作作为一门业务,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何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党报还要抓好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所以不少事情都要从头学起。但是陈逸清到任后,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并且成功地实现了政治与业务双肩挑。主持报社工作这段时间,作者写了不少有关新闻工作的重头文章,如《党报要成为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排头兵》、《党报舆论主导力与媒体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关于深化新闻战线“三项教育”活动的思考》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党报要成为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排头兵》一文。这篇文章,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对新时期党报功能定位作了深刻阐述,指出:党报不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不仅是大众传媒的排头兵,它还是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执政资源,最重要的有历史资源、权力资源、组织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党领导下的媒体,是执政的精神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这一富有新意的论述,把党报为政治服务、为大局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很有启示和指导意义。除了有关新闻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外,在新闻改革、业务建设、行风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作者也写了不少文章,比如《实践“三贴近”应解决的七个关系》、《按“三贴近”要求锻造新闻品牌》、《先进典型是一面旗帜》、《发挥党报优势 壮大主流媒体》、《进一步密切党报与读者的联系》等等。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章都出自作者本人之手,并非是他人代劳,而这也说明陈逸清这位“半路出家”新闻人对新闻工作的研究和熟悉达到了什么程度。

做学习型的党员干部,有一个知识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学习主体不仅要作到持之以恒,而且必须十分勤奋,要勤于动脑、动腿,还要勤于动手。我和陈逸清同志一起在省委宣传部工作多年,他在工作中勤于动手,乐于承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比如部里每次组织大型调查研究,参加调研工作的,有中层干部,也有一般干部,但是执笔在很多时候都是他自己。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调查“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陈逸清同志正是这样做的。还有一件事也很难忘,就是陈逸清同志由于文字功底好,知识面比较宽,而且乐于承担分外的任务,有一段时间,宣传部各处室的文件写好以后,都愿意先送给他看看,请他帮助把关。记得有一年办公室统计了一下,当年部里发出的文件,有75%左右都经他润色过。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荣获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

4月10日至11日,中国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届四次理事大会,同时举行第二届中国报业经营管理高峰论坛以及颁奖典礼。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荣获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集团有三人分获中国报业杰出报人奖、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个人奖。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报业协会会长吴恒权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顾勇华以及全国近300家报社社长、总编辑出席了大会。

在传媒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报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与会者认为,中国报人应对报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要多途径实践,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为报业发展探出新路。(福建日报记者)

缅怀报界先驱林白水

4月3日上午,省新闻“两会”、省林白水研究会在闽侯县青口镇林白水纪念堂举行清明祭扫活动,缅怀报界先驱林白水烈士。省、福州市新闻单位代表以及当地乡亲约40人瞻仰了林白水纪念碑和陵墓,并敬献花圈。

林白水,1874年出生于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生前先后创办或与他人合办10余份报纸,积极宣传爱国民主思想,宣扬革命、抨击时弊,被誉为中国报界先驱。1926年8月,因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反动军阀,被逮捕并杀害。1985年7月,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林白水提倡白话运动,坚持为百姓立言,与当前新闻战线提倡的下基层活动和“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精神相契合,其办报理念值得我们继承、弘扬。(福建日报记者 严顺龙)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