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3期
www.fjsen.com 2013-04-07 15:33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创新媒体发展新路径

彭华民

随着新型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发展空间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摆在传统媒体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实践告诉我们:创新,赋予传统媒体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东南快报》树立服务型全媒体的新理念,通过两年来的创新实践,有了很大的收获,探索了一条传统媒体发展的新路径。2011年荣获中国媒体华表奖,在2012年中国报业(博鳌)高峰论坛大会上,又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

一、理念创新

在媒体发展的征程中,突现了四个不同时期,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纸媒的陆军时期,网媒的海军时期,新媒的空军时期,全媒的联军时期。作为都市报,《东南快报》晚起步于海军时期,但东快人在各方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坎坷的风雨旅程,由小到大,不断地走向成熟。面对舆论导向压力、历史包袱和文化体制改革,《东南快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顿,同时也开始了新的起航。在新的整顿和起航中,理念的创新首当其冲。

传媒与新媒。新的起航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碰撞和竞争。有人断言:纸媒已“日落西山”,三五年将消亡。不少传统媒体人感到迷茫,由此也引发了传统媒体人才的流失。但媒体发展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规律、适应规律。纸媒的永现性、报纸的收藏性和人们阅读的习惯性,给传统媒体一定的延生空间。一般认为,纸媒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是新媒体。其实,传统媒体不单单有纸媒,还有广播、电视;新媒体也不仅仅是网络,还有手机报、阅读器、云报纸等。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媒体的承载体,在信息化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媒体的承载体应该是多元的,在打造媒体承载体品质品位品牌的前提下,媒体承载体延伸的东西更富价值,这是《东南快报》应该执著追求的目标。

监督与服务。有人觉得都市报是泊来品,其本质特性就是监督型报纸,一段时间限制做负面报道,很多人感到盲然,甚至不知如何动作。其实,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总体是受欢迎的。问题是有的舆论监督更多是为广告经营和人为因素,久而久之,这种监督变味了,社会上流传一些对媒体的负面论调,以至于出现怕媒体躲记者的状况。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媒体是党的喉舌,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关键是监督要依法依规,讲道理、讲气节、讲尺度。监督的本质就是服务。为监督而监督是没有效率的,容易走向极端。服务是更高层次的监督。所以,我们力推媒体的服务理念,提倡服务政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百姓。这样就打开了监督的命脉,让大家豁然开朗。于是,我们主动上门,与省直部门、单位和机构谈合作,开辟专刊、专栏,这种权威的资讯和服务型的监督引导,令更多人关注,也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理念与行动。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理念的见证,理念的创新必将促进媒体的创新。一方面,报社一班人多次碰头会,从理念、战略、制度、培训、福利五条路径入手,探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召开形式多样中层以上干部的务虚会、研讨会,商讨都市报传统媒体运作的策略。另一方面,聘请顾问和高管给全体员工上大课,用新思想武装大家的头脑。经过务虚务实、自下而上、由外而内的反复研讨,报社响亮地提出打造“东南最具影响力的服务型全媒体”的理念,决定在新媒体时期,开展全媒体的探索。

二、制度创新

理念导航,必须有制度护航。《东南快报》十余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制度框架。但有的大而细执行难到位,有的老而旧用了成阻力,有的粗而浅运行不规范。有让人费解的事件是用报社《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处理违纪违规员工反而惹来麻烦和官司。制度的规范创新刻不容缓。

制度设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单位都非常重要。说制度重要简单,但创新制度不易,落实制度就更难。特别是对媒体单位来说,外界称之为“无冕之王”,习惯于拿着镜子照别人,如果要自套绳索来约束自己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媒体单位的制度创新要慎之又慎。我们认真地进行了调研,派出三个组分赴全国先进媒体学习考察,三委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进行研究,把制度创新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分轻重缓急,系统地进行。

首先,废弃旧制度。由社长办牵头,把报社所有制度都整理出来,全部梳理一遍,对一些老旧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清理,废弃了一些旧制度。事实上弃旧就是立新。过去报社规定见习记者或正式员工工作多少年后才能办理“三金”,现在只要正式招聘到岗就可办理,出版和后勤部门许多工作多年未办的全部办完“三金”,享受该有的福利,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其次,规范老制度。对现行又必须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比如:《编辑出版流程》、《培训办法》、《考勤制度》等。我们还专门聘请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有关制度进行规范。在全国报社以“计件工资”为主要手段的纸媒企业,全面引入现代企业评价体系,改变“纯稿分论”,建立以创新力、忠诚度、执行力等测评体系,改革规范薪酬激励制度。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原则。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然后,创立新制度。根据新的情况和管理的需要,适时建立《关于加强选题工作的意见》、《关于有偿新闻的管理办法》等。我们还设立项目小组制度。即对员工提出的创意或是创业模式,评估后先建立项目小组,视其运营情况再升级为部,组长从待遇到职位也相应提升。诸如微报组、财经组、健康组、社团组、双语组等,极大地激发出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

三、人才创新

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尤其在改革转型的新形势下,媒体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突出。过去,东南快报有媒体人才“黄埔军校”的美称。说得好听,实际是人才的严重流失。对事业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当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的聚集必须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的“高地”,让人才从四面八方走来。这个“高地”的打造,不仅仅是薪酬、环境、岗位,而是单位全方位的进步,有独特的吸引人才的地方。这就要创新。而人才的创新是最难的创新,因为,人是第一要素,人的事情是最难的事情。正因为难,我们试图探索改变一些东西。

一要留得住人才。从大的方面,我们进行战略规划、目标愿景的探讨,改善各方关系,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让大家看到希望,不再讲或少讲报社的坏话,树立良好的形象。从小的方面,整治办公环境,改变报纸乱堆、东西乱放、垃圾乱丢的状况,设立评报栏,摆放必要的植物,完善考勤办法,严格考勤纪律,充分利用手机门进系统进行更为科学的考勤。有位中干向领导告别时很感慨地说:不是签了合同,早知这样我就不走了。

二要引得了人才。办报办报,关键是你这张报纸办得怎么样。在大家持共同努力下,报纸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有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同城媒体的同质化倾向有所改善。2011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广告收入任务,获得舆论导向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因此,我们人才招聘时,吸引广东、浙江等媒体发展较好的人才到报社来工作,也吸引不少外省籍优秀毕业生来报社创业。这批招聘的人才短时间内就成为报社的中坚力量。

三要管得好人才。俗话说;文人堆里是非多。媒体人才有其特殊性,所以,媒体人才更需要管,而且是科学地管。一方面是机制制度管。用较为完善、执行到位的机制制度管人,大家显得公平,让人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是教育培训管。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广泛开展逐级谈心活动,特别是加强在重要时期、重点部门和重要人员的思想教育。同时,组织系统性的培训。专门研究出台“人才培训管理办法”,对人才培训进行整体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新来员工必须进行入职培训。新员工到岗后,一对一地师徒学习,还有AB角互带互学互帮。我们还聘请大学教授进行礼仪培训,许多记者培训后觉得,好的礼仪可为成功采访加分。多少年了,省主要领导首次接受东南快报记者的采访。加强选题工作的文件出台,社长和编委们系统地给大家进行选题授课。发挥大学实训基地的作用,协商选派骨干到大学专业培训,鼓励员工业余自学深造。从而,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四、渠道创新

渠道,多见于商品的营销。但报纸也是产品,而且是更高层次的产品,无疑也有渠道。外部的渠道不说,就报社内部渠道建设而言,创新渠道,会给报社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强的竞争力。一是创立品牌渠道。东南快报通过12年的建设,从发行几千份的周报成长为拥有100多万读者群的日报,跨入省级主流媒体行列,有其特有的东西。其中品牌建设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办报伊始,省贸促会党组就提出“立足东南沿海、着眼东南省市、面向东南国家”的目标;坚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名编辑、名记者,在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时显示东快的能力和水平;设立名家会客室,邀请名人名家作客东南快报,提升报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立品牌专栏专刊,如:《名家》、《社团》、《微报》、《99双语》等,引起更多人关注,特别是中高端人群的关注,仅《微报》开办一年来,报社官微粉丝从4万多激增到50多万。2012年获得中国品牌媒体建设卓越贡献奖。二是完善审读渠道。严格坚持“三审制”,把好导向和质量关。对上级审读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采纳,并积极研究改进。为更广泛听取意见,接受读者监督,专门开设“社长邀您评报”栏目,由专门部门收集整理,社长签批或提交相关会议研究改进。发挥热线亲民作用,设立社长热线接待日,直接解答和处理读者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确保了舆论导向没出问题,改变了频繁向上级写检查的被动局面。三是疏通信息渠道。加强跟新华社、中新社等主流媒体的信息沟通,及时发布权威主流声音。拟定“通信员管理办法”,大力发展通信员队伍,扩大信息源。增进与有关部门、机构的联系和合作,设立专栏专版,进行独家和权威报道。开通《东快内参》,特殊事件用内参的形式上报。平坛淡菜滞销,将污染海域,我们及时内参上报,多位省领导批示,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四是改善发行渠道。明确一位副社长专门分管发行,加强报社对发行的协调领导。对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重点赠阅,对航空、港口、会馆等重点部位和重要公共场所重点投放,对社区居民和乡镇基层重点发行。注意策划活动,推广发行。平坛海峡号首航,我们策划十几版东快专刊,详细介绍游轮的历史、现状、文化等,作为唯一的省级报纸送上游轮,给每位嘉宾和游客人手一份,深受大家欢迎,大大提升东南快报的美誉度。

五、技术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报业的生态环境,给传统媒体带来涅槃般的革命。报纸的技术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我们及时地把握媒体发展脉络,大胆探索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荣获2012年中国媒体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1、革新传统报道。为配合报道2011年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策划了《你好福州》专题报道。为突破这种大时政新闻“大而硬”的印象,我们大胆舍弃大块头文章,采用延时摄影这一摄影新手段,与福州市文明办合作,制作《你好福州》短片,除了在东快网上呈现,还在全市LED视频上播放,一时风靡福州。“根秀和培宗原本幸福地生活在福州。在筹备婚礼时,培宗被查出患急性白血病。根秀毅然辞掉工作,陪伴培宗踏上了求医路”。对这一常规社会新闻,我们联合福州一视频工作室,制作了一部微电影,在东快网、优酷、土豆网等播放,上百万人次观看,30多万人次捐款(点击一次捐款5.2元),迅速成为国内焦点。《根秀与培宗》报道的尝试,在于 “3D文字”的尝试,我们新闻的呈现形式,不但有文字、图片,还有视频,在送达环节,不仅有报纸这种传统形,还有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形成“3D文字”格式。《根秀与培宗》报道的成功,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今年春节,央视二套第一时间制作了《封面:2012编辑部的一年》 大型策划报道,在其中的“正能量”专题报道中,将《根秀与培宗》选为年度新闻图片,其节目在大年初二首播。

2、开发信息系统。我们与省电信、方正公司合作,开发移动采编系统,实现移动互联网与方正文韬采编系统对接,报社全体员工配备互联网3G手机,实现记者在现场就能用手机传输文稿、视频、音频,并能采、编、审签对接,完成写稿、传稿、改稿、签稿,签稿上版,改样,签样全流程。这在福建报业独此一家。我们还与电信部门合作,建设热线呼叫系统968977,统一接受新闻报料、投诉、订报等来电,并实现信息自动分拣,按类别按权限对应报社各层级负责人,按设定流程处理各类信息,大大提高效率。目前,我们正在升级968977呼叫系统,扩大其功能,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我省媒体业的公众服务中心。

3、尝试报网台联合。专家说:21世纪是合作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谁能整合资源谁就能立于时代前头。不为所有,但为拥有。我们策划3.15“百姓满意超市”宣传,联合人民网福建频道、省电视台,探索报、网、台三方联合新模式,进行立体式联合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还与当前最热门的即时通讯工具联合。我们开设QQ聊专版,针对一个话题或新闻事件,运用本报QQ群、微博、微信等工具,实现新闻大家聊,让读者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供有用的信息。目前QQ聊专版每周出版3期,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一个栏目。

2013年,美国拥有80年历史的权威杂志《新闻周刊》,新年开始只发行网络版,改名为《世界新闻周刊》,提供网上付费阅读。这个事件给了媒体人诸多震撼。美国稽核部门在7年前就已经承认纸质发行量与电子阅读量具有同等价值,《纽约时报》等报刊大力发展电子阅读从而降低了成本,全球著名的印刷机制造厂曼罗兰破产……面对媒体发展新形势,传统报纸不能死守几份纸质报纸,只有创新迎接变革,从新闻发现、新闻表达、新闻送达等各个环节,按照媒体发展规律,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迎来新生。东南快报探索服务型全媒体概念,绝不是仅仅在传统报纸上做些加加减减,而是在革新理念,不断接纳新技术上,寻求一条传统媒体转型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