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2期
www.fjsen.com 2013-03-14 15:30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三禽戏:经济报道的狐心、狗耳、猪鼻

——浅析经济报道抢新闻中的“危”与“机”

 刘艳

道法自然。人进化于自然界动物,因此发明了五禽戏。事实上,作为媒体记者,新闻采访报道的特殊性,对记者的某些“器官”要求要有超越常人的功能;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更需要这些器官的高度发达——需要一颗狐狸的心去质疑、辨析;需要一对听觉敏锐的“狗耳朵”去发现新闻;需要一个嗅觉发达的“猪鼻子”去挖掘新闻。

一、狐疑:克服经济新闻失实之“危”

狐心多疑,唐朝颜师古说:“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 冬天河水结成冰,人们不敢渡,便用狐狸来让它先走一走看。狐狸在冰上边走边听,听听冰下没有水声,才肯走过去。只要狐狸敢从冰上走到对岸去,车马也就可以放心从冰上渡过河去了。据说,这是古人试测河冰坚厚程度的一种办法。

经济新闻之所以复杂,一方面受经济形势瞬息多变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新闻采访时,沟通模式、资讯渠道的制约。所以,经济新闻采写,非常容易遭遇假象、误解、讹传等陷阱。记者稍一大意就会出现报道失误,甚至与事实完全背离。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具备“狐疑”的素质。

经济新闻失误,大致有两种类型。

1.以讹传讹型

2010年11月6日,无数财经媒体都报道了关于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池子”观点。非常有戏剧性的是,各家媒体对周小川的“池子”解说却五花八门。

先来看看这个事件。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此前一天,出席国内“2010财新峰会”,提出了一个“池子”理论:将热钱放进一个池子里,而不任其泛滥到实体经济中去,待其要撤退时再放出去。

因为这则新闻是在全球通胀预期日益加强,中国经济学界对热钱涌入担忧四起的复杂经济背景下。因此,不少媒体将这则新闻解读为周小川的“池子”指的是A股市场。更有媒体记者听风就是雨,直接言之凿凿地称“中国将用股市来圈住热钱”。一些经济学家也抢着出来作新的解读:认为池子应该是特指“准备金率”。

就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经济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忽然在11月12日晚间爆出一条比较权威的消息: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当日在上海首度解读了周小川所提的池子概念——池子是指系列政策组合措施。至此,关于池子一说引发的五花八门抢新闻闹剧才告一段落。而之前因为不少受最早一些媒体误导,匆忙追高杀入股市的人们,更是把矛头对准当初把“池子”解释为“A股”的媒体,导致一些媒体的权威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受质疑。

2.断章取义型

经济学者刘纪鹏的一次演讲,一家媒体报道标题是《刘纪鹏:中国股市目前面临历史性机会》,另一家媒体却截然不同,《刘纪鹏称,中国股市其实大家并不看好》。

同一时间、同一演讲,同一个人的观点,为什么媒体报道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笔者认真全文查阅了刘纪鹏的演讲全文,他在演讲中有讲到这么一句话:“中国的股市其实大家并不看好,但是为什么就起来了呢?国际的因素,人民币升值、美元宽松政策,它的钱找到最好的地方,绝不是储蓄,另外本身的流动性热钱都来这儿了,为我所用发展我们好的项目。”他集中阐述的还是认为中国股市面临历史性机会。很显然,一些记者在听演讲时,没有通篇理解,而是听到哪里,就断章取义,这样做出来的标题,很显然就违背了新闻事实,违背了新闻人物演讲的主旨,也给读者造成误解。

荷兰经济大臣范德胡芬女士曾经来厦门参加“投洽会”,厦门日报记者前往采访时,听到这位女大臣说:“我们对成为中国第一贸易伙伴非常有信心。”当时记者兴奋之下,马上就想把这个消息发回编辑部。但转念一想,一个国家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应该在日常的新闻资讯中,就会有所体现,为何之前很少见诸国内经济新闻的荷兰,忽然有信心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记者带着“狐疑”,溯源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位女大臣说这番话的新闻背景,原来,荷兰并不是要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是在欧盟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少了前提,就会谬之千里。如果记者没有带着“狐疑”去核对,听到什么就写什么,就很容易断章取义出现报道失实。

综上所述,这两类经济报道的失误,都根源于记者缺乏对新闻采访获得信息的狐疑,有狐疑才会想去求证,有求证才能对信息进行确认,有确认的信息才能保证报道准确真实。

二、狗耳朵:只言片语暗藏新闻抢占先机

一句话可能蕴含重大的经济信息。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早在2008年,厦门日报社旗下媒体的一位记者,在参加一次厦门市政协委员讨论提案时,不经意间听到厦门市政协港澳委的一位叫王春新的委员提出:“厦门在两岸三通后,香港的一部分资源优势会失去,……海西机会凸显,可以考虑把海西变成内地第四个经济区域,福建可能会向中央争取政策,把整个海峡西岸定位为一个特别行政区划。”

一场司空见惯的分组讨论,一句瞬息而过的发言,听觉敏锐的记者却没有轻易放过。记者意识到,在两岸三通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中央势必加大对福建作为海西前沿、对台辐射的作用发挥,也必然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这对于为一批有心等待时机进入厦门乃至整个海西投资兴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则非常重要的消息,对企业前景来说,也极富想象空间。

记者随即对王春新委员进行个别采访,就这一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核对。在次日的报纸刊登了王春新的这则分析消息,被海内外多家媒体转载,时隔一年多,海西经济区果然获批设立。这样的“抢新闻”,靠的不是“听风就是雨”的无依据猜测,而是基于对经济人物观点的忠实、对形势的深入分析和对瞬息而过的新闻信息的及时把握。

此外,经济学专家是活跃在中国经济领域的又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他们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他们对经济发展有着精确分析和准确判断,也因此,他们发出的声音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沿海发达的特区城市,每年,总有不少国内外权威的经济学专家、教授来厦门参加会议进行演讲,厦门日报抓住这个新闻“富矿”,摈弃传统的会议新闻报道模式,从冗长的演讲内容中拎抓“狠话”,写作方法由硬转软,反响良好,契和了党报高端、权威的风格。 如,厦门日报曾多次报道“铁嘴”朗咸平,《“惊人之语”,得让人“惊”得有道理》,《“铁嘴”朗咸平,理财不炒股》等,文章记录一个焦点式的经济学专家辛辣语录,每一篇见报都引发读者的热烈讨论。

三、猪鼻子:从看似普通的信息中发现新闻之“机”

猪的嗅觉跟它的鼻子长相一样突出。科学发现,猪的嗅觉不但比狗灵敏,更重要的是它的嗅觉具有记忆功能。猪能把深埋地下2米的东西嗅出。在法国有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菌类“黑菌块”,不过它生长在地下很难找到,于是人们就把猪请来了,只要让猪闻一闻黑菌块的味道,它就能牢牢记住,哪里有黑菌块,它很快就能帮主人找到。

常听有些经济新闻记者抱怨说,他们经常要参加一些会议,拿一大堆资料。繁琐而无趣。其实,资料里面可能暗藏重大新闻线索,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培养出一个“猪鼻子”从一大堆资料中,嗅出深藏其中的线索。老到的经济新闻记者往往能从普通中寻找特别,从常态中发现异常,从枯燥中挖掘生动,从陈旧中提炼新鲜。要做到这些,就是要有猪鼻子的两个特点,一是敏感;二是记忆。敏感更是要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农产品涨价,什么样的记者能最早发现?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这位记者必须经常跑市场,二是这位记者必须对过去的信息有记忆存储,才能发现差别与变动。如果记者在日常新闻采写时,对经济信息写过即忘、采过即抛,他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反倾销、反吸收、反规避、遭遇跨国企业西门子商标抢注……早在几年前,遭遇这一系列事件的厦门东林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事件过去后,媒体渐渐淡忘。厦门日报记者始终保持与东林电子的沟通联系,主动打听企业的动态发展,在与东林电子董事长的一次普通电话中,厦门日报的记者得知他最近很烦,于是很快地捕捉到这样一个新闻——在孟加拉千万只节能灯招标中,广东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告东林电子的“黑状”,东林电子正准备材料起诉雷士光电。这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时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电话结束后,厦门日报的记者便采写了《争越洋订单,兄弟阋墙》的稿件,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了这一经济新闻,报道很快被网络媒体转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稿件见报的第二天,事件出现重大转机,雷士公司诚恳地向东林电子道歉,东林电子不计前嫌撤诉,双方握手言和。在这一事件中,厦门日报既抢占了新闻的先机,又发挥了媒体的作用,让一场眼看就要开打的官司在48小时之内宣告结束。(作者单位: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