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2期
www.fjsen.com 2013-03-14 15:30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放下“身段”求实效

一、全面及时动员部署

省广电集团第一时间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进行了传达贯彻和动员部署。2013年1月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宗云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出台了《中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贯彻落实办法的意见》,特别对会议和领导人新闻报道以及改进文风进行了规定。随后,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王展召开编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了省委宣传部“转发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的通知”,学习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八项规定出台的五项举措中关于新闻报道的指导意见,对集团切实改进文风进行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宗云担任,集团分管副董事长担任副组长,成员为总编室、人力资源部、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主任和各中心、频道、频率、广电报社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总编室,负责具体事务。

二、新闻栏目改版,改进新闻文风

改进文风可以说是“走转改”活动的延续和深入,尤其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集团新闻节目有了变化。贴近性、可听可视性强了,宣传味少了,重要版面和时长不再是生硬的主题性报道,而是放下“身段”,腾给了关注闽西北冰雪灾害天气、春运、公共交通安全以及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民生社会新闻等内容,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的思想。集团还在《福建新闻联播》、《福建卫视新闻》、《福建新闻》等时政类新闻栏目中开辟了“贯彻十八大精神‘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专栏,设立子栏目《信心福建》、《小康故事》等,目前共播出了40多期。在集团总编室办的第12期的《视听评议》中,福清市评议员吴翔说到“两个新闻栏目(《福建卫视新闻》、《福建新闻联播》)对新闻事件关注度高,及时报道受众关注、关心的资讯,有的还对焦点事件予以点评”;“民生问题是政府和社会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全民幸福指数的关键点,可喜的是两个栏目时时予以关注”。

同时,我们认为改文风就是要从改变时政类新闻节目入手,因此,集团所属新闻中心的《福建新闻联播》的改版也正在进行中,除了重新进行视觉设计外,在内容上将改变说教的风格,更加注重主流民生,呼应贴近百姓的诉求。而时政新闻也要进一步创新报道模式,除了简化规范省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外,还要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延续新闻的内容和价值。

时政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启示录》也正在进行改变。首先体现在选题方向上:《新闻启示录》从2012年开始,大量关注民生题材,从栏目早期主题宣传报道占较大比例转变为民生题材成为栏目的主打和常态。全年播出了诸如《快乐的农夫》、《小欣汁的上学路》、《关注“自闭症儿童家庭”》等大量贯穿人文关怀的节目。其次,体现在节目的文风上:节目更多的“接地气”,从选题标准、策划及文稿等整个节目流程贯穿“接地气”要求,比如:系列报道《微博2012》、《“龙票”疯狂》、《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癌症高发之忧思》、《油价步入“8元时代”》等,全年播出大量直接与百姓吃穿住行息息相关的选题。第三,在主持人风格方面,更多符合新闻表达的语态和风格出现在所有的节目中,即便是规定动作的主题性宣传报道,比如,省两会特别节目《持续拓展生态优势》节目,我们演播室的开始是这样表述:

演播室:节目一开始,先跟大伙儿说件新鲜事。在北方大面积雾霾天气之后,从1月22日开始,福建省旅游局连续三天在北京媒体《新京报》上刊登“清新福建”主题形象广告,注意上面的广告词,“哪里没有霾,快到福建来”,“突破十面‘霾’伏,尽享清新福建”。【双视窗,出广告图片】看得出来,这广告“卖”的就是福建的“空气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福建来享受好空气。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原因在于,福建是全国唯一一个水、空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有更好的空气,才有更足的底气。说完“空气游”,再来说说今年的福建省“两会”。在“两会”上,围绕生态的话题,包括如何建设生态福建,如何持续拓展生态优势等,都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三、思想认识发生可喜变化

节目发生了变化,也给编辑记者们带来了心灵的触动和感情的洗礼。大家认识到,新闻工作者能否写出力透纸背的好作品,绝不是源于妙笔生花,而是取决于主动到新闻发生的现场主动挖掘感人故事,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采编新闻,工作方式、新闻文风要不断转变。有的记者深刻体会到,要做有担当的新闻人,就要改进文风说实话,走进群众说真话。

四、问题和建议

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记者编辑们只是“闻风而动”,忙于应付,并没有真正沉下心,反映基层的好经验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要让改文风、正学风成为记者编辑的自觉行为,而不成为一阵风,就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机制,要在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

1、建立规划联系点制度,以便新闻工作者经常深入基层调研。

2、建立播出保障机制,腾出重要版面和时长,确保优秀作品得以充分展示。

3、建立考评奖励制度。对深入一线采访的鲜活新闻、经过深入调查采编的深度报道,在节目评分中就高打分,在好稿评选时重点倾斜,使记者安心蹲点,无后顾之忧;下基层采编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考核的标准。

4、建立评价机制。定期召开新闻评议会、研讨会,邀请新闻院校老师以及社会评议员对阶段性新闻报道进行点评和研讨。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