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期

2013-02-04 15:21:18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期部分作品摘登:
□  卷首

改文风:新闻界要走前列作表率/蔡小伟

□  权威声音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集聚推动发展正能量

突出工作主线 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权

为福建发展凝聚更多更大正能量

□  新春寄语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7·23动车事故大救援》主创

东南网:《“斑马线打太极”打出“车德之羞”》、

《往福州方向两列动车温州追尾》主创

海峡导报《否认“九二共识” 两岸和平进程难以为继》主创

省广电集团《打击“酒驾”两岸如何互相借鉴》主创

省广电集团《大爱无声——一位记者眼中的特殊馒头店》主创

泉州广播电视台《和合之道——跨媒体融合的制胜之本》主创

□  业界书讯

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自忖集》序/何少川

《自忖集》后记/陈逸清

□  特别报道

新风激荡满眼春

我省新闻界以好的作风学风文风兴起十八大精神宣传热潮

带去十八大精神 发回鲜活报道

——中央和我省新闻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

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推出改进文风系列评论

□  “学习贯彻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

福建新闻频道:守望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

三明日报:加强深度 拓展广度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优秀论文选登

吸收地气促发展 设置议题重民生

——县市报深化“走转改”活动的可行路径浅析/石狮日报社

源头有活水 基层天地阔

——泉州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有感/吴建生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注重强化五个意识/巫瑞万

真实力量,源自这片基层沃土

——湄洲日报社“走转改”活动实践与思考/帅志强 吴伟峰

□  记协之窗

省新闻“两会”2012年工作总结

□  记者心得

在“走转改”中采写有生命力的文章/王凤山

找准切入点 人物有故事/陈范华

“走转改”,我们在行动/颜婷婷

  改文风:新闻界要走前列作表率

蔡小伟

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是新闻战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的重大背景下,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尤为关键,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文风是党风的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良好的文风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都至关重要。不良的文风助长形式主义、影响工作效率,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成效。如果对这种沉疴痼疾不下猛药、不动手术,就会危害党的肌体。当前中央反复强调一定要下决心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这一举措,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体现新一届党中央的新作为、新气象。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顺应时代要求,切实闻“风”而动,在改进文风上走前列、作表率,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要求。当今在数字技术引发“阅读革命”和“媒介变局”面前,我们的传播权、话语权日益受到严峻挑战。以互联网站、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传播界掀起的变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国超过2.8亿的微博用户正以异军突起之势释放不可忽视的“微能量”。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正在把传统的“大众”分割成“小众”,正在改变报纸、广播、电视“点对面”单向传播模式。无论是出于正确引导舆论、满足受众需求的使命要求,还是立足于媒体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格局,新闻媒体要把改进文风作为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以积极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去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在“众声喧哗”中发出主流声音,体现时代价值。

一年多来,全省新闻战线持续深化“走转改”,在改文风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尝到了甜头,积累了经验,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对于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改进文风?至少有四个原则要把握。首先要心装百姓站稳立场。说到底就是要有“人民至上”的情怀,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力避“假长空”,践行“短实新”,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其次要胸怀大局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以写短文、说真话、报实情的好文风,引导服务群众,弘扬社会风尚,推广先进经验,推动解决问题,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实施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第三要注重鲜活力求生动。就是要在内容选择上下功夫,在语言鲜活上下功夫,在标题鲜明上下功夫,在篇幅精练上下功夫,在版面活泼上下功夫,在主持风格上下功夫,在媒体定位上下功夫,务求新闻报道内容充实,思想深刻,形式新颖,编排活泼,引人入胜。第四要脚踏实地转变作风。作风是文风的基础,文风是作风的体现。只有做到作风文风同转共改、同频共振,才能使作风文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省新闻工作者都必须以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贯彻办法》为指针,按照“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高标准从严要求自己。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新蓝图。全省新闻战线要用好文风立报立台立刊立网、用好文风彰显新作风、用好文风提升公信力,进一步发挥新闻报道的宣传动员、凝心聚力作用,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建设“美丽福建”持续营造良好氛围,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继续凝聚强大合力。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集聚推动发展正能量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2013年1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刘云山指出,党的十八大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要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提高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协调性,推动文化实现科学发展。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文明社会道德风尚。

刘云山强调,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树立政治意识,对于党的基本政治路线、重大原则问题、重要方针政策,要有正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坚定的态度。要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在广泛深入、有效引导、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上着力。抓紧抓好首要政治任务,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

突出工作主线 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权

全省宣传部长会议14日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尤权日前就进一步做好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指示。他强调,要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大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开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力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省政协副主席郭振家出席会议。

尤权要求,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这条工作主线来部署、来开展,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握正确导向,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强化价值引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福建精神;加快改革创新,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延伸,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提升福建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尤权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经常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权。

袁荣祥在会上作工作部署。他指出,做好今年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围绕主线、延伸拓展,进一步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坚持深化内涵、扩大覆盖,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坚持把握基调、加强引导,进一步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整合资源、打造精品,进一步提高福建文化影响力、扩大福建知名度;坚持加强建设、有效运用、科学管理,进一步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坚持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福建发展凝聚更多更大正能量

16日,省委书记、省长走访部分中央新闻单位驻闽机构和我省主要新闻单位,了解我省宣传报道工作情况,看望慰问一线新闻工作者。

在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新华社福建分社和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省广电集团,书记、省长走进采编中心,与一线编辑记者深入交谈,了解大家工作生活情况,感谢大家为宣传福建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中央新闻单位驻闽机构负责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省广电集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媒体的采编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提出了意见建议。

听取大家发言后,尤权充分肯定中央驻闽和我省新闻媒体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动发展、反映民声、促进和谐等方面,积极做好宣传报道,有力营造了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尤权希望各新闻媒体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发扬新闻宣传工作优良传统,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为福建发展凝聚更多更大的正能量。一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做好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向上的舆论阵地;二要积极为福建发展鼓与呼,多策划全面深入的宣传选题,多采写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采访报道,进一步树立福建发展的良好形象;三要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四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全过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五要进一步壮大我省媒体实力,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市场运作,精心谋划和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响、具有鲜明福建特色的品牌栏目,增强福建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省领导袁荣祥、叶双瑜参加走访。

新春寄语

编者按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送走了令人难忘的2012年,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

回望2012,这是我国我省很不平凡的一年,是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也是全省新闻战线开拓奋进的一年。我们走遍八闽大地,我们虔诚躬耕大地,我们汗洒广袤大地。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我们始终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始终在呼应在疾笔在讴歌;开展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我们围绕中心深化“走转改”,身体力行推进“走转改”,创新成果丰富“走转改”。

一年来,硕果挂满枝头。我们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许和拥护,我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走转改”活动经验的省份,我省一批基层气息浓厚、内容鲜活生动、文风清新朴实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捧回了8项中国新闻奖......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得益于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得益于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落实之年,也是更高起点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之年,更是全省新闻战线顺势而为的拼搏之年。机遇蕴含精彩,创新成就伟业,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历程承载新的梦想。新年悠扬的钟声伴随着改文风的激扬旋律响起,这是全省新闻战线前行的号角,奋进的鼓点,全新的起跑线。

在此,我们特地邀请2012年我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送上新春的祝福寄语。让我们凝心鼓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美丽福建”,持续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持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7·23动车事故大救援》主创

今天的收获是昨天的付出,就像我们2012年获得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是2011年的播种成果一样。因此,在迈入2013年之际,我们一方面在期待,期待着2012年“走转改”路程上的辛勤付出在新的一年也能结出累累硕果,另一方面在筹划,为未来的收获筹划着攻坚的重点。

不是只有大奖才是新闻工作者的收获,受众的肯定、效果的提升才是我们最根本的追求,对我们对台宣传新闻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走转改”的实践中,在内容形式与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中做好中国大陆的制度宣传,增加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祝我们成功!

东南网《“斑马线打太极”打出“车德之羞”》、《往福州方向两列动车温州追尾》主创:

龙怀强国志,蛇舞富春图。蛇年将至,东南网给大家拜年了!

过去的一年,东南网在广大网友和各界领导、业界同仁的支持下,茁壮成长。

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东南网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好看。《互联网周刊》排出的2012年度区域门户中东南网位居全国第13位、福建省第1位。

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东南网联手16所高校成立了福建大学生网络通讯社,上线了美国频道,新开辟了厦门站、莆田站。

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东南网首度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往福州方向两列动车温州追尾》和新闻评论《“斑马线打太极”打出“车德之羞”》双双获评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东南网推出了《网络正能量》、《恋恋33天》、《晶艳周刊》、《新世代报告》、《社区我最红》、《凡视可评》、《郑在倾听》、《马上反馈》等系列专栏。这是我们新的出发,这是我们接地气的系列采编行动,你们真切的感受、你们真实的期待,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东南网和着国家发展的脉动,说着“十年,我的小家”的故事,迎接《新起点 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转变作风改变文风。让我们一起创造、一起改变,实现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新的一年,新的期盼;新的一年,新的征程。过去的一年,东南网仰仗你们的支持;新的一年,东南网更需要你们的厚爱!

一切都充满希望,一切都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前行!

海峡导报《否认“九二共识” 两岸和平进程难以为继》主创:

海峡导报是一家以涉台新闻为特色的报纸,作为该报台海版的责任编辑,本人密切关注中央对台政策的变化。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首度将“九二共识”写入党章;凑巧的是,去年10月正式揭晓的中国新闻奖,本人编辑的作品《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进程难以为继》获得三等奖。这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中央已把“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也表明了中共对 “九二共识”作用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坚持“九二共识”意义的高度重视。

十八大报告还指出,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台湾人民的工作。“九二共识”是宏观上的指导,作为一名涉台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福建媒体的涉台新闻工作者,还应该牢记使命,从小处着手,用新闻版面忠实反应台湾人民的心声和需求。厦门有十多万台商及其眷属,这个群体中间每天都会有鲜活的新闻发生,如何更好地写出他们的心声,反应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课题。

想做好这道课题,“走转改”无疑是个好途径。走基层,跟台商、岛内普通民众交朋友;转作风,树立积极主动为台胞服务的意识,忠实传达他们的声音;改文风,用真实生动贴近性的语言,写台胞爱看的文章。新闻工作者在为台胞服务的同时,也将中央的对台政策传播出去,做到入岛入脑入心。

省广电集团《打击“酒驾”两岸如何互相借鉴》主创:

策划制作访谈节目《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始终怀抱一颗认真对待的平常心;然而“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就这么不偏不倚的落在了《夜航》栏目头上。仿佛静谧的林中突然开出一朵清灵的“莲花”,默默蛰伏的生命力在这一刻耀目绽放开来。

这是怎样一种欣喜?犹记得节目开播后,每每让人几近崩溃的创作历程:二三十比一的选题淘汰率、网络里大海捞针的策划资料、字斟句嚼的宣传词,还有每个周末反反复复直至深夜,删了又补补了又删的同期声……也许,这些平凡、细碎、日复一日的新闻工作比不上重大题材策划、突发事件报道那样先声夺人,也比不上五光十色的综艺娱乐那么璀璨夺目。“夜航人”只是像阿南蒂那样的舞者,举手投足都怀抱着最质朴的敬畏,以虔诚谦卑靠近,再靠近一点新闻的真谛,并触摸那神秘的收视脉搏。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总结得失、取精华去糟粕的新起点。2013,《海峡夜航》再出发,虽无风华绝代,却也空谷传音,也许不是一出气势恢宏的年代大戏,但它时而缓步轻语,款款动人;时而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三不五时还语带机锋、绵里藏针。在都市浮躁的夜晚听这么一群彼岸的聪明人道世事、谈风月,也不失为一件乐事。而“真实的台湾”从中缓步而出,让身为大陆同胞的我们细细端详,或许您就能也从中找到“前进的两岸”那一份共鸣。若有幸邀您共同关注《海峡夜航》,请静静的品味这朵“莲花”的生命轮回,或许也能一同经历一场奇幻的漂流之旅。

省广电集团《大爱无声——一位记者眼中的特殊馒头店》主创: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我看来,文人墨客如此,记者更应如此,只有用心“躬行”,才能丰富自己,创作出真实、耐听、受用的新闻。

进社区、走海岛、蹲田间、踏军营,来自生活真实的故事,在笔与纸摩擦的过程中,不需要华丽的四字成语,却更打动人。依稀还记得2012年我蹲点采访的海岛上,日落黄昏时户籍员李亮提着摄影器材为老人拍身份证的场景,流动医院为农民看病的场景,电影放映员义务为渔民放映电影的场景,福州五凤兰亭社区敬老爱老的场景以及贯彻“十八大”深入“走转改”每一站的故事。“走基层”让我深切体会到“不入田野焉知芳香几许?”的道理,“走基层”让我的文字富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更具传播的新闻力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期许癸巳年,我将传播更多百姓的声音。

泉州广播电视台《和合之道——跨媒体融合的制胜之本》主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走、转、改”为主题的媒体行动继续深化,以“短、实、新”为标志的清新文风扑面而来。这一年,我们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中,深入基层群众,探寻“美丽乡村”源头;走进建设工地,见证“五大战役”场景;走访民营企业,感受“二次创业”激情。这一年,我们为泉州成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而欢呼;为“托举哥”、“最美司机、最美乘客”、“爱心馒头”等温情事迹而感动。这一年,我们还共同见证了泉州广播电视台的全新组建,在深度融合中,一个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广电产业于一体的现代传媒机构将再度启航,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

新年伊始,我们更欣喜地发现,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有了更崭新的呈现:最典型的当属《新闻联播》的“变脸”——不再是“领导很忙、人民很幸福、国外很乱”, 取而代之的是对基层民生的原生态关切,会议报道大幅压缩,舆论监督相当给力,还有更平民化的视角——这是一个风向标:关注主流民生、表达主流民意,正视问题与困难,才能描绘出一个更美丽、更幸福、也更真实的中国。

作为基层广播电视人,我们也努力将美丽愿景化为实际行动:《百姓热线》扩版,“热线马上追、服务零门槛”深度贴近民生;全国城市广播首个新闻轮盘《泉新闻》调整优化,“全天候资讯、全方位互动”契合受众需求;改进时政报道,更民生;继续“走、转、改”,更深入;我们还将深入推进跨媒体整合,拥抱、开发新媒体,沿着“和合之道”谋求新一轮发展……

2013年,愿美丽中国金蛇狂舞,让我们继续砥砺前行!

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自忖集》序

何少川

陈逸清同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宣传系统从业,是福建省资深的宣传思想工作者。他先在三明地委宣传部,接着调入福建省委宣传部,然后到福建日报社,直至退休。最近,他整理了参加工作以来撰写的文稿,汇集成书出版,定名为《自忖集》。陈逸清同志的工作经历,与我有某些相似之处。他先在省委宣传部,后到福建日报社;而我是先在福建日报社,后到省委宣传部。我们在省委宣传部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相处共事。因此,《自忖集》所涉及的内容,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包括行文中使用的语言,读了无不感到亲切,于是多少有些话可说。

《自忖集》的出版,可以作为一个时期宣传系统某些方面工作情况的回顾,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鉴于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所具有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特点,书中一些文章所反映的内容和谈到的问题,以及不少观点(包括工作方法),现实的借鉴意义也不容忽视,能从中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这本书共有六辑,分别是“学习与思考”“调查与研究”“通讯与报道”“评论与随笔”“书评与观感”“业务与探索”。如果我们把通讯、报道、评论、随笔、书评、观感,这些带有以文体归类的内容,当作是实践的体现,这就出现了一个很严密也是很重要的组合,它们是“学习与思考——调查与研究——实践与探索”。这个组合道出了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必备条件。或者说,这个组合揭示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秘籍”。宣传思想工作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学习显得特别重要,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更多,有理论政治的,有历史现实的,有国内外形势的,有作风方法的,也有业务知识等方方面面。在不断学习中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真知灼见。到群众中去倾听意见,到现实生活中去了解真相,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使宣传思想工作有的放矢,因此调查研究无疑是“谋事之基,成事之本”。有了思想指导和目标任务,有了识情明理的基础条件,关键是要认真地践行,并在践行中努力探索,适应新情况,破解新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去获取宣传思想工作的最佳效果,这正是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有的姿态和职责所在。

传承与革新,永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命题。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目标任务和方法方式,这是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继承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传统,才能使我们党历来主张的思想光芒得到辉耀,才能使我们党提倡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导向永不偏离。当然,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改革创新,不断改进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保持其活力。在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承与革新这两个问题上,《自忖集》的诸多文章中都有所论述。例如,《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理论的基础性作用》这篇学习体会文章,把我们党历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要发挥理论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今后如何坚持,作了全面而有深度的阐明,指出要“高度重视并从多方面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不断从新的高度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再如,《关于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思考》,对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把理论的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涵,良好职业形象的塑造,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作了认真剖析。又如,《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创新》一文中,鲜明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必须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并渗透到各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得到有效保持和充分发挥。

经验告诉我们,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弱与成败,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是否掌握了主动权。我们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把掌握主动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没有主动权,哪来的“占领阵地”,哪来的感召力?而要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除了要求我们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在工作中要及时了解新的情况,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排除干扰唱响主旋律,并有序地组织打好主动仗。当然,要做好这些工作,还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自忖集》中的一些文章也给我们以启示。例如,《党报舆论主导力与媒体党员先进性》一文,指出:“党报作为媒体的排头兵,更要自觉地确立执政意识,自觉地发挥好党的执政资源组成部分的作用。从这个定位出发,党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就是要围绕着党长期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个最大的政治、这个最大的大局,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文章同时对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进行解读。再如,在“调查与研究”这辑中,通过对一些加强农村宣传阵地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发掘本地资源构建民心工程等的典型的研究,为宣传思想工作掌握主动权树立了榜样。又如《浅谈怎样当好宣传部长》,对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逐条进行议论,并对宣传思想工作者这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谈了自己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自忖集》汇集的文章,时间跨度长达30年,涵盖的内容又十分广泛,有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普及法律知识、闽台文化交流、宣传队伍建设等方面。因此,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篇短文中无法一一加以介绍。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在阅读中受益!

《自忖集》后记

陈逸清

时光荏苒,倏忽之间跨入耳顺之年。办过退休手续之后,无责一身轻,便有了自我支配的时间。闲暇之中,随手梳理了参加工作以来个人撰写的零散文稿,居然积稿盈尺了,而且让我从中体验到一种未曾有过的全新感受——这些多数尘封已久的文稿犹如一张张记忆的碎片,串起了对已渐行渐远的从业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意外收获了一份抚摸岁月、感触履痕、还原自我、品尝生命的乐趣,仿佛再次经历了一个长大成人的人生轮回。这便是我萌发把这些文稿结集出版的最初动因。

此后,我有幸亲历了我省出版界的一段佳话。2010年8月和2012年1月,福建宣传思想战线的老领导王仲莘同志以耄耋高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整理出版两部沉甸甸的文集,向人们展示了要努力将人生意义发挥到极致的境界与情怀。前辈尚能如此,后学岂容懈怠?

诚然,本人学识水平有限,自知拙作乏善可陈。文稿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配合各个时期自己所负责的业务工作需要而撰写的,基本上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位宣传新闻工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变化历史进程的守望与思考、体验与收获的心路历程。把它们整理出来与读者交流、供同行参考、请方家指教,或许对人对己都有所益处吧。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考量,促成我下决心敝帚自珍,筛选出版这部文集。这或许算是一种文人式的满足吧。

选编这部文集的过程,是对个人主要工作经历的一次回眸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悟到这样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写作使得有限的人生,获得了一种超越的意义!这种超越性在很多时候,正是从文字作为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有效媒介对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中生成和延伸的。

我一生履历简明、单纯,除了插队、上大学外,一直在宣传系统从业,先是在中共三明地委宣传部门工作五年,接着调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55岁时到福建日报社(一年后成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工作直到退休。屈指算来,在宣传系统工作长达33年之久。意识形态部门的长期职业生涯让我与文字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领导和同事的培养和帮助下,也逐渐养成了还算自觉的学习、思考和动笔的习惯,先后写下两三百万字的文稿。那一篇篇文稿,如同一段段“回忆录”,让我产生了“当今天与过去的自己相遇”时的那种恬淡而亲切的感悟。有人说,做文字工作,拼到最后是拼认识,即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再认识。此话不无道理。我与许多同行一样至今仍坚守着这样一种认识:宣传新闻工作很有意义,值得终生投入;宣传新闻工作要求很高,需要不断学习;宣传新闻工作十分辛苦,必须甘于奉献。

在长期的文字工作生涯中,我虽然为自己未能写出精品佳作而感到遗憾与内疚,但又为自己能在这个经历中享受到文字的智慧、逻辑的魅力和思想的渗透而感到满足与欣慰。《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一富有哲理的论断,似乎可以成为作文和为人的一条座右铭,激励人们努力去把握“恰好”,追求“本然”。

本书收入了自1981年到2012年间已经发表或首次发表的文稿,长长短短,共96篇。这些文稿写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岗位,并非为出书而作。其中,有的是学习心得、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培训讲稿,有的是新闻作品、书评观感,还有些是宣传新闻工作方面的讲话、感言、实践总结和业务探讨等等。如何把内容较为庞杂的文稿集纳在一本书中,一度颇感纠结。最终,大体上是按文章体裁为主组织编排的。全书分6个小辑,包括“学习与思考”“调查与研究”“通讯与报道”“评论与随笔”“书评与观感”“业务与探索”。每个小辑中收入的文章(除相关附件外)均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以便于阅读者作纵向上的时空把握。由于本书所辑录的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大多经过认真思量、琢磨和揣度而成,老去自忖,竟觉乐在其中,遂决意以《自忖集》定名。

这里还有三点需要说明:一是书中文章写作或发表的时间跨度长达30多年,这期间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意识形态领域从理论到实践也有许多新的探索和突破。书中文章叙述和探讨的有些情况,至今已经发生各种变化,读者在阅读时要留意写作时间,理解该文在特定阶段的涵义。二是书中有的文章探讨的问题有所交叉,从而在内容上出现了某些重复现象。由于它们都是各自独立成篇,且论述角度不同,一旦删节便会破坏其完整性,所以对少量重复的内容,书中予以适当保留,请读者见谅。三是本书在附录部分辑录了多年来师友题赠的部分书画作品。这些翰墨丹青多出自省内外名家之手,不仅给我以精神砥砺,而且赐予我以艺术熏陶,使我这个原本兴趣寡淡的人,也因之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爱好与色彩。所以,附录的设置可视为本人此种感怀之心的另类表达。

本书的编辑出版得益于多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同志欣然为文集作序,使我深受激励和鞭策;省新闻出版局蒋达德、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刘瑞州等同志对本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福建人民出版社为全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省委宣传部陈笑芝、高美玲同志帮助录入了全部书稿;还有一些朋友和家人也给予了热情鼓励和支持。正因为有这么多人的鼎力相助,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新风激荡满眼春

我省新闻界以好的作风学风文风兴起十八大精神宣传热潮

省宣记者工作处

尽管临近蛇年春节,但冬日里的八闽大地,依然活跃着一支支十八大精神宣讲小分队。他们不是专业的宣讲团,却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他们用好的作风扎到一线与采访对象共同生活,他们用好的学风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他们用好的文风反映基层干部群众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创新实践…… 这是福建省新闻宣传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精彩的一幕幕。

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是中宣部根据中央领导指示,着眼推动兴起十八大精神宣传热潮,在全国新闻战线推出的重大举措。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高度重视,全省新闻战线迅速行动,始终做到中央精神学在前、贯彻落实做在前、履行职责干在前、身体力行走在前,深入开展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以好的作风、学风、文风扎实做好十八大精神宣传报道,在全省干部群众中产生良好反响,推动贯彻十八大精神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省委宣传部于2012年11月26日召开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动员暨“走转改”工作经验交流会,袁部长亲自作动员部署。按照统一部署,省、市主要媒体从2012年12月3日起在重要版面、时段统一开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专栏,广泛深入进行宣传报道。省委宣传部十分注重发挥中央媒体的平台优势和权威影响,扩大我省十八大精神宣传报道效应。在省委宣传部成立的由袁部长担任团长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团中,专门邀请了8家中央驻闽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和记者共20多人参加。袁部长于2012年12月12日至14日率采访团采编人员,深入晋江、永春、大田等地宣讲采访。通过这次宣讲采访的示范带动,中央驻闽新闻单位根据自身媒体特色和需求组织了一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共有900多人次中央驻闽新闻单位编辑记者,深入一线走进群众,在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企业、建设工地采访。 自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以来至今一个多月时间,中央主要媒体就刊播了230多篇(条)反映福建的鲜活报道。人民日报在重要版面推出了《泉州,为何主动要金改?》《再访长汀探治污》《在厦门感受政务温暖》《污染物变身价值不菲的原材料 南安今日不“难安”》《记者三次深入福建晋江探访 异地高中班 能够走多远》等深度报道;新华社刊播了《福建:社区信息化促进社会管理》《厦门思明区建设特色廉政文化使廉政教育入脑入心》《福建大田:茶园聚宝盆 种出富裕生活》《福建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山光人穷随绿去 美好家园逐鹭来》等通稿和一批内参;光明日报接连刊发《福建农大:“甜蜜事业”靠创新》《探长乐纺织如何逆市飘红》《“小厦门”10年长成“大厦门”》三篇头版头条报道;经济日报刊发了《奏响蓝色奏鸣曲——福建福州采访纪行》《福建泉州 让农民工有了归属感》《福建厦门——“金包银”带来“金生金”》《前埔村的新气象》等重点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重点栏目播发了《泉州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平潭打造两岸经贸交流“黄金水道”》等报道;中央电视台播发了《福建:非遗保护,变“输血”为“造血”》等报道;中国日报刊发了《厦门加快岛内外一体化》《永春:因地制宜 建设美丽乡村》《大田和洋村:收入翻番,村民最关注》《赴台投资:闽企雄踞榜首 应坚持市场化导向》等报道;中新社播发了《“大三通”四周年:台湾商品走红厦门 台商齐赞“拉近两岸”》《福建平潭开启“两岸大轮渡时代”》《福建长汀:杨梅种上“火焰山”》《台湾果农在闽种植“甜蜜”事业》等通稿。这些饱含泥土气息、沾着晶莹露珠、听得到记者脚步声的报道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反映了全省各地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局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

全省各新闻单位精心搞好选题策划,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活动、品牌栏目作用,提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福建日报开展的“党报记者基层共学十八大精神”活动,记者编辑在下基层中与群众共学十八大精神,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报道基层典型,交流学习体会,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肯定。同时,福建日报分专题、分系列推出“民生行”、“企业行”、“美丽福建行”报道,在广大读者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综合频道《福建新闻联播》、东南卫视《福建卫视新闻》、新闻广播《福建新闻》等多个广播频率、电视频道联动互动,形成规模声势展开十八大精神宣传报道。30多组记者分赴各地,围绕平潭建设速度、福州推出居民收入增长措施、全省生态旅游、工商转变服务模式以及创意产业等,推出了一系列反映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报道。福州日报组织“党报记者乡村行”、“党报记者社区行”等活动,结合城乡建设发展成就宣传报道十八大精神。厦门日报以“新闻大篷车”为宣传载体,深入社区、农村和重点建设工程建设现场,发掘新典型、新经验、新成效。海峡都市报围绕“为美丽福建喝彩”主题开展系列报道,刊发《登鼓山,感受最拉风登山道》等生动报道,展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思路、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并通过报网互动引发网民热议。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带着优良的作风、学风和文风,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将继续奔走在广袤的八闽大地,感受人民群众的真切期盼,记录“美丽福建”、“幸福福建”的生动实践,传递福建精神的激情和力量,他们用笔触、话筒和镜头,带给人们一阵阵春天的浓烈气息。

带去十八大精神 发回鲜活报道

中央和我省新闻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

严顺龙

隆冬时节,一支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驻闽媒体记者组成的十八大精神采访宣讲团,顶着严寒深入长汀进行主题采访并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

“肩负着探索中国南方水土治理重任的长汀会碰到什么样的新问题?他们又是怎样思考的?”带着问题和思考,多次深入长汀采访的人民日报福建分社记者赵鹏,这次回访了养殖户马雪梅、赖友辉等人,向他们介绍十八大报告中有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同时着手污染治理调查。1月8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基层瞭望”栏目发表了赵鹏的《再访长汀探治污》调研通讯,引起人们对污染治理、保护环境的新思考。

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巫奕龙走进了绿满青山、竹绕溪岸的策武乡南坑村,与村民们围坐一起,学习宣讲十八大精神。如今的策武乡,老百姓把发展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融入客家文化元素打造海峡西岸美丽乡村。在采访中宣讲,美丽中国、美丽长汀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巫奕龙感同身受,写下了通讯《福建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山光人穷随绿去 美好家园逐鹭来》,描述了长汀50万干部群众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共建美丽家园的生动场景。1月2日,中新社福建分社记者郭熙婵发表了美丽中国行专题电稿《福建长汀:杨梅种上“火焰山”》,讲述了长汀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让百姓在水土治理中实实在在受惠的故事。

中央驻闽媒体“长汀行”,是我省宣传战线积极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一次成功实践。记者们一边采访,一边宣讲,既拉近了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也打开了老百姓的话匣子,发回了一篇篇反映我省基层干部群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报道。

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一个半月来,中央驻闽新闻单位记者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围绕“科学发展”、“建成小康”、“两个翻番”、“五位一体”、“美丽中国”等十八大“热词”进行主题宣讲,受到基层欢迎。

中央电视台关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在2012年12月31日“学习贯彻十八大·行进中国 文化强国”专题栏目中,播发了题为《福建:非遗保护,变输血为造血》的报道,充分肯定我省在传承、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经验做法;12月2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消息《探长乐纺织如何逆市飘红》,推介福建民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典型;12月27日,经济日报头版“学习贯彻十八大”专栏中刊发了《鹭岛喜闻读报声》的通讯,对我省基层创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做法给予肯定;12月31日,中国日报头版刊发了题为《赴台投资:闽企雄踞榜首 应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深度报道,关注闽台交流合作的亮点;12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农广播”栏目播报了《平潭打造两岸经贸交流“黄金水道”》的消息,继续跟踪平潭开放开发进展、成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华声”栏目现场连线直播,报道晋江民企如何解决融资问题……

带去十八大精神,带回了新闻报道。近期,中央驻闽媒体陆续刊发了近百篇宣传推介福建的新闻。这些鲜活的报道,记录福建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反映了福建人民齐心协力建设美丽福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积极作为和良好成效。

同时,省级主要新闻单位也努力改进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全力支持记者深入八闽各地学习、宣讲十八大精神。福建日报推出《党报记者基层共学十八大》专栏,从社长、总编辑到部门主任、编辑记者,进村入户、进工厂车间,和基层群众共学十八大精神,发回一批鲜活报道,得到中宣部阅评员的肯定,省委宣传部迅速在全省新闻单位推广这一经验。省广播影视集团多个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同时开设专栏,将平潭建设速度、全省生态旅游、工商转变服务模式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作为采访重点,数十组记者分赴各地,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学十八大精神。

“媒体记者以‘走转改’为载体,主动将主题采访与宣讲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既推动了十八大精神热在基层,也使记者转变了作风、改变了文风、搞活了报道,一举多得、收效明显。”连日来,活动引起良好社会反响,得到读者充分肯定。

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推出改进文风系列评论

这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务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登台亮相以来,以“短、实、新”为标志的清新文风正在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新风尚。

在这背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文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宣部近日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重要任务。

如何“让文字沾上露珠”?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改进文风系列评论,掀起了一股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舆论高潮。

这是一份长长的令人瞩目的评论名单:人民日报的《改文风 写新风》《“不定调、不交稿”彰显新政风》《总结别玩“文字游戏”》《赞“一张图片、百字报道”》,新华社的《记者节里话职责》《在“走转改”中宣传好十八大精神》,光明日报的《以新文风书写新气象》和四篇切实改进文风的评论,经济日报的《年终总结莫“纠结”》,中央电台的《有想法还要有做法》,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中国青年报的《改文风切忌新八股》等。

这些评论主题重大,但篇幅不长,多在千字之内。800多字的《改文风 写新风》提出,宣传报道工作的质量高不高、成效大不大,就要看能否以激扬文字鼓舞干部群众士气,以优良文风凝聚党心民心。而《总结别玩“文字游戏”》只有400多字,却表达了“文字游戏”疏远人民群众,损害公信之基本的道理。《改文风切忌新八股》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讲述了改文风应当确立的原则是尊重新闻规律。

尽管篇幅短小,但这些评论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将观点和道理讲得实实在在、清清楚楚。《在“走转改”中宣传好十八大精神》一文说,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厦、跳出文山会海,走到城乡基层、贴近人民群众,才能写出更多生动鲜活、情感饱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佳作。《年终总结莫“纠结”》说,写年终总结,本是一件算算成绩、找找不足、想想计划的好事,对单位、个人都有利。如今却成为一些人的额外负担,变成了“年终纠结”。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说到底还是和我们的工作作风和文风有关。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评论语言朴实、文风清新,讲的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如《改文风切忌新八股》形象地说,新闻界“改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我举双手赞成。《二谈切实改进文风:“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指出,长期以来,一些党政机关的文件材料,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发言,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

讲实话、讲短话、讲有用的话,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推出的改进文风系列评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广大读者表示,改进文风后的这些评论让人喜欢读、愿意读、读得懂、记得住。

福建新闻频道:守望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福建是中国地质和气候条件最复杂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生态资源最为丰富和保护最好的省份之一。在持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中,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从2011年底开始,精心策划大型生态纪录片《守望》,2012年用了大半年时间在一线采访,跨越福建山山水水,记录了近40个普通福建人与生态相生相守的故事。五集大型生态纪录片《守望》于近期推出,每集30分钟,包括4到8个小故事,分别从海洋、河流、湿地、森林、土地等五个方面,用田野作业的形式展现了原生态画面——福建最基层老百姓的休养生息,从民生的角度和普通人的坚守出发,既呈现福建生态环境特点及影响,又展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中所面临的困境、经验与难题,既以全球化视野关注人与自然家园的忧患关系,又有福建人自发的维护和信心, 以普通人的视角,生动展现了人们对福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以及人们对于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的信心。

《守望》播出后,在普通观众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守望》主题突出,节目视角独特,细节场景生动,有深度、感染力强。是新闻部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优秀的具体实践。节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正视忧患,弘扬正能量

《守望》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手,通过三十几个小故事,从经济发展、政府作为、历史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角度,既展现了福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也展现了福建各级政府和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收获,弘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

《守望》摄制组历时半年,走访福建多个县域,运用画面、数据等方式,生动地展示福建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在气候条件上,福建又是台风、暴雨多发地区,在地形地貌上,福建的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在陆地上,又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面积超过80%。这样复杂的条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

《守望》不仅展示福建的生态困境,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场景,讲述了人们如何通过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得到收获。

例如,在《守望》第五集中就讲述了,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一旦暴雨就发生泥石流,山上是寸草不生的“火焰山”,但当地农民数十年来,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的倡导下,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把“火焰山”改善成花果山,人们也获得了丰收。

同样在这一集中,《守望》也讲述永春县的山区,因为泥石流频发,人们只好离开土地肥沃的故乡,用一个个细节,展示人们的不舍,但同时也描述当地政府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居住,协助村民在城镇里盖了更好的住所,得到了宜居。

这样的故事,不仅让人们看到福建生态环境的主要难题,也生动展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福建人的必要选择,而且也能从这种选择中获益的理念。

二、紧扣大民生,正视发展与生态的关系

十八大报道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李克强同志在去年12月12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强调,“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既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也要有‘登高峰’的必胜信心。”

近几十年来,福建存在的生态难题主要来自于发展,而福建人现在也已意识到解决生态难题,也必须依靠发展。

和世界许多地方的发展过程一样,近几十年福建社会经济各项建设突飞猛进,但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守望》展现了这种问题,但同时也就事论事,体现了福建人如何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如何努力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第二集的“河流”篇中,讲述了在福清市东南村,养殖业增加了人们收入,但在5000人口的村里,竟然连续三年找不到一个体检合格的适龄青年入伍,这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重性,于是人们自觉自动拆除养殖场。在周宁县鲤鱼溪,因为发展旅游业导致鲤鱼几乎灭绝,反过来让旅游业受损失,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人们立即纠正这种问题,并获得收入。

但节目不仅仅陷于“污染——纠正”这样的故事框架,在同一集里,还讲述福清东张水库成立水保科,时常监测水质和及时预警,预防饮用水污染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展现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守望》中,几乎每一集,每一个故事,都通过精致的细节刻画和精心的结构编排,既让人们看到当前福建生态环境的难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许多人正在为改善环境做出巨大的奉献。

三、重视当下作为,展现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2012年3月,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早在2000年,福建就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2002年,在时任省长习近平的推动下,福建编制完成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建也成为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指标均为优的省份。

《守望》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手,从经济发展、政府作为、历史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角度,重点讲述2000年以来,“福建人与自然相生相守的故事”,展现福建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付出的努力以及观念的变迁,弘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

同样以第五集的“土地篇”为例,在这一集中,讲述了安溪县全县关停石材业的案例,安溪是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但也是福建省石材加工业的大县,不仅每年贡献上亿元的财政收入,而且也是许多家庭和小企业的产业支柱。是安溪发展初期,人们没有意识到,开山采石会严重伤害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石材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当地政府终于下决心要全县关停石材业,这对政府来说,是迫不得已,对于民众来说,也难以接受。

但是,过了不久,人们就发现,关停石材业后,不仅人们居住环境变好,而且因为生态环境变好,安溪的茶产业也得到长足进展,许多石材商人转行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事业,也获得很好的收入,县财政也有增长,所以从长久来说,关停石材业,是生态、群众、县政府三赢的行为。

生态环境的改善,既需要政府作为,也需要民间努力。《守望》中处处体现这种来自群众的的努力,例如在第一集“海洋”篇中,讲述了厦门市一对父子22年来,一直坚持种植红树林的故事,还有第三集中福州市的志愿者保护湿地的故事,以及第五集中华安县的茶园主人坚持不用农药、化肥的故事,让人觉得,每个人都可以为生态保护做出努力。

这样的故事结构不仅表现了福建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视野开阔,形式创新,制作精良,可看性强

《守望》突破同类型节目轻描述、重说教的形式,每集讲述4到8个故事或人物,以鲜活的事实和老百姓亲身体会来说话,以点带面,通过不同的侧面,翔实地展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为守护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以及从优良的生态环境中得到的收获。

《守望》以事实说话,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生态环境与老百姓关系,让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所有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最大的“官”,也只是一个村支书,这样的人物故事,使节目更贴近现实,更贴近基层群众,让观众更加喜闻乐见。

为了让展现细节,《守望》摄制组不仅到深山老林,也深入到人迹罕至的滩涂海岛。为了找到生动的画面,记者加班加点工作,像拍摄沙溪捕鱼人,记者从晚上10点跟拍到早上6点。为了表现生态环境的变化,记者常常为了一个镜头跟拍10多个小时,像为了拍摄厦门鳄鱼屿红树林区的生态,记者因此被虫子咬伤,住院两个多月。

《守望》立足福建,但视野拓展到全球,通过把福建的生态与全球生态状况相联系,使节目更具深度。

《守望》立足现实,但视野追溯到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使节目更具厚度。在《守望》的第五集“土地”篇中,以武夷山茶农喊山祭祀仪式开篇,在第三集《森林的回归》中,也有一个建瓯市农民家族持续600多年,守护森林的故事,这些故事表达了福建人在千百年来直到如今,一直以极大的耐性和专注守望土地的情怀。这样的故事也让《守望》既展示人文情怀,也展现出福建人尊重自然的历史渊源和自然伦理。

《守望》画面丰富,场景细节生动翔实,信息量大,制作精良,可看性强,展现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节目不仅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主题,体现出对生态环境关怀和前瞻性的生态危机意识,唤起大家保护家园的意识,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很好地践行十八大精神,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三明日报:加强深度 拓展广度

2012年12月,三明日报继续积极开展“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大批记者编辑和各县(市、区)记者站同志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一线,走访群众,用镜头和笔记录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心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讴歌时代精神风貌。12月份开设4个相关专题专栏,分别为:“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专栏、“喜迎十八大——‘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专栏、“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专栏、“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学习贯彻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专栏,刊播报道26篇。

领导带头 全员行动

“走转改”活动启动以来,三明日报社班子领导率先示范, 带队深入基层采访一线,反映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推出了一批具有现场感和思想性的报道,并将“走转改”常态化,为报社“走转改”活动做出了表率,保证活动不断深入。

按照要求,报社建立了梅列陈大、尤溪浮洋、沙县夏茂、永安八一村4个基层联系点,编辑和记者根据自身情况每人也至少建立二至三个联系点。在十八大召开后,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联系点采访。

组织理论学习 加强深度

记者“走转改”首先在理念上要有高度。落实好“走转改”,就是要带着最新的精神、科学发展的理念,下基层才不会迷失、才不会在琐碎上打转,才抓得真、抓得准、抓得有分量。只有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更好理解中央省市的新精神新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新思路新举措,避免出现那种抄几句文件加一个人物采访和几组数据拼凑出来的新闻。

十八大召开前后,报社记者部及各县(市、区)记者站均组织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并且在每周一的记者例会上,每位记者必须上报至少两个选题,在会上进行采访前的讨论交流,鼓励记者多下基层多采写反映各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好新闻。

尤溪县记者站站长张德遴颇有感触地说:在第一时间学习好、理解好中央省市县的新思路、新部署、新举措,才能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把每个时期的专题报道当作战役来打,不打则罢、一打就响。

与基层通讯员保持联系 拓展广度

报社记者在多跑多采的基础上,做足通联“功课”,从而及时掌握、采访、报道全市各县(市、区)各项工作进展、举措和成就。力求实现消息通讯并重、专题专版齐抓、文字图片兼顾,促进新闻工作持续提升。

在新闻采访中,我社编辑记者 “接地气”、听民声、采“活鱼”、摄“土味”,把笔头、镜头向下、再向下,采写了一批优秀的鲜活新闻;同时还对国家、省级报刊记者及报道组通讯员热情相待、学习交流,既建立了深厚持久的情谊又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带来了党报新闻人的好作风、新观念,增强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在基层群众心目中的感召力。

吸收地气促发展 设置议题重民生

——县市报深化“走转改”活动的可行路径浅析

石狮日报社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摄影行业的这句经验之谈同样适用于新闻采编工作,尤其是一线的记者更是如此。新闻的职业特征要求记者“永远在路上”,而有生命力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新闻作品,则还需要记者俯下身心、深入基层。因此,化用上述摄影界的话,“如果你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扎得不够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1年在全国新闻战线发起的“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无疑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尤其为新时期如何提升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明晰了方向。自中央五部门联合提出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意见以来,各大新闻媒体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相关活动。那么,对于已经地处基层的县市级媒体而言,“走转改”活动是否还有实际指导意义?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尽管身处基层,但不少地方党报更多的笔触仍停留于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取生硬的信息,而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聚焦不够。因此,其内容固然远称不上“耐看”,其文字甚至无法做到“好看”。如何重拾并充分利用基层资源的优势,却又兼顾服务地方发展的需要?对于基层媒体而言,应在胸怀大局、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将视角和笔触向下,既体现责任担当,也彰显民生情怀。

一、俯身接地气 拓宽基层报道体裁

“坐家”成不了作家,脚板地下出精品。对于媒体记者来说,“深挖井”才能觅“活鱼”;对于新闻单位而言,广阔的基层永远是“活鱼”的源头。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走向基层,才能获得第一手真实鲜活的素材。

不少县市级媒体虽然地处基层,却没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周边基层的资源,而更多的报道还是停留于从相关政务部门获取信息,加工组合成没有多少可读性的“硬”新闻。应该承认,基层媒体的记者也在“跑”新闻,不过总还是隔着一层玻璃窗,采写的相关报道闻不到泥土的芳香,自然也缺少一份情感的投入。反映到文字中,更多的还是从材料到材料的重新组加工,语言难免因此干涩老套,更谈不上贴切生动;反映到内容上,缺少来自基层的所见所闻,单方面的信息来源难免使文章缺乏双方面甚至多方的辩证思考,观点也因此难以推陈出新;反映到情感表达上,由于稿件只是简单的“剪切粘贴”组合,记者无法知晓群众冷暖,自然无法写出带感情的好作品出来。

为了让记者真正深入基层,获得第一手原汁原味的新闻,《石狮日报》除了由报社领导带队下乡镇、进工厂、走上田间地头,并与多个基层单位联合成立“走基层定点联系单位”外,为了鼓励记者拓宽基层报道形式,做活基层新闻报道,报社还特别开辟出“走基层·亲历(体验)、”“走基层·蹲点日记”等体裁多样的固定栏目。

因此,当记者在下基层中了解到石狮一些沿海乡村因发展中的种种原因,导致曾经美丽的沿海沙滩几近消失时,记者在辗转多方问询后,了解到周边惠安县在青山湾治理沙滩消失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遂马上前往采访取经,并由此撰写出极具参考作用的基层深度调查稿件《青山湾再造金滩的启示》,推动了石狮市沿海沙滩的治理工作。而在石狮市启动出租车专项整治后,为了全面翔实还原出石狮市当前存在的出租车相关违规经营行为及交通部门为此的积极作为,记者既跟随执法人员体验,并以一个具体案例的发现及查处为例,采取蹲点日记的形式写出了《出租车不打表 经查实遭查处》的稿件,以另一种报道方式丰富了报道体裁。

二、架好沟通桥 兼顾“对上”与“向下”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上情下达,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的公器,媒体的另一重要作用,是真实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来自基层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推动相关困难问题的解决,即下情上传。而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相反,一方面,群众需要通过媒体通俗易懂的解读,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规章等信息;另一方面,媒体充分发挥其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功能,目的也在于搭建其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

在纯粹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石狮日报专门为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生产和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情况开设专栏,通过开设“走基层重点项目巡礼”、“走转改记者进企业”、“走基层镇村发现”等专栏,以记者现场所见所闻,真实反映项目建设进展、企业生产状况,为全市的经济发展鼓与呼、推动相关建设的快步推进。

而如何有效将政府部门的“上”与基层民生的“下”融合起来,则需要记者在基层走访中善于寻找政府关注与群众关心之间的共鸣点。系列报道《昼伏夜出疯狂采砂平地成险境》、《潜伏于荒郊野岭 非法洗砂厂现形》等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市民来电反映,在石狮市灵秀镇境内有不法商人为谋取利益,晚上偷偷采砂。为了掌握翔实充分的证据,将不法商人绳之以法,保护自然生态,记者连续多天在半夜和白天对这一非法采砂场所进行暗访抓拍,终于了解到第一手材料。稿件见报后,直接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将该非法采砂点取缔。同样一组来自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稿件《养殖之痛:70亩紫菜颗粒无收》,记者两度随同养殖户深入海边滩涂养殖基地,了解水源受污染对紫菜养殖的危害。同时,顺水源而上追溯其污染源,尽力查找造成紫菜绝收的原因。该文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到现场检测水质,既为养殖户解答了绝收的原因,也体现了部门积极作为的态度,实现了双赢。

三、铁肩担民生 主动设议题提高引导力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困惑和期待,让草根发声,是“走转改”活动为媒体提升可读性与受众面开出的一剂“良药”。通过人物命运的故事化表达,反映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通过媒体的宣传推动作用,形成包括政府及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合力,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是“走转改”活动最乐见其成的效果。这样的局面,既展示了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良好形象,尤其是上层部门“执政为民”的作为,也增进了基层群众对媒体的信赖,体现了媒体自身的责任担当。由于接近性的缘故,这样的稿件也更容易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为此,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需要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将笔触和版面更多聚焦于此,以此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这方面,石狮日报的爱心新闻是个典例。作为一个名牌栏目,多年来,这个专栏刊登的稿件为大量基层群众的困难、诉求,提供了一个呼吁、求助的有效平台,吸引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并在各种不同程度上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展现了石狮社会“乐善好施”的精神风貌,也树立了石狮日报的形象。

而为了丰富走基层活动的范畴,石狮日报的爱心新闻突破了“线下”单一路径的报道,而是针对新时期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主动顺应形势,采取了报网融合的方式,“线上”与“线下”一起走基层。(由于网民的匿名性及所属阶层的不确定性,其身份同样具备“基层”的属性)。《流浪男儿想回家》的系列报道是个成功的例子。这是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得来的线索,经纸质媒体报道,并在报纸官方微博转发后,迅速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并引起全国打拐办有关负责人的关注。经连续报道和寻找,仅十天时间,就帮助一名三年前流浪到石狮的安徽少年找到了在广州工作的父母。

应该说,在贯彻落实“走转改”活动中,记者的“跑”新闻意识得到了强化,通过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推进了其工作作风的转变,稿件文风也少了此前总结性、会议性新闻的生硬干瘪之风。不过问题同样存在,最大的弊端在于部分稿件虽冠以“走基层”栏题,但其内容的典型性及指导意义不大。一些稿件停留于简单的就事论事、或有闻必录式的记流水账,且篇幅及内容仍显拖泥带水。因此,对于处于基层的县市报而言,在将笔触和感情更多倾注于基层群众的同时,还应注意选题的代表性与实际意义,力求以小切口切入,见微知著反映某种现象及问题所在,并带动相关部门共同促成问题的解决。

源头有活水 基层天地阔

——泉州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有感

吴建生

【提要】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者要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要建立情感上真诚的沟通,才能写出质朴无华的文章;要靠群众越近,新闻才越有新气象、新线索、新表达、新亮点;要以敏锐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在千头万绪中把握社情民意、在千变万化中扣紧时代脉搏,才能报道出好的新闻。

【关键词】

“走转改” 基层 率先垂范 人民至上 排忧解难 长效机制

一、领导率先垂范,职工全员参与

市级媒体本来就身处基层,每天都有生气勃勃的创造,是实践的主战场、新闻的原产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一般性教育活动,而是对历史的传承,对传统的发扬,更是面对现实的与时俱进;是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途径,代表着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应当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身为媒体主要领导,应该率先垂范,深入乡村社区、田间地头“蹲点”,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社会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寒冷的冬季,“走转改”采访组13年后再次走进福建省迄今有人居住的最高点——九仙山气象站蹲点采访,与气象人同吃同住,用活生生的镜头反映出老一代和新一代气象人甘于平凡、默默坚守的高山情怀。郝莉英副台长带领记者到泉港山腰盐场,和盐场女班组长一同上下班,换上工装、下到盐坎里,体验盐工扒盐的辛劳。在石狮永宁,高栋梁副台长登上渔船和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永宁卫”戍守海疆的文化渊源,更多地体会到“讨海人”风里浪尖为生计谋的艰辛。黄永超副台长带领两组记者深入德化上涌镇,起早摸黑、爬山涉水、走家串户,参与稻谷收割;纪录米粉生产,目击碾米过程。杨旭东副台长赶赴铁观音之乡——安溪感德镇,上茶山、进农户、茶坊,亲身体会茶农种茶、采茶、制茶的繁琐工序和付出的辛苦,感受茶农对铁观音的感情、对丰收的期盼。

泉州电视台所有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广泛参与。在南安市洪濑镇大洋村,记者陈晖、汪龙波针对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深入探访各地如何解决问题,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在安溪县长坑乡云集村,记者跟随茶乡电影队放映员“王电影”披星戴月,奔波于乡村小路上,为村民播放今年第141场公益电影,给村民带来了微笑和欢乐;在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片区改造项目地,记者蔡斯琦、陈刚关注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动迁是一大难题,报道聚焦一名普通的干部如何做好动迁工作,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记者、编辑、主持人通过朴实的采访,汲取民情民意,一大批鲜活生动、质朴感人的新闻报道呈现泉州荧屏;通过与普通群众、建设者、农民朋友的深入交流,用文字与影像,表达群众心声,记载泉州发展变化,新闻人的心与群众贴得更近。

二、树立“人民至上”,彰显民生情怀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新闻宣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新闻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记者扎入群众不够深。为此,我们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把荧屏和时段留给百姓,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

在德化九仙山气象站的15名气象工作人员中,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平凡,但只要你走近他们,你就能发现他们身上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九仙山气象站资格最老的气象员曾再兴,在九仙山上工作了36年,现在患有糖尿病,每天早饭前都要打一针胰岛素,虽然身体不好,但他仍然坚持值夜班,每小时到观测台记录气象数据。在他看来,山上的条件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越是如此,就越要做好自己的工作。30多年的高山坚守让曾再兴更清楚自己的位置,他说他是高山上的气象员,只要国家需要他就要坚持到退休的那一天。正因为这些平常事、平常人才构筑了中国当前的国情,所以我觉得这次走基层确实做到了关注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我们打心眼里去拥护,我们也愿意更多地去走一些基层,去多关注他们。

“走转改”活动中,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服务人民群众;更要强化大众视野、感知群众冷暖、关注群众诉求,多宣传群众的生产生活,多报道群众的创新创造,多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体现新闻工作的价值。

人民群众所处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才能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才能让新闻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新闻报道也只有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从普通人的故事出发,才能让人信服。

三、强化服务意识,为民排忧解难

“走转改”活动核心就是帮助百姓、服务群众。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反映,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要求,是新闻工作的价值所在,更是作为泉州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泉州电视台在“走转改”节目报道中,着力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访报道不仅触及问题,而且促进问题的解决。

“走转改”采访组蹲点德化九仙山气象站,纪录气象员艰苦生活的系列报道《高山上的坚守》播出后,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春节前夕,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九仙山气象站慰问一线气象员,并为他们解决了暖气、自来水等生活问题以及工作上的待遇问题;在石狮永宁镇,当记者了解到海上信息联络站无法更新通信设备的困难后,立即为他们送去了海上通信设备,便于联络站更好与渔船联系,确保渔民出海安全;在德化上涌镇,黑羊养殖专业户蒋金朋的妻子20年前从云南嫁到德化,一直未落户,老家的户口早被注销,成了“黑人”。我们的记者得知后,积极进行多方协调和努力,并得到德化公安局领导的重视,困扰蒋家人20年的“心病”终于得到落实和解决。

2012年以来,泉州台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走转改”活动,以高度的自觉服务群众,以深厚的感情对待群众,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新闻广角》携手市委文明办开展“传文明风、扬道德光”走基层大型公益活动,每周走入社区村庄,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美德少年,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服务;泉州台曾连续报道惠安小岞的早产三胞胎姐妹,父母无钱支付巨额医药费的新闻。节目播出后,各界爱心人士出钱出力,三胞胎得以顺利出院回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和衣食住行等民生选题开展报道,追查事故黑点,对相关领域的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建设良好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惊魂电梯》、《北渠生命水》等系列报道,鞭挞黑暗,传递民声,解决民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此外,全台一盘棋,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晚会活动等形式,倡导“乐善好施、奉献爱心”的社会风尚,营造“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舆论氛围。

我们深深意识到,作为媒体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民排忧解难,就要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力度,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帮助群众厘清思路,不避重就轻,也不刻意拔高,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进一步强化新闻报道的建设性作用。要注意把握好报道的基调,既要正视基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又要充分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做出的积极努力,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和主流,辩证地看待问题,发展地看待问题。

四、感悟群众情感,反映群众心声

新闻工作说到底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系人民、服务群众。我们的新闻报道也只有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说实事求是的话,说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话,才能更加生动鲜活、更有激情、更有感染力。

泉州电视台在“走转改”节目报道中,更加善于从群众语言情感中获取智慧,得到启发,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不断探索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德化九仙山气象站副站长陈为德的父亲陈能夺,热情开朗的他对气象站有着非常深切的感情。20年前站里缺人,他希望儿子能到站里服务。虽然当时他儿子陈为德的梦想是考上大学而非做一名高山气象员,但受到父亲任劳任怨精神的影响,陈为德毅然上了山当起一名普普通通的气象员。就这样,父子两代气象人在山上一起并肩工作了15年,直到2005年老陈退休后回到上涌镇老家。面对我们的镜头,陈为德坦言,曾经有一段时间打过退堂鼓,但老站长、老书记他们一辈子对高山气象工作深厚的情感打消了他的念头。山上的确很苦,但这种苦反而铸造了一颗颗坚强的心,一代代高山气象人用他们的坚持,守候在高山之巅,他们看尽大自然的风雨变幻,他们感受着最朴实的友情亲情,而高山上的坚守还在不断传承。

采访内容看似平常,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德化九仙山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仅收获了原汁原味的生动报道,而且也懂得了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和采访对象建立情感上真诚的沟通,才能写出质朴无华的文章,比起华丽花哨的词藻,实实在在的文字和影像才能真正打动观众。也正因为如此,《高山上的坚守》荣获了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好新闻二等奖。群众也欣喜地发现,媒体上群众的语言多了、情感多了,身边的人和事多了,基层的百姓的心声也越来越多了。今后,我们就是要挖掘群众情感,善用群众语言,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电视语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五、发挥荧屏特长,创新报道形式

媒体“走转改”活动的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要如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准确把握群众需求、贴近群众心理,掌握和运用新载体、新技术来不断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和方法。

作为泉州主流媒体,泉州电视台充分发挥电视特长,各个部门在“走转改”报道中,采用了蹲点调研、连续报道等不同方式,充分展现了基层群众的人物命运或事件发展脉络,既有现象的扫描和观察,也有根源的探讨和思考。文艺编导开展文化调研,深入深沪、南安等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组建节目创优组,开展拍摄工作;闽南语节目建立采编播人员下基层制度;《泉州美食》下基层介绍农家菜肴;《唱歌拼输赢》下基层为群众奉献高品质的文艺演出;《泉州讲古》奉献贴近基层群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传奇。

中秋节,泉州台文艺小分队乘船到金门县为“金门中秋博状元开幕式”祝贺演出,这是金门首次纳入“泉州市中秋博状元大赛”赛区之后,主办方泉州台的积极回应。金门县长李沃士发出“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慨。去年9月,由泉州台承办的“欢乐泉州·走进澎湖”文艺演出在台湾澎湖举行,为澎湖乡亲献上丰盛的闽南文化大餐,增强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和民众感情,这也是泉州台开展的又一项有意义、有特色的“走转改”活动。妇女节,我们开展“三八走基层”活动,组织女新闻工作者前往惠安小岞、大岞,和女护林员、女民兵一起植树苗、当民兵,感受她们奋发拼搏、坚守奉献的精神。

六、健全长效机制,成为工作常态

“走转改”不只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种态度,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走转改”也不是短期之策、权宜之计,而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此,我们建立了完善考核、考评机制,调动采编人员深入基层的积极性,使每个记者的个人成长与“走转改”紧密结合,使走基层成为造就新闻人才的必由之路。

泉州台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与日常新闻报道有机结合, 以深入基层的新闻实践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传播力、影响力。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基层的干部和劳动者,把时段、镜头多给基层群众,多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多写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新闻,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如《泉港:258名渔排人员全部上岸》报道了台风登陆前夕,泉港南埔镇肖厝村的党员干部主动到鱼排上帮忙,组织鱼排上的养殖户撤离危险水域的事迹,从中让人感受到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浓浓的情感,该报道还传送到中央台《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专栏中播出。系列报道《泉企突围攻略系列》记者深入到企业,采访企业员工、管理员、经营者,探讨目前泉州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发展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为泉州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2012年开始,新闻中心在原有《创先争优》和《三项学习教育》专栏的基础上,又开辟了《走基层》、《基层 温情》等专栏,积极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报道,报道内容涵盖了“创先争优”、“五大战役”、“转变提升、跨越发展”、“环湾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年”等等;在乡镇社区、工矿企业、重点工程、基层党组织和民间公益组织等处建立了基层联系点,指定专门记者定期深入到联系点,了解社情民意,挖掘新闻题材。另外,还积极配合中央台走基层报道活动,选派优秀记者协同央视驻福建记者站人员采访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为来泉外来务工人员排忧解难。

我们意识到,“走转改”活动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种理念、一种机制,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坚守和工作常态,让基层意识和群众观点始终成为新闻报道的不竭源泉和思想动力。为了使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我们更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精心组织实施,同时要结合媒体自身特点,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

总之,“走基层”不是一个号召,也不是一种任务,而是新闻工作者本身的需求。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真的要走基层,不是简单的走基层,而是要深入基层,用情感、用思考深入基层第一线,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体会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只有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切切实实地做到“走下去、沉下来”,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新闻事件真相;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电视新闻作品,让电视节目更加深受观众的喜爱。(作者单位:泉州电视台)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活动要注重强化五个意识

巫瑞万

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于2011年8月9日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质,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笔者有机会认识部分媒体同行,在与他们聊起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话题时,或多或少地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对此,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注重强化思想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使活动真正起到应有的成效。

要强化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的采编人员认为,没有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前,一样的下基层采访,一样的编辑稿件。开不开展这个活动无关紧要。笔者认为,这是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一个误区问题。应该要明白这么几个道理。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缩短新闻战线同人民群众距离的根本需要。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都在基层、都在群众中。只有人下去了,心下去了,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气息,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读者的力量。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的根本方法。深入基层实践、总结群众创造,是把握各项工作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从社会实践的丰富土壤中获取养分,提高新闻宣传水平才有基础。现在部分采编人员的工作态度,迫切需要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用群众的视角去发现新闻,用群众的语言,去提升宣传报道的针对实效性和感染力;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倡导编辑记者沉下身心,走进基层,在实践的艰苦磨炼中感悟生活真谛,锻炼品质作风,增长本领才干,培养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持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延伸。只有深入基层、加强实践锻炼,才能在任何情况下,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的重要作用。

要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实践表明:如果没有责任心,即使能力再好,那么对工作照样做不好。同样的,如果没有责任心,要想真正走到基层,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有走到基层,也仅仅是人下去,但心没有下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相互联系的。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有效载体;转作风是走基层的根本途径;改文风是走基层、转作风的根本目的和重点,三者有机统一于加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要想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责任要靠制度和机制来保证。要把提高每个新闻工作者责任心贯穿到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在推进这项活动的进程中,建立健全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制度,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

《三明日报》社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报社、每位班子成员、每位编辑、每位记者都在基层建立了责任联系单位。对深入联系点的次数、时间、任务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特别是一线记者分别在乡村、社区、厂矿企业建立了3个责任联系点,平常一线记者与这些联系单位保持热线联系。实践证明:建立联系点制度的方法是可行的,成效是明显的。自开展活动以来,《三明日报》社每位一线记者均已在各自的联系点,采写了一篇质量较高的新闻稿件。

同时,《三明日报》社还建立完善了激励机制,明确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奖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这些举措,有力地激发了采编人员的工作激情。

要强化群众意识

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人民群众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他们是媒体赖以联系的唯一对象。只有心中真正有了群众意识,才会善于从广大群众的平凡生活中发现新闻,写出好稿和重稿。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深深感到只有常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只有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只有扎根基层“三贴近”,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才能写出好新闻,创出好成绩。必须深入下去,走到一线。多与采访对象交流,就会从中找出新闻亮点,做出群众想了解的新闻。而看材料、读文字永远只是纸上谈兵。

一位新闻前辈说:如果一个记者作风漂浮,只是满足于跑机关、泡会议、拿材料,那样只会远离生活、远离实际、远离群众,这样不仅达不到报道的目的,更得不到群众的喜爱、信任和支持,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新闻报道应有的作风,反而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刘云山同志指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践,贵在取得实效,这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笔者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要胸怀群众,转变作风,就是要深入、深入、再深入,学习、学习、再学习,付出、付出、再付出,永葆群众观念。”

要强化精品意识

什么是精品?精品就是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要想得到精品,只有潜心基层一线采访,从群众的事件中找亮点,找切入点,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富有感染力。

过去,有些新闻报道文风呆板,群众意见很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新闻战线的工作者。

必须确保导向正确,提高舆论引导力。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更需要有过硬的文笔,多站在百姓的立场,了解百姓所想,感受百姓受思,发现百姓所愿,用我们的镜头,我们的文字表现出来,用朴实、新颖的方式,吸引受众,做百姓看得懂、爱看的新闻。去年8月20日,笔者深入到宁化县一个偏远的坪上村采访。这天晚上,好多村民聚集在英秋家里聊天。笔者发现英秋家里的白炽灯全部改装了节能灯。灯更亮了,电费反而降低了。笔者在现场时,听到英秋说:“我观察过电表的转速。原来用白炽灯时,看到电表指针‘呼呼’地转,自从改用了节能灯后,电表指针像懒虫一样懒得动了。”后来,笔者以《农家亮起节能灯》为题写了一篇稿件。新闻阅评员说:“文中表述的‘电表指针呼呼地转、电表指针像懒虫一样懒得动了’富含群众语言韵味,语言朴实生动。”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不在场,或者只是通过打电话采访的话,也许就听不到这样生动的群众语言了。

当然,要想获得精品,还必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给受众更多“鲜、活、实”的新闻。学习使人进步。我们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学会运用群众语言,在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才能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要强化服务意识

“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这是新闻工作应当承担的重要职责。要想完成好这个重要职责,就必须强化群众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任何与这背道而驰都有悖于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真正本质。

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作为新闻战线的工作者,直接接触群众,面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心连心。群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新闻资源,我们理所当然地要为群众真诚服务。我们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

我们真诚地为群众服务了,群众就会感激我们。笔者就体会过一次。去年5月份,许多外地的驾驶员打电话向我们三明日报社反映:路过清流县嵩溪镇三角坪叉路口时,因为没有路标,驾驶员会走错路。笔者出差路过此地,发现驾驶员反映情况属实。于是拍下一张新闻图片,记录下了现场基本情况。此稿在本报发表后。当地的公路局、水泥公司很快就在现场树立了四块路标。此后,本报接到了驾驶员的感谢电话:“路标已经竖立了,感谢你们呀!”通过此事,笔者觉得事情虽小,但对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来说,就是大事了。由此可知,只要心中有了群众,服务就无小事。(作者单位:三明日报)

真实力量,源自这片基层沃土

——湄洲日报社“走转改”活动实践与思考

帅志强 吴伟锋

湄洲日报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发动全社成员参与活动,并且将“走转改”活动持续至今。报社在各县(区)都建立了基层联系点,组织近20小分队奔赴基层,共派出500批800多人次的编辑、记者下基层,刊登了2000多篇文章。通过本次活动,努力做到“全员走、全面转、全面改”,认真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践证明:此次“走转改”活动通过“坚持走、彻底转、全面改”,有效提升了地方党报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一、设置基层议程,呈现群众主角

“议程设置功能”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的: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设置议程是新闻传播界常用技巧,目的是增强报道效果。纸质媒体运用议程设置表现在突出地报道某议题,使该议题成为公众视野关注的话题,甚至将公众行为引导到媒介和政府预设的层面。在“走转改”活动,湄洲日报社将基层议程作为本报主要设置的议程,并且引起了读者和相关部门对报道的基层和群众生活的关注,增强了传播效果。湄洲日报社主要通过突出基层议题和设立基层栏目达到设置基层议程的目的。

1.构建基层议题关注群众的生存状态

议程设置理论要求构建一定的议题引起受众关注,“走转改”活动所说基层,实质上就是群众,真实客观地报道基层的议题就是要求关注群众的生存状态。《湄洲日报》一直以打造人文气息的党报作为办报方针,长期坚持对报道对象给予人文关怀。在“走转改”活动中,《湄洲日报》将宏观公共议题和微观个体议题结合起来。公共议题涉及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公共生活关系密切。对微观个体议题的报道,主要通过平凡人细微事展现个体的生存状态,这些个体性的议题既有特殊性,也有一定的社会性。如去年8月21日,湄洲日报社记者部骨干记者接到群众反映污染问题,便前往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写的《水渠却成企业排污道》并点出“镇里向区环保和农业部门反映,这两部门回函让无执法权的镇里自行处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连续跟踪刊发《环保农业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不论谁的事 都得当回事》等报道,对基层的环保问题进行了监督。此外,报社记者还用平民化的视角观察群众生活中的普通小事,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如《新生代》版面刊发的《黄瓜岛上的80后民警》成为报社“走转改”的开篇之作,报道了石城边防派出所的两名80后大学生警官在0.67平方公里偏僻小岛日夜与海风浪潮相伴的无悔青春选择,这里没有网吧、KTV、自来水,连看到的报纸也都是5天前的这样特殊人物的生存状况。《民生》版刊发的《为了山里娃走出大山》关注了一所海拔660多米的山村小学,一年轮换一次教师,只有校长“铁打不动”,且一人顶几个人工作的民生诉求。

构建基层议题的过程,也就是记者走进群众的生活,深人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世界,客观地了解群众的生存、生计、生活,真实地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冷暖疾苦,而要成功地构建这些议题,实现有效传播,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真心实意地接近群众和了解群众,将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把版面多给基层群众,多写反映实际、反映基层的新闻。

2.设立基层栏目形成报道强势

湄洲日报社启动“走转改”活动后,新开辟了《基层蹲点手记》、《走基层 听民生》、《换位体验在基层》等专栏,在要闻版、民生版等报社重要版面强势推出,进一步拓宽专栏报道范围,更多地反映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内容。在此次活动中,除了新开设栏目外,湄洲日报社还以文件形式明确第五届福建新闻名专栏《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作为深入开展此次活动一个重要栏目持续推进。这个栏目是湄洲日报社在2007年4月份创办的。从一开始,该栏目就鼓励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民生问题报道,着力反映人民心声,拉近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并且通过记者深入下去,走进新闻发生的现场,感受生活实际,采写出更多具有人文关怀和震撼力的新闻报道。例如深入黄瓜岛、南日岛、仙游等偏远地区,与被采访对象零距离接触,对这些盲区特殊群体加以报道。报纸原有的常规栏目,例如《热线新闻》、《新闻观察》、《焦点放射》、《热点探访》、《冷点报道》、《盲点透视》等,有意识地加大来自乡村、工厂、海岛、学校等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通过设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专栏,基层和群众成为报纸的主角,并且形成报道强势。

版面多给基层群众,多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成为“走转改”活动的重要举措。《追新族》、《民生》、《社区》、《夜总汇》等版面都对自己的定位进行了适当调整,配合基层报道,特别将报道对象让位于群众。例如《民生》版刊发的《红土地寄予新希望》,关注了革命老区村东海坪洋村让村民们忧心的教育问题;《社区》版《灾后探访重灾社区》,反映了在受灾较严重的城厢区霞林街道霞林社区,了解干部群众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情况;《夜总汇》版刊发的《吼吼吼,和山民一道夜驱野猪》,客观再现了夜间9点许,寂静的山村回响阵阵喊声,当地村民为对付野猪猖獗总结出独特的防范法。到目前为止,所刊登的反映群众心声的各种稿件来看,刊登在头版位置的有三分之一,其他大多分布在二版和专版处。

二、俯下身沉下心,倾听群众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指出:我国新闻媒体在以往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弊病,只是满足于“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或是借助网络,摘抄拼凑,敷衍成文。有的人满足于闭门写作,他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任意挥动生花妙笔,炮制各类花哨、应景和赶时髦的文章。[2]这种描述直接指出了新闻工作者缺少的基本职业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现实中部分记者确实属于这种类型。湄洲日报社在制定“走转改”实施方案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求所有记者要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要俯下身子沉下心赶赴基层。俯下身子沉下心实质就是新闻工作人员的作风,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要学习的“穆青”精神。通俗地说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尊重群众、接近群众、接受群众、协助群众等作风。

1、深入基层潜心调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活动开展至今,田间地头、山川岛屿、街道社区、乡村集镇、工厂车间、偏远山村等都留下了报社记者的足迹。记者们前往这些地方,进行蹲点采访,体念式采访、介入式采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完成一次“蹲点”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通过“望”、“闻”、“问”、“切”全面客观地掌握各种材料。例如记者吴琪娜和同事为了完成“湄洲祖庙福首的一天”的报道,提前一天进入湄洲岛,与祖庙16位福首逐个接触,沟通采访需求。次日凌晨3点,又带着相机和采访本,摸黑上路,前往妈祖祖庙,开始蹲点采访。为了保证准确权威,翻阅各种典籍,多次询问常年处理祖庙事务的老人、民俗专家等,就是这般深挖盲点的第一手材料,才完成这一独家报道(本文获得福建省第18届新闻奖三等奖)。

2.第一时间记录现场

对2011年“9·1”莆田特大暴雨的报道,是“走转改”活动最好的例证。报社大部分成员都投入到了这次突发性的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在莆田市第一次发出暴雨红色警报之后,出差在外的湄洲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许晨聪用手机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时时刻刻与被洪水困在居住低洼处的几位副总编辑紧急磋商,着手策划报道方案。一组记者第一时间赶往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蹲点守候,同时另一组记者赶赴灾情严重的下磨溪、龙德井、霞皋等地,就连离市区3个多小时车程的仙游县菜溪乡,也有记者赶到。当天本报共派出记者30多人,一线记者全员上岗,共拍摄现场照片上千张,采编文字稿件近百篇。最后特刊为《势滔滔》,以“势”为关键词:第一版为《雨势·瓢泼暴雨哗哗泻》;第二版为《危势·城变泽国处处急》;第三版《气势·劈波斩浪声声吼》;第四版《情势·爱如潮水滚滚来》。整个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照片获得省新闻摄影奖组照一等奖)。市领导在灾后重建的不同场合都对湄洲日报引导式、客观准确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3.沉心静气探求真相

报社记者通过本次活动,抛弃了“功利性”的写稿,树立了发现事物真相,探求事物本质的作风。在“9·1”莆田特大暴雨的报道中,陈霖等记者为了前往水灾严重的霞皋,从距市区100公里之外的仙游县菜溪乡石满村自费500元“高价”求当地一名群众开私家车赶赴现场。当时,山里山路能见度只有不到10米,一路险象环生,遇到10多处的山体滑坡,山上大石头滚落下来,由于街道几乎淹没,他们徒步趟水1个多小时,赶到霞皋,同时,还积极协助当地群众开展救助。此外,湄洲日报社副社长、记者部主任郑金铸带队深入被人称为“死人岛”的秀屿区埭头镇荒岛后青屿,这个面积仅0.6平方公里的小岛在外界鲜为人知,岛上十分荒凉,整个采访先乘渡轮,后搭渔船,经过一个小时多的海上颠簸,终天完成一位古稀老人吴文水单人痴心坚守孤岛护林三十二载,换来荒岛变绿的独家报道(本文获得省“走转改”新闻奖三等奖)。

构成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都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新闻记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充分获取这些客观变动的事实,赢得新闻专业工作的基础条件。[3]在“走转改”活动中,整个报社成员对新闻工作从业的作风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了深入现场调查事实是记者的工作方法,这将有利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抵制虚假新闻。

三、改变报道语态,强化群众视角

对于改进报道文风,湄洲日报社强调用群众视角报道群众生活,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首先,丰富版面语言。《湄洲日报》注重采用图片、字体、线条、色块等编排手段,选择合理的版面空间,加强版面布局。尤其是涉及基层的深度报道,除了给足版面空间,特别注意图片与文章的关系。为了迎接莆田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反映5年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以回顾回眸、回访回放的方式,通过本报记者、通讯员以点看面、以小见大的现场探访,同时以《图说跨越》专栏,刊登3版图片专版。此外,在《新闻沙龙》版面“我们这5年”专题中,将5年成绩数字用形象化的图表推出。

其次,转换报道角度。“走转改”活动报道角度最大的变化就是由政府视角向群众视角、由宏观角度向微观角度转变、由业务角度为生活角度转变。报社要求记者采写的基层报道,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分析问题,注意细节、细微,以小见大。如《放心肉诞生记》一文为例,年轻记者朱志敏前往华林工业园区的天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其机械化屠宰场通宵探访,从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都认真观察询问,了解屠宰一头猪在流水线作业的21道工序,放心肉经过45位工人历时25分钟的生产过程,而记者采访用了近两个小时,抓住放心肉生产的具体细节进行采写。对于时政报道也进行了变换了一定角度,更多反映基层和代表的声音。针对莆田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的报道,湄洲日报开设《金秋华章》专版,全程报道,推出《党代会漫笔》专栏,刊发了《高处不胜美》、《幸福来敲门》、《文化绽新彩》等言论文章,以轻松、精炼的文字反映代表的心声。以往,类似党代会的报道,都给人一种“高大全”的感觉,不接地气,而湄洲日报社就是借助“走转改”的契机,不但创新了报道形式,而且还特别注重文风的改变,写出了许多生动、活泼、有趣、有深意的评论,给人思想上的洗礼和冲击。

最后,采用多样化的新闻体裁。纵观“走转改”的报道,写作方式多样化。一般消息、人物通讯、解释性报道、现场短新闻、新闻配评论、图片新闻等都有,尤其写作过程中,通常根据报道对象合理选择报道形式。《基层蹲点手记》、《换位体验在基层》、《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通常以深度报道为主,许多报道会通过记者心得、记者手记等短评的方式配合报道刊发。在改进报道语态方面,报社记者们大量采用原生态的群众语言,文风清新朴实,感染了读者,也感动了采访对象。编辑记者戒除八股老调、陈旧呆板的宣传文风,真正懂得“用事实说话”,改变传者本位姿态,采用受者本位语态。

通过“走转改”活动,一线记者、一线编辑真正领悟了“走转改”的实质精神,全社上下将深入新闻现场和树立群众意识已经上升到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来认识,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职业准则。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认为,“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4]为了将“走转改”活动常态化持久化,防止形式主义和作秀之嫌,报社将进一步完善“走转改”工作机制,建立记者激励机制,推行如“新闻捕快”、“随手拍”、“城市评议员”、“今天我出门——市民眼中的故事”等群众参与机制,打造报社“全媒体”和记者“自媒体”相结合的新媒体传播机制,使“走转改”活动走出实效,走出新意,走得久远。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片社,2011,194。

[2] 郑保卫 黄全权.《“走转改”的实践依据与现实意义》[j].《新闻与写作》,2011(10),12。

[3] 高钢.《中国新闻界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宣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活动的意义思考》[N] .《光明日报》2011(9 /26)。

[4] 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J].《新闻战线》,2012(2),1。

作者简介:

帅志强: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专任教师。

吴伟锋:第十二届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湄洲日报社记者部记者。

省新闻“两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以来,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以下简称省新闻“两会”)按照中宣部的总体部署、省委的要求和省委宣传部的工作要点,发扬锐意创新、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力建设党委和政府的记者工作部,在工作中主动融入、围绕中心、夯实基础、扩大影响,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不懈抓新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2年,全省新闻战线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的工作主线,有机结合省委部署开展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继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了三次“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深入浦城、松溪、政和、永春、晋江、大田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的精神要求。全省2万多人次的编辑记者走进基层,建立了840多个基层联系点,开设了130多个专栏专题,主动服务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刊播一批基层气息浓厚、饱含真情实感、内容鲜活生动的新闻佳作,努力通过新闻报道协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凝聚起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多次得到中宣部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宣部《内部通信》刊发专文,全国“三教办”刊发6期活动专报,《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中国记协网刊出几十条报道,人民日报1月4日头版刊发《部长同我们一起“走转改”》,光明日报11月7日刊文《福建:“走转改”让典型宣传“三贴近”》,推介、肯定我省的做法经验。原省委书记孙春兰高度肯定我省“走转改”活动并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同志要重视支持这项活动,积极做好配合工作。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叶双瑜也批示要求在省直机关内部继续交流推介“走转改”经验。

1、加强动态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不断推动活动的常态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部署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各地群众欢度新春佳节、享受幸福生活的欢乐景象,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2月,召开全省深化“走转改”活动座谈会,交流开展活动的做法经验,探寻拓展延伸活动的途径,袁荣祥部长在会上对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做出部署。3月,下发《关于2012年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新闻战线以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5月,为贯彻落实全国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化“走转改”活动研讨会精神,推动新闻战线“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不断深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新闻单位将深入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与开展“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为全省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9月,部署全省新闻战线开展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推动再次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的热潮。11月,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落幕,即启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制定下发工作方案,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报道热潮。

2、营造发展氛围。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多次组织中央驻闽、省市主要媒体记者下基层宣讲采访,推动中央和省委精神热在基层、热在群众。各地各新闻单位围绕宣传“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贯彻“两规划一方案”、打好“五大战役”、“三维推进”、“三化并举”、推进生态省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等主题,开设《喜迎十八大——“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科学发展 稳中求进》《跨越新篇章 民生新亮点》等专栏专题,通过“走转改”更好展现建设“三个更加”福建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同时,把开展“走转改”活动与开展省委部署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分批安排5000名新闻工作者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刊播大量反映数十万名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密切干群关系的生动报道,使下基层的过程成为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过程。

3、加强理论研讨。通过评选优秀新闻作品、开展理论研讨、调研活动,引导、推动各地各新闻单位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推动“走转改”成果进高校,加深对新闻宣传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不断固化转化成果。2月,为激励全省新闻战线总结新鲜经验,创新活动思路、载体、形式,举行“走转改”活动专项新闻评奖,评出好项目3个,好新闻45件。6月至8月,评选“走转改”优秀论文20篇,推动全省新闻战线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结合,加强对活动的理论研讨,并推荐上报中宣部新闻局3篇优秀论文。袁荣祥部长带头思考问题,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在第7期《中国记者》发表《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 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10月17日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期的生动实践》。10月,省记协名誉主席、省新闻学会会长陈逸清率领省新闻“两会”调研组赴全省各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总结活动做法和成效,查询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寻找深化活动做法。省“三教办”还挑选上报照片参与全国“躬行大地”图片展,并组织人员前往参观。将全国“三教办”编印的优秀论文汇编、编辑记者感言汇编、优秀新闻作品汇编等作为生动教材,推荐各新闻单位组织学习交流。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将新闻战线专家库推荐给省内各高校开设讲座,推动“走转改”活动成果进高校开设讲座。

4、健全长效机制。以“走转改”的要求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走转改”持久深入开展。一是健全领导带头机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率先垂范,参加了三次“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足迹遍布龙岩、南平、三明、泉州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的精神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媒体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撰写新闻报道和调研文章。各地各新闻单位健全基层联系点、基层挂职、蹲点调研等制度,明确规定新进记者必须驻点锻炼2年,新闻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必须下基层1个月,具有高级职称新闻工作者每年必须下基层2个月。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走转改”作为福建新闻奖、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和其他各类新闻奖项评选的重要条件,评选“走转改”专项新闻奖,在业绩考核、稿件评定、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向常走基层、扎根基层的采编人员倾斜,形成了有利于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导向和氛围。三是健全督促检查机制。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细化操作流程、实化工作方案,省新闻战线“三教办”及各新闻单位都建立专门档案和台账,通过编发简报、实地督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推动“走转改”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坚持不懈抓主题宣传创新,积极开展“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反响。着眼充分发挥精神的激励引领作用,在更高起点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部及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于今年2月开始发起“福建精神”主题宣传战役。从创新组织的方法手段、宣传的路径模式入手,把16字“福建精神”内化为群众眼中的具体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也为重大主题宣传积累了成功经验,得到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的充分肯定,中宣部新闻局《内部通信》刊发《福建媒体结合福建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光明日报》发表《福建:“走转改”让典型宣传“三贴近”》,对福建精神主题宣传进行肯定。

1、活动“聚人气”: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各种平台,带动群众全程参与到弘扬“福建精神”的各项活动中,全方位拓展提升传播力。我们充分发挥媒体公信力、贴近基层的优势,联系沟通群众、动员发动群众的作用,以“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为载体,推出“福建精神征文活动”、“弘扬福建精神短信大赛”、 “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对联征集”、汇编《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图书等10余个活动。通过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便于参与的平台,带动群众全程参与。在长达数月的活动中,福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始终热情高涨、热情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1200万人次踊跃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这种“火爆”效应,推动“福建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宣传“接地气”: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践行“福建精神”最火热的实践、最新鲜的经验,努力扩大社会认同,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在通过活动聚足人气的同时,全省新闻媒体趁热打铁、顺势而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间,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之间,省市媒体之间,做到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整体互动,形成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福建精神”。福建日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都市报、东南网等媒体开设《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福建精神群英谱》、《弘扬福建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大力弘扬福建精神 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等一批专题专栏,集中展示一批践行福建精神的先进人物事迹。并随着各项活动的顺利进展,连续刊发征集来的“践行福建精神”短信、对联,先进人物短信投票数等动态消息,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各新闻媒体充分借鉴“走转改”经验,创新内容、方法、手段,在“接地气”上下足功夫。在对组织对先进典型的报道中,抛弃长篇大论模式,注重以故事化、口语化、细节化打动读者、说服读者、感染读者,淡化“宣传味”,提高典型的亲和力,增强的说服力,得到受众的肯定和接纳。

3、典型“有底气”:把“福建精神”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有机融合,内化为群众身边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成为全省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新闻媒体把“福建精神”宣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续写“雷锋日记”、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活动的报道中。在“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新闻媒体在广泛发动群众推荐评议的基础上,集中报道了30名候选人。这些先进人物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是都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些来自群众身边的典型的鲜活事例和真善美的言行来阐释“福建精神”,引发受众对践行“福建精神”进行深入讨论,深刻揭示改革开放创新求变的时代特征,展现社会主义社会美好和谐的本质特征,激发人们创业的热情、助人的真情、拼搏的意志,鼓舞激励人们求真求善求美,大大增强了社会的正能量,引导全省人民群众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福建科学发展的火热实践。

三、坚持不懈抓新闻精品工程,不断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人才培养

1、认真开展福建新闻奖评选工作。今年,根据我省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全国性新闻评选工作的改革方向,我们进一步修改《福建新闻奖评选办法》,对整个评选活动的前期筹备、会议组织、定评汇报环节进行了完善。4月14日—18日,第十八届(2011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活动在南平建瓯顺利举行,来自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期刊和新闻网站的4个新闻专栏和395件新闻作品获奖。获奖作品客观翔实展示了2011年我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浓墨重彩反映了2011年全省新闻媒体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生动新闻实践,体现了我省新闻工作自觉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优异成绩。

2、做好中国新闻奖我省参评作品的选拔报送工作。在福建新闻奖评选基础上,我们按评选项目分批分次开展了中国新闻奖我省参评作品推荐评选会,高标准严要求选拔代表我省参评的新闻作品,做好网络报送和纸质材料报送工作。我省今年有8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二等奖4件,三等奖4件,有力地展示了我省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的良好形象,展示了我省新闻界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持续营造良好氛围的有效作为,受到省政府嘉奖。

3、开展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活动。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努力改进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举办了福建省第十二届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活动,王志贤等10名新闻工作者光荣当选。

4、颁发宣传福建重点新闻奖。从2011年11月开始,我部决定对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在中央主要媒体的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播的宣传福建重点新闻报道进行奖励。迄今为止,已奖励5批共378篇/组宣传福建的重点新闻报道。此奖项激发了中央媒体驻闽机构宣传福建的积极性,对更多宣传福建的好稿上中央主要媒体的重要版面时段有较大促进作用。

5、开展2012第四届宣传海西新闻奖评选活动。中央、境外新闻单位和福建周边海西11城的48家新闻媒体共选送了164件宣传福建跨越发展、助力海西建设的新闻作品参评。经活动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福建跨上“金麒麟”》等61件优秀新闻作品入选,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14件、三等奖41件,提升了中央、境外、海西周边和省内新闻单位宣传报道我省发展建设的动力和能力。

6、评选颁发第九次党代会好新闻奖。

7、开展其他单项评奖活动。我们继续与省人大、省政协、省综治办、省人口计生委、省总工会等单位和部门联合举办专项评奖活动,激励先进,促进有关部门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不懈抓队伍服务工作,努力建设新闻工作者之家

1、编印《福建新闻界》,搭建新闻学术交流和新闻人才成长平台。《福建新闻界》是省新闻“两会”的会刊,每月出版一期,每期刊发稿件约12万字,是我省新闻界重要的内部专业期刊,始终致力于“为全省新闻界提供新闻学术交流的平台”的目标,及时刊发权威言论,聚焦新闻事业及宣传报道工作,关注国内外传媒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开设福建记协网,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便捷交流平台。通过积极协调,福建记协网(福建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专网,http://jx.fjsen.com)于2012年4月5日开通。福建记协网共分为福建新闻界、传媒动向、舆论监督、传媒人物、传媒研究、传媒智库、奖项评选、三项学习教育园地等几个板块。我处负责福建记协网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更新资讯报道,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全省新闻界资讯,搭建与全省新闻界联系的桥梁和平台,也为福建新闻界、福建记协建立了一个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交流工作。5月,省新闻“两会”协助做好“海峡两岸媒体海西行联合采访活动”有关接待工作,“海峡两岸记者海西行联合采访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来自两岸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近40名记者参加了这次联合采访。省新闻“两会”积极搭建与台湾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联系平台。接待了台湾新闻媒体工作者协会理事长黄汉东一行,尝试与台湾新闻媒体工作者协会建立长期合作联系,为两岸新闻业界及其从业人员搭建交流平台。

4、开展记者援助项目。按照中国记协统一部署,开展记者援助项目,对遭遇重大疾病和灾难的新闻工作者给予帮扶申请。

在“走转改”中采写有生命力的文章

王凤山

作为省委机关报记者,我第一时间投身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以鲜活的事例、独特的视角,采写有生命力的文章。

“走”哪里?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的稿件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走转改”不是盲目的走。如果缺少寻找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共鸣点的意识,那么采写出来的稿件就会缺乏主题,缺乏深度,没有生命力。

因此,“走”之前要有所准备,要深入解读党和政府当前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要有对基层的了解,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走”的目的地。

平潭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2009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举全省之力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抓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打造两岸人民共同家园。经过近3年的建设,平潭开放开发渐入佳境,特别是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快车道。

平潭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海峡两岸媒体反映平潭建设的报道最多、密度大。怎样在这些报道中凸显特色?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寻找一个支点,既能体现平潭开放开发美好前景,又能体现平潭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我一直在寻找。

作为一名福建日报驻平潭记者站记者,我对平潭的开放开发了然于胸。很多建设工地、人物事迹、特殊政策等,我都报道过。在原来采访的基础上,通过与当地干部交流,再次寻找、再次挖掘,我最后把这个点定位在对台最前沿——平潭澳前镇玉楼村。

怎么“转”?

选择好了目的地,该怎么样去“转作风”?

“转”要身入,更要心入。一些编辑记者走基层只满足于身入,没有心入,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加深与百姓的感情,没有认真总结鲜活的经验,这样的“身入”就失去了意义。

2010年,平潭澳前客滚码头正式动工建设,一台台挖泥船、运输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不断开进这座小渔村,这里也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作为平潭重点工程项目,我也多次到玉楼村采访,但每次采访都只停留在报道工程进度的表面上,采访不够深入、题材不够鲜活,写出来的稿件质量不高,很难吸引读者眼球。

“走转改“活动以来,与以往采访不同,我几次住在玉楼村,与码头建设者、当地干部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打成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2011年8月底,与他们聊天中,我了解到建设者为了早日将码头建成,不怕辛苦,夜以继日地施工;广大干部为了做好建设保障,苦干、实干,很多人24小时呆在指挥部里;村民更是牺牲自己,在背后给予默默支持,在拆迁、征地等方面努力配合。越深入采访,就越真切感受到了码头建设对村民生活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地没了,海上养殖也没了,祖坟也被迁了……不仅如此,房子被山上爆破震裂了,天天要忍受各类机器轰鸣的噪音,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挑水喝……于是,我开始寻找村民默默支持的答案。经过几天的采访,答案越来越清新:在两岸交流合作、祖国统一大局面前,当地村民勇于担当,无怨无悔;这里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了村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2011年8月底,在福建日报领导的直接部署下,平潭澳前镇玉楼村被定为“福建日报‘走转改’联系点“,并在玉楼村村部挂上牌子,随后,记者更加频繁到玉楼村蹲点采访,经常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唯有深入基层,扎根生活,脚板与心灵齐投入,才会对基层多一分理解,才会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地方特色、情真意切的感人作品。

如何“改”?

“走转改”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改”上。怎么改,就是要到基层群众中去求解、去改进,让新闻报道“改”得离老百姓近些再近些,做到短、实、新。

说群众熟悉的话,写群众关心的事,是“改文风”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般来说,消息是新闻中最基本的、使用量最大的文体。它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它强调客观,只呈现事实,不表露意见,没有评论和判断。

刊登于2012年9月12日福建日报一版的《再访玉楼村》一文,只有800多字。在写作时,如果只是反映当前玉楼村的一个变化,仅仅采取这种角度,不仅凸显不了平潭开放开发的重大意义,也缺乏高度、深度,缺乏历史厚重感,就归于平淡。于是,我跳出这一思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写这篇文章。

首先,平潭开放开发建设是举全省之力,当地干部苦干、实干,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作为平潭人,他们是怎样理解开放开发,他们是如何支持开放开发建设;最后,平潭将建设成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现在虽然很辛苦,但未来很美好。紧紧把握这三点,文章以拆迁现场为切入点,写出了村民心里变化的过程,将实验区开放开发的大背景贯彻其中,文章的高度、深度、厚重感才体现出来。

刊登于2011年8月28日福建日报一版的《这里的村民勇担当》一文,也只有1050字。文章写出了玉楼村村民的勇于担当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艰苦奋斗,在澳前码头建设中,奏出了一首“和谐曲”,为两岸交流、祖国统一作出贡献。这篇消息报道言简意赅、主题突出,写出了勇于担当的“平潭精神”,这是之前媒体鲜有报道过的。

文章见报后,不少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以往媒体报道的都是平潭开发建设如何大力度、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平潭速度”,报道千篇一律,不少读者已产生“审美疲劳”,而真正来自基层的声音少之又少。福建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真正深入基层,以一个村为支点写出了开放开发初期的“平潭精神”,文章有高度、有思想、有生命力,开了个很好的头。

虽然玉楼村史一个很小的点,但通过这个点可以很好反映平潭开放开发全景。玉楼村“走转改”文章很好地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寻找到了最有表现力的历史坐标,这样的新闻作品才真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找准切入点 人物有故事

陈范华

2012年12月底,我台新闻部决定采编一条反映我市教育公平内容的深度报道,当我接到采访任务时,我首先和市教育部门取得联系,不是简单通过电话,而是面对面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实际了解最能体现城乡教育公平的角度。经过三番五次的交流沟通,最后确定从城里教师下乡支援农村教育的角度,反映我市教育公平给农村孩子带来的实惠。

角度有了,如何通过合适的载体来反映这一内容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我随后将这一想法与各农村中小学沟通交流,从众多的线索中选择了三元区中村乡中村中心小学作为采访对象。一方面,这是由于这所学校是我市实行撤点并校以后开展教师交流较早的学校,并且经过多年的摸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这学期学校仍有三名城里来的支教老师这里任教。另一方面,这些学校的家长也切身体会到城乡教师交流给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实际效果。

学校确定了,如何避免以往采访新闻从点到面的简单套路呢?这就要求在选取采访对象上下足功夫。一到学校,我和同仁就和校长进行了详细透彻的交流,从学校的成功做法中选取适合表现该主题的角度和内容,并从学校提供的采访人选中,选取了俞雯作为我们的采访对象,理由有三:一是俞雯家在距乡本点10多公里的松阳村,是一名在学校里当了六年寄宿生的学生;二是俞雯的成绩有明显的变化过程,自从城里的老师到中村中心小学来支教后,俞雯是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真正受益者;三是俞雯是六年级的学生,并且是学生干部,无论是胆量还是表达能力都能满足我们的节目要求。人物确定了,该如何让她真正说出心理话?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让她能和我们缩短距离,我们没有一到学校就对她进行采访,而是先和她交朋友,向她说明来意,让她先熟悉了解我们,扫除采访时的心理障碍。因此,等到真正采访时,我们进行得很顺利,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新闻的真实性仅有点上人物的采访不够有说服力,有以偏盖全的嫌疑,为了做到平衡,我们还对学校的部分家长进行“海采”,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镜头和同期声反映他们的诉求。最后,这条新闻以《俞雯:学校的生活很幸福》为题在“‘学习贯彻十八大’大型采访活动”专栏中播出,仅点上的人物有血有肉,面上情况也客观真实。少了从文本到文本的说教味,多了记者和采访对象一同感同身受的生活味。不仅避免了以往主题性报道由点到面的简单模式,也避免了以往“讲人物(故事)蜻蜓点水、抄政策长篇累牍”的简单化手段。(作者单位:三明电视台)

 “走转改”,我们在行动

颜婷婷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我和同事们上山下乡、走村访巷,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汗水和欢笑声中,我们的心挨的更近了,大家收获了一份份真诚和感动。

走基层 平凡人最伟大

回想起在基层采访的经历,很多人、事都让我受益良多。这期间,我到过永安、大田、宁化、沙县等县,到过社区基层一线采访,体验基层生活。在社区,梅列区列西的80多岁老人黄源西,不仅把唱龙船歌作为自己的兴趣,还致力于普及龙船歌。当记者见到黄源西老人时,他正带领一帮老人在江滨路上唱歌,当记者叫他们唱一段时,牙齿已经没剩几颗的黄源西老人唱的最卖力。他对记者说,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龙船歌,更多的人会唱龙船歌,更多的人去保护三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在黄源西老人和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共同努力下,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了。如今,他们还在为梅列城墙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永安小陶镇八一村,记者看到了刘茂千老人精神的传承。他致力于创办现代化农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创立的茂千畜牧有限公司不仅免费为村民提供种植蔬果的肥料,还为村民免费供电。如今他的儿子将这种创新精神传承了下来。很多外出的村民也纷纷回到家乡,改造自己的家乡,发展现代化农业。

转作风

感受普通人的纯朴情怀

谁是最可爱的人?盲人朋友最可爱的人是高岩社区的盲人江华。当记者打电话和他约时间采访时,他爽朗的笑声,亲切的话语让我感到一股正能量。记者了解到,江华既是我市残联副主席,又是华一按摩院的负责人,业余时间,他还是三明特殊学校的老师。从一个健全人到如今一点视力也没有的残疾人,江华经历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与命运搏斗的日子。他一直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如今,他有一个健全美丽的妻子和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生活充实而幸福。他告诉记者,他不埋怨命运,一直相信人生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现在他最多的时间是用来念书,他的泰然、博学让我感觉不到他是有残疾的人。那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们平常人做不到的事,盲人朋友却能够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些变化、这些感动若没到基层去,是感受不到的。

改文风 泥土最芳香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转改”的活动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科学性。群众的语言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魅力的。黄源西老人形容龙船歌是“宝贝”,盲人江华的“正常人要读书,残疾人更要读书”,的哥的姐的“我们不能放假,因为要为人民服务”。如此这般鲜活的语言,不走进基层,不深入生活,是听不到,感触不到的。只有脚踏泥土,走进群众,才能领略劳动人民的语言风格和智慧,切实体会到越是群众的,越是永恒的道理。虽然我走过的基层没有惊涛骇浪,我采访过的对象没有丰功伟绩,然而正是这些最普通的岗位、最平凡的人物,一点一滴铸成大写的“人”字,他们用最真实的力量,汇成穿透人心的感动,温暖心灵,并将激励我在基层坚定前行。

虽然我不是走基层次数最多的一个记者,但我觉得,自己始终在基层,每天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我的生活始终和他们连在一起。我希望能做出让老百姓喜欢的新闻,对社会有影响力的新闻。我想,只要我在新闻战线上一天,我就会保持和群众这种贴心的关系,走基层,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政策,而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动。(作者单位:三明广播电台)

更多>>传媒聚焦
更多>>图说传媒
更多>>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