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期

2013-02-04 15:21:18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走转改”,我们在行动

颜婷婷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我和同事们上山下乡、走村访巷,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汗水和欢笑声中,我们的心挨的更近了,大家收获了一份份真诚和感动。

走基层 平凡人最伟大

回想起在基层采访的经历,很多人、事都让我受益良多。这期间,我到过永安、大田、宁化、沙县等县,到过社区基层一线采访,体验基层生活。在社区,梅列区列西的80多岁老人黄源西,不仅把唱龙船歌作为自己的兴趣,还致力于普及龙船歌。当记者见到黄源西老人时,他正带领一帮老人在江滨路上唱歌,当记者叫他们唱一段时,牙齿已经没剩几颗的黄源西老人唱的最卖力。他对记者说,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龙船歌,更多的人会唱龙船歌,更多的人去保护三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在黄源西老人和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共同努力下,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了。如今,他们还在为梅列城墙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永安小陶镇八一村,记者看到了刘茂千老人精神的传承。他致力于创办现代化农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创立的茂千畜牧有限公司不仅免费为村民提供种植蔬果的肥料,还为村民免费供电。如今他的儿子将这种创新精神传承了下来。很多外出的村民也纷纷回到家乡,改造自己的家乡,发展现代化农业。

转作风

感受普通人的纯朴情怀

谁是最可爱的人?盲人朋友最可爱的人是高岩社区的盲人江华。当记者打电话和他约时间采访时,他爽朗的笑声,亲切的话语让我感到一股正能量。记者了解到,江华既是我市残联副主席,又是华一按摩院的负责人,业余时间,他还是三明特殊学校的老师。从一个健全人到如今一点视力也没有的残疾人,江华经历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与命运搏斗的日子。他一直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如今,他有一个健全美丽的妻子和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生活充实而幸福。他告诉记者,他不埋怨命运,一直相信人生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现在他最多的时间是用来念书,他的泰然、博学让我感觉不到他是有残疾的人。那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们平常人做不到的事,盲人朋友却能够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些变化、这些感动若没到基层去,是感受不到的。

改文风 泥土最芳香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转改”的活动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科学性。群众的语言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魅力的。黄源西老人形容龙船歌是“宝贝”,盲人江华的“正常人要读书,残疾人更要读书”,的哥的姐的“我们不能放假,因为要为人民服务”。如此这般鲜活的语言,不走进基层,不深入生活,是听不到,感触不到的。只有脚踏泥土,走进群众,才能领略劳动人民的语言风格和智慧,切实体会到越是群众的,越是永恒的道理。虽然我走过的基层没有惊涛骇浪,我采访过的对象没有丰功伟绩,然而正是这些最普通的岗位、最平凡的人物,一点一滴铸成大写的“人”字,他们用最真实的力量,汇成穿透人心的感动,温暖心灵,并将激励我在基层坚定前行。

虽然我不是走基层次数最多的一个记者,但我觉得,自己始终在基层,每天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我的生活始终和他们连在一起。我希望能做出让老百姓喜欢的新闻,对社会有影响力的新闻。我想,只要我在新闻战线上一天,我就会保持和群众这种贴心的关系,走基层,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政策,而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动。(作者单位:三明广播电台)

更多>>传媒聚焦
更多>>图说传媒
更多>>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