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期

2013-02-04 15:21:18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在“走转改”中采写有生命力的文章

王凤山

作为省委机关报记者,我第一时间投身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以鲜活的事例、独特的视角,采写有生命力的文章。

“走”哪里?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的稿件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走转改”不是盲目的走。如果缺少寻找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共鸣点的意识,那么采写出来的稿件就会缺乏主题,缺乏深度,没有生命力。

因此,“走”之前要有所准备,要深入解读党和政府当前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要有对基层的了解,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走”的目的地。

平潭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2009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举全省之力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抓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打造两岸人民共同家园。经过近3年的建设,平潭开放开发渐入佳境,特别是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快车道。

平潭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海峡两岸媒体反映平潭建设的报道最多、密度大。怎样在这些报道中凸显特色?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寻找一个支点,既能体现平潭开放开发美好前景,又能体现平潭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我一直在寻找。

作为一名福建日报驻平潭记者站记者,我对平潭的开放开发了然于胸。很多建设工地、人物事迹、特殊政策等,我都报道过。在原来采访的基础上,通过与当地干部交流,再次寻找、再次挖掘,我最后把这个点定位在对台最前沿——平潭澳前镇玉楼村。

怎么“转”?

选择好了目的地,该怎么样去“转作风”?

“转”要身入,更要心入。一些编辑记者走基层只满足于身入,没有心入,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加深与百姓的感情,没有认真总结鲜活的经验,这样的“身入”就失去了意义。

2010年,平潭澳前客滚码头正式动工建设,一台台挖泥船、运输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不断开进这座小渔村,这里也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作为平潭重点工程项目,我也多次到玉楼村采访,但每次采访都只停留在报道工程进度的表面上,采访不够深入、题材不够鲜活,写出来的稿件质量不高,很难吸引读者眼球。

“走转改“活动以来,与以往采访不同,我几次住在玉楼村,与码头建设者、当地干部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打成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2011年8月底,与他们聊天中,我了解到建设者为了早日将码头建成,不怕辛苦,夜以继日地施工;广大干部为了做好建设保障,苦干、实干,很多人24小时呆在指挥部里;村民更是牺牲自己,在背后给予默默支持,在拆迁、征地等方面努力配合。越深入采访,就越真切感受到了码头建设对村民生活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地没了,海上养殖也没了,祖坟也被迁了……不仅如此,房子被山上爆破震裂了,天天要忍受各类机器轰鸣的噪音,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挑水喝……于是,我开始寻找村民默默支持的答案。经过几天的采访,答案越来越清新:在两岸交流合作、祖国统一大局面前,当地村民勇于担当,无怨无悔;这里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了村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2011年8月底,在福建日报领导的直接部署下,平潭澳前镇玉楼村被定为“福建日报‘走转改’联系点“,并在玉楼村村部挂上牌子,随后,记者更加频繁到玉楼村蹲点采访,经常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唯有深入基层,扎根生活,脚板与心灵齐投入,才会对基层多一分理解,才会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地方特色、情真意切的感人作品。

如何“改”?

“走转改”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改”上。怎么改,就是要到基层群众中去求解、去改进,让新闻报道“改”得离老百姓近些再近些,做到短、实、新。

说群众熟悉的话,写群众关心的事,是“改文风”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般来说,消息是新闻中最基本的、使用量最大的文体。它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它强调客观,只呈现事实,不表露意见,没有评论和判断。

刊登于2012年9月12日福建日报一版的《再访玉楼村》一文,只有800多字。在写作时,如果只是反映当前玉楼村的一个变化,仅仅采取这种角度,不仅凸显不了平潭开放开发的重大意义,也缺乏高度、深度,缺乏历史厚重感,就归于平淡。于是,我跳出这一思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写这篇文章。

首先,平潭开放开发建设是举全省之力,当地干部苦干、实干,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作为平潭人,他们是怎样理解开放开发,他们是如何支持开放开发建设;最后,平潭将建设成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现在虽然很辛苦,但未来很美好。紧紧把握这三点,文章以拆迁现场为切入点,写出了村民心里变化的过程,将实验区开放开发的大背景贯彻其中,文章的高度、深度、厚重感才体现出来。

刊登于2011年8月28日福建日报一版的《这里的村民勇担当》一文,也只有1050字。文章写出了玉楼村村民的勇于担当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艰苦奋斗,在澳前码头建设中,奏出了一首“和谐曲”,为两岸交流、祖国统一作出贡献。这篇消息报道言简意赅、主题突出,写出了勇于担当的“平潭精神”,这是之前媒体鲜有报道过的。

文章见报后,不少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以往媒体报道的都是平潭开发建设如何大力度、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平潭速度”,报道千篇一律,不少读者已产生“审美疲劳”,而真正来自基层的声音少之又少。福建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真正深入基层,以一个村为支点写出了开放开发初期的“平潭精神”,文章有高度、有思想、有生命力,开了个很好的头。

虽然玉楼村史一个很小的点,但通过这个点可以很好反映平潭开放开发全景。玉楼村“走转改”文章很好地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寻找到了最有表现力的历史坐标,这样的新闻作品才真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更多>>传媒聚焦
更多>>图说传媒
更多>>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