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期

2013-02-04 15:21:18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真实力量,源自这片基层沃土

——湄洲日报社“走转改”活动实践与思考

帅志强 吴伟锋

湄洲日报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发动全社成员参与活动,并且将“走转改”活动持续至今。报社在各县(区)都建立了基层联系点,组织近20小分队奔赴基层,共派出500批800多人次的编辑、记者下基层,刊登了2000多篇文章。通过本次活动,努力做到“全员走、全面转、全面改”,认真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践证明:此次“走转改”活动通过“坚持走、彻底转、全面改”,有效提升了地方党报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一、设置基层议程,呈现群众主角

“议程设置功能”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的: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设置议程是新闻传播界常用技巧,目的是增强报道效果。纸质媒体运用议程设置表现在突出地报道某议题,使该议题成为公众视野关注的话题,甚至将公众行为引导到媒介和政府预设的层面。在“走转改”活动,湄洲日报社将基层议程作为本报主要设置的议程,并且引起了读者和相关部门对报道的基层和群众生活的关注,增强了传播效果。湄洲日报社主要通过突出基层议题和设立基层栏目达到设置基层议程的目的。

1.构建基层议题关注群众的生存状态

议程设置理论要求构建一定的议题引起受众关注,“走转改”活动所说基层,实质上就是群众,真实客观地报道基层的议题就是要求关注群众的生存状态。《湄洲日报》一直以打造人文气息的党报作为办报方针,长期坚持对报道对象给予人文关怀。在“走转改”活动中,《湄洲日报》将宏观公共议题和微观个体议题结合起来。公共议题涉及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公共生活关系密切。对微观个体议题的报道,主要通过平凡人细微事展现个体的生存状态,这些个体性的议题既有特殊性,也有一定的社会性。如去年8月21日,湄洲日报社记者部骨干记者接到群众反映污染问题,便前往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写的《水渠却成企业排污道》并点出“镇里向区环保和农业部门反映,这两部门回函让无执法权的镇里自行处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连续跟踪刊发《环保农业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不论谁的事 都得当回事》等报道,对基层的环保问题进行了监督。此外,报社记者还用平民化的视角观察群众生活中的普通小事,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如《新生代》版面刊发的《黄瓜岛上的80后民警》成为报社“走转改”的开篇之作,报道了石城边防派出所的两名80后大学生警官在0.67平方公里偏僻小岛日夜与海风浪潮相伴的无悔青春选择,这里没有网吧、KTV、自来水,连看到的报纸也都是5天前的这样特殊人物的生存状况。《民生》版刊发的《为了山里娃走出大山》关注了一所海拔660多米的山村小学,一年轮换一次教师,只有校长“铁打不动”,且一人顶几个人工作的民生诉求。

构建基层议题的过程,也就是记者走进群众的生活,深人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世界,客观地了解群众的生存、生计、生活,真实地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冷暖疾苦,而要成功地构建这些议题,实现有效传播,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真心实意地接近群众和了解群众,将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把版面多给基层群众,多写反映实际、反映基层的新闻。

2.设立基层栏目形成报道强势

湄洲日报社启动“走转改”活动后,新开辟了《基层蹲点手记》、《走基层 听民生》、《换位体验在基层》等专栏,在要闻版、民生版等报社重要版面强势推出,进一步拓宽专栏报道范围,更多地反映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内容。在此次活动中,除了新开设栏目外,湄洲日报社还以文件形式明确第五届福建新闻名专栏《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作为深入开展此次活动一个重要栏目持续推进。这个栏目是湄洲日报社在2007年4月份创办的。从一开始,该栏目就鼓励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民生问题报道,着力反映人民心声,拉近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并且通过记者深入下去,走进新闻发生的现场,感受生活实际,采写出更多具有人文关怀和震撼力的新闻报道。例如深入黄瓜岛、南日岛、仙游等偏远地区,与被采访对象零距离接触,对这些盲区特殊群体加以报道。报纸原有的常规栏目,例如《热线新闻》、《新闻观察》、《焦点放射》、《热点探访》、《冷点报道》、《盲点透视》等,有意识地加大来自乡村、工厂、海岛、学校等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通过设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专栏,基层和群众成为报纸的主角,并且形成报道强势。

版面多给基层群众,多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成为“走转改”活动的重要举措。《追新族》、《民生》、《社区》、《夜总汇》等版面都对自己的定位进行了适当调整,配合基层报道,特别将报道对象让位于群众。例如《民生》版刊发的《红土地寄予新希望》,关注了革命老区村东海坪洋村让村民们忧心的教育问题;《社区》版《灾后探访重灾社区》,反映了在受灾较严重的城厢区霞林街道霞林社区,了解干部群众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情况;《夜总汇》版刊发的《吼吼吼,和山民一道夜驱野猪》,客观再现了夜间9点许,寂静的山村回响阵阵喊声,当地村民为对付野猪猖獗总结出独特的防范法。到目前为止,所刊登的反映群众心声的各种稿件来看,刊登在头版位置的有三分之一,其他大多分布在二版和专版处。

二、俯下身沉下心,倾听群众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指出:我国新闻媒体在以往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弊病,只是满足于“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或是借助网络,摘抄拼凑,敷衍成文。有的人满足于闭门写作,他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任意挥动生花妙笔,炮制各类花哨、应景和赶时髦的文章。[2]这种描述直接指出了新闻工作者缺少的基本职业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现实中部分记者确实属于这种类型。湄洲日报社在制定“走转改”实施方案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求所有记者要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要俯下身子沉下心赶赴基层。俯下身子沉下心实质就是新闻工作人员的作风,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要学习的“穆青”精神。通俗地说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尊重群众、接近群众、接受群众、协助群众等作风。

1、深入基层潜心调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活动开展至今,田间地头、山川岛屿、街道社区、乡村集镇、工厂车间、偏远山村等都留下了报社记者的足迹。记者们前往这些地方,进行蹲点采访,体念式采访、介入式采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完成一次“蹲点”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通过“望”、“闻”、“问”、“切”全面客观地掌握各种材料。例如记者吴琪娜和同事为了完成“湄洲祖庙福首的一天”的报道,提前一天进入湄洲岛,与祖庙16位福首逐个接触,沟通采访需求。次日凌晨3点,又带着相机和采访本,摸黑上路,前往妈祖祖庙,开始蹲点采访。为了保证准确权威,翻阅各种典籍,多次询问常年处理祖庙事务的老人、民俗专家等,就是这般深挖盲点的第一手材料,才完成这一独家报道(本文获得福建省第18届新闻奖三等奖)。

2.第一时间记录现场

对2011年“9·1”莆田特大暴雨的报道,是“走转改”活动最好的例证。报社大部分成员都投入到了这次突发性的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在莆田市第一次发出暴雨红色警报之后,出差在外的湄洲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许晨聪用手机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时时刻刻与被洪水困在居住低洼处的几位副总编辑紧急磋商,着手策划报道方案。一组记者第一时间赶往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蹲点守候,同时另一组记者赶赴灾情严重的下磨溪、龙德井、霞皋等地,就连离市区3个多小时车程的仙游县菜溪乡,也有记者赶到。当天本报共派出记者30多人,一线记者全员上岗,共拍摄现场照片上千张,采编文字稿件近百篇。最后特刊为《势滔滔》,以“势”为关键词:第一版为《雨势·瓢泼暴雨哗哗泻》;第二版为《危势·城变泽国处处急》;第三版《气势·劈波斩浪声声吼》;第四版《情势·爱如潮水滚滚来》。整个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照片获得省新闻摄影奖组照一等奖)。市领导在灾后重建的不同场合都对湄洲日报引导式、客观准确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3.沉心静气探求真相

报社记者通过本次活动,抛弃了“功利性”的写稿,树立了发现事物真相,探求事物本质的作风。在“9·1”莆田特大暴雨的报道中,陈霖等记者为了前往水灾严重的霞皋,从距市区100公里之外的仙游县菜溪乡石满村自费500元“高价”求当地一名群众开私家车赶赴现场。当时,山里山路能见度只有不到10米,一路险象环生,遇到10多处的山体滑坡,山上大石头滚落下来,由于街道几乎淹没,他们徒步趟水1个多小时,赶到霞皋,同时,还积极协助当地群众开展救助。此外,湄洲日报社副社长、记者部主任郑金铸带队深入被人称为“死人岛”的秀屿区埭头镇荒岛后青屿,这个面积仅0.6平方公里的小岛在外界鲜为人知,岛上十分荒凉,整个采访先乘渡轮,后搭渔船,经过一个小时多的海上颠簸,终天完成一位古稀老人吴文水单人痴心坚守孤岛护林三十二载,换来荒岛变绿的独家报道(本文获得省“走转改”新闻奖三等奖)。

构成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都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新闻记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充分获取这些客观变动的事实,赢得新闻专业工作的基础条件。[3]在“走转改”活动中,整个报社成员对新闻工作从业的作风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了深入现场调查事实是记者的工作方法,这将有利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抵制虚假新闻。

三、改变报道语态,强化群众视角

对于改进报道文风,湄洲日报社强调用群众视角报道群众生活,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首先,丰富版面语言。《湄洲日报》注重采用图片、字体、线条、色块等编排手段,选择合理的版面空间,加强版面布局。尤其是涉及基层的深度报道,除了给足版面空间,特别注意图片与文章的关系。为了迎接莆田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反映5年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以回顾回眸、回访回放的方式,通过本报记者、通讯员以点看面、以小见大的现场探访,同时以《图说跨越》专栏,刊登3版图片专版。此外,在《新闻沙龙》版面“我们这5年”专题中,将5年成绩数字用形象化的图表推出。

其次,转换报道角度。“走转改”活动报道角度最大的变化就是由政府视角向群众视角、由宏观角度向微观角度转变、由业务角度为生活角度转变。报社要求记者采写的基层报道,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分析问题,注意细节、细微,以小见大。如《放心肉诞生记》一文为例,年轻记者朱志敏前往华林工业园区的天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其机械化屠宰场通宵探访,从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都认真观察询问,了解屠宰一头猪在流水线作业的21道工序,放心肉经过45位工人历时25分钟的生产过程,而记者采访用了近两个小时,抓住放心肉生产的具体细节进行采写。对于时政报道也进行了变换了一定角度,更多反映基层和代表的声音。针对莆田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的报道,湄洲日报开设《金秋华章》专版,全程报道,推出《党代会漫笔》专栏,刊发了《高处不胜美》、《幸福来敲门》、《文化绽新彩》等言论文章,以轻松、精炼的文字反映代表的心声。以往,类似党代会的报道,都给人一种“高大全”的感觉,不接地气,而湄洲日报社就是借助“走转改”的契机,不但创新了报道形式,而且还特别注重文风的改变,写出了许多生动、活泼、有趣、有深意的评论,给人思想上的洗礼和冲击。

最后,采用多样化的新闻体裁。纵观“走转改”的报道,写作方式多样化。一般消息、人物通讯、解释性报道、现场短新闻、新闻配评论、图片新闻等都有,尤其写作过程中,通常根据报道对象合理选择报道形式。《基层蹲点手记》、《换位体验在基层》、《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通常以深度报道为主,许多报道会通过记者心得、记者手记等短评的方式配合报道刊发。在改进报道语态方面,报社记者们大量采用原生态的群众语言,文风清新朴实,感染了读者,也感动了采访对象。编辑记者戒除八股老调、陈旧呆板的宣传文风,真正懂得“用事实说话”,改变传者本位姿态,采用受者本位语态。

通过“走转改”活动,一线记者、一线编辑真正领悟了“走转改”的实质精神,全社上下将深入新闻现场和树立群众意识已经上升到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来认识,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职业准则。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认为,“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4]为了将“走转改”活动常态化持久化,防止形式主义和作秀之嫌,报社将进一步完善“走转改”工作机制,建立记者激励机制,推行如“新闻捕快”、“随手拍”、“城市评议员”、“今天我出门——市民眼中的故事”等群众参与机制,打造报社“全媒体”和记者“自媒体”相结合的新媒体传播机制,使“走转改”活动走出实效,走出新意,走得久远。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片社,2011,194。

[2] 郑保卫 黄全权.《“走转改”的实践依据与现实意义》[j].《新闻与写作》,2011(10),12。

[3] 高钢.《中国新闻界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宣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活动的意义思考》[N] .《光明日报》2011(9 /26)。

[4] 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J].《新闻战线》,2012(2),1。

作者简介:

帅志强: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专任教师。

吴伟锋:第十二届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湄洲日报社记者部记者。

更多>>传媒聚焦
更多>>图说传媒
更多>>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