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精彩观点 > 正文

人民日报:惯性成见 为何常见?

2013-01-15 09:43:2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图一

“暴力救助”,因为长沙市救助管理站疑似殴打暗访记者,成为一个热辣而又刺耳的网络热词。动粗与否、细节如何,救助站与暗访记者各执一词,官方调查仍在进行。

虽然调查结果未明,但“人人喊打”的舆论却已席卷而来,救助站乃至当地政府已被网络舆论钉在失当、失职、失德的十字架上,“存疑”的理性逻辑被网民的道义审判所逼宫。“暴力救助”固然可恨,“惯性成见”又能否自圆其说?

社会心态一旦偏离轨道,极有可能导致社会规则普遍失灵、价值观紊乱,甚至会制造人为割裂,扰乱正常秩序。为此,解码栏目今起关注社会心态,直击非理性思维的深层忧患,探寻良性社会心态的生长轨迹。

事件存有疑点、调查仍在进行

超九成留言却认定“错在政府”

在人民网的舆情频道中,“暴力救助”一度占据舆情热点的头条位置,已有至少52万名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5万条网友评论。

在“暴力救助”、“冷漠救助”的质疑声浪中,长沙救助管理站以及上级主管单位并未间断过澄清和解释的努力:《三湘都市报》刊文报道“恐怖救助”的9日下午,长沙市民政局便召开新闻发布会;10日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开通新浪官方微博“长沙市救助站”,以微访谈的形式进一步说明情况;11日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在网络上公布原始监控视频(图一为视频截图),并留言“希望大家耐心观看,同时也希望视频能够为我们还原事情真相”。

尽管当事双方的说法大相径庭,但不少网友的站队却出奇一致。

腾讯网“记者扮聋哑人暗访救助站被工作人员缚手围殴”论坛上的十大热帖,无一不是指责救助站、质疑政府的。截至12日晚10时论坛最新留言的100条评论中,有65条评论“明确”质疑乃至抨击救助站:“丧尽天良”、“禽兽”、“黑社会”、“枪毙”等字眼成了抨击“利器”。剩下的评论也多是对救助站表达不满,质疑率超过了90%。

同样,在“长沙市救助站”的官方微博上,抨击甚至辱骂的留言亦不胜枚举。“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成了不少网民做出裁决的金科玉律,有人留言“坐等看你怎么为自己洗白,贞节牌坊高高树起来吧”。

更具戏剧效果的是《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两条微博响应度的冰火两重天:一则是转载《三湘都市报》的卧底调查“记者卧底救助站的恐怖之旅”,转发量45142条,评论数16406条;一则是转发长沙市救助管理站的澄清声明,转发量386条,评论数415条。可见,官方声明在网络天平上的重量,不及媒体报道的“零头”。

其实,同样戏剧的一幕半年前刚落幕,一条“淮安城管打死准复旦大学生”的假新闻在网上肆意流传,微博转载达9万次,痛斥城管的留言铺天盖地,而辟谣的微博却“势单力孤”。

有专家坦言,这种“有罪推论”的思维标杆,往往在事件发轫时便已存在,天然地认为“错在政府”。若结果印证了推论,刻板成见更加根深蒂固;如果相悖,则揣度政府暗箱操作、篡改结果,“罪名”照样成立。“有罪推论”在互联网的催化下,极易形成“暴力成见”、阻碍真相的揭示。

历史欠账固化网民负面印象

网络环境更易催生极端言论

“你觉得长沙救助管理站解释清楚了吗?反正我没听懂。”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如此反问。在他看来,目前政府在应对质疑时缺乏“表达的艺术”,澄清问题时总是不能将模糊地带扫清,反而更容易遭到民众怀疑。

“救助站不应只停留于‘我没有打人’的表态,必须出具确凿的证据或者让共同信任的第三方来裁定,如此才能消弭群众的怀疑。”长沙救助站这种洗脱干系式的自清在周运清看来,甚至是雪上加霜之举。

“救助站即便没有殴打记者,也的确采取了约束性措施。即便这些措施没有违反条款,也有悖于网民心中对于救助站扶弱济难、温情脉脉的想象,这就构成了网民声讨救助站的事实基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如此解读。

这条导火索点燃的,不仅是网民对孤立案件的不满,更是对“历史欠账”的宣泄。近如兰考、毕节事件,远如孙志刚事件,悉数“登陆”网友留言,成为问罪之名。

“网络舆论的一点就燃、越烧越旺,主要还是由于政府以往的失职、失当行为,通过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加深了民众对于政府的负面印象和刻板成见。”张涛甫坦言,网民的质疑若被证实而非证伪,将进一步加深刻板成见,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无条件、更加“坚决”的质疑和指责。

这其中也有网络舆论场自身“极化”特性的推波助澜。互联网的虚拟属性让表达更无视后果,加之网民群体较为年轻化、心理上较为冲动的特点,“一些原本就有些偏颇的意见相互作用,朝着更为偏颇的方向行进,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话语。”对于部分过激言论的生成,张涛甫这样解释。

这种不信任的社会心态,更有扩大的趋势和固化的风险。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不断加深,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同时,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也因之降低。

政府应尊重事实、尊重民众

倾听网络民意须防舆情陷阱

如何终结不信任的恶性循环,如何抚平民众敏感的神经?“破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张涛甫坦陈,网络舆论确有以偏概全的可能,部分民众也的确是习惯性质疑,但只有政府重塑形象,才能倒逼网络舆论复归良性生长。

在现时的网络舆论环境下,政府的自白有被民意无视的风险,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在张涛甫看来,具体政府部门不仅要随时发现和修正自己的过失,背负的更是整个政府形象的“历史包袱”,“政府做了10件好事,可能只能为自己赢回1分,但只要做错一件事,就可能要丢掉10分。”在“挑剔”的民众面前,只有更坦诚的姿态,才能渐渐扭转积久的偏见。

许多公职人员会觉得网络言辞激烈、网民难以伺候,但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认为,大多数网民还是善意且理性的,“红十字会在应对捐款箱发霉、挪用公款购买别墅等信任危机中,因为尊重事实、尊重民众,取得了多数质疑者的理解。”

“关键还是在于态度,这个态度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清。”庞胡瑞打了一个比方,以前有些政府部门只是把民众的不满和意见闷在高压锅里,锅盖越造越厚,这样迟早会爆发,“舒缓民愤,在泄、在疏,不在堵。”

“网络意见往往比较尖锐,对于有道理但却言语扎人的意见,政府应有容人之量;对于无理取闹、人身攻击的言论,可以寻求法律途径。”但是,将网络舆论视作全民意志的做法,庞胡瑞并不赞同,“网络舆情是政府‘兼听’的重要方面,但却不能代表全体民意。”

有专家认为,网络舆论不仅不能简单地推而广之,更有可能制造导向迷雾、设置舆情陷阱,“互联网上,反对的声音、偏激的观点更容易形成舆论强势,占据舞台高光处,并干扰对事实真相的客观解读。毕竟,网络意见只能代表他们自己,而非民意全部。以它为依据判断真实民意,容易以偏概全、谬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