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网络舆论的一点就燃、越烧越旺,主要还是由于政府以往的失职、失当行为,通过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加深了民众对于政府的负面印象和刻板成见。”张涛甫坦言,网民的质疑若被证实而非证伪,将进一步加深刻板成见,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无条件、更加“坚决”的质疑和指责。 这其中也有网络舆论场自身“极化”特性的推波助澜。互联网的虚拟属性让表达更无视后果,加之网民群体较为年轻化、心理上较为冲动的特点,“一些原本就有些偏颇的意见相互作用,朝着更为偏颇的方向行进,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话语。”对于部分过激言论的生成,张涛甫这样解释。 这种不信任的社会心态,更有扩大的趋势和固化的风险。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不断加深,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同时,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也因之降低。 解 政府应尊重事实、尊重民众 倾听网络民意须防舆情陷阱 如何终结不信任的恶性循环,如何抚平民众敏感的神经?“破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张涛甫坦陈,网络舆论确有以偏概全的可能,部分民众也的确是习惯性质疑,但只有政府重塑形象,才能倒逼网络舆论复归良性生长。 在现时的网络舆论环境下,政府的自白有被民意无视的风险,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在张涛甫看来,具体政府部门不仅要随时发现和修正自己的过失,背负的更是整个政府形象的“历史包袱”,“政府做了10件好事,可能只能为自己赢回1分,但只要做错一件事,就可能要丢掉10分。”在“挑剔”的民众面前,只有更坦诚的姿态,才能渐渐扭转积久的偏见。 许多公职人员会觉得网络言辞激烈、网民难以伺候,但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认为,大多数网民还是善意且理性的,“红十字会在应对捐款箱发霉、挪用公款购买别墅等信任危机中,因为尊重事实、尊重民众,取得了多数质疑者的理解。” “关键还是在于态度,这个态度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清。”庞胡瑞打了一个比方,以前有些政府部门只是把民众的不满和意见闷在高压锅里,锅盖越造越厚,这样迟早会爆发,“舒缓民愤,在泄、在疏,不在堵。” “网络意见往往比较尖锐,对于有道理但却言语扎人的意见,政府应有容人之量;对于无理取闹、人身攻击的言论,可以寻求法律途径。”但是,将网络舆论视作全民意志的做法,庞胡瑞并不赞同,“网络舆情是政府‘兼听’的重要方面,但却不能代表全体民意。” 有专家认为,网络舆论不仅不能简单地推而广之,更有可能制造导向迷雾、设置舆情陷阱,“互联网上,反对的声音、偏激的观点更容易形成舆论强势,占据舞台高光处,并干扰对事实真相的客观解读。毕竟,网络意见只能代表他们自己,而非民意全部。以它为依据判断真实民意,容易以偏概全、谬之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