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腾讯网“记者扮聋哑人暗访救助站被工作人员缚手围殴”论坛上的十大热帖,无一不是指责救助站、质疑政府的。截至12日晚10时论坛最新留言的100条评论中,有65条评论“明确”质疑乃至抨击救助站:“丧尽天良”、“禽兽”、“黑社会”、“枪毙”等字眼成了抨击“利器”。剩下的评论也多是对救助站表达不满,质疑率超过了90%。 同样,在“长沙市救助站”的官方微博上,抨击甚至辱骂的留言亦不胜枚举。“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成了不少网民做出裁决的金科玉律,有人留言“坐等看你怎么为自己洗白,贞节牌坊高高树起来吧”。 更具戏剧效果的是《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两条微博响应度的冰火两重天:一则是转载《三湘都市报》的卧底调查“记者卧底救助站的恐怖之旅”,转发量45142条,评论数16406条;一则是转发长沙市救助管理站的澄清声明,转发量386条,评论数415条。可见,官方声明在网络天平上的重量,不及媒体报道的“零头”。 其实,同样戏剧的一幕半年前刚落幕,一条“淮安城管打死准复旦大学生”的假新闻在网上肆意流传,微博转载达9万次,痛斥城管的留言铺天盖地,而辟谣的微博却“势单力孤”。 有专家坦言,这种“有罪推论”的思维标杆,往往在事件发轫时便已存在,天然地认为“错在政府”。若结果印证了推论,刻板成见更加根深蒂固;如果相悖,则揣度政府暗箱操作、篡改结果,“罪名”照样成立。“有罪推论”在互联网的催化下,极易形成“暴力成见”、阻碍真相的揭示。 析 历史欠账固化网民负面印象 网络环境更易催生极端言论 “你觉得长沙救助管理站解释清楚了吗?反正我没听懂。”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如此反问。在他看来,目前政府在应对质疑时缺乏“表达的艺术”,澄清问题时总是不能将模糊地带扫清,反而更容易遭到民众怀疑。 “救助站不应只停留于‘我没有打人’的表态,必须出具确凿的证据或者让共同信任的第三方来裁定,如此才能消弭群众的怀疑。”长沙救助站这种洗脱干系式的自清在周运清看来,甚至是雪上加霜之举。 “救助站即便没有殴打记者,也的确采取了约束性措施。即便这些措施没有违反条款,也有悖于网民心中对于救助站扶弱济难、温情脉脉的想象,这就构成了网民声讨救助站的事实基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如此解读。 这条导火索点燃的,不仅是网民对孤立案件的不满,更是对“历史欠账”的宣泄。近如兰考、毕节事件,远如孙志刚事件,悉数“登陆”网友留言,成为问罪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