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 正文

蔡名照:对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认识和思考

2012-09-18 10:08:07  来源: 《求是》  作者: 蔡名照  
视频加载中...

三、“走转改”是重塑传统媒体优势的有益探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受互联网的冲击,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下降。但在“走转改”活动中,传统媒体优势得到凸显,中央电视台“走转改”报道收视率持续上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行量明显增长。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为互联网环境下重塑传统媒体优势探索了有益经验。

1.议题设置从群众中来。设置议题是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走转改”活动中,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捕捉了一大批源于实际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两年春节前后,各媒体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精心策划了回家的礼物、在岗位、送温暖等一系列选题,营造了充满温情的浓厚节日氛围。针对家长关注的校车安全等问题,一些媒体推出“开往春天的校车”等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讨论,推动校车安全标准的提高和管理法规的制定出台。实践证明,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高度重视议题设置,善于把中央精神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从实践出发、从群众关注出发,防止主观主义,防止脱离实际,使新闻宣传真正切合实际,才能发挥传统媒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独特优势。

2.信息传播要权威完整准确。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虚假信息泛滥等缺陷,为传统媒体发挥优势提供了客观条件。“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发布权威、完整、准确的信息,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在互联网繁杂的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事实,还原真相,彰显出传统媒体的强大优势。不久前天津蓟县一商场发生大火,事后谣言四起、众说纷纭,中央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赶赴现场,用“走转改”的方式深入采访,不仅采访处置部门、目击群众,还采访了谣言制造者、传播者,对谣言所涉内容逐一探究、逐一核实,在《真相调查》栏目中推出深度报道,还原真相,一锤定音,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实践证明,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的包围,传统媒体发挥专业特长,深入新闻现场,扎实调研采访,以权威的信息发布、全景式的信息呈现,尊重事实,还原事实,维护事实,才能不断巩固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3.舆论引导重在解读事实。网络时代不缺乏信息,但缺乏对信息的深入解读。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新闻媒体通过调研采访,剖析事实、分析背景、阐发缘由、挖掘内涵,以深度解读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取得良好效果。去年以来,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央主要媒体深入调研采访,不仅报道数据、现象,反映新情况新变化,还深入解读相关背景,全面阐释政策措施,实事求是剖析原因,理性分析前景走势,为人们理性认识有关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实践证明,面对转型期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面对网络时代纷繁芜杂的各类信息和各种观点,传统媒体不能止于传播信息,要深入调查研究,客观理性分析,加强对现象、信息、事实的解读,以深度解读引领社会舆论走向,矫正信息传播中的失真扭曲现象,这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

4.加强与受众的平等交流。不可否认,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姿态构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喜爱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是喜爱互联网平等互动的氛围。“走转改”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传受交流的新特点,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很多报道就像亲朋之间的聊天,报道新闻像叙述身边的故事,报道典型像介绍自己的朋友,亲切自然,润物无声,克服了一些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习惯做派,这是“走转改”报道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只有放下身段、沉下视角,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进一步拉近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实效。

四、“走转改”深化了对中国特色新闻事业的认识

回顾一年来的“走转改”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认识。

1.坚持新闻源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我们所讲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转改”报道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最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基层实际、群众感受深刻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整体风貌,顺应了人民渴望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这充分说明,新闻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既要把握新闻的具体真实、微观真实,又要从整体上、本质上、发展趋势上体现宏观真实,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2.坚持新闻为社会发展服务。“走转改”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西方国家不可能开展,原因是中西媒体定位不同、记者角色不同。在我国,新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闻工作者不仅是社会发展进程的观察者、记录者,也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推动者。因此,新闻媒体决不能游离于社会发展之外、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成为什么“第四权力”、“无冕之王”。我们必须摆正新闻工作的角色定位,坚持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才能正确履行新闻工作的职责使命、实现新闻工作者的真正价值。

3.坚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主体。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媒体聚焦普通群众、百姓生活,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把版面时段留给群众,一大批反映基层实际和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登上报纸头版、新闻联播。把人民作为报道的主体,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勿忘人民的价值追求,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服务对象,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闻宣传成效的最高标准。

4.坚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深入群众,感知冷暖、倾听心声,深化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能不能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能不能以高度的自觉服务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作风、文风的根本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媒体不能成为漂在水面的浮萍,记者不能成为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贵族,否则新闻工作的立场、作风、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改变,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改变。

“走转改”实践带给我们的这些启示一脉相承、相互贯通,体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走转改”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安排,推动活动向深度广度拓展,不断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第一,要认真组织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近期,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形成主题宣传热潮。要把这次主题采访活动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走转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全面检验,集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确保活动形成声势、取得实效。第二,把“走转改”要求全面落实到日常宣传报道中。要继续花大力气办好“走转改”专题专栏,保持报道力度和规模。要把“走转改”要求融入新闻采编全过程,反映到媒体的所有版面时段。要提升“走转改”报道的思想内涵,善于抓住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研究,以小见大、以事喻理,使新闻报道更加厚重、更加深刻。要更好地适应群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的新变化,改进报道方式,丰富报道内容,切实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第三,建立完善“走转改”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调研采访制度,对新闻单位负责人、编辑记者、新入职人员到一线蹲点调研、采访报道、驻点培训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版面时段保障机制,确保“走转改”报道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刊播。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增加“走转改”报道在编辑记者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走转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编辑记者和优秀作品的表彰力度。第四,加强“走转改”理论总结和成果推广。结合“走转改”的丰富实践,认真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不断丰富深化对“走转改”的理性认识,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推动“走转改”成果走进课堂,要把新闻单位、高校新闻院系双向挂职交流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新闻工作者理论素养,提升高校教师新闻实践能力,推动新闻宣传和新闻教育不断上台阶上水平。(蔡名照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