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福建,每到夏天台风总是少不了的。眼瞅着8月到了,果不其然,台风“苏拉”来了,我又再次踏上了追风的旅程。四天里,风里来雨里去,从早到晚,寻找新闻点,直播连线,忙碌而充实,紧张而有序,熟悉而又新鲜,突然发现已经“追风”八年之久。 从04年的“艾利”,到05年的“泰利”、“珊瑚”、“海棠”、“龙王”,06年的“碧利斯”、“桑美”、“珍珠”,07年的“圣帕”、“蝴蝶”、“韦帕”、08年的“海鸥”、“凤凰”、09年的“莲花”、“莫拉克”,10年的“莫兰蒂”、“鲶鱼”,11年的“南玛都”到今年的“苏拉”,还有一些不记得的台风,八年里,粗指一算,报道过的台风居然20个不止。 盘点这八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报道手段的丰富。 还记得第一次报道台风,为了及时发回新闻,拍摄结束就立马从长乐机场马不停蹄赶回,在车上草拟了稿子,通过手机念给领导审听,到了台里,紧张地编片,终于赶在新闻播出前五分钟交播,真的是玩的就是“心跳”。 到了05年,我到连江报道台风“泰利”,拍摄结束后,就到当地电信部门传片,那一次我们用上了苹果便携机,虽然编片上方便了不少,但是传输速度经常不给力,尽管我们带了技术人员协助,也常常是无可奈何,不过走出了网络传输的第一步,开了个好头。 到了06年的“桑美”台风,我们用上了SNG直播车,3天里不间断的直播连线,从一个点赶往下一个点,经常是在车上准备一下稿子,下车调试好信号,开始直播,有的时候甚至要到达直播地点了解情况,简单和采访对象沟通5分钟,直播就开始了,从福建台,到中央电视台,还有凤凰台、东方卫视等,几乎可以说打开电视,到处可见我们报道台风的身影,虽然直播中略显稚嫩,虽然也出过错,但是第一次让我们领略了直播的独特魅力。 07年、08年,SNG直播车逐渐推广,直播常态化,也给我们的直播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早间新闻》、《午间新闻》、《福建卫视新闻》、《福建新闻联播》、《东南晚报》五档节目之外,还增加了特别节目,经常是两三个小时连续工作,这对我们的体力本身就是一个考验。而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装备越来越专业,统一制作的雨衣、雨遮、还有应急灯、绳索、公用手机,中心专门成立了SNG小组,制定专门应急预案,对防抗台风报道更加制度化和规划化。 到了09年,吸收先进经验,我们在多次直播中,采用一个SNG小组配备2组人的做法,一组人随车而动,负责直播连线,另外一组人机动拍摄动态新闻,再回到直播车传输,充分发挥了SNG直播车的作用,在当年的几次防抗台风报道中,效果不错,特别是当年的防抗台风“莫拉克”中,两组人在4天中连线、传输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及各兄弟台近50条次的报道。 2010、2011年,在SNG直播的基础上,新闻中心又首次在省海洋渔业厅、省防汛办等部门开设演播室,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台风经过一线的情况,还能掌握到权威部门发布的最新台风相关资讯,台风路径、降雨量、风圈半径等这些原本专业意味浓厚的词语,透过我们记者平实的语言,传递给观众,全球眼、卫星云图等各种专业道具,极大地丰富了新闻量,充分显现了信息时代的特点。 而到了今年,两路SNG直播车,4组记者,还有机动若干组,加上驻防汛办、海洋渔业厅、交通厅等多路记者,我们的台风报道覆盖面全,有点有面,报道手段多样化,有的兄弟台甚至还用上了手机直播,网友观众还能上传自己拍摄的台风视频,台风报道真的已经进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新时代了。 而第二个感受就是我们报道的核心内容上的变化。 早期台风的报道,我们更关注是台风本身,风有多大,降雨多大,在哪里登陆,这些是我们报道的要素。每次报道,我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往那些风大雨大的地方,虽然拍摄的镜头非常有冲击力,但是报道总是把重点放在狂风暴雨。 而如今的台风报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台风中的人的因素。台风来了,哪些群众受灾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些成了我们报道的要素。风雨之中,我们走进那些安置点,看看那些受灾的群众吃的如何,住的如何,虽然缺少了些画面冲击力,但是温情和关怀蕴含其中,更加人性化,大灾之时,能让一股暖流在大家心中流淌,我们的报道就算成功了。 除了这些以外,报道的信息量也更加大,各种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出行指南等都在新闻中得到体现,服务性更强了,让观众在台风天能及时掌握各方面信息。 八年的“追风”路不长不短,有苦有甜,但是也给予了我一种特别的体验,拥有了一种作为新闻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以这句话,作为文章的收尾,但我的“追风路”还在继续。(福建省广电集团新闻中心 李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