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地市台电视新闻借力微博的探索

2012-07-31 21:52:14  来源: 视听界  作者: 张玲玲  
视频加载中...

二、地市台新闻如何借力微博?

目前国内与微博互动的电视节目多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台,地市台作为当前民生新闻的主力军与新媒体的互动明显落后。事实上,在面对散布全国各地的微博信息,尤其是本地事件时,地市台具有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借力微博既能获得新闻线索,又能扩大节目影响力。成都电视台联合搜狐微博打造的全国首档电视网络求证栏目《新闻背景·求证》,就是以微博发端的事件为线索,记录职业记者求证热门微博、去伪存真的过程,可谓是地市台借力微博进行内容创新的典型范例。地市台借力微博的关键是,做好求证和整合两项工作:

首先是微博内的积极求索,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地市台新闻记者应该重点关注三类人群的微博。一是本市其他新闻媒体和记者的微博,尤其是网络媒体及其从业者的微博,他们扮演着网络“新闻线人”的角色,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在准确度和权威性方面较其他微博高。二是本市政府官员、知名公众人物以及各行业专家的微博,这些人活跃度高,经常关注和参与地方公共事件,是微博上的“意见领袖”。三是地方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的官方微博,它们经常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性信息,这些信息和民生新闻高度相关。

微博内求索不能止于简单关注,而应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2011年6月,《现代快报》爆出轰动一时的新闻“溧阳官员微博开房门”,线索就来自于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某和其情妇张某的新浪微博。通过对两位当事人微博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比对,记者发现了局长和已婚妇女有非正常关系的线索。想要深度挖掘新闻线索,记者本身应该成为一位“微博达人”,在平时下足功夫,把自己放在普通网友的位置,融入微博语态环境,积极参与微博的发布和转发,在与本地微博网友的互动中获得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其次是微博外的反复求证,杜绝简单复制和一报了之的现象。2010年《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曾因为转发金庸去世的谣言,导致该杂志一位副总编辑、一位主编和一位编辑辞职。

求证的手段有很多,一是直接求证。微博的实名认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记者寻找信息来源、求证新闻事实提供了初步保证,直接向微博信息发布者求证是初步验证信息真伪最为简捷的方式。二是赶赴事发地调查采访、向现场求证,可以帮助记者获得更为直接的证据,这方面地市台更是近水楼台。三是多侧面多渠道佐证,向现场目击者、与当事人相关的社会关系人、与事件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行业专家求证,可以帮助记者获得更多翔实的细节。

另外,电视新闻记者要善于利用微博的自我纠偏功能。就单个新闻事件来说,微博网友们发布的信息往往会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但也难免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形。如果遇到相互矛盾的信息,记者更需要高度警惕、谨慎处理。在求证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并不是坏事,反而往往是事件逐步走向明朗的前奏,更是记者探求真相的契机。记者应对相互矛盾的信息进行仔细比对和反复辨伪,明晰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