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论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及其现象和成因

2012-07-31 21:43:33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邵培仁 杨丽萍  
视频加载中...

(三)心理距离

柏克(E.Berk)在《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一文中指出,如果一种危险离我们太近,那么它就只可能引起我们的恐惧而产生不了崇高感,因此我们必须和实际的崇高对象相隔一定的“距离”,必须在心理状态上能有一种将具有威胁的东西抛开的能力。[18]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认为,距离是“介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主体只有抛开实用目的,割断利害关系,在他和他喜爱的对象之间“插入”一种心理距离,才能够在审美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审美体验。布洛同时又认为,这种心理状态的“插入”具有自我矛盾性,主体与对象之间离得太远或者太近,都会引起“距离感”的消失。[19]

作为一种介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自身分离开来而取得的,或是通过主体抛开时间需要和目的而取得的。[20]在大众传播理论中,作为媒介距离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距离是指介于传播者、受众及传播内容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它包括认知距离、情感距离和意向距离。

认知距离是指传播者和受众对传播内容在理解与看法上的差异程度。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反映,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认知。除了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个性差异等因素外,大众传播认知距离的产生,从本质上看,是大众传播者的组织化、规模化与受众接受的个性化和自主化之间的矛盾造成的,[21]55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形成认知距离的客观因素是事实本身。面对新闻事实,传播者和受众往往有着不同的见解。传播者按照新闻价值选择信息,制作媒介产品;而受众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阅听和理解。这样,同一个新闻事实对不同的受众来说意义和价值就不同了。

形成认知距离的主观因素是指传播者和受众由于自身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个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结构的不同,对同一事实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或认知距离。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会造成不同的认知距离:现实世界丰富性与传播符号有限性的矛盾,新闻事实复杂性与新闻报道简约性的矛盾,媒体信息的巨量与受众接收的微量的矛盾,媒体多通道与受众单通道的矛盾,传者观念与受众观念的矛盾,等等。

情感距离是指传播者和受众对传播内容在情绪和情感上的差异程度。情绪和情感不同于认知,认知是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及其联系的,而情绪与情感反映的则是个体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即使同样的客观事物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