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二是中国纸媒特别是中国都市报,完全可以未雨绸缪,在新媒体的急剧发展过程中不当看客,而是和所有进军新媒体的投资者一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创办或利用新媒体,努力去分一杯羹。而且,一切都还为时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比如,《河南商报》不久前就和百度联合,创办了“河南一百度”网站。将来,即使《河南商报》的纸质载体不行了,我们的内容还可以上“河南一百度”,人员还可以借助“河南一百度”养家度日,没准还能通过“河南一百度”再次复兴,日子过得比现在还滋润。 与狼共舞 假如我们把新媒体比作狼,传统媒体怎样做,才能不被狼吃掉,并且还能与狼共舞?这其中,大有学问和操作技巧。我有一个观点:新媒体的出现,给了区域化办报经营的中国都市报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在新媒体时代,都市报通过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完全可以借助于新媒体,突破原有的区域性局限,迅速把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扩散到更加广阔的地域中去,获取比原来更多、更大的收益,至少保持原来的收益,最起码大大减缓原来那份收益的流失速度。近几年,《河南商报》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方面,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在河南各家报纸中,第一个开发出了《河南商报》iPhone版、iPad版、云端读报版;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内部各媒体中,第一个独立创办了自己的“商报网”;率先在河南众多纸媒中应用了企业QQ群,现已能同时容纳6万多位读者同时在线互联互动;与IT巨人百度联合,合资合作经营了“河南一百度”商业网站;与郑州各大商场合作,兴建了一批大型LED显示屏;特别重视本报新浪和腾讯官方微博建设,多数社领导、中层干部、记者编辑和员工,都积极上微博,与读者和社会公众互粉互动,吸引粉丝量居河南各家报纸前列。 这样,借力新媒体传播渠道,《河南商报》的受众,由原来的单一读者,正在迅速扩展为“读者+网友+粉丝+观众+用户”这一规模宏大的综合性群体。《河南商报》的影响力已经打破郑州甚至是河南的区域性桎梏,新闻产品内容经常在全国范围传播,知名度与美誉度也为全国各地的主流人群所熟知。前些时,《河南商报》竟然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于丹、吴晓波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和媒体人组成的《新周刊》“中国娇子新锐榜”推荐委员会,提名当年全国的“年度传媒之报纸”。倘若没有新媒体及其传播方式助力,《河南商报》肯定与此项殊荣无缘。 报纸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的空前增强,奠定了《河南商报》在河南紧随其“老大哥报”《大河报》之后的“第二报”都市报江湖地位,更为《河南商报》的未来带来了无限遐想与希望。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报纸的新闻产品覆盖能力、办报经营能力、综合盈利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实力、潜力。 如此,《河南商报》的未来完全可预期,也非常值得期待! 坚持领跑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及其应用形式日新月异,不断出现,传统媒体稍有懈怠、稍有疏失,就会丧失应对良机。同时,也不是所有传统媒体都能经受得住新媒体的冲击,“自然而然地”安然无恙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恐怕是这个时代特别通行适用的不二法则。 因此,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中国纸媒、中国都市报,必须对各种新媒体及其应用形式保持高度敏感,坚持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适应和借力新媒体方面争当本行业中的领跑者,才有可能避免没落、避免被淘汰。关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命运,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朱夏炎曾有一句名言“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我也和他同样保持乐观心态。所以我说:传统媒体用不着害怕新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的传统媒体,中国的报纸,特别是《河南商报》这样有朝气、有活力、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新锐型报纸,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机遇。 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某种老旧的传播方式,而获得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