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编辑审稿能力与刊物学术质量的思考

2012-07-20 23:53:50  来源: 今传媒  作者: 李亚卓  
视频加载中...

审稿的基本要求是评价论文达到的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意见,并提出可否录用的结论性意见。从广泛的文化活动意义上讲,编辑审稿,不仅是对稿件进行价值评判,而且也是对自身的学识及文化素养的价值观照。归根结底,编辑审稿所体现的是编辑的文化介入精神。强烈的文化责任感、高尚的敬业精神,是提高编辑审稿活动质量的精神保障。有了积极的文化介入精神,编辑审稿活动就会充满活力。

二、编辑审稿能力对刊物学术质量的影响

编辑对稿件的决策与选择,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其思维正是在求同与存异的辩证运动中替社会立言,代表一种社会文化走向。稿件的价值是独立于编辑而存在的。但是,当它被纳入编辑审稿活动之中后,就成为编辑的思维对象,其价值存在将与编辑密切相关。当稿件被编辑否定后,其价值保持不变。而当它被编辑所肯定、并被输入传播渠道后,其价值就会增值。使稿件价值达到最大化,是编辑审稿活动的终极追求。因此,编辑审稿总是努力将那些最有可能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稿件挑选出来,加工整理,进行传播。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于贯彻刊物定位, 保证刊物的质量,做好编辑出版其他环节的工作, 都有重要意义。审稿的主要任务,一是对作者的来稿进行全面审读,对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并作出评价,这是编辑审稿工作的基本内容。二是对拟采用的稿件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编辑审稿既是从稿件质量方面把关,又是对原稿的优化提升审稿越认真,提出的修改意见越有深度,越有水平,对原稿的提升就越大。因此,可以说编辑的审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

三、影响编辑审稿的因素

邹韬奋说:“无论何种事业,能干的还要愿干,负责难有责任心;愿干的还要能干,负责难有效率[3]。”因此,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重要前提。曾有人认为,编辑工作不过是“剪刀加浆糊”,这显然是对编辑工作的误解。文稿由作者完成到最后出版,编辑是必经的中间环节。作者写稿时,一般都在语言文字上作过推敲,但难免百密一疏,常常会在作品中出现一些差错和用字、用词、用语、语法、修辞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编辑严格把关。在实际审稿过程中,每个编辑主要是依据自己的学识修养、爱好、审美习惯、思维方法、社会阅历,掌握的信息量对稿件的质量做出评判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爱好也不同,再加上客观环境及人的情感成分的制约,其审稿就难免受到影响,出现某些偏差。影响编辑审稿的因素主要有:

(一)编辑的政治敏感和依法规范的能力

对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并进行评价,是编辑审稿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审读各种稿件时,都应首先从政治性对稿件的内容质量加以衡量和评估,这就要求每一位编辑具有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熟悉时政变化,加强政治修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编辑活动中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遵守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编辑对基本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或掌握不够,势必影响其对稿件政治性的判断。编辑要注意文稿中用词的准确性,绝不能出现因用词不当而造成政治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