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摘要:电视新闻采访不是单方面的诉说,也不是单方面的倾听,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一个心理互动的过程。为了获得最好的采访效果,采访者需要主动的去捕捉对方的心理动态,去引导被访者说出事实来达到采访效果。笔者根据自身经验简单的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心理把握;应对
一、电视新闻采访中简单的心理分析
从某一角度来讲,电视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心理活动是否能从矛盾心里转变为和谐统一心里的这样一个过程。在现实采访中,采访对象有各式各样的理由和众多的方式来拒绝或阻挠采访者获得真实的材料。是否能取得最佳的采访机会、是否能使采访效果达到最好?这时候采访者的采访活动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亦是一个心理较量的过程。
(一)采访者需要采访的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职业、所处环境的不同、不等的知识水平、不同的性格习惯、未知的道德修养等等,形成了各行各业的人物在性格、兴趣、爱好、地位、文化素养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很多突发性的问题。
(二)很多采访对象在镜头前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晕”话筒或镜头现象。其指面对采访者采访的时候,主要是在面对话筒或镜头的时候,个别的采访对象会对话筒或镜头产生紧张情绪,一时之间出现意识混乱、语序不调、不知所措等窘态,从而造成僵持、尴尬、冷场、局促不安,不知所云甚至产生敌对情绪的局面。这些表现主要是出现于大众传播活动的采访过程中。对于这些情况,采访者必须有相应的经验与措施来及时调整采访对象的心理,才能保证采访过程顺利地开展。
二、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策略
心理境界简称为“心境”:心境在理论上来说是一种能够让人的全部其他方面的体验跟所有的活动都有可能被染上情绪色彩的且保持持久性的情绪状态,在心理学上也就是情绪扩散性行为。一场采访的成败取决于众多方面因素,其主要因素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与心理把握,只要在采访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心理活动,进行及时地沟通与交流,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一个采访者的心境好与坏、顺或者逆都将对采访的效绩造成直接的影响。当一个采访者是以肯定情绪主导的时候,他的“心境”就会变得喜悦与开朗,他待人接物就会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其工作效率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提高;反之,当采访者是以否定情绪主导的时候,他的“心境”就会变得惆怅而沮丧,他待人接物就会显得乖张谬悖,采访的效率就会明显下降。在做访问的时候,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采访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他不但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状态做出相应正确的判断,而且还要善于让对方的心理状态为采访者所影响与制约,这种影响与制约并不是说采访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于对方,而是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的同时能够表示理解,只有心理上达到一致的效果,才能取得共鸣。
采访者心理是采访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的有效率,采访者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熟练的采访技能,同时,还必须让自己随时处于健康、活动、想象及情感等正常心理活动状态之内,才能够让采访这一过程显得水到渠成,融洽自然。
(二)在采访界有句俗语:“采访准备是富有魔力的敲门砖”。对于采访对象来讲,采访者就如同是一个突然闯入自己小世界的陌生人。这或多或少都会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姿态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从一方面来讲,采访者和采防对象之间是否能够达到感情融洽,沟通顺利的这一目的,采访者的第一印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第一次见面,对方的感官主要是从人的穿着、举止、动作、表情、态度中来受记,从而来判断双方的品味、思想水平生活习性等。有老道经验的采访者就将第一次会面看的比较重要,从服饰仪表、言谈举止、表情态度到开场白,都会在事先考虑清楚,以此将各方面都做到妥帖周到,从而,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让采访活动能够愉快顺利地展开。当采访对象对采访者达到某种意义上认同的时候,把采访者当做是一个朋友来看待,就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曾经有这样一个重大的事例:在l986年的9月2号,从美国来的CBS王牌主持人华莱士对我国领导人邓小平通知进行采访。这次重大的采访活动让华莱士准备了很久,采访前的华莱士也忐忑不安。或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华莱士的采访活动居然是从“借烟”这一行为开始的,在当时本来已经戒烟的华莱士向邓小平要了一支烟,就是这么一个在人们眼中的小行为,打动了邓小平,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从而使得这场采访气氛轻松之至。我们分析一下:从对方的爱好与习惯方面入手,找到双方都能够产生兴趣的话题,从而拉近彼此双方的心理距离,使采访过程愉悦顺利的进行。
(三)我们都知道在请求别人时,如果开始提的要求过高,挚友之外的人基本都会一口回绝。而如果我们先提出比较简单、容易的要求,经过别人同意后再逐步增加难度,从而更容易达到预期目标。这个行为就像是“登门坎”一样,因此在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登门坎” 效应。在电视新闻的采访中。采访者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的时候,也应该将 “登门坎”效应进行灵活运用。提问由易到难、由简入深,首先从采访对象的最熟悉或最近发生的事谈起,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后再渐渐深入,逐类旁通,从而达到了解事情真相这一目的。
“欲速则不达”是一句十分古老的哲理了,采访者如果对于事实真相过于心切,操之过急,则只能“欲速则小达”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可以是交际的工具。眼睛会说话,只是很多人不善于观察而已,经验丰富的采访者就十分善于用眼睛采访。自古中医诊断都讲究“望闻问切”,如何用好这四字成为自古至今的一道难题。“问”是医生诊断的四法之一,而且排在第三,就可以证明出“问”不是诊断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更不是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逃不掉采访者的细心观察。著名记者纪希晨先生也曾说过:“在许多场合下,连口问、耳朵听都闹不清楚的东西,许多说不清楚、听不明白的问题,到现场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四)“闻”主要是讲究倾听。做一名合格的对话者(合格的对话者是泛指在知识学识等方面合格等),倾听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有一句老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样的道理。很多的采访对象并不喜欢采访者不停的暗示、指手画脚,因为那样采访对象就很难往自己想象的内容方面去思考,去交谈。
在采访中采访者不仅要让采访对象诉说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还要让其说出自己问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遇到某些特殊情况的采访时候,采访者需要以耐心的倾听为主,以此来寻找最佳采访心理环境,在合适的时间掌握好与采访对象的非语言交流,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采访效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大多数人们都有愿同知音交谈的心理。如何使双方谈话投机,很主要的一点是让对方感觉到你就是他那位知音,是一个值得与之交谈的人。采访者希望采访对象是一名善谈的合作者,采访对象同样也希望采访者是合格的、能够相互讨论问题、并且有共同语言的知音。
(五)在对于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策略这方面,“问”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著名的记者约翰.布雷迪曾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曾说到:“一个采访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进行正确地提问”。在这方面,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周孝庵在《访问》一书中也曾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发问之如何、足以卜访问之成败”。从众多经验中我们可以得知,问题提的是否切中要害,是否切中采访的关键点,程度是否适当,往往决定了一场采访活动的成败。一个好问题,可以激起采访对象谈话的兴奋点,从而使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个坏问题,则非常容易导致采访对象交谈的兴趣锐减,避而不谈或言其其他,使得采访活动难以继续进行。一次成功的采访活动,不仅仅是提问的方式需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而且,还要能够分析与把握,各方面都要问的巧妙与艺术。
(六)在采访的许多时候,采访者的一个肢体动作,如点点头、微笑一下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等,对于被采访者来说,是一种暗示性的鼓励与支持。肢体语言采访,在一般采访中占次要地位,但是很多经验丰富采访者都在潜移默化的使用着。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或者表情动作),都能够对采访对象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于提问采访来说,肢体语言采访具备了更多的细微性。比如在采访老年丧子、中年丧偶的人时,最不需要的是语言。最需要的是一些关怀的动作、关心的眼神。
三、结 语
电视新闻采访充满着挑战性与技巧性,如何吸引观众到电视前?美国CBS《60分钟》栏目的制片人斯蒂夫·谢帕德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在采访的现场,提问的不是采访者,而是观众”。采访是一次生动活泼而富于思考性的交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涉及各级各方面的问题,需要采访者细细体会;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充分地体现了心理学的应用问题。采访者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是采访成功的关键点,是一场采访的主导方。更重要的是,怎样与采访对象交流?怎样使用采访技巧?达到最佳采访效果?怎样准备采访前的资料?如何调控被访者心理?怎样来提高采访质量?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个电视新闻采访者成为一个成功者必须了解、吸收、锻炼、运用的前提与基础。
(翁剑峰,男,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视新闻部主任,主任记者。)
参考文献:
[1] 孙永强.采访心理实践探析[J].东南传播,2009(5).
[2] 陈陶.浅谈高校校园新闻采访的能力要求[J].中国科计博览,2010(10).
[3] 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8(9).
[4] 牛丽红.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5] 王宝军.论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J].徐州工程学报,2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