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策划力 > 正文

解析《中国达人秀》的本土化改造

2012-07-06 18:22:20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宋怡如  
视频加载中...

【摘要】真人秀节目进入中国已有10多年了,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各种真人秀节目多为观众所诟病,而异军突起的《中国达人秀》打破了荧屏的宁静,独秀一枝,这档引自海外的真人秀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一现象也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达人秀》和《英国达人秀》的对比探究其成功移植与本土化改造的内容与方式,解析中国式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真人秀;本土化;成功移植;人文关怀;价值观

《中国达人秀》创办至今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收视率屡创新高。2011年5月1日晚第二季《中国达人秀》首期节目在东方卫视播出后,获得了2.1%的收视率。《中国达人秀》的成功是在吸收《英国达人秀》长处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土创意的完美结合,充分把握了节目的整体风格,让《中国达人秀》接中国“地气”,品格上绿色积极,内容上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与《英国达人秀》相比《中国达人秀》的特点

第一,《中国达人秀》表现内容的本土化。

《英国达人秀》在表演内容上,会更多地展现其戏剧性,这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关,如舞蹈节目编排上的戏剧安排、搞怪小丑的“雕虫小技”、喜剧表演的大胆模仿等。而《中国达人秀》更多地结合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如马丽和翟孝伟的“化蝶”、音凰舞帝的中国式“街舞”,等等。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技艺的继承。《英国达人秀》花了大量时间寻找达人,规定达人中必须有舞者、厨师、胖子、小孩、袖珍人。他们可以直接从幼儿园、马戏团、魔术协会、专业俱乐部等地寻找网络红人,其节目内容主要集中在演员的喜剧性表演、奇人绝技的显露等方面。而《中国达人秀》在继承其大众娱乐的基础上,添加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精华,中西才艺巧妙地结合,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中国达人秀》在进行本土化改造之后,舞台上涌现出一批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才艺,比如第一季中的马丽和翟孝伟的“化蝶而飞”令人震撼。看他们的舞蹈,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他们演绎健康、演绎追求、演绎幸福,更演绎力量。他们投入地演出,是在尽情地绽放着生命的光彩,宣泄着一种追求、一种执著,对观众也更是一种震撼和启发。

最新科技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与发明之中,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也出现了展示的是中国机器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节目,在《中国达人秀》第二季第二期的舞台上,哈工大“机器人梦幻家族”成功晋级。这一机器人组合在上海东方卫视演出了以《四小天鹅》和《嘻唰唰》为主打歌的两支机器人舞蹈,以其新鲜感和独特性征服了大家,成为“唯一没有人表演”却能晋级的节目。

独具匠心才艺的展示。艺术源自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是生活缺少艺术,而是艺术存活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用心寻找和发现,就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妙和有趣。在第二季《中国达人秀》舞台上,有一对来自香港的姐妹,她们用土豆挖空制作而成的乐器,以及用塑料袋和胶带制作配乐伴奏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朗朗上口,清脆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观众从中品味到了生活的乐趣。

第二,《中国达人秀》呈现方式的本土化。

叙事方式。在叙事手法上,《英国达人秀》采用的是情境设计的手法,从以往播出的《英国达人秀》节目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呈现就像电影《越狱》一样充满悬疑,每季都是事先录好再分集播出,每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剧情,由一个6分钟左右的大故事和若干个小故事组成,有不同的主角、配角,评委、主持人、现场观众都是演员。《中国达人秀》的叙事方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重视节目的情节性、故事性、现实性和教化性,挖掘节目中有现实意义的元素并表现出来,更多地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示才艺。《中国达人秀》更注重每一个选手背后的故事,并能够将其巧妙地融入表演内容之中。《中国达人秀》就是选择平民百姓中有才艺的人,整个节目营造的是一种奇迹感。什么样的人能进决赛,就看他能不能创造奇迹,这种奇迹背后是感动和文化的信仰,这是一个集合体,我们不能把情感故事和才艺分离。因此,《中国达人秀》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大家并不在乎冠军是谁,而是很享受每一集所传递的老百姓的真实故事,是在教老百姓不要去沉迷,而是积极地面对平凡。[1]

节目的互动性。节目的互动性包括主持人与选手、评委与选手、选手与观众、主持人与观众等的互动。《英国达人秀》的三个评委Simon,Amanda和Piers都拥有多年的经验,虽然有时意见不一定一致,但却能从不同角度碰撞后,给出全面而客观的点评。《英国达人秀》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评委与选手的表演内容上,即辅助选手的戏剧表演,无论表演者表演得好坏,本身这种互动已经形成了一种喜剧的效果。《中国达人秀》的互动性更多地表现在评委与选手之间的互动和评委与评委之间的互动。《中国达人秀》的评委更多地在用含蓄的手法引导选手和观众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委除了要对选手的表演进行点评外,还要以自然、平等的态度和选手交流,适时地引出故事,启发选手的思想,传达观众的看法等。

《中国达人秀》本土化改造的原因

要符合中国国情需要和中国观众审美需求。中国经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需要一种开放、积极向上的力量引领大众,而中国受众也更青睐平凡中见奇迹的故事。借鉴《英国达人秀》的成功机制,《中国达人秀》找到了更能符合中国国情需要和观众审美需求的节目形态。

《中国达人秀》是在吸收《英国达人秀》长处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如上海小妮子张冯喜,一开始她在海选中,会唱歌,但是唱得不是很好,会跳肚皮舞,但也没有独特性,没想到她还会模仿周立波的海派清口,顿时引起导演的注意。最终在达人秀总决赛中,以观众短信投票的方式获得了亚军。再如“孔雀哥哥”等有着感人故事的选手,也得到了导演的青睐。因为情感是来自内心的,能够感染群众,引起大家的共鸣。《中国达人秀》不是机械地模仿《英国达人秀》只突出“达人”二字,而忽略人们的情感,它通过本土化改造,增加了一些令人感动的情节,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

引领中国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一定的文化氛围,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我们把达人秀从英国照搬到了中国,这样的模式能不能在中国开花结果,还是个未知数。中国在引进和制作真人秀节目时,必然会面临一种文化差异的考验。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在娱乐趣味、道德标准、人性深度的表达和运用方面都会受到中国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的制约和规定。

不同肤色不同风格的多文化的精神。“中国梦”应是对生活中顺利之处的感恩、对不如意之事的平和淡然,是面对无论先天后天、客观主观任一原因带来的挫折困苦时,不颓败放弃的坚韧。而当这种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在娱乐节目中得以回归,我们的电视媒体透过小人物的光辉投射出社会根基的和谐稳固,民间流动着的普世价值观才更易呼唤出感同身受的光芒。人的最高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普世观念全球皆有,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选手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还是有差异的,《英国达人秀》的选手参与节目是为了展现自我。在采访英国达人为什么要参加达人秀节目时,有的说想在英国皇家的舞台上为女王表演,还有的说是让观众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艺。而《中国达人秀》的选手更偏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并且实现的方式是一个努力得到评委、观众肯定的过程。[2]

《中国达人秀》本土化改造的启示

取人之长避己之短。在整体节目机制上,我们是借之以鉴、取其精华,但是在形态上,《中国达人秀》以中国老百姓的口味为导向,摸索出了一条新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个岗位的草根明星虽然貌不出众,也没有精美的舞台包装、专业指导与训练,但他们追求梦想并为之奋斗的故事、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触动了很多有梦想的人。当我们看到一个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站在舞台上激情演绎自己的梦想时,我们不禁为他们高喊“Yes”。

当前的中国电视市场竞争激烈,一些选秀节目将畸形审美作为一大卖点,靠出位来博取收视率,让人们把注意力从舞台上转到舞台下。本来选秀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娱乐形态,这种节目形态与我们传统的综艺节目不同,普通人的参与让它成为一种大众活动。但是一些电视台在追求收视率的过程中,以为只有低俗才能赢得观众,放弃了社会责任,一味媚俗,不仅败坏了电视台的声誉,也受到了舆论的谴责。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为选秀节目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它向我们证明了高收视率不是只有满足人们的低级趣味才能达到的。

引导主流价值观,符合大众口味。《英国达人秀》旨在发掘英国业余表演人才,他们认为只要有才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发挥自己才艺的舞台,这与他们倡导的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观是一致的。而中国人有着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国真人秀节目要以本民族的文化形态和审美观念为根本,站在理性的角度审视外来环境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再对其进行必要的本土化改造,制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派、风格的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的秘诀在于它不断地发展自身以投观众所好。[3]对普通人来说,它是成就梦想的捷径;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因此,我们在对《英国达人秀》改造的同时要引导主流价值观,符合大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

结 语

总之,《中国达人秀》作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典范,不仅源自它成功地借鉴了《英国达人秀》的机制和模式,更重要的是《中国达人秀》合理地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包括对达人秀节目内容的选择与构造、主流价值观的把握和中国主流思想的传达。这也启示我们中国的真人秀节目要走一条创新之路,不仅要有准确的定位和充实的内容,还要善于把握它的思想内涵,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受众,引领受众,更好地服务受众。

参考文献:

[1]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修订版)[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允熠.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M].黄山书社,2010.

[3]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