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浅析报纸的伪深度报道

2012-06-18 16:30:31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蒋艳 范以锦  
视频加载中...

鱼目混珠,伪深度报道充斥版面

在深度报道一片繁荣的景象下,一些不协调的状况也渐渐暴露出来,产生了一批鱼目混珠的伪深度报道,即打着“深度”的幌子,或任意堆砌材料,照葫芦画瓢;或生搬硬套,填坑式地组织报道,造成无效版面和虚假“深度”的泛滥。大批冠以“热点”或“难点”话题的伪深度报道涌上报纸,甚至作为头条大肆张扬,扎人眼目。这种伪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混淆了深度报道和普通报道的界限,模糊了深度报道被作为品牌打造的优势,也损害了它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此种现象,需要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伪深度报道之“伪”主要体现在内容择取和报道形式上:

在内容择取上,深度报道是通过掌握系统的科学材料和进行客观、深入分析,揭示新闻内涵;依靠的是深入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的是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伪深度报道却不是通过实际的采写获取材料和提炼观点,而是从网上或某些快速媒体上摘取观点,套例子,被动地把查找出来的案例、材料对应到选取的主题中,生吞活剥,使报道显得极不自然,大有随意嫁接之嫌。这样的报道,无法形成一家之谈,更无创新可言,事实上也不具有多大的新闻价值。

在报道形式上,伪深度报道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并没有多少真材实料的内容。形式上让人感觉很长很“深度”,其实不然,只是以“深度”为名,有意拉长文章,只要稍加思考就会识穿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破绽。现今的某些伪深度报道习惯于“点式报道”,即跑一地写一地、见一事报一事。热衷于“总结报道”,即跟着领导转、跟着会议跑,根据他们的讲话总结写报道,然后链接一大堆从网上取下的背景材料,冠上“深度报道”、“深度解读”名称。版面气势够大,但缺少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人所未发、富有预见性的“深”材料和思维。

去伪存真,追寻深度报道之“深”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在深度报道的定义上,国内外新闻学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如此,中西方对于深度报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却有着相似的把握,即把新闻事件放进整个社会背景中寻求解释,挖掘本质。笔者比较倾向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中给出的答案,即“深度报道是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以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因为这既讲出了今日之事态,核对了昨日的背景,也评判出了明日的意义。

(二)深度报道“深”在何处?

深度报道往往被称为“大报道”,是新闻报道形式中的“重型武器”。它以深刻为追求,深度作为它最重要的特质,决定了它不能像客观报道那样“就事论事、一事一报、一事一议”地对素材进行简单化处理,[1]9对观点进行表面化提取。作为深度报道的灵魂,其“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搜集的深入。题材的重大性,思维的立体性,要求深度报道的材料必须是从四面八方,甚至是“掘地三尺”而得,且触及社会生活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对材料进行深度开掘,透过表象,揭示真相,展示“新闻背后的新闻”,这样的报道才会更有说服力、更符合深度的标准。如1972年在美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华盛顿邮报》两个年轻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刨根问底,揭开了一个重大的竞选阴谋以及尼克松总统试图掩盖真相的很多内情,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黯然离职。[2]57这一深度报道的出现正是来源于记者对材料搜集不间断地深入和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