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浅析报纸的伪深度报道

2012-06-18 16:30:31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蒋艳 范以锦  
视频加载中...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报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一方面不断促使报纸进行革新和深化,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以谋求其在媒介市场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伪深度报道又伴随而来。鉴于后一种情况,本文通过探讨伪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环境,针对其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深度报道;伪深度报道;深入调查

翻开报纸,可以看到大量的“深度报道”、“深度分析”、“深度调查”出现在版面上,给报纸带来了厚重感。但伴随着深度报道的逐步成长,伪深度报道见缝插针,在各大报纸上粉墨登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分析。报纸应去伪存真,扎扎实实做出深度报道之“深”。

深度报道出现的时代背景

深度报道从出现至形成高潮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媒体适应社会改革的需求,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组织深度报道,并且经过有规模的发展,进入了相对繁盛的阶段。1985年12月,记者张建伟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系列报道《大学生成才追踪记》引起较大社会反响。此后,深度报道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来,如:1986年5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第五代》,《光明日报》6月17日发表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等。到了1987年,深度报道开始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波”。《经济日报》6月13日、15日发表的《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大对话》;《人民日报》8月6日发表的《鲁布革冲击》;《中国青年报》6月底7月初发表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等。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深度报道年”。[1]47以舆论监督著称的《南方周末》,在揭露社会的某些腐败、丑恶现象时,不再满足于对事实本身的披露,而是以独特的视角探寻事实真相,追寻幕后的原因,写出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至此,由《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开创的深度报道的风气在全国其他大报的响应下迅速轰动,出现名噪一时的兴盛和随之而来的高潮期。

第二阶段,来到新世纪之后的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在报纸中的地位加强,尤其是有了都市类媒体的介入而更显规模。都市类媒体的深度报道,其特点不仅视角深,而且反应快速。原来按兵不动的许多地方性机关报也行动起来,开辟深度报道专栏。各类报纸的纷纷参与,构成了一个深度报道系统,在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力量的同时,也为报纸赢得了市场。新千年到来之后的逾十年中,深度报道生长在一片沃土之中,其受欢迎程度依然让其他类报道望尘莫及。现阶段,深度报道呈现出的显著现象一方面是来自量的扩充,它不再延续兴起之初的周报周刊登载模式,很多日报也相继开办了自己的深度报道专栏,各种名为“关注”、“焦点”的版面或稿件,比比皆是。如《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解放日报》的“热点追踪”、《大众日报》的“今日关注”等,其涉及面之广,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是质的演变,即主题的变迁,深度报道的主题慢慢由社会“热点”问题向“难点”转变。这种变化的产生一是来自报纸在时速上相较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劣势,因为追逐“热点”新闻,报纸永远赶不上网络和广播电视,但在报道深度和力度上它可以剖析得更为透彻和清晰;二是得力于部分记者独到及专业的新闻视角和素养,他们没有把视野仅仅停留在社会热议的话题上,而是本着求真求精的原则,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展开,层层挖开被表象遮掩的社会“难”点,这样就使深度报道更加立足于一个相对理性而冷静的着力点,探索和挖掘社会遗留的或是新产生的“疑难杂症”。

第一阶段的深度报道是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期社会改革和满足受众的需要,而第二阶段除此之外,还为了报媒自身生存的需要。在速度和广度上,报纸显然无法与新媒体分庭抗礼,唯有在深度和力度上下大工夫、胜人一筹,方能保证自己在中国媒体市场中的一席之地。于是,深度报道肩负着振兴纸媒的使命再次盛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