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因其对提高收视率的贡献和受众本位的定位,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欢迎。但是高收视率的驱使使它很快便走入了种种误区,引来种种争议,恰逢此时美国“公共新闻”理念传入中国,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民生新闻只有转型为公共新闻才是其突围之道。本文将结合实例从概念、选题和产生背景等角度来分析公共新闻并非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突围
2002年1月1日,主持人孟非顶着光头、带着他特有的歪嘴式笑容出现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首播现场。由此,发轫于都市报的“民生新闻”正式经由电视媒体发扬光大。一时间,业界竞相效仿、学界称赞不断,叫好声不绝于耳,甚至有学者撰文称“民生新闻”引领了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和以前的新闻模式相比,民生新闻是以其独有的新闻特质吸引人的,可是民生新闻的种种优点在各级电视台高收视率的驱使下很快进入了瓶颈期,正在此时,蔡雯教授率先将西方的公共新闻理论引入国内,这使正在为民生新闻苦苦寻找出路的学界和业界为之精神一振,随即便有人提出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的观点,此语一出引来了不少人的赞同。但是公共新闻是否真的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呢,本文将结合实例从概念、选题和产生背景等角度进行分析。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都存在概念模糊的问题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只有深刻理解了事物的概念,我们才不会把他物当做该物或者误把该物当做他物,所以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概念并加以比较。
究竟何为公共新闻呢?迄今为止,公共新闻尚未形成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界定。《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一书的主编西奥多·L·格拉瑟记载:1994年,罗森(公共新闻之父)在美国新闻学会在向包括我在内的济济一堂的新闻工作者和一小群学者发表演讲时,拒绝任何对公共新闻学的标准化概念:“我现在要说谁都明白的关于公共新闻最重要的事:我们仍在创造它。因为我们正在创造它,我们不知道它真正是什么。”[1]总而言之,公共新闻迄今虽历经近20年的发展,但概念依然模糊。
时至今日,民生新闻的概念依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常见的民生新闻定义有以下几种:“节目类型说”[2]、“平民说”[3]以及“新闻体裁说”、“价值取向说”、“节目形态说”、“群众说”、“合一说”等。
很明显,不管是民生新闻还是公共新闻,目前都尚无一个准确、统一、明确的概念。用一种概念模糊的东西来代替另外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这本来就存在问题,自然无法预知一路上是荆棘密布还是繁花似锦。
公共新闻的选题并非一定比民生新闻“略胜一筹”
由美国多位学者共同撰写、被美国50多所新闻学院使用的教科书《公共事务报道的新策略》1983年版给“公共事务报道”圈定的范围是:1.政治与选举新闻;2.政府新闻;3.立法、司法、警察新闻;4.种族、宗教、暴乱、犯罪、新闻;5.科学、教育、环境、新闻;6.市政、居住、税收、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新闻;7.商业、劳工、消费新闻等。也就是说,公共新闻的选题基本上是对上述公共事务报道的涵盖。
关于民生新闻的选题我们可以以黑龙江电视台的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夜航》来进行说明。
笔者随意选取了2010年3月8日的《新闻夜航》节目,在这一天的节目里,主要有以下新闻选题:
1.保障性住房;2.走进哈尔滨西客站;3.可爱的女人,辛苦的工作;4.妈妈过节,宝宝献礼;5.火车上的爱情,打不散的雨·珠;6.成绩重新定,标准在哪里;7.快乐工作,快乐生活;8.坚守的节日最快乐;9.关爱妇女,预防被拐;10.旧貌换新颜的七勃公路;11.废铁铸传奇,的确很给力;12.神奇嘉荫,消失的三十五年;13.服装店被盗,监控抓现行;14.千里送温暖,共同的期待;15.过期药柜上卖,工商查处还狡辩。
在这15条新闻中,“保障性住房”是当天的“夜航头条”,有5条是以当天是三八节这一背景为主题展开的,体现了很强的时效性。“保障性住房”、“走进哈尔滨西客站”、“旧貌换新颜的七勃公路”是当之无愧的公共事务题材,尤其是“保障性住房”一条,涉及百姓眼下最关注的房价问题。“火车上的爱情,打不散的雨·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坚守的节日最快乐”,分别讲述了我们身边最普通也最可爱的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民生新闻的选题并非像部分批评者所认为的那样狭窄。也就是说,正确操作的民生新闻的选题可以和公共新闻的选题相媲美,或者说,公共新闻的选题并非一定比民生新闻“略胜一筹”。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产生的背景迥异
公共新闻产生的背景:
新闻业的发展。19世纪末,黄色新闻时代逐渐取代了政党新闻时代,新闻产业的雏形基本形成。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末,新闻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条复杂,竞争和合作并存,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其稳定有序规范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长足发展并促进新闻业的发展。在新闻业发展的这种大环境中孕育出了公共新闻运动诞生的土壤。美国政治的新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治经历了重大变革,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党异常活跃,各种权利运动频繁。不论是美国大选还是地方选举,各种各样的参选人都必须拥有令人咋舌的经济实力,每一位候选人身后都有某一利益集团的支持来支付各种各样的账单。这样一来,部分有志于政治的普通民众也会因为经济的问题被迫放弃,这更使普通民众丧失了对政治的兴趣。公共新闻的倡导者们从对美国“政治疏离”的现状出发,寄希望于新闻界能改变这一现状。
新技术的出现。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电脑的普及一方面,使公众参与变得简单方便,受众可以亲自设置议题、进行策划、推动其发展、参与全过程;另一方面也使媒体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压力,面临重组、合并或是合作发展的选择。在这样的压力面前,有的媒体不治而终,另外一些媒体则积极寻求对策,在深刻观察美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走上“公共新闻之路”。
民生新闻产生的背景:
民生新闻是中央关于深化新闻改革的产物。2003年3月,胡锦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产生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009年11月,李长春同志在第十届记者节暨颁奖报告会上发表讲话时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和新闻事业的重视。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党中央大力支持新闻事业朝着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我国媒体的传播理念向受众本位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众不仅要求媒体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更希望媒体多关注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传者放平姿态,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关注的事情,将传播理念由“传者本位”转为“受众本位”。正是在媒体传播理念的这种变化中,民生新闻这种百姓爱听爱看的新闻一经出现即立竿见影地挽救了收视率,收到一片喝彩之声。传播理念转变的力量由此可见。
受众民主意识的觉醒,知情权和话语权的要求凸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产生了一些更高层次的需求。现代社会常常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因此人们的知情权急需得到满足,以消除对周围环境乃至社会的不安全感。在知情权得到初步满足的情况下,对话语权的需求也浮出水面。民生新闻在合力的作用下应运而生,因其“想群众所想,言群众所言”的“三贴近”理念大行其道,让普通民众出现在镜头前成为可能,让普通人的“声音”为各方听到成为可能,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而受到了观众的大力欢迎。
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在2009年11月8日闭幕的四川电视节上,全国多家电视台云集,多位台长做客网易会客厅,认为当今电视台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马太效应”越来越凸显。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频道,其中仅上星卫视就有50多个。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各级电视台都在积极寻找出路,民生新闻正是他们积极探索的成果之一。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这两种新闻样式从概念上来看都很模糊,从选题上来看二者势均力敌,从产生的背景来看二者背景各异,因此也就不存在谁比谁更优秀或者用谁来代替谁的问题。但是,公共新闻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后确实形成了一些优秀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值得民生新闻学习和借鉴。
民生新闻究竟路在何方
民生新闻仍在继续,民生新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么民生新闻究竟路在何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用广义的“民生”概念作指导来做民生新闻。狭义的民生新闻把民生的题材限定在“家长里短、左邻右舍、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16个字里。然而我们可以用广义的民生概念来指导民生新闻的运作,在选题时不仅仅选择那些家长里短、街头巷尾的家事,也要把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列入题材的考虑范围之内。
吸取公共新闻运动的理念为民生新闻所用。公共新闻最核心的理念是希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公民的参与,这一点是最值得民生新闻学习的。民生新闻也可以通过设立有奖征集新闻线索或者培养“新闻观察员”等方法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并鼓励受众对备选的题目通过网上投票、手机短信投票、热线电话的形式进行再次筛选,选出那些受关注度较高的题目作为最终议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新闻来源的问题,而且也调动了受众参与到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来。
力避浅表化报道,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2011年出现的绿豆和大蒜疯狂涨价的问题,有报道形象地称之为“豆你玩”、“蒜你狠”,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农副产品涨价的普通新闻,但是再做深追究就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普通的涨价问题,而是少数商贩为了个人利益大量囤积绿豆和大蒜而导致的。如果仅仅流于表面按照农副产品的涨价来报道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挖掘出涨价的原因和国家对该事件的处理不仅充分利用了新闻资源,而且最大限度地给受众提供了信息。
时政新闻的民生角度解读。长期以来,时政新闻由于操作中的程式化概念化,使其成为老百姓最不喜欢看的新闻,极大地浪费了新闻资源。如果从民生角度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时政新闻也能成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曾荣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百姓小事就是国家大事》,讲述的是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温家宝总理再次来到陕西考察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情况的事情。陕西电视台从民生视角出发,多次抓拍细节性的镜头,同时大量使用人物同期声。民生视角的解读使整个新闻报道既有效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猪肉价格上涨的重视和态度,又让这条时政新闻变成了受众愿意读愿意听的好新闻,实现了“悦读”和“悦听”。
(本文为周口师范学院新闻学重点学科资助对象)(作者为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教师)
参考文献:
[1]西奥多·L·格拉瑟.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邬晶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6.
[2]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J].传媒观察,2004(6).
[3]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