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论“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及定位

2012-06-18 15:57:33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摘要】民生新闻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生活的重要媒介渠道,通过民生新闻构建的公共生活空间能够满足公众各项诉求,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需要在媒介价值和媒介定位上重新考量,需要公众、新闻从业者改善角色定位,充分挖掘公共新闻在民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公众

“后民生时代”的民生新闻现状及问题

“后民生时代”是民生新闻话语体系中针对受众在社会中定位而诞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概念,通过对具有社会意识的受众群体进行媒介概念范畴下的界定,有助于民生新闻的定位和价值研究的准确开展。同时,“后民生时代”也是一个时间范畴,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公众已成为社会的重要舆论载体,他们参与社会公共议题讨论,甚至影响到社会决策的倾向性,公众影响力的扩大、诉求的增多是“后民生时代”的典型特征。

“后民生时代”与“前民生时代”存在着差异:一是“后民生时代”中公民社会逐渐成熟,公民参与社会议题和公共讨论的热情增加,“后民生时代”的民生新闻报道也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和评论者,民生新闻被要求更广泛参与社会议题,更具坚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立场;二是“后民生时代”与社会发展同步,“后民生时代”的提出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国家对新闻媒体监督职能的肯定,使得新闻媒体成为公民社会形成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正是这种驱动力,诞生了“后民生时代”的概念。“后民生时代”对民生新闻提出了新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定位,务必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领社会舆论走向,努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定位需要公共新闻理论的介入,需要参照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公民诉求情况。“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标准和定位与公共新闻理论不谋而合。公共新闻理论诞生于美国,是美国新闻媒体在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失衡的状态下提出的拯救新闻媒体的重要理论成果,该理论的诞生是新闻媒体报道不能满足公众对新闻事实和新闻舆论环境诉求而提出的针对新闻报道主体、报道方式、参与方式的改革理论。“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报道需要参照公共新闻理论,借鉴以下四点内容:一是新闻媒介必须重新评估受众的角色,视受众为市民、公共事务的潜在参与者,而非受害者或旁观者;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新闻媒介要帮助市民实现政治诉求,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善市民社会环境,而非仅仅知晓问题;三是媒介有义务帮助改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媒介范畴下的受众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容易受到漠视,公共生活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信息渠道的重要通道,保障社会信息的自由流动,上可达民意,下可体恤民情,使得它值得人们关注;四是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尊重、理解公众对社会议题的各种看法,承认公众在新闻媒体传播领域的重要价值。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存在问题较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生新闻潮流,已经走过近30年,这30年也是公共生活领域由缺失到繁荣的30年,民生新闻通过民生视角,帮助公共生活获得巨大空间。同时,30年后的今天,民生新闻也处于危急关头,收视率持续下降,功能定位缺失,逐渐远离公众,甚至成为娱乐化时代的牺牲品,新闻本是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后阵地,是建立民主、公平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响亮的声音,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成为街边娱乐的小贩,这种状况让民生新闻的公信力大跌。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价值和定位的新思考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客观主体不再是简单的受众,也不再是概念混淆的人民,而是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社会诉求的公众。“受众”一词是麦克卢汉针对媒介传播对象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带有被动性,强化了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受众”在信息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而21世纪,新媒介理论的诞生,对受众概念提出了质疑,随着分众时代的到来,媒介竞争趋于白热化,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动摇,媒介对于受众变得更加“献媚”,公众概念就此诞生。公共新闻理论家詹姆士·凯里在《新闻与公众对话》中提出:公众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人。陌生人因为讨论相同的话题,或者同一个社会关注的议题而走到一起,形成了公众。

首先,服务公众,营造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是民生新闻在“后民生时代”最重要的价值,缺少了参与社会议题和公众讨论,民生新闻将失去一直以来依靠的土壤。成为公众的前提是公民具有共同的议题,这个议题因被公民所关注而具有新闻价值、社会价值,这个议题甚至是关系到公民生活的事情,正因为被公民所关注,公民才能自发地聚合,聚合的公民就演变成公众,公众具有因为议题而聚合在一起的标签,不同的议题,会产生不同的公众,同一个公民可能参与到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公众当中。民生新闻的客观主体不再是麦克卢汉口中的受众,简单的信息灌输时代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对新闻功能和价值判断的要求,公众关注的社会议题也发生了变化,对议题的处理和预期要远远高于“前民生时代”。因此,“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首要明确的是传统的受众对象发生变化,变成具有影响社会决策和公共领域发展的公众。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要明确新闻媒介的灵魂是公众。民生新闻为谁而报道,答案有三:1.民生新闻报道是为收视率,这正是民生新闻在“后民生时代”逐渐衰落的重要因素,民生新闻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公益博弈中,已经败下阵来,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正是过度追求市场效益造成的,很多民生新闻因此退出了新闻媒介,成为历史。2.民生新闻报道是为受众,这个答案造成的后果与第一种相差不大,为受众服务、吸引受众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收视率。3.民生新闻报道是为公众,民生新闻成为公众的委托人,以公众的名义进行新闻报道,充当公众的眼睛和耳朵,并为公众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保障公众在法律保护范围内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公众代表的是市民阶层利益,代表的是构成社会主体的力量。民生新闻必须支持和维护公众的公共空间和公众的生活,通过民生新闻营造的空间实现公众相互交流,提供公众相互之间的对话质量,保障公共空间健康、良性的发展。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要以公众利益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民生新闻发展的前提是服务公众,公众关注的就是民生新闻的焦点。传统新闻的精英主义哲学观念在当代民生新闻报道中依然普遍存在,精英主义哲学观念的价值标准一方面把新闻媒体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当事者,认为新闻媒体有能力、有义务引领和驾驭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把公众当做新闻的接受者和潜在的新闻消费者,民生新闻报道的目的是简单地满足新闻报道另一端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信息。在精英主义哲学观念下运营的民生新闻,虽然一直提倡新闻要贴近生活、贴近公众,而事实上,这种贴近变得疏远,公众不再相信新闻媒体创造的公共空间,更不认同媒体的价值标准和判断,有些判断甚至是缺少合理的根据,这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公众的公共生活空间质量下降,公众开始转移自己的公共空间,造成新闻媒体市场萎缩,产生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流言蜚语等充斥社会。因此,“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必须摈弃精英主义哲学观的价值标准,并把这种价值体系在新闻媒体中的影响降到最低,认同公众作为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对象,认同公众有能力进行价值判断,有空间选择其他媒介和渠道,明确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与公众的平等地位,明确民生新闻报道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其次,“后民生时代”要求民生记者不能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保持超然态度的专业记者,专业记者往往把新闻事件的客观性原则看做从业的基本准则,正因为如此,专业记者将自己定位于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者,专业记者的专业素质让记者成为简单的重复机器,有时候甚至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这种情况导致民生新闻报道缺少必要的责任。21世纪民生新闻报道要求专业记者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重复者,更应该是有能力驾驭社会舆论的领导者。作为意见领袖的典型代表,专业记者要重新思考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专业记者除了记者身份外,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记者也是公民,也是社会议题的参与者,甚至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记者兼有记者和公民的双重身份,因此要以公民的标准重新确定自己的工作领域和责任,履行记者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成为社会议题的参与者与监督者,成为民主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民生新闻记者及从业者要扩大自己的工作领域。目前,民生新闻报道局限于家长里短,很少关注具有社会重要意义的事件,有些新闻事件报道受制于记者和从业者的素质也很难发现社会议题的真正价值。社会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所能够涵盖,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议题已经由简单的小事变成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事。民生新闻记者及从业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简单报道新闻事件,到培养公众理性看待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议题,让公众能够具有获得新闻信息的行动力,同时,努力提高公众之间对话与交流的质量,维护公共空间质量。由此,民生新闻记者及从业者必须重新审视以客观性为准则的记者伦理规范,确立一种新的新闻报道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要以公众价值和公共空间良性发展为前提。

最后,民生新闻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构建公众与社会议题之间的桥梁。民生新闻在参与社会议题报道过程中,不能一家之言,也不能偏听偏信,要充分相信公众的眼睛,把议题最完整的信息传递给公众,把不同公众的声音传播出去,只有公众普遍参与的社会议题,公共空间才能得到各方的维护,民生新闻才能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公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因此,民生新闻要以公众和公众生活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活空间氛围,以传播有效的新闻信息作为重要活动内容。

结 语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与定位新思考关系到民生新闻能否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跟随主流,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民生新闻经过20年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社会角色需要应作出新的调整,公共新闻理论对民生新闻的价值标准和公众、记者定位为民生新闻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但是中国民生新闻发展还要中国新闻媒体人作出新的努力。(作者单位:白山,吉林电视台;代安楠,吉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2]朱晓芳.“公共新闻”: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新探索[DB/OL].中华传媒网.

[3]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1).

[4]李洋,唐远清.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J].当代传播,2004(6).

[5]谢静.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之建构与解构[J].新闻大学,2003(秋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