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评阅第十八届福建新闻奖报纸作品有感

2012-06-11 12:30:31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舆论监督稿件受欢迎

舆论监督是媒体履行职能、干预社会、抑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突发期,各种纠争和不公现象时有出现,更需要媒体仗义执言,反映民声,借助舆论的力量,促进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促使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综观媒体的报道,舆论监督的稿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相对群众反映的各类不平事,经媒体调查核实、并顶住各种压力得以见报的稿件数量远远不够。正因为舆论监督难度大,所以相关的稿件弥足珍贵,也备受欢迎。

各家报社在送评中,自然不会放过舆论监督类稿件,共送评批评监督稿件19件,占报纸文字稿件的8.7%。有的稿件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像《榕城购买紧急避孕药需登记身份证》,质疑购买紧急避孕药实名制的新规,并采访法学专家,提醒此举于法无据并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有的揭示深层问题,像《司法鉴定无中生有 向车主收“鉴定费”》,记者跟踪追击,挖出了司法鉴定所有人浑水摸鱼,向事故车辆收取几十至几百元不等的技术“鉴定费”的问题。当事人打着司法的旗号做违法的事情,对这种“灯下黑”,一般老百姓是不敢去追问的,记者揭示这个黑洞,确实勇气可嘉。就连副刊以及评论类作品,都发挥针砭时弊的作用,像评论稿《仅仅道歉够吗?》,就漳平两位社区干部深夜救助骑摩托摔伤的男子,反遭男子家人误解纠缠的事展开评论,抨击了委屈好人的不良社会现象。副刊稿件《杨武尚能哭》,则从民工杨武的老婆被联防队员施暴的案件谈起,一改人们嘲笑杨武懦弱的论调,指出有的人为了升官发财,把自己的老婆都“贡献”出来了,他们比杨武还不如,辛辣嘲讽了不知廉耻的社会潜规则。

批评监督类的稿件,是读者广为关注的,也是媒体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体现。塑造媒体形象,就应该改变一味歌功颂德、唱赞歌的做派,多些批评监督不良社会现象、鞭笞假丑恶的报道。

制题仍须多下工夫

好的标题,能够开宗明义揭示主旨,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特别是在信息爆炸时代,媒介众多,制作能够吸引眼球的标题,显得至为重要。此次报纸送评作品中,不乏好的标题,有的作品能够入围,与标题所起的作用密不可分。像《福州离PM2.5监测有多远?》《农大“收碗哥”红了》《推动非遗申报 教老外吃皮蛋》,标题即明白地向读者传递出信息。“教老外吃蛋”一文,是对“皮蛋门”事件的回应,因为教老外吃皮蛋的新闻点很抓人,虽然这一举措尚属计划中,但作者以此入题,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作品能获得二等奖,其标题功不可没。

然而,在参评作品中,标题也有不如人意之处。有的消息取了通讯题,通讯取了消息题。像通讯类稿件,《引进人才政策给力 海归博士来榕创业》,这明显就是消息题。而消息类稿件,《寻“根”的渡口》《有“业”才不“闲”》,这两篇稿件的主标题,都是通讯题。此外,有的稿件存在“小个子戴大帽”现象,本来标题准确表述新闻事实即可,但作者为了突出其意义,偏偏要予以拔高,使标题传递的信息显得大而空乏。像《心有大爱 无私助人》,倒不如直接标明主人公帮助11个家庭找到走失的亲人;《感谢三明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讲述的是一位男生为父治病,带着父亲上大学,最终获评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的经历,与城市关系并不大,如果直接标明他带父亲上大学,也许更感人。

在送评作品中,有些标题也出现令人遗憾的情况,如有评委指出电视专题《三轮女车夫》的标题不妥当,用“女三轮车夫”更恰当;《莆田三兄弟奋勇追抢匪 竟倒在离奇“路人”刀下》,“路人”的引号可以不加。这些问题也提醒人们,报道内容好,标题更要用心制作,准确精当的标题,能够为作品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