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网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传受角色的一体化。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格局中,传播者和受众有明显的角色分界,传播者通常是专业的媒介机构及其新闻工作者,他们负责新闻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和发布,居于传播的绝对主体地位。受众虽然可以通过读者回信、回电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但因为这种反馈的局限性,他们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传者主导的格局。在单向性强的传播格局中,媒体舆论事实上和公共舆论、民间舆论有很大的距离,也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民众的声音。网络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这种传统。无论是主流网络媒体中的新闻跟帖、回帖还是社区论坛、博客、微博中的发帖、转帖、回帖,网民都具有相当的自主性,传受身份的转换往往也可以瞬间完成。 以2007年5月发生的“海艺事件”为例。从2007年5月25日事件发生当日至7月1日这一个多月中,用google、baidu搜索“海艺”分别出现了91300项和448000项相关内容,而单在天涯论坛杂谈版上,与海艺相关的话题有229个,回帖达1万多个。[2]这229个话题无疑是网民接收到“海艺事件”信息后迅速转变为传播者身份的直接体现,1万多的回帖也扩充、延展或改变原帖的主体内容而成为原帖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回帖者也成了发帖者即传播者。因此,网民通过传受身份的转化能快速介入突发公共事件,他们或增加突发事件的报道数量,或延伸、改变报道内容而参与其中,通过呼吁、谴责等一系列行为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形成真正有别于传统媒体舆论的网络舆论。 公民记者的自觉性。网民大规模介入突发公共事件时,在某种程度上,数以亿计的网民构成了中国庞大的草根记者群,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借助网络平台主动把握自己的话语权,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舆论的发展,无形中也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建设进程。 具体来说,首先是网民公民意识的自觉性。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提出,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让受众沉溺于感官享受而逐渐失去对现实社会进行思考和理性批判的能力,对大众传播制导下的社会发展也表示担忧。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在Web2.0时代,当受众转化为网民之后,其思考、批判能力却重新显现出来,网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网络空间得到了体现、延伸和张扬。在“张在元”事件中,网民涉及的话题既包括当下的二元用工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制度,也包括大学精神等等,这些无不是公民意识的体现。其次是网民环境认知需求的自觉性。环境认知是新闻媒介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公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往往借助于大众传媒及其营造的“拟态环境”来实现,而且受众往往被动接受而不自知。网民接收信息的途径相对多元,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抗争,这一群体敏锐地察觉到大众传媒提供给我们的世界并非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加工的“象征性现实”。网民不满足于被动接收,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眼睛认识现实世界,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参与真实世界的改造,伴随Web2.0时代的到来,网民终于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成为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传统的由媒介承担的社会功能部分转移到网民身上,网民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草根记者或公民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