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

2012-05-28 16:15:11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邓玲  
视频加载中...

【摘 要】新闻语体在15年的新闻跨越发展中已经带来了新闻事业本身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变化与进步。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这15年做一些思考,希冀能对进一步完善新闻评价、助力社会进步有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闻语体变化;文化效应;文化反思

自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媒体的发展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报纸、杂志、广播的传统形态逐步发展到当前竞争激烈、和谐并存的五大媒体。随着网络与数字通信的发展,新闻载体也由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新闻的广泛传播,不仅带动了新闻传媒语言载体的变化,而且,新闻随着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而成为更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当代新闻语体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语体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据此,笔者从文化角度做以下几点思考:

三大突破

突破了原有的话语形态和新闻风格。从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说新闻开始,一反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当代中国的说新闻就一发而不可收。从央视二套第一时间“马斌读报”到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再到河南电视台的《打渔晒网》和《雷颖网聊》,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各级地方台,说新闻节目可谓遍地开花。

首先是话语形态的突破,其次是新闻风格的突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影响以及新华社的中坚力量,中国的新闻语言是规范书面用语,语势凝练庄重,播报铿锵有力,富有强大的积极力量。当时的新闻激发了人民建设新国家、追求新生活的热情,增强了新中国的凝聚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新闻更是模式化、政治化,慷慨激昂。

从说新闻这一形式开始,新闻语态从固定的政治化语态转向了开放的生活语态,从描述性新闻转向了评述性新闻,从书面语态转向了口语语态,从冗长沉闷的叙述陈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转向了短、平、快且富有鲜活生命力而且间接通俗的“用事实说话”。这种突破是新闻语体的本质性回归,也让新闻从政治教化走向了民生民本。

突破了新闻的思维结构。新闻到底是什么,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1]

新闻,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词语,但是当代中国晚7点黄金档的《新闻联播》,除了老干部、高级别公务员和新闻专业从业者,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主要领导活动出行的记录,当然是彰显国家宏观管理一个不能取代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新闻播报的传统思维固定化的结果,还是弘扬积极价值观的需要,我们通常会看到歌舞升平的各种新闻。与此同时,各类大量的说新闻节目,以其基于新闻事实、事关民生的立体多元的新闻选题,脱离了政治教化、脱离了单向新闻文体、脱离了宏观世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