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旧闻”如何转化为“新闻”

2012-05-08 13:18:05  来源: 《传媒》杂志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旧闻”如何转化为“新闻”

——获奖作品《一只小猴改写百年村史》采写体会

文/叶锡环

在新闻资源日益同源化的今天,非事件性新闻已成为媒体获取独家新闻、提高报道层次的重要领域。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新闻往往成了“旧闻”,变得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看。

笔者采写的《一只小猴改写百年村史》一文,事件延续时间长达30多年,当时在采写过程中如何将“旧闻”转化为“新闻”颇费脑筋。最后以浙江省林业专家慕名前来考察为主线,增强通讯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同时挖掘出全省首例“人主动为猴腾地盘”,以及人、猴均由此出现喜人变化的鲜活事实,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思维、新做法、新成效,获得了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寻找合适切口,突破时空限制

非事件性新闻和事件性新闻相比,就像水底的暗流和水面的浪花。要让“暗流”进入公众视野,发现力是关键,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是前提。通俗地说,需要一个新闻由头,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闻热点。

文成县周山村“人主动为猴腾地盘”的故事,缘起一位村民救助濒临死亡的断臂猴。笔者获悉线索时已经时隔4年之久,而且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跨度长达30多年。对于这起典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难度并不大,无非是一件体力活。去年8月,笔者冒着高温来回爬山4个小时,大体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初稿成文后,怎么看都像一篇旧闻。因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所依托的事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而是时空交错、繁杂无序、丰富多元的新闻事实素材。下笔时需要阐释背景,揭示本质,预示趋势,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达观点,但最难体现的是事件的时效性和新鲜感。拿报社领导的话来说,初稿已经具备冲刺新闻奖的潜质,不过“旧闻”难以转化为“新闻”,就会沦为一般的社会趣闻。

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本来就不强,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这是采写非事件性新闻的最大矛盾。山穷水尽之际,浙江省一位林业专家获悉“人主动为猴腾地盘”之事后,打算专程从杭州赶往周山村考察。此前,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他,没想到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资深专家实地考察,这本身就是一个新闻点,同时给文章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点。

“猴子在哪里?”这位专家跳上村口的一块岩石,身上的衣服几乎可以拧出水来。当天中午气温高达35摄氏度,在笔者的陪同下,他爬了2个小时的山路,刚到村里就急着想看到猴子——这段现场见闻后来就成为文章的新闻由头,同时以专家慕名前来考察为主线,自然而然地串起了新闻背景,既突破了这起非事件新闻的时空限制,又增强了文章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最后,在报社编委会多次研讨下,此文六易其稿,定在林业专家发来考察报告的次日见报,水到渠成地彰显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