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连振海参评材料

2012-04-20 06:56:39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推荐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工作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电视新闻综合频道

   

连振海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10

籍贯

福建省

漳平市

政治面貌

中国

党员

记者证号

G35000200000209

从事新闻工作年限

1998年始

 

        

 

编辑

是否处级 (否)

   

本科

 

文学学士

联系电话

(手 机)

类别

(请打勾)

记者

 

播音主持

 

评论员

 

编辑

 

校对

 

制片人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惩

1、《众志成城》在’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中获三等奖,

1998年度福建省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2、《绝壁追逃》获2000年度福建省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3、《在小汤山的日子》获2003年度福建电视广播新闻奖(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福建省抗非典好新闻奖一等奖;

42005年《新闻启示录》栏目获第二届福建新闻名专栏奖;

5《中国世博第一人》在第十七届福建新闻奖(2010年度)获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

6、《中国帆船首航西沙》获2002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

教节目奖)二等奖、第十届福建电视艺术奖短篇纪录片一等奖;

7、 专题《连战与福建》获2006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奖)一等奖;

8、 长纪录片《溜溜的岁月》获2007年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最高奖——“十大纪录片”、2006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奖)一等奖;

9、 《战地速写》获2007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10、长纪录片《福建梅兰芳.郑奕奏》获2008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11、电视优秀栏目《发现档案》获2008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122008年《发现档案》栏目在第二届“纪录.中国”评选活动中荣获银牌栏目;

13专题片《最高潜伏》获2009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类”一等奖;

14、《雕刻的容颜》获2010年中国优秀纪录片最高奖——短片十佳、2009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类”长纪录片一等奖;

19919月—19947月,漳平一中;

19949月—19987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

19988月—20042月,先后在东南电视台《记者行动》、《东南瞭望》栏目任电视编导;

20042月《新闻启示录》开播前,抽调至《新闻启示录》任主编工作,参与策划、制作《新闻启示录》样片;

20053月任《新闻启示录.监督网》制片人;

20062月起任《发现档案》制片人至今。

获得全国优秀纪录片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次;2006年以前福建广电新闻奖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2006年以后福建广电新闻奖一等奖7次。

获得第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2007—2010年度福建省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

 

连振海同志主要事迹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连振海同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意识。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把好舆论导向关,积极有效地做好上级交予的宣传任务。他热爱党的新闻事业,无论是当一线记者还是当栏目制片人,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取得很好的成绩。参加工作十多年来,获得全国优秀纪录片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次,福建广电新闻奖一等奖11次。2011年还获得第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2007—2010年度福建省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在他的努力下,2008年,《发现档案》节目以240万元的高价推向全国电视市场,目前已销售至全国17家省市级电视台,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这是福建电视节目第一次整体性地走向全国电视市场,创新了集团盈利模式,被集团领导称之为“破冰之旅”。

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工作者,连振海同志以不怕吃苦,不怕危险

出名,始终冲在了新闻第一线。1998年8月13日至8月26日,在九江抗洪最危急时刻,他亲赴九江抗洪抢险现场拍摄。在长达半个月的采访中,连振海和同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艰苦的抗洪前线,拍摄到大量艰辛、感人、生动的画面,制作出了感人的新闻专题节目《众志成城》,并在’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中获三等奖。2002年东南电视台策划“中国帆船首航西沙”,9月22日至10月18日,从厦门港至西沙永兴岛,在20多个日夜里,他和其余6名帆船探险者一起,海上扬帆2000多公里,用生命和坚强完成了中国人首航西沙的壮举。2008年汶川大地震,余震不断,危险重重,他在5月19日就赶到了危险的灾区现场拍摄,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抢险救灾影像资料。

长期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也给连振海同志留下了不少的愧疚和遗憾。2000年父亲肺癌,在福州治疗,遵照父亲的嘱托,他没敢耽误工作。一边完成领导交予的任务,一边把其余时间扑向医院。几个月后,父亲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过世时,他还在台里熬夜加班。父命不可违,但作为人之子,不能临终送别,终生愧疚、遗憾。2002年“中国帆船首航西沙”,茫茫大海航行20多天,而探险的帆船不到两吨,跟渔民的小舢板似的,拍摄的难度和危险性可想而知,东南台为此给每个出行者投保40万元。但领导把任务交给他,他没有埋怨和推辞。他也深知此行危险,临行前特意写下遗嘱给母亲和妻子。2004年4月10日,《新闻启示录》刚刚开播不到一个月,他的孩子出生。由于栏目刚开播不久,任务重、节目紧,急需人手。孩子一送进家门,他就被抽去做应急节目,一连一两个星期没见到孩子。孩子没人照顾,只好请老家的亲戚临时上来帮忙。对此,他没有丝毫怨言。

在集团重点栏目《发现档案》任制片人期间,连振海同志和他的团队一起,将《发现档案》品牌推向了全国,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了福建电视社教类节目的一面旗帜:

第一、创新集团盈利模式

2008年,《发现档案》节目以240万元的高价推向全国电视市场,这是福建电视节目第一次整体性地走进全国电视市场,创新了集团的盈利模式,被集团领导称之为“破冰之旅”。截止2010年底,节目已销售至全国17家省市级电视台,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国内本土打造的纪录片在海外平台上播出,这是国际业界对《发现档案》的认可。《发现档案》的国内发行项目已被业内誉为“高品质节目同规范一流的市场发行操作”相结合的典范;

第二、弘扬民族文化,节目宣传出成绩。

2006年,《发现档案》摄制组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调查考证,终于找到了世界十大民歌《康定情歌》的作者——惠安人吴文季。节目《溜溜的岁月》播出后,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高度赞扬,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多次在会上表扬了《发现档案》栏目组和连振海同志。2006年12月29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牵头,在吴文季的故乡惠安召开了“纪念吴文季采编《康定情歌》60周年、推动海峡西岸和谐文化建设座谈会”,《溜溜的岁月》成为这次研讨会的重要研讨依据。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说:“这些情景十分宝贵,值得珍惜!感谢《发现档案》摄制组做了这件很有意义的好事,这一贡献亦将载入史册!”。

2006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漳州祖籍地祭祖,连振海同志和他的团队一起,连续熬夜奋战,在连战祭祖第一时间播出了30分钟的专题节目《连战与福建》。连战先生收看后,亲自安排大女儿通过台办向栏目组要光盘,并带回台湾珍藏。这张光盘作为省台办的礼品之一送给了连战先生。《连战与福建》能在海内外上百家媒体大战中脱颖而出,这实属不易,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两段残卷历史性重逢。连振海同志带领《富春山居图》摄制组到台北故宫,亲历了这一历史性事件。此外,摄制组耗费半年时间奔赴北京、浙江、上海等地,力求复原画作背后的传奇故事,聆听当代书画大师讲解画作的精深之处,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第三、成为了集团节目创优的主力军。

在他任《发现档案》制片人期间,《发现档案》获得全国优秀纪录片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福建新闻奖1个,福建广电新闻奖一等奖7个,福建省电视艺术奖2个。其中,《雕刻的容颜》获得2010年中国优秀纪录片最高奖——短片十佳;《溜溜的岁月》获得2007年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最高奖——“十大纪录片”,填补了福建电视台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中国世博第一人》在第十七届福建新闻奖(2010年度)获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发现档案》获得2008年度“纪录.中国”银牌栏目奖、2008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栏目一等奖等;

第四、集团电视专业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在连振海同志的带领下,《发现档案》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截止目前为止,从《发现档案》走出的电视专业人才已达数十人。栏目组编导连续在2007年、2008年获得福建省电视艺术奖评选中获得最佳编导奖,主持人郁莉被评为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开播10年以来,从《发现档案》这个团队走出的制片人以上级别的业务骨干近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