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赵林参评材料

2012-04-20 06:56:39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推荐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工作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广播新闻信息综合频率

   

赵林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11

籍贯

福州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记者证号

G35000100000061

从事新闻工作年限

1990年6月

 

副总监        

 

主任编辑

是否处级 (√ )

   

大学本科

 

文学学士

联系电话

(手 机)

类别

(请打勾)

记者

 

播音主持

 

评论员

 

编辑

 

校对

 

制片人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惩

1999 福建省广播电视厅精神的积极分子

2003 福建省广播电视局优秀共产党员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优秀共产党员

2007——2010年度福建省新闻界先进工作者

2004——2006年度福建省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06199011  福建省广播电视厅无线管理总台

19901120042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

20042至今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新闻信息综合频率

 

 

 

 

 

 

 

 

 

 

 

 

 

 

一、坚定信念、坚持学习,用思想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新闻宣传的不断改进。

该同志深知宣传工作所具有的高度政治性与敏感性,作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综合广播的副总监兼党支部书记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他所分管的新闻宣传工作,能认真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宣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年的宣传工作任务;他所分管的新闻类节目,年年都有新气象,年年都有新奖项;他所负责的支部曾被评为省广播影视集团优秀支部。做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他坚持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平时能团结同志,共同进步。

二、尽职尽责、开拓创新,组建“福建广播新闻协作网”,开创性地有效整合了广播新闻资源。

为了搞好新闻宣传报道,该同志把新闻报道网络的构建作为首要任务。从2004年开始,在该同志的策划下,新闻综合广播加大了新闻网络的建设力度,牵头成立了“福建广播新闻协作网”,并投资设立了一个传输网站作为稿件的汇总平台,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建立了一个包含全省所有66家市县电台在内的,能通过电脑网络和电话网络进行新闻报道合作的网络。这个网络的覆盖面之广、参与台之多、合作程度之密、合作热情之高,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项工作有效地配合了省级新闻广播的节目改革。

在建立“福建广播新闻协作网”后,2009年该同志又牵头发起成立“全国省级新闻广播直播网”,目前已有28家省级电台参与合作,每天都有全国各地广播记者进行连线报道,大大扩展了合作范围,有效整合了新闻资源。

三、借助平台,扩大影响,向中央台传稿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合作方式求得新突破。

为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该同志想方设法找准突破口,借助中央台的高端平台,树立福建的良好形象。从2004年接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他所负责的向中央台传稿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成绩逐年上升,直到2006年年初名列全国第一, 近几年依然成绩斐然。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该同志认真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对内畅通渠道、改革机制,对外拓宽信息渠道,整合新闻资源。因此,不仅发稿量大大超过往年,发稿工作还出现了重头稿件多、音响报道多、现场直播多的喜人局面。在展示海峡西岸风采的同时,也在全国同行中显示出福建广播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在该同志的直接策划下,新闻综合广播抓住重点题材,与中央台合作,进行大板块直播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播出,着力多侧面展示海西区风采。2005年初,该同志抓住我省的特色题材,积极向中央台建议,促成了《两门两马海上直航》近2小时的特别节目在中央台《直播中国》栏目中播出,更多、更准确地宣传福建的近台优势和福建在促进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其后,每年在该同志的直接策划下,都有多场大型直播活动在中央台播出,特别是2008年还与中央台联合进行奥运火炬在福建传递的现场直播,连续3天、每天10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性现场直播也是福建广播史上的一个创举。中央台的专家们评价说,福建台在大板块节目的构思策划、采编制作、节目包装上都趋于成熟,有大台风范。

四、追求质量,争创一流,抓节目改革不遗余力,抓节目创新精益求精。

作为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总监,该同志大力推进节目改革和创新,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节目质量。遵循“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权威,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新闻的不一样的价值,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包装”的原则,对新闻类节目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形成一种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从2003年开始,基本每年都有栏目获得省宣、省新协颁发的“福建新闻名专栏”称号。

五、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奋战在一线,确保所有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该同志每到关键时候总是冲锋在前,亲自参与新闻综合广播这个广播主频率的各项重大活动。

——每逢台风、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频率都要进行大时段直播,他都在一线指挥,直至所有报道结束,有时跨度长达几天;

——所有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和转播,如两会、党代会等,他都在直播间全程负责安全播出并指导节目的及时调整;

——所有与中央台联合进行的大型直播活动,从策划、联系、统筹、审稿、直至节目播出,他都在一线指挥,每年有好几次这样的直播活动,每次耗时710天,保证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六、抓准导向,多出精品,创优取得新突破;

该同志始终把创优工作当作频道的工作重点,全程参与各项创优工作。他踏踏实实从大量新闻素材中反复筛选,对每一个创优选题都组成专门的小组,对选题进行反复的讨论,确定主题和报道的角度,从采访、写作、包装制作都相应的负责人,内容层层把关,形式上也是力求创意独特,让新闻事件的感染力和冲击力通过声音世界的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由于他细致坚持的努力,频率创优工作始终是广播中的主力。

该同志同时在业务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他本人也始终坚持在创优第一线,历年来有几十篇作品、论文获奖和出版。仅20042005两年,作品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20篇(次)。奖项档次较高(有全国一、二等奖),而且作品涉猎范围广,种类多。他在新闻战线工作了22年,对这一行一直怀有十分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因此平时非常关注新闻界研究新动态,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常撰写文章谈工作感受和设想,如论文《突出广播特色,创新节目形态》、《对在频道专业化背景下打造广播新闻强势品牌的几点思考》曾获各类奖项。另外,他还是《海峡两岸教授博士辞章学丛书》第一套的编委、第二套《大学辞章学》的作者之一(该丛书分别由海风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在还是全国辞章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理事。

 

(后附部分获奖作品和论文目录)

附部分获奖作品和论文目录:

 

——文艺专题:《梨园千秋剧  东流两岸情》

获:第五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第11届对台湾广播优秀节目特等奖、第三届全国对台宣传稿件二等奖。

——新闻组合:《福建新闻2000.9.13

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广播新闻奖(节目编排)二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二等奖、2000年度福建广播奖一等奖。

——对农节目:《十年甘苦话创新》

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优秀节目一等奖。

——系列报道:《老严何时能致富》

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优秀节目二等奖。

——理论节目:《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和新变化》

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理论节目三等奖。

——特别节目:《追忆英雄郑忠华》

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二等奖

2004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长消息:《“一卡一证”进入“历史博物馆”》

获:2004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 长消息:热切的期盼

获:2005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连续报道:生死大营救——建瓯615滑坡救援纪实

获:2005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 长消息:福建征地补偿款全部偿还到位
获:2005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新闻:沃尔玛中国第一家工会在晋江成立

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二等奖

2006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系列报道:留住红军的声音

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07——08年度)提名奖

2007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一等奖

第十四届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新闻专题:校长妈妈

获:2007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二等奖

第十四届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长消息:艰难的抉择

获:2007年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二等奖

第十四届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广播学论文:《突出广播特色 创新节目形态》

获:2001年度福建省广播学研讨会论文评奖二等奖。

——广播学论文:《对在频道专业化背景下打造广播新闻强势品牌的几点思考》

获:2002年度全省广播学论文研讨会评奖二等奖。

——语言学论文:《语境与广播语境》

       收录在香港华星出版社出版的《修辞学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