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邻家微博挑战自家全媒体

2012-04-05 11:08:21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张立伟  
视频加载中...

近年来有两种醒目现象:一是传统媒体纷纷进军全媒体,二是传统媒体纷纷到新浪、腾讯开微博,当两者的主体是一个,不是很有喜感吗?好比自家大兴土木建屋千间,却又到邻家打地铺睡午觉!

要么邻家午睡不对,要么建屋千间不对!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来自詹国枢先生:“广州日报在新浪开办微博?这就奇怪了!自己不是办有号称‘华南第一门户网站’的大洋网吗?要说影响力,本也不算小呀,为何放着自己的园地不耕种,却跑到新浪来开微博呢?

“更奇怪的是,到新浪开微博者,远非广州日报一家。报纸中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杂志中的中国经济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企业家、南都周刊,电台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电视中的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就连在中国颇具垄断优势的中央电视台,其重点栏目焦点访谈以及财经频道、体育频道等,也先后在新浪开了微博。

“要说奇怪,确也有些奇怪。……这些媒体,大都办有自己的网站,而有的网站比如央视国际、中广网、凤凰网等,规模并不小、点击率挺高,为何还要舍近求远,到新浪来开微博呢?”①——对这奇怪,詹先生自有解释。我感兴趣的是,自家微博邻家开,全媒体业已不“全”了——这现象以嫩芽拱破地表的冲力,在默默挑战全媒体逻辑!

二、幂律否定媒体全

自家微博自家建,对上述媒体大鳄,财力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哪?在幂律,通俗说就是: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

2003年,纽约大学学者克雷·薛基用幂律研究博客,他清楚解释了幂律曲线:“在任何排名系统里,第N名的值就是1/N。不管你用什么指标排名(收入、引用量、访问量)”。在博客里,第2名的值只有第1名的一半,第10名的值是第1名的1/10。随着分母递增,对应的差别越小。1/2与1/3差别大,1/287与1/288几乎没有差别。前者由重要少数形成“大头”,后者由琐碎多数形成“长尾”。薛基预测,博客会成为等级清晰的圈子,最高的是访问量极多的名人阶层,其次是访问量稍逊的中等阶层,最后是大量的长尾,絮絮叨叨给少数朋友和母亲看。随后几年中,他的预测被证明相当准确。②

2009年,美国政治学家欣德曼研究美国的新闻网站和政治网站,认为流行的“长尾理论”与事实相去甚远,“我们最在意的不是谁贴了,而是谁读了”,“绝大多数在线内容都得不到链接,吸引不了眼球”。其结论是:“万维网受众,实际上比传统媒体如报纸和杂志的受众,更集中关注前10或前20的信息出口。”换句话说,这两类网站再次证明了幂律。

2010年,澳大利亚文化研究教授格雷姆·特纳指出:“欣德曼的研究……挑战了当前关于Web2.0及其应用的流行认识。”他进而补充:“类似模式在整个娱乐网站中也可观察到。例如,在线视频观看的激增就是高度集中的。”2008年10月尼尔森调查YouTube与占第二位的Fox Interactive的流量,后者不到前者的一半。其结论是:“互联网有一个习惯,就是创造消除竞争的赢家(想想亚马逊或eBay),而不是扩展可能性。”③换句话说,视频网站、娱乐网站甚至网上购物(亚马逊或eBay)再次证明了幂律。

好了,我们飞快回顾了3个研究成果,幂律像幽灵一样到处显身。④且回到微博,看一个超脱新老媒体竞争的实例。“上海发布”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博,于2011年11月28日在新浪网、新民网等同时上线。满一个月,12月28日,新浪粉丝485047,新民粉丝5440。同样的内容,粉丝相差近90倍。幂律就是冰冷无情的“网上铁律”!媒体大鳄纷纷去邻家开微博,不差钱,而是因为幂律,你有钱自己建微博,但有多少关注和评论,得到多少链接和转发……新浪、腾讯成了微博数一数二的“大头”,自己再做只会成为不起眼的的长尾一毛。

微博不该自己建,其他媒介形式就该自己做么?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全媒体,一切从“起点”开始是当前的大误区。从宏观说,这违背社会分工,蔑视专业化;从微观说,网上媒介生态更凸现幂律分布,新媒体是典型的赢家通吃。你从起点搞新媒体,9/10甚至99%会掉进长尾的壕沟;新媒体层出不穷,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社交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你“全”得过来吗?除非你把“每种”媒体都做成数一数二,除非你是万能的上帝!

三、受众不选媒体全

我估计到反对意见。大概说全媒体不是绝对全,而是相对全,主要指内容的多种载体形式,尤其是新老媒体融合的载体形式。于是,传统媒体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把内容搬上网,最早也最普遍的就是报刊办电子版。

这第一步就是臭棋!它把受众选择忘了。消费者选择有一组重要关系:替代品和互补品。咖啡和咖啡伴侣是互补品,咖啡喝得愈多,咖啡伴侣就用得愈多;咖啡和茶是替代品,咖啡喝得愈多,茶就泡得愈少。我曾论述电子版是纸媒的强劲替代,⑤看一个实例。2011年3月,多人在找一张报纸,到年底网上还能查到:“谁有 2011年3月1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一份?急用!”“各位大侠,小弟急求一份2011年3月11日的《中国组织人事报》,上面登载了2010年度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名单……”还有人找电子版、找网址,跟帖也好玩:“这个真没有!”“别指望了,没有电子版,……不过我的已经确认了,我懂你的心情!呵呵!”

《中国组织人事报》于2011年元月创刊,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其登载《享受2010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是权威披露的“绝对独家新闻”。网上多人找,现实中肯定更多。这张报真是“小时了了”,创刊3月就暴得大名!这以后呢?2011年12月1日,该报开通电子版——和大多数报纸一样,泯然众人矣!那么,下次该报再有独家新闻,再也没有人像2011年3月那样四处寻找了,上网一查就有。而且受众更可能查新闻聚合网站(搜索引擎网站或门户网站),根本不查你的电子版。是什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家茶叶专卖店同时提供最新研磨的免费咖啡……

电子版是传统媒体的替代品,微博却是传统媒体的互补品。蒂娜·费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夜间节目《周六夜现场》的剧组成员,其长相酷似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她在一系列滑稽短剧中模仿这位候选人。据统计,大部分观众在社交网站上观看了好友转来的视频。结果,《周六夜现场》的收视率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⑥这就是互补,网上名气越大,传统电视收视率越高。为什么能互补?从受众选择看,微博有几个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特征,如实时、互动、病毒式传播,这些都说得多,但有个特征说得少:它容量小,没有多少发挥余地。

“140个字的世界”是微博的强项,也是弱点,那是“强势中的弱点”,弱点是强势的孪生体,是其强大力量的固有部分。这是对传统媒体最有用的特征,它没有多少发挥余地,就不可能喧宾夺主,其链接、转发和评论都会引向传统媒体的“原文”。微博如新闻的导语,看过导语再点击原文,互补的目的就达到了。微博又如同婚礼上新娘的伴娘,她更朴素,不会抢新娘的风头。引申这个比喻,当传统媒体大干快上全媒体,难道就不考虑受众选择媒体时,有替代品和互补品之别么?自己搞些替代品出来,如同新娘进场,身边却带一队更年轻的美女做伴娘,最轻的说也是——“不智”!

四、互补性媒介组合

以上论述,幂律分布从媒介生态角度否定了全媒体,受众选择从消费需求角度否定了全媒体,不管绝对还是相对理解全媒体,它都站不住。那么,否定全媒体就要闭关锁国,回到单一媒体么?否!要有互补性的媒介组合。

媒介组合不是媒介“融合”,因为后者有“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组织结构融合”等含义,甚至有人认为直到合并所有权、直到组织结构的融合,才是媒介融合的高级阶段。信了它,当然得搞相对的全媒体了,当然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求融合了。但,你到新浪、腾讯开的微博怎么融合?“所有权合并”这道坎如何迈过?相比媒介融合的严苛,媒介组合的自由度大得多,它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求合作,也许自办少数新媒体,但主流是与强势新媒体(幂律的大头、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大头)合作。合作实在不爽,再三磨合不好就分手,也不会出现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融合之后再分手的撕心裂肺。人生苦短,别追求“所有权合并”的死磕了。双方保留一些自由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助新媒体形成互补的合力。

媒介组合的原则是“斩断长尾、重构互补”;媒介组合的方法是“四步动作框架”。后者由“蓝海战略”的作者提出,要求问四个问题挑战现有战略逻辑和商业模式:

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当减少到产业标准以下?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当增加到产业标准以上?

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

——剔除。这迫使你追问那些因跟风而产生的攀比元素,它们经常被认作“理所当然”,实际已经大大减少了价值甚至成为负资产。对报刊,我提出剔除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电子版,看的人又少,还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拿证据来:上海《组织人事报》是全国组织系统当年唯一的专业报,读者遍布全国各地。2000年4月,该报建立电子版。之后上海之外的报纸订阅数量如下:

以上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电子版之前的数据作对比,不过考虑到“发行量是老总最大的隐私”,这仍是局内人——作者为该报编辑——提供的难得样本。⑦设立电子版之后,2002年比2001年,报纸订数减少:38127-34757=3370份,下降率:3370÷38127=8.88%。2003年比2001年,报纸订数减少:38127-34309=3818份,下降率:3818÷38127=10.01%。如果这两年没有其他大失误,只能解释为电子版是报纸订数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还要考虑,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这前后有各级党政班子换届,有新人新举措,该报是当时全国唯一以党建和干部人事工作为中心内容的专业报,订数该上升才对,偏偏下降10%,这反差还不触目惊心吗?

——减少。这使你关注“自己”发展的媒体形态是否过多,产品在功能上是否设计过头?不是按全媒体思路一味做加法,要考虑做减法。根据就是幂律分布与受众选择,哪些可能跌进长尾壕沟的媒体形态或产品,哪些在受众选择中可能成为替代品自相残杀的媒体形态或产品,都得打“减少”的问号。问号不同于直接剔除,因为媒体形态成长为大头还是长尾,在受众选择中是替代还是互补,往往短时间看不出来,但得时时监控,有确定的“成长期”。要像杰克·韦尔奇再造通用电气公司一样,反复提两个尖锐问题:如果你尚未涉足这项业务,现在是否打算进入?如果你做不到行业的第一或第二,就得准备卖掉!

——增加。但不能用“跑马占地”的方式,什么都去尝试,除非你有烧不完的钱。奎尔曼说得好:“尽力提高投资回报率,那就要采取更合理的方式。假设你的公司打算涉足某一大规模社交网站,你最好先搞清楚以下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你打算做什么?/地点在哪儿?/你为什么选择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算是成功?/会遇到什么陷阱?”⑧

略为展开第四个问题:什么算成功?传统媒体是大众媒体,新媒体是小众媒体。传统媒体擅长把同一信息传给大规模的受众,相反的事它做不到,把不同的信息分开,有针对性地传给小众,后者正是新媒体的擅长。传统媒体设计互补性媒介组合,基本考虑就是与强势新媒体合作,在抓牢大众的基础上开发小众。

——创造。合作与互补之所以需要,目标是为受众创造新价值。人民网副总编辑董盟君介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背靠主流媒体,解读社情民意,推动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对话。在产品开发上,立足应用,摆脱了舆情产品“一事一报”或舆情服务“监测+预警”的老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解决方案,即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回应—沟通—应对—处置—修复”。政府和企业照方抓药,可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危机事件。⑨这里开发的“小众”,就是作为组织的政府和企业,给其应对方法和策略,舆情监测在《人民日报》之外有了新的增长点。

“四步动作”循环往复构建媒介组合,借用“蓝海战略”作者的话描述:“解决前两个问题(剔除和减少)能让你明白如何把成本降到竞争对手之下。……与之相对,后两个问题教我们如何去提升买方价值,创造新需求。”“最重要的就是剔除和创造两个动作,它们使企业超越以现有竞争元素为基础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境界。它们促使企业改变竞争元素本身,从而使现有的竞争规则变得无关紧要。”⑩(原载《中国报业》2012年3期)

注 释:

①詹国枢:《微博来势猛 媒体怎么办》,《中国经济周刊》2011(43)

②斯科特·罗森伯格:《说一切:博客——不可阻挡的个人媒体革命》,150、152页,东方出版社,2010

③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112、1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④幂律在各种媒介中的具体分布,不是一概而论的“第N名的值就是1/N”。参见胡海波、王林:《幂律分布研究简史》:“网页被点击次数的幂律分布其幂指数在0.60~1.03之间,而网站访问量的幂律分布其幂指数则接近1。”载《物理》2005(12)

⑤张立伟:《撤掉电子版 拯救纸媒》,《中国记者》2011(10)

⑥奎尔曼:《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8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⑦蒋捷舟:《网络技术发展对报纸冲击有多大?--——〈组织人事报〉电子版创刊后对纸质报纸影响的调查》,《新闻知识》,2004(5)。作者的论点是:“从表中近三年的订阅情况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订阅数的变化比欠发达地区订阅数变化要小。这说明,网络的开通对报纸订阅带来的冲突不是十分明显。”而我认为,该报主要发行在城市,2002年前后,网络在中国各地“城市”的发展差别不大,欠发达地区更可能因为有电子版而不订报。

⑧同注5,132页

⑨《新媒体实践领军人思考辑录》,《中国记者》,2011(9)

⑩W.钱·金、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33、35页,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