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社区报如何跳出"鸡毛蒜皮"那些事儿

2012-04-01 15:03:39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王家治  
视频加载中...

社区报如何跳出"鸡毛蒜皮"那些事儿 --绍兴晚报创办《社区报》三年感悟

《新闻实践》杂志供稿

社区报要办下去,必须突破许多人通常认为的这样一个框框:所谓社区报就是报道社区里“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那些事。2009年4月,绍兴晚报在全省媒体中首创了“报中报”——《绍兴晚报·社区报》,逢周四出版,每期8个版。三年来,《社区报》尝试通过“精挑选题”、“举办活动”、“强化服务”等手段,试图跳出这一窠臼。

社区新闻,究竟是怎样一种新闻资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兴社区不断增多,人们逐渐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社区新闻、社区资讯、社区活动越来越受到关注。《社区报》作为一种分众形态出现的纸质媒体,我的理解是,它的目标读者群应该是所有城市里的居民,以及那些能在居民中扮演“意见领袖”的社区干部们。

依照新闻贴近性原则,对社区居民来说,他们对社区内、邻舍间的人和事的关注度远大于某个遥不可及的重要人物,对附近菜场柴米油盐信息的关心也远大于某个时尚之都的奢侈品。所以我们可以引入国外社区报的某些元素,将目光放到社区,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多提供些离社区居民生活最贴近的最需要的实用性新闻信息,逐渐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这同样符合“三贴近”的要求。

严格地讲,像绍兴这样的中小城市,绍兴晚报本身就是一张“社区报”,这样就失去了再办一张“社区报”的意义。据此我们把《社区报》的报道范围局限于居民所居的社区,报道的内容也主要限于离居民最近、跟居民生活最关联的人和事。

那么,社区新闻资源又是怎样的一种资源呢?本人以为,首先它不乏丰富性。每个人下了班,总归要融入社区,成为社区人。因此这个群体是十分庞大的,这么多人居住在一起,生活的多样性必定催生新闻的丰富性。其次,它不乏贴近性。新闻发生的地域离读者越近,对读者就越有吸引力。相对整张绍兴晚报,《社区报》的地域贴近性优势体现得更加充分,真正做到了报道的人和事就在你身边。第三,它不乏人文性。人在社区应该是最放松、最自然、最原生态的,人生百态、喜笑怒骂往往在社区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社区里的一件小事往往蕴含着浓浓的人文色彩,如果加以提炼包装,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作用。

如何跳出“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框框?

尽管社区新闻资源是个值得深挖的矿藏,但就新闻性而言,《社区报》掌握的资源相对要“软”一些。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报》要办下去,必须突破两个“框框”:一是跳出许多人通常认为的“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框框。居委会的婆婆妈妈们自然是《社区报》的重要读者群,但我们更广泛的读者群应该是广大居民。因此,社区里“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固然需要,但决不是全部,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有什么报什么,否则很容易成为社区里的纸上“黑板报”。二是跳出“一期五彩缤纷,两期马马虎虎,三期淡而无味”的框框,走持续发展之路。社区里可报道的题材有不少,尤其是《社区报》刚刚深入这一领域,什么“楼道文化”、“文明家庭”、“好人好事”等报道很多,但如果老是报道这些内容,会让版面越来越“淡”,时间一长,势必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要想让《社区报》有生命力,还是要新闻当家、内容为王。

为此,我们在报纸总体功能定位上确定为两部分:一是社区新闻资讯类,二是活动、服务资讯类,前半部分体现“硬”,后半部分体现“软”。在操作层面上又确定几个基调:一是题材内容可看。我们把精力前移,更多地把时间放在对素材的精挑细拣上,强调新闻为主、话题为辅。二是形式包装可读。要求记者把每一篇稿件都写短,写精,写通俗,力求角度新颖。三是立意小中见大。社区题材看起来小,其实有些往往意义深远,用新闻的叙事方式强化其背后的意义。

其一:精选题材,在微距下发现美。

摄影中有一种微距美,美在何处?美在近,美在它呈现了微观效果的锋利。对《社区报》来讲,距离越近效果就越好。有些社区新闻、百姓关心的新闻,经过社区版面聚焦放大后,往往能让人回味无穷,思想的触角往往能触到人性中最微妙最原始的一面。

其实就《社区报》运作模式而言,它一直就在基层,我们应力求近一些,再近一些;记者天天游走在社区、居民家庭,应始终与他们保持零距离。《社区报》就是要让社区居民熟悉的“脸面”、“人名”出现在报纸上。在创刊之时,《社区报》就明确要把报道眼光贴近最基层的群众,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力争多从他们身上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为此,我们开设了“社区红人馆”和“台门故事”。前者侧重为风尚人物,后者为风尚故事。到目前为此,我们已刊发“社区红人”、“台门故事”200多个,报道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新面孔”。每年年底,《社区报》都会在盘点特刊的基础上策划开展“社区报十佳风尚人物故事”读者有奖评选。去年以来,我们在原先“红人馆”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新栏目——“社区封面微人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点包装一批颇有新闻性的社区风尚小人物。

对这些社区人物和事件的报道,我们在选题上以小见大,突出新闻性,善抓细节,力求生动,讲究叙事的故事性,崇尚“轻松阅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洗礼。越城区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在闲聊中说起自己亲历的一件事:公交车上有人捡到了一颗从别人眼镜上掉下的小螺钉,为了归还给失主,这位好心的阿姨在袋里一藏就是3个月,最后终于在公交车上又碰到了失主。这是一件“螺钉”级的小事,但意义不小,《社区报》当即安排记者写了一则消息《一颗别人掉下的螺丝钉,她三个月里天天都带着》,并拼在版面显要位置,觉得“立意”强化还不到位,又配了篇言论《戏剧性背后的人性之美》,这样报纸的编辑意图就十分明显。

此类题材还有很多,比如83岁的“老虎爷爷”,20多年来义务修路护路,每年穿破鞋子十几双,我们的切入点就放在了一大堆的破鞋上,配以大幅图片; 比如“门口的保安哥哥原来是个诗人”、“小区来了个开宝马的女管家”、“钟点工与雇主之间的留言本”等等。

其二:社区活动,与社区对话与互动的好载体。

开门办报,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社区报》作为一张与居民贴得最近的报纸,要想和居民群众拉近距离,仅仅依靠报道是不够的,必须和他们互动起来。三年来,我们组建了社区服务团, 以《社区报》为依托,与社区联动,让社区参与,三年来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下60场。端午节组织居民包粽子比赛,赚足了人气;在社区举办社区星光大道PK赛;红色电影进社区;组织“小候鸟暑期之家”系列活动,让外来务工者子女在社区找到“家”;现场“保姆秀”及春秋季“保姆供需见面会”,在家政人员和雇主间搭建桥梁;为社区低保户送温暖,组织他们“游杭州,看绍兴”;其他活动还有邻里菜大赛、书圣大舞台、暖冬送春联、织围巾等等。

特别是“手拉手爱心援助小候鸟”系列公益活动,《社区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每年暑假举行,活动持续两个月),共有数十个社区参与,近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候鸟”受益。通过媒体搭台,教授来了、大学生志愿者来了、名主持来了、车商来了,这已成为绍兴晚报的一个活动服务品牌。除活动之外,《社区报》还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不时推出互动性话题:“我家的取名故事”、“喜羊羊之困”、“我家的育儿宝典”等,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其中“取名故事”让读者的参与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信件、电子邮件不断,都想来“晒晒”自家的取名故事,甚至还有读者寄来了长达60页的“取名宝典”。通过这系列性互动性活动、话题,《社区报》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其三:服务板块,社区报的又一“当家菜”。

社区报报道的群体主要是社区居民,因此必须了解居民的诉求。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居民除了希望了解离自己最近的新闻资讯外,还希望通过《社区报》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服务类资讯。这就决定了《社区报》必须强调服务性,以增强居民读者对报纸的必读性,最终培养读者忠诚度。

《社区报》创刊初期,就推出了“社区信息一览无余”专栏,内容包括社区中的买卖、求职、招聘、折扣、二手市场、培训信息等。《社区报》扩容后,这些资讯类栏目和板块得到了强化。《社区报》开设的一些服务性栏目,如“红妹菜篮子”、“小严跑家政”等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跑“菜篮子”的“红妹”——文字、摄影双栖记者王丽红甚至有了不少的粉丝。她所写的“如何区别养殖与野生河鲜”系列、“如何家庭制作藕粉”等系列、“如何认识猪肉”系列报道,由于题材事关居民生活、专业性强而又表达通俗,引来绍兴马大嫂们的一片赞扬。再如,每年元宵前,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参与元宵赏灯活动,《社区报》分头搜集信息,精心设计一份社区闹元宵“菜单”,将各个社区的元宵节活动制成表格、绘制成图,并附上元宵灯会“节目单”。许多居民随身带着《社区报》,按图索骥寻找节目。近年来每一届绍兴元宵灯会参观者超过10万人次,不能不说与《社区报》的服务性报道做得到位有关。(作者: 绍兴晚报社会民情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