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社区报如何跳出"鸡毛蒜皮"那些事儿

2012-04-01 15:03:39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王家治  
视频加载中...

如何跳出“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框框?

尽管社区新闻资源是个值得深挖的矿藏,但就新闻性而言,《社区报》掌握的资源相对要“软”一些。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报》要办下去,必须突破两个“框框”:一是跳出许多人通常认为的“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框框。居委会的婆婆妈妈们自然是《社区报》的重要读者群,但我们更广泛的读者群应该是广大居民。因此,社区里“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固然需要,但决不是全部,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有什么报什么,否则很容易成为社区里的纸上“黑板报”。二是跳出“一期五彩缤纷,两期马马虎虎,三期淡而无味”的框框,走持续发展之路。社区里可报道的题材有不少,尤其是《社区报》刚刚深入这一领域,什么“楼道文化”、“文明家庭”、“好人好事”等报道很多,但如果老是报道这些内容,会让版面越来越“淡”,时间一长,势必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要想让《社区报》有生命力,还是要新闻当家、内容为王。

为此,我们在报纸总体功能定位上确定为两部分:一是社区新闻资讯类,二是活动、服务资讯类,前半部分体现“硬”,后半部分体现“软”。在操作层面上又确定几个基调:一是题材内容可看。我们把精力前移,更多地把时间放在对素材的精挑细拣上,强调新闻为主、话题为辅。二是形式包装可读。要求记者把每一篇稿件都写短,写精,写通俗,力求角度新颖。三是立意小中见大。社区题材看起来小,其实有些往往意义深远,用新闻的叙事方式强化其背后的意义。

其一:精选题材,在微距下发现美。

摄影中有一种微距美,美在何处?美在近,美在它呈现了微观效果的锋利。对《社区报》来讲,距离越近效果就越好。有些社区新闻、百姓关心的新闻,经过社区版面聚焦放大后,往往能让人回味无穷,思想的触角往往能触到人性中最微妙最原始的一面。

其实就《社区报》运作模式而言,它一直就在基层,我们应力求近一些,再近一些;记者天天游走在社区、居民家庭,应始终与他们保持零距离。《社区报》就是要让社区居民熟悉的“脸面”、“人名”出现在报纸上。在创刊之时,《社区报》就明确要把报道眼光贴近最基层的群众,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力争多从他们身上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为此,我们开设了“社区红人馆”和“台门故事”。前者侧重为风尚人物,后者为风尚故事。到目前为此,我们已刊发“社区红人”、“台门故事”200多个,报道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新面孔”。每年年底,《社区报》都会在盘点特刊的基础上策划开展“社区报十佳风尚人物故事”读者有奖评选。去年以来,我们在原先“红人馆”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新栏目——“社区封面微人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点包装一批颇有新闻性的社区风尚小人物。

对这些社区人物和事件的报道,我们在选题上以小见大,突出新闻性,善抓细节,力求生动,讲究叙事的故事性,崇尚“轻松阅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洗礼。越城区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在闲聊中说起自己亲历的一件事:公交车上有人捡到了一颗从别人眼镜上掉下的小螺钉,为了归还给失主,这位好心的阿姨在袋里一藏就是3个月,最后终于在公交车上又碰到了失主。这是一件“螺钉”级的小事,但意义不小,《社区报》当即安排记者写了一则消息《一颗别人掉下的螺丝钉,她三个月里天天都带着》,并拼在版面显要位置,觉得“立意”强化还不到位,又配了篇言论《戏剧性背后的人性之美》,这样报纸的编辑意图就十分明显。

此类题材还有很多,比如83岁的“老虎爷爷”,20多年来义务修路护路,每年穿破鞋子十几双,我们的切入点就放在了一大堆的破鞋上,配以大幅图片; 比如“门口的保安哥哥原来是个诗人”、“小区来了个开宝马的女管家”、“钟点工与雇主之间的留言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