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创新

2012-03-06 16:42:16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吴红晓  
视频加载中...

在手机媒体大国日本,手机支付用户已占总人口的40%,手机支付市场规模达到占移动互联网产业总收入近20%,几乎所有的日常消费均可通过刷手机解决。开通手机支付,使用者仅需到营业厅将普通的UIM卡更换为一张RFID-UIM智能卡,将原有银行卡账户信息写入手机UIM卡的特定区域中,便可将现有手机变成一部可以手机刷卡、手机支付的多功能手机——这是手机媒体与金融消费融合的产物。

地理位置服务(简称LBS ,全称Location Based Service)则是手机媒体与当今城市生活融合的又一热点。它包括两大功能:首先是确定手机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其核心是借助无线网络,在手机用户之间完成定位和服务。目前,Google、苹果、Facebook、Twitter等各领域的领先企业都已着力竞逐手机LBS市场。国内中国移动、街旁网、多乐趣、玩转四方、贝多、图钉等诸多知名机构也都纷纷开拓了这一新模式。

移动通信技术由2G到3G进而4G快速演变,为手机终端提供了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宽广的数据容量,可以说是建造了一条无处不在的移动信息高速公路。有了这条高速路,各种各样的手机媒体应用畅通无阻,手机媒体也得以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进而在手机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机媒体形态:与上网搜索搭配就变成移动互联网;与阅读搭配就变成了手机出版;与娱乐消遣搭配就成了手机游乐场;与GPS地图搭配就变成了手机位置服务;与金融购物搭配又变成了手机支付工具。今天,手机媒体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当今个人信息处理的中枢。

手机媒体与社会生活的二次融合,已经突破了新老媒体概念之争和分行业竞争的格局,加速了产业边界的消融。这其中,只有重新明确手机媒体产业链条上信息生产者、技术服务提供者、平台运营者、接收终端生产者等主要链条角色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利益整合模式和新的运行机制,才能掌控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

趋势三:手机媒体社交化已成趋势,手机社交媒体已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旨在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更多联系”应运而生的社交网络平台(SNS)大放异彩。这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虚拟社会;而在一个包容、互动、共享的虚拟社会里,社交行为无疑是最普遍的行为,所以社交化必然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基于SNS构建的新型手机社交网站,通过“熟人的熟人”拓展手机网络社交,不仅具备丰富的社交和娱乐功能,还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可以说是集成性手机媒体平台。数据表明,中国上网交友人群占上网总人数的86.9%,每天有近8000万网友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社交、发现商机等,而且平均每年以57.65%的速度飞速发展。到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SNS用户达到1 .7亿。

手机媒体的互动特征不仅在于人与终端机器界面的互动,更在于通过数据传输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有益互动。专业化、即时化、移动化、开放化是手机社交网站的发展方向。当下新一轮社交化浪潮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双向化发展:一方面,各类手机媒体纷纷进军或拓展社交产品,尝试将SNS的基因植入到现有产品中,实现产品的“社交化”;另一方面,社交网则开始向其他相关业务品类拓展,电子商务、搜索、音乐、视频等各项网络应用逐渐与社交全面融合,并日渐向手机媒体平台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