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三项学习教育园地 > 正文

邵全海:哪里群众有困难,他往那里去

2012-02-28 15:12:2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一年有300多天在一线采访,每张照片与专题报道均是反映最基层的农民和社区居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党报的可亲形象带进寻常百姓家,并且通过互动与联动,为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这就是浙江日报摄影记者邵全海,他扎实行进在“走转改”的路上。

去年以来,在浙报集团图片中心领导支持下,邵全海 “高频率”地走基层,上高山、下海岛,到厂矿、农村、钻工棚、窑洞,平均每月下基层20天以上,脚步踏遍了全省各地,被大家称为图片中心的“拼命三郎”。

自图片中心开辟帮困专栏“请让我来帮助你”后,邵全海积极参与采访与报道,其中他报道的《无钱治病,回家等死?》等10多篇专题报道,在浙江日报刊登后均被全国各大网站转载,引起强烈反响。最后,在他帮助下解决了群众的困难。他还不厌其烦地联系和记录下200多个爱心人士的电话,接到和回复电话、短信500多人次,促成爱心捐款95.7万元,帮助38名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的普通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他还帮助农民卖掉了30万公斤的生姜、1万多公斤的菊花,并且为无钱看病的2个重病人解决了住院和看病费用,还带上礼物与现金,专程到广州看望接受干细胞移植而缺钱的台州小陆陆。经过他的报道,小陆陆无钱看病的困境得到了解决。

帮助23名困难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去年8月初,邵全海乘车4个多小时赶赴开化县霞田村采访。他得知,该村汪志君在高考中考出理科623分的好成绩,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但接到通知书后,因家里交不出学费,只好放弃学业。经深入采访,他以《沉重的录取通知书》为题,在浙江日报上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爱心人士纷纷来电,要帮助解决汪志君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接着,他又在浙报上发表连续报道,并且举一反三,公布了另外18名与小汪类似境遇的贫困学生名单,供大家认捐资助。最后,这18名贫困生成功对接,有的还把剩下的援助机会,让给尚未结对的学生。随后,他还帮忙兰溪3名贫困学生与萧山1名贫困学生,得到爱心人的资助。

至此,该报道引出的爱心援助连续报道,受资助或结对贫困生多达23人,全部开心地走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