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让传播力从普通民众开始

2012-02-22 19:39:5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用多元传播手段和传播技巧获取最佳传播效果

一个内陆省份,一个一直被“偏见”标签化的地方,要改变他人的偏见和误解,树立良好形象,追求传播实效,就必然要经受更大的挑战,花费更多的心思,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

用有趣的形式实现传播的有效到达。有趣的形式融合了新颖、时尚、趣味等多种元素,要突出报道的时代性和新鲜感,目的是获得最大化的受众、最大化的收视率和情感认同。各种符合大众接受心理、收视习惯的网络流行语、段子、短信、动漫、音频、视频等,都可以登堂入室,尝试采用。譬如近两年最火的微博,近一段最流行的撑腰体,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手移动平台推出的“何平段子”,就有较高的到达率。

用日常化、可持续的报道追求传播长效。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振兴河南”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崛起之路,已经走了近20年。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报道的日常化和连续性缺一不可。只有长期坚持,公民耳濡目染,才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产生“涵化”效果。

通过多种渠道的参与互动催生传播实效。传播到心,产生认同和共鸣,宣传才是有效的。可以通过海内外媒体互动、官方媒体和民间自媒体互动、新老媒体互动等多种途径来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河南、关心河南:一是让境外媒体走进河南,河南媒体走出国门,通过互派记者、互设站点等方式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官方主流媒体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正确引导和利用各种自媒体,吸引公众参与河南建设,整合舆论,共同发声,激发公民对河南本土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三是新老媒体共同发力,特别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工具便利,开设海外频道、河南专题等,拓展传播内容和扩大传播范围。这一方面我们河南主流媒体已做了很好的表率,大河网的《网上看河南》、中新网河南新闻的《海外媒体看河南》、河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中原崛起网等,《厚重河南》系列丛书,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栏目,都做得比较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全球化、同步性、互动交流,理应成为媒体的自觉追求。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扩音效应及其生成机制:网络环境下社会性突发事件传播规律研究》(编号:10YJA86002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性突发事件传播的网络扩音效应实证及对策研究》(立项号:2010BXW002)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焦璇,郑倩倩.中原经济发展下的文化支撑——以《河南日报》、《大河报》报道“中原经济区”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4上):28.

[2]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http://sh.people.com.cn/GB/138654/10632540.html.

[3]陆晖.南都深度的竞争力[EB/OL].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07/1102/17/3SAEN5IT000124LD_3.html.

[4]大河网.河南,世界眼中的“缩微中国”迈向“黄金十年”[EB/OL].http://news.dahe.cn/2010/08-20/100439231.html.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 《新闻爱好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