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让传播力从普通民众开始

2012-02-22 19:39:5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张淑华

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颁布,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崛起”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平台。新闻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对中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新闻媒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仅担负着新闻报道、信息服务、意见沟通等传统功能,同时还担负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诠释、成果宣示、形象构建功能。在解读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社会动员和宣传引导社会精神生活,塑造发展、开放、现代、美好的河南形象等方面,都应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这一宏大命题进行报道,并构建起具有实际效力的传播模式,值得我们广泛思考。

构建以普通人群为主要报道对象的传播思路

正是像李文祥、谢延信、洪战辉这样的普通人构成了河南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也是“三平精神”、河南性格的生动体现者,他们理应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通过他们来提升河南形象和影响力,还基于以下考虑:

全媒体时代,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网络上,“公民记者”越来越多,普通民众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人民网的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热点事件来自网络爆料;[2]南方都市报的资料表明,他们深度报道的选题,80%来自网络。[3]网络上有民情、有民智、有民意,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理应给予更多关注、更多报道,这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普通民众的声音是河南形象宣传乃至国家形象传播的最好途径和视角。发展的主题首先是人的发展。中国崛起,也首先是公民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是新闻报道的首选对象和主要内容;同时,民众声音比政府声音、官员声音、专家声音具有更好的说服力,透过百姓日常生活、民间言论来“发声”比官方声音的传播效果更好,农民运动会被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对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冲突和底层生活的片面理解是西方社会误读、误判、误解中国的重要原因,媒体理应通过正确的描述对此做出有力的辨正。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常常集中在各种群体性事件、灾难、官员贪腐、产品质量等负面问题上,令中国人感到一种被误解、被诬蔑与被刺伤的痛楚。对于河南,西方人更是没有什么概念。曾有研究者指出,在海外,“不仅是外国媒体,甚至大多数外国汉学家,对河南等中国中部的概念也很模糊……”[4]西方社会对中国问题的误读、误解和“不求甚解”,除了文化差异和主流价值观的不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媒体传播力不够,没有有效到达西方受众。既然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底层社会的生活是他们关注的重点,那么用事实说话、用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展示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传播对策。用事实传播来改变和修补负面形象,填补信息空白,通过普通人来树立河南人勤劳、善良、务实、奋进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