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审视微博:一种技术的话语表达

2012-02-20 16:02:1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宏观审视:技术平台上的话语表达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中提出:“每当引起新的技术发明,由此而产生的全新的服务环境,就会使社会经验发生大规模的重新组合……社会延存的基础,这便是我们感知生活的重新组合,便是对环境的一种新的认识。”[2]这意味着,微博给当下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动不仅源于微博的内容表达,更源于微博的技术形式。

从技术角度看,微博可以看做是移动网络、短信和IM(如QQ、MSN、Gtalk等)三者技术功能的整合。

在信息传递功能上,虽然微博可以通过E-mail、IM、Web和手机向个人博客发布消息,但从实际情况看,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手机功能的日趋完善,手机已经成为个人的随身移动网络终端,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作为微博的接收发布工具。微博与手机平台的融合让信息的发布更加方便即时,技术上的便利性满足了人们天生的表达欲望。如果说博客让社会精英人士找到了自我表达的窗口,那么微博则是让大多数不善言辞的普通民众找到了自我表现的平台。移动网络技术让微博变成像手机短信一样的信息发布平台,这使微博的话语表达具有更多的普适性和亲民性,也让微博的话语表达带有更多公共话语表达的可能性。

在信息容量上,微博的表达空间有限。用140个字是难以表达清楚那些重大问题或复杂情感的,但微博的初衷并不在此。微博鼻祖Twitter的宣传口号是:“What are you doing?”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简简单单两三句话即可,而这样的回答包含着人们之间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沟通。类似短信的表达空间追求的不是表达的内容,而是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像中国人打招呼喜欢问“你吃了吗”,其实并不是想知道对方吃没吃饭,只是表达一种日常问候。日常化的沟通交流和有限的表达空间带来了表达主体和表达内容的激增。可以说,“微博功能不以凸显单数表达主体力量见长,而以彰显复数表达主体力量擅长”[3]。当表达主体规模不断增大时,微博就可能带来聚众效应,那些具有公共性、争议性的话题常常能够通过微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IM的功能在于人际交流和沟通,微博的信息传递也承载着这样的功能。通过“关注—被关注”的功能设置,个体可以将生活中、网络上的好友纳入自己的微博圈子,形成一个基于微博主体的个体关系网络。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微博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以展示自我状态和人际交流为主,更具目的性和真实性。相对于论坛等其他网络传播形式而言,微博主体间交流的信任度更高,这让微博的传播更具人际影响力。当微博的整体规模持续扩大,这种人际影响力就可能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微博传播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还隐含着个体的自我表达欲望,这种欲望的满足是与微博的被关注度相关联的。要想吸引他人的关注,在140个字的范围内,微博只能更多地选择那些具有争议性、戏剧性,能触动社会公共神经的话题,并在此基础上截取焦点最集中、矛盾最尖锐、戏剧化程度最高的剖面呈现出来,而这样的叙事方式必然对表达主体、客体以及表达过程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