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新闻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012-02-20 15:55:3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新闻舆论的传播要由“普通话”转为“地方话”

党的创新理论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又复归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理论武装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不断汲取和结合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鲜活生动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展示科学理论的巨大威力和无穷魅力。我国是多民族多省份的社会主义大国,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感受各有侧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域性特点。要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统领地位与群众思想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通话”转化为地方群众熟悉理解的“地方话”。充分考虑城乡基层群众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把理论宣讲的“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口头语”。

实践证明,那些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只会引起群众对“理论”的厌倦,影响理论的宣传和普及;那些装腔作势的官腔语言,只会引起群众对“理论”的反感,抵消理论自身的魅力和风采。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根植于地方土壤,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使普遍的理论表现形式转化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特殊形式。一是善于将党的科学理论转化成当地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多讲人民群众身边的事例,多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多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善于培养、发现和推出当地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的典型代表。如方永刚、许振超、杨业功、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这些典型产生于人民群众,是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突出代表,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善于利用地方和民族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善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全国各地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在弘扬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理论宣传和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传播。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机制问题研究(2010BKS0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直党校)

来源: 《新闻爱好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