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新闻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012-02-20 15:55:3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新闻舆论的受众要由“大众化”转为“分众化”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理论如何掌握群众的问题,也就是理论如何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不仅突出强调了理论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彻底、才能说服人,而且也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原理。它启示我们,推进当前的理论武装,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是学习、传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来开展理论武装,就要面对群众、了解群众,真正去解群众之难、释群众之疑、办群众之需,理论武装工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拥有群众基础,获取预期效果。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主体结构、利益表达方式、利益分配差距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呈现相互激荡的复杂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大众”,是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的群体。推动大众化,必须分众化。针对不同对象,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不断改进理论宣传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定位、组织和载体安排,扩大覆盖面、延伸教育链。一是要建设一支面向不同宣讲对象的专兼职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且要吸收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的参加,同时还要有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老工人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二是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组织安排适合不同人群的宣传教育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熟知、认同、愉悦的情境下,得到教育、受到熏陶、提升境界。三是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思想需要先导。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也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发现学习理论、宣传理论、运用理论的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