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在网络中构建理想的公共领域

2012-02-20 15:54:2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在网络中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对策

培育理性的公民文化。理性的参与主体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一个前提,而理性主体的培养需要一个社会良好运行的机制,需要具有批判精神和公共理性为内容的公民文化。在我国,由于公共领域的先天不足,几千年的封建奴役,缺乏建立理想公共空间的人文和制度基础。即便是在现在大众认为最开放、最民主的网络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批判精神和公共理性也显不足。如在网络中匿名性交流无法等同于自由理性的讨论。匿名状态下的言论自由,使人们表现得比实际生活中更冷漠、易怒,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发泄的快感。另外,“人们在网络虚拟社会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也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网络族看来,在网络空间,任何的感性体验都是合理的,……这种价值趋向,使许多网民将网络空间视为一个无政府主义的空间……”[3]。“李刚事件”、“虐猫事件”中,便彰显出无政府状态下网民的“暴力”倾向。

上述这些行为实质上是公民理性精神缺乏、权责观念淡薄的呈现。因而,要发展理想的公共领域,就要摆脱政治社会生活一体化对人的束缚,建立公民的自主意识,培养公民对财产权利、劳动权利、政治参与权利的认同和维护,把权利看做是一种普遍性、平等性的存在。同时还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让公民知法、懂法、用法,既要学会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又要懂得适用法律来制约、规范国家权力,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给予网络媒体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公共领域“公共性”的实现需要有保障参与充分沟通的媒介。而在我国,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管制,所有具备公共领域雏形或者愿望的尝试,因为政治的需要以及政府的限制而无法得以释放,这种制度限制弱化了传媒“公共性”的声音,这在传统媒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便是现在为众多人拥护的网络也受到来自官方的重重限制。因此,要在网络媒体中发展公共领域,政府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充当好“宏观监督人”,通过制定媒介管理法规对媒介的行为给予规范,而对于系统化的管理与操作,应该大量放权给媒体,给予网络媒体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媒介途径。

化解“数字鸿沟”,构建多样化的讨论议题。理想的公共领域要求参与对公共事务讨论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原则上不同地域、身份、阶层的人都能平等地参与该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公众舆论”。然而,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数字鸿沟”、“知识鸿沟”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中出现,不懂电脑网络知识和文化层次低下的公众无法进入公共事务的讨论。这与理想公共领域“一切人都属于这一领域”的原则相背离,因而,在网络中构建理想公共领域就需要对文化、信息技术落后的地区和人们给予政策支持,提高这些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组织开发针对数字化低端群体的电脑、数字产品和信息化自助终端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既可以培训人们使用网络技术,又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降低受教育的成本,使“知识鸿沟”和“数字鸿沟”逐步化解。

在此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开辟出更多的人们感兴趣的、涉及不同利益表达者的讨论议题,吸引多元化的价值主体和不同利益的诉求者参与到网络论坛的讨论中,使网络论坛中的舆论真正地体现民意。

提高网络管理者素质,规范讨论方式。在网络议题的讨论中,存在“知识分子”的话语霸权和“一言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民们的沟通与互动,因此,在网络空间中既要发挥“知识分子”的思想引擎作用,又要谨防话语霸权,这就需要在论坛中设置素质较高的“议题引导者”,一旦发现论坛讨论中出现了“话语霸权”,就应当劝阻“一言谈”者,鼓励更多的人对议题发表言论。此外,网络中出现大量的垃圾帖,如灌水帖子、重复帖子和污秽言辞的帖子,这严重影响了对议题讨论的质量,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应加强对讨论方式和内容的规范。可在网络中设置专门的类似“斑竹”的管理人员提醒垃圾帖制造者,让其回归到正常的讨论轨道上来,或者采取将垃圾帖过滤掉的措施,来制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在网络中对议题的引导和规范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对话,促成各方观点的交锋,形成理性的论辩。

总之,在网络中构建理想公共领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将伴随着我国公民精神的觉醒、民主进程的发展、政策体制的完善,乃至政治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步由雏形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S.Landshut,Volkssouveraenitaet und offentliche,Festschrift fur Rudolf laun zu seiem 70. Geburtstag,Hamburg,1953,S.586.

[3]茅亚萍.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J].当代传播,2003(6).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来源: 《新闻爱好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