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自行车是他“新闻发现”的工具--记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

2012-02-15 16:26:4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自行车是他“新闻发现”的工具

——记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

□ 文/陈 芳

一辆被修车师傅定性为丹东史上维修最频繁的破26自行车是刘彤的标准“行头”之一,老婆要给他换,他拒绝;台领导要给他换甚至想给他换成电动车,他拒绝;连采访对象都要出钱给他换,他也是拒绝。

恋旧;新车易丢怕麻烦;旧车骑起来更顺腿……这些都次要,最重要的是,他认为现在这个样子和老百姓更没有距离感,方便采访沟通……有点“轴”的刘彤在很多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准则。

被“逼”下基层

1997年,33岁的刘彤从区委秘书岗位调到丹东人民广播电台。他喜欢当记者,上初中投稿被采用时获得的快乐和“有面子”的感觉让他一直对新闻工作心存向往。所以,当有这么一个机会,而且是在电台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台长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在刘彤心目中,这份信任沉甸甸。

“直到老台长去世,我也不知道他家门朝哪边开。我希望用我的工作表现报恩。”刘彤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写的第一篇稿件被改得面目全非。”怎样才能胜任工作?起初刘彤参与编辑10分钟的农村节目,那真是在等米下锅,通讯员送来的都是“长寿稿”,每年就春种、秋收那点事儿,基本改一改数字就寄过来了。不用吧,节目“开天窗”,用吧,又老掉牙了。“没办法,我被‘逼’走基层。”丹东电台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人都要先负责丹东市最偏远的宽甸县。刘彤采访从不用人家车接车送,因为他认为那样最容易走马观花。跑宽甸农村时,他总是坐早上5:30的第一趟班车,保证在8:00前赶到目的地马上采访,既提高效率又能躲过中午的饭口,他宁愿自己啃干粮,也不给乡镇添麻烦。住宿就找5块钱一晚上的小旅馆,弄得老婆很佩服:“这种价钱的怎么还总能被你找到呢?”

仅用一年,刘彤就开始崭露头角。电台收到来自宽甸县委的表扬信;两篇新闻稿同时获省新闻奖一等奖。他个人则被评为市级文明青年。

来自各方面的肯定坚定了他的走基层之路。跑农村口的十年里,刘彤钻山沟、跑田间地头,走遍了丹东市最偏远的宽甸县22个乡镇,那里的250多个村走了有200个,最远的往返一次400公里,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扎堆农民中,自然不愁好作品。刘彤的节目特别“顺耳”,听起来一点不费劲。如他制作的《功德碑前的思念》,历经三天采访,一句句经典语言令人叫绝——“有一年,俺们小队都搁面袋子往回拿钱”“俺们这儿,二十来岁往上的都有媳妇儿,俺们有钱呢!”这都是他踏破“铁鞋”硬生生地从大山沟里仅有的几户人家的讲述中“抠”出来的。

刘彤跑农村的10年,是他业务能力备受肯定的10年。他收获的各种证书和荣誉称号多到难以用具体数字来概括,除此之外,他还收获了和很多农民朋友兄弟般的友谊。在他看来,农民特别朴实。“只为让你帮忙从城里捎点东西,他就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你吃。”有意思的是,刘彤家前两年置业款的缺口是小姨子帮忙填补的,而装修款的缺口则是他找农民哥们儿借的。“现在谁愿意借钱啊。可我竟然跟农民借了3万块钱,给了1000块钱的利息。”刘彤自认是真朋友很多的人。

社区大姐的“一条腿儿”

跑宽甸虽然艰苦,但刘彤乐在其中。2003年,丹东电台有传言要提拔他,于是他写了一封致台长的信,表明他“不进城不当官”的态度。到2007年,在民生新闻兴起之后电台开设了“民生早报”栏目,刘彤被调入这档新栏目。

当时在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的带动下,电视民生栏目逐渐火起来,但电台的探索相对滞后,所以“民生早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下子从农村到社区,刚转型时我也有压力,不知道节目怎么做。”刘彤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挺幽默,“我们孙台长给我定了个位‘刘彤走社区’,一下子把我踹下去了。”不到一个月,他那些和基层老百姓打交道的优势显现,节目很快步入正轨。

无需讳言,最初的节目还是琐碎的,视野也比较狭窄,因为老跑某某社区下水道堵了如何帮忙疏通的话题,一度同事们开玩笑叫他“下水道记者”。恰逢丹东这几年经济社会大发展,变动中难免浮现出老百姓不理解的问题。逐渐地,刘彤给自己找到了更清晰的方向:老百姓的难心事、那些难解的结以及来自普通百姓的感人故事等,报道题材大大拓展了。

马路市场问题,群众意见较大。但一方面,下岗职工确实需要这块地方,一方面确实扰民。刘彤将这两方面的难题,实事求是地摆出来,并且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征求民意。这么做的效果是,引起了市综合执法局局长的关注,他们通过“民生早报”节目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应该给自食其力的下岗及困难群众一块儿“自留地”。最终方案是,在综合执法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尽量不占交通,划定收市时间表。如今,仅在一些不影响大交通的地段开设了马路市场,并规范了管理,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其实,群众的难心事不是洪水猛兽,你给他话语权,并把握得当,就不会给政府添乱。”刘彤说。在操作中,他非常注意分寸。有时,可能老百姓遇到问题找了职能部门多次一直无果,而电话打给刘彤报料问题便解决了,老百姓就会有种职能部门不作为的错觉。刘彤总是耐心解释:“我们新闻记者是没有多大权力的。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恰恰是政府解决的,我们只是起个搭桥作用。我们把情况反映上去,职能部门都在积极回应。”

针对当下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民生早报”连续报道了14篇,一些学校不配合,特别是好学校的领导。但刘彤和同事们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了解、调查,既摆出了好坏不均的现状,又给家长推荐了丹东八中、二十一中、丹东九中等“平民”学校的典型。事实证明,中考的结果也表明,这些学校其实真的很优秀。该系列报道虽然更多的是对教育问题的鼓与呼,但全面的调查采访还是得到市教育局的认可,他们在教育网上全文转发了这十四篇报道。“我的体会是,热点不可怕,只要你抓得准,只要你肯下功夫,不是打电话、要材料,而是扎实调研。”刘彤说,“我这个调查采访历时三个月,跑了将近20所学校,有远的有近的,有好的有差的。采访了区、市教育部门、数十名老师、家长和学者。”

在丹东新闻界,刘彤是最早尝试体验式采访的记者。秋菜上市,和农民一同卖白菜;大年初一,零点的钟声还未敲响,便在漫天的礼花中跟环卫工人一道扫大街;三伏天,跟搬家工人一起爬楼搬运重物;跟社区保洁员一道起早冒着大雨清掏楼道口的生活垃圾;太阳底下,跟下岗职工一起坐在马路边“靠活”;建筑工地上,与农民工一起推车、抻钢筋……他一直关注着最基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努力靠自己的话筒让他们的辛劳获得更多尊重,让他们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好些。三伏天,他换上一双布底鞋,穿了一件长袖衫,跟城肥站工人一起掏粪挑粪一整天。晚上回家一进门,老婆大惊失色,捂着鼻子说:“哎呀妈呀,你想死啊你呀。”但刘彤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次体验报道播出后,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在城区彻底消灭旱厕已被列入政府为百姓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你说我这粪挑的,多带劲。”刘彤说。

现在,已是丹东“名人”的刘彤其实只是很多社区阿姨的“一条腿儿”。得知记者采访消息,华夏村社区的于凤兰大娘特意更改了自己针灸的时间。“他是俺的一条腿”于大娘笑呵呵地说,“有事儿就找他,有一次5点钟就打电话。但是也挺心疼他的,所以现在小事就不叫他了。”

有点“小另类”

在熟人眼中,刘彤还是有点“小另类”。

宽甸县青椅山镇广播站原站长朱克冒介绍说,下乡采访遇饭点,刘彤从来不喝酒,要求一饭一菜。有时候,席间有领导陪同,刘彤像不通人情世故一样,埋头吃饭不多说,吃完就赶采访,让人颇有点尴尬。“但是有一次我进城办事,刘彤非要招待我。”朱克冒说,“他准备了丰盛饭菜,可讲究了,而且我那天才发现原来他那么能喝。”

在单位里,刘彤就是集体中的普通一员,很好相处,但是谁要和他“唠闲嗑”,他可一定是不客气地轰出去:“快走快走,我还忙着呢。”总是争分夺秒安排时间的刘彤却干了很多“分外事”。

2011年53岁的李文田7年前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住在廉租房里,靠每月300多元的低保金和残疾人补助费过日子,交不起初装费看不上买来的旧电视。他每天最爱听的节目是“民生早报”,2009年便到电台找刘彤,之后又给刘彤发信息,刘彤当即回复。很快,刘彤以“民生早报”节目组的名义出钱圆了他的有线梦,并跑有关部门优惠了他的收视费。此后,李文田还是不断找刘彤,虽然都和做节目无关,但李文田遇困难便抱怨“我没有关系啊,所以办不成事”的情绪激发的是刘彤的使命感。“记者应该是减压阀。”刘彤把消解群众怨气看成分内任务。他的奖金一半交妻子,一半自留,基本上用来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甚至连大年三十,刘彤也常常不忘带上礼物陪他们过。

在刘彤同事和妻儿眼中,刘彤都不是一个内向的人,而是“没有距离”“开朗幽默”的,妻子王燕说:“年轻时单位联欢排《懒汉相亲》,刘彤演的富贵可逗了。”在工作中,破自行车、体验式采访、不起眼的衣服其实都是他的“道具”——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接近采访对象,怎样让采访对象能够畅所欲言是他一辈子的功课。但他很回避酒桌上的应酬,不是性格原因,他有自己的考虑。“吃请也可能对以后的采访沟通创造便利,但人熟了以后怕曝光时自己笔头难免歪。”刘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而且从我的经验看,只要是真心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态度,不需要熟络,职能部门也是认可的。”

刘彤的采访突破能力是无庸置疑的,他有自己的技巧。早上8点从来不是刘彤的上班时间。跑农村口的时候,他就是5点起床搭长途车,8点赶到目的地以躲开中午的饭口;进入“民生早报”后,还是要5点多赶到单位,做完节目就开始一天的采访。“我们的节目带舆论监督性质。刚入行的记者有时抱怨职能部门领导联系不上。”刘彤说,“我的方法是一早去堵他们,在他们正式办公时间到之前把问题采访完。”

这都是“刘彤”

1.走基层,我真是尝到了甜头。多年在基层沉淀下来,我的手机里存了400多个老百姓的电话,他们常常主动给我打电话、发短信,提供线索,有时一天就达30条。新闻多到都打自己的腿;而且,因为人接地气,文章便也有了才气和灵性,这些年,我先后有近百部作品荣获各种奖项,其中14部获得省级评比一等奖。——刘彤

2.我觉得,当记者就是一个给老百姓跑腿的角儿,骑自行车,我是穷人乐。开车才是记者吗?你开大奔,小胡同进得去吗?老百姓还信你吗?——刘彤

3.我理解,越是把话筒交给百姓,就越有利于党和政府为民理政。——刘彤

4.2011年,丹东市政府承诺为老百姓办15件实事,其中有4件与我的采访呼吁有关。搞了这么多年基层采访,我体会,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不仅仅可以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还可以当好耳朵和眼睛,当好助推职能部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有力助手。——刘彤

5.有人说我是“苦行僧”,其实我的精神世界很富有,我家珍藏了三千多张唱片,摆满了两面墙。退休后,我要全部听一遍。——刘彤

6.记者节老婆发短信:“今天是记者节,跟你说点心里话,编辑新闻不要早上2点半就起床,平时不到5点就走。应该注意身体,你累垮了遭罪的是我”。我的回复只为博她一乐:“这位热心的听众,也不知道您的名字,十分感谢您的祝福,我的起居时间表,你掌握得比我老婆还清楚,咱俩最好少联系,不然后果很严重,不过,我还是欢迎你有空来电台坐坐。” 这就是来自我们家庭的温馨与浪漫——刘彤

7.有时候也觉得累,想歇一歇,但哪一天听不到自己的节目又觉得挺失落的。——刘彤

8.平时工作没准点儿,一到双休日有空刘彤就陪我一起买菜,并且一个人拎所有东西,说是“赎罪”了。——刘彤爱人王燕

9.第一次听说刘彤是在丹东一次集体采访中。有个同行讲了个“段子”:有次刘彤为了录羊叫的声音掉羊圈里了,他只好一整天背着羊粪采访,不过什么活儿都没耽误,还自嘲说“这样的报道才有羊味儿”。而第一次留下深刻印象则是另一次下乡的集体采访,午饭时间到了,每个人都领了盒饭,我替他领了一份想送给他,但四处找不到人。后来听说去了附近一家小卖部。我最初想,还是刘老师有经验啊。这大夏天的,小卖部可比外面凉快多了。不过等我进去后发现刘老师不是在纳凉,而是在用笔记本电脑写稿。等他写完了,我说这下该吃了吧。他的回答又让我吃了一惊。“我不吃了,盒饭留给老乡,你没看我把笔记本插在老乡家的电源上吗?不能白用电啊!”——“民生早报”同事葛立婕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