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自行车是他“新闻发现”的工具--记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

2012-02-15 16:26:4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自行车是他“新闻发现”的工具

——记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

□ 文/陈 芳

一辆被修车师傅定性为丹东史上维修最频繁的破26自行车是刘彤的标准“行头”之一,老婆要给他换,他拒绝;台领导要给他换甚至想给他换成电动车,他拒绝;连采访对象都要出钱给他换,他也是拒绝。

恋旧;新车易丢怕麻烦;旧车骑起来更顺腿……这些都次要,最重要的是,他认为现在这个样子和老百姓更没有距离感,方便采访沟通……有点“轴”的刘彤在很多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准则。

被“逼”下基层

1997年,33岁的刘彤从区委秘书岗位调到丹东人民广播电台。他喜欢当记者,上初中投稿被采用时获得的快乐和“有面子”的感觉让他一直对新闻工作心存向往。所以,当有这么一个机会,而且是在电台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台长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在刘彤心目中,这份信任沉甸甸。

“直到老台长去世,我也不知道他家门朝哪边开。我希望用我的工作表现报恩。”刘彤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写的第一篇稿件被改得面目全非。”怎样才能胜任工作?起初刘彤参与编辑10分钟的农村节目,那真是在等米下锅,通讯员送来的都是“长寿稿”,每年就春种、秋收那点事儿,基本改一改数字就寄过来了。不用吧,节目“开天窗”,用吧,又老掉牙了。“没办法,我被‘逼’走基层。”丹东电台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人都要先负责丹东市最偏远的宽甸县。刘彤采访从不用人家车接车送,因为他认为那样最容易走马观花。跑宽甸农村时,他总是坐早上5:30的第一趟班车,保证在8:00前赶到目的地马上采访,既提高效率又能躲过中午的饭口,他宁愿自己啃干粮,也不给乡镇添麻烦。住宿就找5块钱一晚上的小旅馆,弄得老婆很佩服:“这种价钱的怎么还总能被你找到呢?”

仅用一年,刘彤就开始崭露头角。电台收到来自宽甸县委的表扬信;两篇新闻稿同时获省新闻奖一等奖。他个人则被评为市级文明青年。

来自各方面的肯定坚定了他的走基层之路。跑农村口的十年里,刘彤钻山沟、跑田间地头,走遍了丹东市最偏远的宽甸县22个乡镇,那里的250多个村走了有200个,最远的往返一次400公里,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扎堆农民中,自然不愁好作品。刘彤的节目特别“顺耳”,听起来一点不费劲。如他制作的《功德碑前的思念》,历经三天采访,一句句经典语言令人叫绝——“有一年,俺们小队都搁面袋子往回拿钱”“俺们这儿,二十来岁往上的都有媳妇儿,俺们有钱呢!”这都是他踏破“铁鞋”硬生生地从大山沟里仅有的几户人家的讲述中“抠”出来的。

刘彤跑农村的10年,是他业务能力备受肯定的10年。他收获的各种证书和荣誉称号多到难以用具体数字来概括,除此之外,他还收获了和很多农民朋友兄弟般的友谊。在他看来,农民特别朴实。“只为让你帮忙从城里捎点东西,他就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你吃。”有意思的是,刘彤家前两年置业款的缺口是小姨子帮忙填补的,而装修款的缺口则是他找农民哥们儿借的。“现在谁愿意借钱啊。可我竟然跟农民借了3万块钱,给了1000块钱的利息。”刘彤自认是真朋友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