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

2012-02-14 15:44:2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柴静如何“看见”

——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

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于2011年末在某论坛上以“记者如何看见”为主题的演讲,我们随手就可以拎出十几个精彩小标题,足见其对记者职业感悟之真切,功力之深厚。随即,某个傍晚的咖啡馆,记者与柴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文/耿欣 蒋玉鼐

大学时,柴静在日记中写下“我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19岁在湖南长沙主持电台节目“夜色温柔”,拥有了第一批粉丝。

22岁只身来北京进修电视编辑,这个有些桀骜不驯的女孩被时任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相中领进央视。

2003年春天,电视上的柴静因冒死深入非典一线采访而走红全国。

此后,在“新闻调查”“面对面”等调查性报道和高端人物访谈中,柴静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冷静客观而又锋芒毕露的个人风格,深得观众的信任与喜爱,也得到年轻记者的欣赏与认同。

从2011年8月起,柴静入主央视一套“看见”周末版人物采访专栏,有些回到“夜色温柔”时期的感觉,没有了对抗与争辩,多了份淡然与承担。节目已经采访播出了姚晨、李阳、药家鑫父母、卖羊肉串捐资助学的阿里木、齐云山挑山工汪美红,以及留学生刺母、自贡拦路救狗等事件主角。

“看见”是一个打破概念模式的节目

你对“看见”有什么样的认识与理解,现在有没有特别想去做的题目,在报道选题方面有没有什么偏向?

柴静:我的理解是,“看见”还在思路成形的阶段,但从我们已经做过的节目来看,有一部分是对热点人物或热点事件的进入。网络时代,尤其是有微博之后,信息传播非常快也非常短,很容易跨越事实直接进入评论环节,成见很容易形成,偏见也很容易加深,而且这种社会情绪会因互联网而加快加重。

我们做“看见”是想沉浸并呈现更多事实,让双方置身于对方立场上,感受对方经历的事,而不要急着去评判别人。与其去谈特别宏大的概念,不如从小人物和小故事说起,从大众文化入手,从最熟悉的地方做一个切面,才有可能撬动有千百年根基的桩子。回过头来看,这也是我自己拔掉很多桩子的过程。我也会对人物有一些预设,这时候就会提醒自己,还想知道什么,这是我切入人物的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核心价值。我们也会做卖羊肉串捐资助学的阿里木、齐云山挑山工汪美红这样非常普通的人,这是我们的使命,是央视一套的需求。

一方面我们对热点事件中的人物很容易臧否,另一方面对于底层的小人物要么过高颂扬、符号化,要么不屑一顾。“看见”是一个打破概念模式的节目,我们要真正进入他的生活,甚至不去强调“平视”这种概念,而是浸泡进他的生活,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