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策划力 > 正文

重大典型人物报道的“骨”与“肉”

2012-02-13 16:18:2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地方媒体记者写作重大典型常常碰到几大难题:事迹大量堆砌,以什么线索来架构?感人场景很多,以什么标准来取舍?众多媒体同场竞技,如何出奇制胜?

□ 文/ 郑先聪

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把握?如何让人物鲜活真实可信,从而真正“塑造人”?从实际采写的角度而言,需要从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是谋篇布局,搭好文章的“骨架”;二是真情实感,生长文章的“血肉”。只有“骨骼”清奇、“血肉”丰满,人物形象才能跃然纸上,情感表达才能感人至深。

搭好“骨架”:如何架构文章

2011年6月,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因突发脑溢血去世。教师节前夕,《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追记叶志平的重大典型人物报道《穿越大山的梦想》。应该说,叶志平的桑枣中学“5·12”地震零伤亡几乎被各类媒体报道,而日常工作又很难在报道中出新。因此,报道刻意弱化了地震中的相关事迹,而是深度挖掘叶志平在平常点滴中展现的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爱、对安全的重视,从而架构起整篇报道。

报道的作者说到了采访中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叶校长爱哭,曾经在不同场合、公开或不公开地哭过几次。我们一梳理,恰好这几次哭,可以代表校长在校舍安全、教学成绩、学生关怀、家庭责任等方面的真实感受。以此来架构,一篇新角度的报道呼之欲出。

一篇重大典型人物报道的架构,好比一个人的骨骼。搭好了“骨架”,人物就基本“立”起来了。而搭“骨架”,就是整理线索、梳理思路的过程:事例如何归类,顺序如何安排,需要提炼什么形象;就是谋篇布局的过程:拟出报道的提纲,找出报道的重心,确定报道的角度。搭好“骨架”,再往里面装内容就事半功倍。

2009年初,成都大邑县交警谭东因为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救人而牺牲,被列为全国重大典型人物。我参加了《四川日报》专门成立的报道组,所写的《金盾之光情暖西岭千秋雪——追记大邑县公安局民警谭东》获当年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报道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新角度的架构。

当时关于谭东事迹的材料已经收集得非常丰富,我们主要在报道的架构上寻找突破。灵感来源于现场发现的一条麻绳。这是谭东买来专门救人用的麻绳,并且救了好几个人,这个物件在事迹材料中被忽略了。当我看到这条麻绳的时候,立即浮现出一个随时准备救人的形象。于是我们从麻绳入手,再有针对性地寻找了几个在谭东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有代表性的物件,包括谭东被风雪侵染得灰白的肩章、帮贫困农妇修建的新房、送给朋友的党员手册,来架构这篇报道——一条麻绳:见证生命延续的力量;一副肩章:见证忠诚责任的重量;一幢新房:见证爱民如海的容量;一本党员手册:见证人生砥砺的分量。这四个方面,分别写出谭东救人的事迹、平常工作的责任、亲民爱民的作风、高尚人生的追求,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基本呈现。

《援建干部崔学选和北川的3个“家”》也有一个成功的架构。援建干部崔学选为北川重建家园而累倒。那么,我们就以“家”为线索,分别写崔学选为之付出心血的地方桂溪乡、北川新县城,以及他心系的6位孤儿家庭。每一部分直接以时间、地点、崔学选一句话作小标题,撑起全文。

读文章先看标题,写报道先想架构。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因为材料丰富,事迹众多,尤其需要有独特的角度、新奇的架构,才能出奇制胜。

那么,如何理清头绪,成功架构一篇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事迹归类。把众多的事迹材料按一定的标准来归类,比如以上报道中的以事件性质、时间地点、人物品格或性格等等。分类的同时就能确定报道要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写什么。

第二步:寻找标志符号。塑造人物的整体形象需要有标志性符号。这个符号可以是具体的物件,可以是人的代表性话语,可以是标志性场景,还可以是虚拟的形象。总之,这些符号就像房屋的基柱,可以代表报道人物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可以成为一部分报道的主题,从而撑起整篇报道。寻找标志符号至关重要,它代表了报道的视角,报道角度是否出新、人物形象是否独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志性符号是否找到、选对。寻找标志性符号,需要细致采访,深入感受,发现他人所忽略了的事物和角度,才能独辟蹊径。

第三步:拟出提纲。按照上面的分类、代表形象,搭好报道框架,整个构思完成,人物“骨架”立起来,剩下的就是“长肉”——装入内容和提炼情感。

生长“血肉”:怎样打动读者

2011年9月,《四川日报》驻泸州站记者孔芒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中,来到旱情严重的泸州合江县白鹿镇。他发现了一份写得非常朴实的入党申请书,遂深入采访,跟随申请人杨华桥走一趟送水路,发回《一份来自抗旱一线的入党申请书》。《四川日报》不仅头版头条刊发,还破天荒把一个普通人的入党申请书原文照登。报道受到各类媒体广泛转载。

今天的典型人物,不再是“高、大、全”和“十全十美”,而是要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社会准则中来看。所谓重大典型人物,并不一定是公众人物或位居高位,普通人付出了常人不及的努力,或做出了超出一般的贡献,或一刹那的高尚行为,都可以成为重大典型人物。比如抗旱送水的杨华桥、伸手接坠楼小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等。

那么,重大典型人物报道需要达到什么要求和高度?基本要求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报道高度是“有情有义”,塑造形象,弘扬精神。

在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中一个关键字就是“真”,真情实感,自然而然。要打动读者,首先要打动自己。

除了真情实感,还需要塑造形象,弘扬精神。具体到采写中,如何实现人物形象饱满而真切,精神崇高而不遥远?在此结合范文,介绍以下几种方法:详略法、虚实法、点睛法。

第一种,详略法。主要是在材料的取舍和排列组合上,按一定的标准突出主要事迹。重大典型人物的事迹一般很丰富,不能平均着力。对于主要的事迹,一定要像讲故事一样有细节、有场景、有感情;同类的其他事迹,可以通过排比、虚化的手法一笔带过。例如:

在写谭东的报道中,详细介绍了谭东生前所救的最后一人后,所救的另外两人只用了一句感恩的话语和简单的介绍,最后再以一句虚化事迹的总结:“数不清多少次,车毁人伤,断壁残垣,谭东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危难群众的身边,用那如山一样的肩膀,托起生的希望。”从而在这一部分的报道中形成详略层次。

在写任长霞的报道中,详细写了任长霞所破的两个大案后,“擒大要犯,抓小毛贼,破丢失耕牛案,铲除‘砍刀帮’,雷鸣电闪、手脚生风地连破了一堆大案后,登封的社会治安立竿见影地好转”,一句话带过一堆事迹,也让人看到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公安局长的形象。

第二种,虚实法。这种手法除了用在事迹描写上,更重要的是用在情感提炼中。感人的场景和话语,并不一定要写实,眼泪汪汪、感激涕零的描写太多,反而让人难以接受。因此,这时候可以采取以虚代实的手法。例如:写谭东牺牲时候的悲痛,“那一夜,雪山沉默,邛江呜咽,在彻骨的寒中,满山的梅花忽然开放,雪白。那一夜,战友默哀,亲人悲泣,在揪心的痛中,崎岖的山路没有尽头,蜿蜒。”

第三种,点睛法。如今报道的重大典型人物,相当大部分关注的是普通人,在普通的岗位上,或者做出了不普通的贡献,或者是无私的付出,或者是尽职尽责的坚守,或者是奋力一跳的壮举。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说:“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必须要通过提炼,才能凸显精神品质的高尚。这种提炼,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恰到好处点睛一笔。例如:在写谭东的报道中,每一部分小标题上配了一段诗,其下开篇两句设问都是点睛之笔:

(配诗)“用生命托起生命的好警官走了/他去了哪里/巍巍雪山作答/他就在被救群众劫后余生的血脉里”

一条麻绳:见证生命延续的力量

(开篇)一条麻绳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将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一个生命的力量有多大?他的离去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在写王顺友的报道中,每一部分开头一段山歌,实际上也是点睛。而在文中,也穿插了一些点睛之笔,如:“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政权象征,主权象征。”凸显了王顺友普通工作的重大意义。(作者单位:四川日报社)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