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吕秋平
1979 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张,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四个特区城市随即崛起,成为中国30 多年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先锋军。
一个“特”字,既赋予了这几个城市各方面政策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们在中国对外报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笔者近期赴厦门参与特区成立30 周年报道,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特区的功能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发生变化,而特区的对外报道也在随之发生改变。
昔日特区——开放的窗口
1979 年特区的建立给在贫穷中挣扎的本地居民带来新希望,也有更多的外地人和创业者从各地涌入,利用大批引进的外资,为特区发展注入动力。邓小平曾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正是特区的“窗口”作用,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走向世界。
对于特区,国家赋予深圳等城市引进项目审批权、外贸出口权、外汇管理权及许多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并且在包括税收、外汇管理、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来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我们熟知的外资企业,如沃尔玛、麦当劳等,都是以特区为窗口开辟了中国大陆市场。这种情况下,对外报道成为了连接世界和中国特区的纽带,让世界通过我们的报道了解中国的特区发生了什么,有哪些吸引他们的地方。
以厦门特区为例,自邓小平南巡视察后的十年间,即从1992年至2001 年,新华社有关厦门特区的报道达2500 余篇,而与外资、贸易、金融等经济状况和政策相关的报道占据近九成。这些报道有力地传递了特区优惠政策的种种细节,记录了特区逐步发展的历程,吸引了无数外资和外企进驻特区。
此外,特区的示范作用也在后期的报道中有所涉及,“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 等战略目标,不仅勾画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经济区,再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向外界传递了强有力的信号:中国市场正在崛起。
今日特区——改革的试验田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合作日益深化,贸易额成几何指数增长,经济报道在所有对外报道中的比重也有大幅上升。随着中国内陆普遍向外界开放,特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窗口作用逐渐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利用特区大胆进行尝试,特区成为医疗、养老等各项改革的试验田。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任何一项民生问题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在体制、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的改革尝试也成为对外报道的重点。
比如,深圳2010 年在特区成立30 周年之际派人事干部赴香港“取经”,探索如何在这个中国最早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利用积极稳妥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推进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清除传统公务员管理体制的“官本位”弊端。新华社因此编发了中英文重点栏目《新华视点:中国探索打破公务员“铁饭碗”推行去官化》,引起强烈反响。
再比如,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厦门市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扮演了探索养老问题试验田的角色,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成为全国居家养老的典范。笔者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赴厦门居家养老示范小区实地考察,撰写了中英文重点栏目《行走中国:居家养老——空巢老人的慰藉》,被外电较好地采用。
类似的例子还有《行走中国:“爱心超市”的“爱心启示”:慈善重视保护受助者尊严》一稿。在中国捐赠机构丑闻不断的背景下,文章聚焦厦门的“爱心超市”。这些超市汇集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发捐赠的物品,再由当地街道办每月以“爱心分值”的方式向困难户发放,不涉及任何现金捐赠。这样既避免了受捐人与捐赠人见面,保护了受助者的尊严,又规避了捐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文章还提到,全国多个城市也到厦门取经并回去效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以上稿件的主题看似跟特区没有直接联系,但正是因为这些特区城市在经济方面率先发展起来,才有了在民生、福利等方面展开大胆尝试的可能。从“窗口”到“试验田”,特区城市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
共性与个性兼顾
除了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功能变化外,还有一些全球普遍关注的共性话题,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也是对外报道很好的主题。
比如,2010 年10 月,厦门为保护海洋环境掘开改革开放前建设的海堤,为海堤东西海域之间的海洋生物打开生态通道。新华社对外部结合中国“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内容,重点编发了《中国聚焦:厦门为保护环境掘开功勋老海堤》,展示了中国政府为环保所做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稿件不仅涵盖了现代中国重视环境保护的主题,还通过回顾海堤的历史,体现当地人民在国民党军队的枪林弹雨中建设海堤的艰难,以及几十年来海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两岸和平的重要及中国保护海洋生态的决心。
笔者认为对外报道还要注意到不同特区的不同特点,注意到每个特区的“个性”。例如深圳更多涉及香港,汕头涉及侨胞,珠海涉及澳门,厦门报道则更多涉及台湾。
以厦门为例,因与台湾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厦门特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厦门报道中不可或缺的涉台因素。两岸贸易、台商投资、厦商对台投资、农产品合作交流等诸多方面都是厦门对外报道的重要话题。此外,作为曾经两岸对峙的阵地,厦门的今昔对比也更突显两岸和平的重要。《海堤》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再比如,2010 年,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召开之际,新华社挖掘两岸故事,独家专访了上世纪40年代末参与国共两军“宣传战”的播音员,编发了《新华视点:从喊话到对话——厦金“对敌广播”姐妹花见证两岸关系巨变》,讲述了“隔空对台戏”的历史背景,使和平时代下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得以升华。
从特区看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范围的逐步扩大,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之后,中国陆续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等。老特区多年来摸索出来的发展经验成为新经济区的参照。
共同的改革主题、各具特色的改革探索——从“经济特区”到“改革新区”的经验积累中,中国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制度领域内,将“区域带动”改革战略推向纵深。如同城镇化的模式一样,特区经验广泛输入到以“新区”为代表的中国腹地,成为政策推进的范本。
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新华社编发的对外报道文章《从特区到新区——中国在诸多挑战中谋局改革战略“纵深挺进”》提到,从特区到新区的嬗变,意味着中国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将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和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延续,既为中国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发动机,也为深化改革设立起新的试验区。
在中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特区发展日新月异,特区报道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创新性新区面前,老特区未来的发展趋向也必将成为备受注目的问题。
来源:《对外传播》杂志 |